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

“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典略】

城西是南鄭縣本地的豪強、以及漢中郡部分豪強的聚居之處,比如南鄭趙氏,成固李氏、張氏、陳氏等等。

李伏就是漢中成固人,成固李氏曾出過孝安皇帝時的司空李郃、孝衝皇帝時的太尉李固,可以說是漢中郡數一數二的大族,作爲李氏族人,他比任何人說話的分量都要重:“昨日陽平傳來消息,言說朝廷遣派司隸校尉率軍八萬討伐漢中。形勢危急,我等如今俱立危房之下,若不早做籌劃,豈不要與張魯等賊偕亡?”

此時裴茂等人已經派氐人義從在陽平城下攻關數日,弄出的動靜不小,漢中百姓幾乎一日三驚,紛紛害怕朝廷來了之後會對他們這些曾屈服於米賊鬼道的人算賬。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一些人已經開始打起別的注意了,比如李伏,直接稱張魯其人爲‘賊’,來表達自己的立場。

“我等這些天已經勸說張公祺抽調黃金戍的守軍,如今黃金戍只餘四五千人,軍械糧草也被調走大半。只不過……”李伏遲疑問道:“朝廷真會如你所言,分兵走子午道進軍?”

他問的是南陽人李休,其爲了逃避桑梓戰亂,故沿漢水西上,一路來到益州安居。此人頗有智略,知悉戰陣,與擅長內政的閻圃彼此合作,是張魯的左右手。

李休笑笑說道:“我只是猜測,子午谷離長安最近,道路也不算壞,相較之下,朝廷斷不會捨棄近路,而謀求遠路。即便是要施假道伐虢之計,行奇兵之效,也不至於將所有的兵力放在一條道上。”

“那你起先說得這般篤定!”李伏大爲詫異。

“我這也只是那麼一猜,朝廷不乏多謀之士,或許另有良策尚未可知。”李休兩手一攤,很是無辜的說道:“總之,無論朝廷有沒有分兵間道子午谷的方略,我等爲了自己身家所謀,就務必得先做好不虞之備。”

李伏剛定一定神,聽了對方這番話,復又憂心忡忡的說道:“如此一來,陽平關可就聚有數萬人,朝廷若是一時拿不下來,我等豈不是真成了米賊的幫手了?”

張魯在漢中廢除朝廷官制、推行鬼道,強迫百姓黎庶信從五斗米道,像李伏這樣的本地豪強對此是百般不願,再加上張魯此前慫恿張修殺害前太守蘇固以及本地豪強趙嵩、陳調等人。漢中豪強對張魯乃至於五斗米道都是怒不敢言,怨恨已久,此次得到了機會,如何也要設法算計不可。

只是李休仍舊一副不以爲然的樣子,說道:“你別看陽平關此刻兵馬衆多,有時候,兵多了,其實也不是什麼好事。”

李伏有些哭笑不得,他不懂如何打仗,只好溫言細語的問道:“子朗,你就把話說明白了吧!”

“校尉楊白,此人尤爲善妒,自己沒什麼打仗帶兵的能耐,卻瞧不起比他厲害的人物。早在黃金戍的時候,就經常與楊昂過不去,時不時鬧出事端來,讓張公祺很是頭痛。他以爲是這二人性情不和,殊不知,楊白此人對誰都是如此。”張魯曾想讓李休做他的軍司馬,很多軍事調度都要詢問他的意見、也不避諱他。

是故李休對張魯手下將領的性情、能力都極爲了解,此時一一爲李伏剖析道:“張衛乃張公祺之弟,常自詡爲其兄以下的漢中第二人,心氣極高,其胸襟與楊白比起來不遑多讓。至於楊任帶兵還算老成、做人卻很糊塗,經常得罪人而不自知。彼三人同處陽平,若都還能彼此無事,那纔是一樁怪談。”

李伏這纔算是徹底心服口服了,他真誠的對李休表示一番佩服:“只可惜子朗身在巴蜀,此地安靜,今年鮮少禍亂,無有讓子朗一展所長之處。若是投身中原,得遇明主,必能建立一番功業。”

“現在正是建立功業的時候。”李休不以爲意,他當初逃避戰亂,未嘗不有獨善其身的想法,此時無所謂的笑了笑,坦然說道:“若是朝廷大軍得入漢中,你我再說動沔陽、成固等地豪強,爲朝廷盡力輸誠。”

“善、善!”李伏大爲高興,拊掌道:“張魯一旦敗亡,不僅我漢中子民將重歸朝廷治下、再浴聖人教化、就連前太守蘇府君的大仇也能得報,陳元化與趙伯高若是泉下有靈,也能瞑目了。”

陳元化名喚陳調,是前漢中太守蘇固府下從事,聽聞蘇固被張修所殺,親帶賓客百餘人攻打張修營壘,隨後戰死。而趙伯高其人是蘇固所徵辟的主簿,名喚趙嵩,他是爲了救出當時被困的蘇固,杖劍直入張修營壘,壯烈身死。

如今這些人的家中盡是老弱婦孺,但他們的義烈卻聞名漢中,李伏以及其他豪強對其多有照顧。

李休對這些也是感悟頗深,他忽然說道:“此時若是能有閻功曹相助,我等才真正算是事行半、而所獲功倍。”

這個話,讓李伏一時躊躇了:“閻圃?雖然同爲士人,但他卻是張魯所徵辟的僚屬,‘君臣之義’尚在,豈會與我等合謀共計?”

“正是因爲這份君臣之義,等到張公祺身處危亡之地的時候,他難道還不會出言相救麼?”李休悠悠說道:“我看他與駱曜不和已久,駱曜一直想着勸張公祺攻取益州,而他卻一直想讓張公祺‘上匡天子,次及竇融’。你看前些天初聞朝廷發兵陳倉的時候,衆人議論軍謀,他卻不發一言,其心裡想着什麼,便就不難得知了。”

李伏想到了那天駱曜反對讓楊昂全軍調往陽平時,對方在詫異的神情之後,看向閻圃的那一眼不自在的目光。他腦海中像是飛快的掠過了什麼東西似得,很快問道:“你是不是瞞着我什麼?”

“也沒什麼,就與我說了幾句話。”李休很誠實的說道,閻圃的城府比他要深沉許多,其實他也有些弄不清楚對方到底是什麼態度,當日之所以看向他,主要還是那句話的緣故:“他說,即便是竇融,當年在歸順光武皇帝的時候也要親眼見到虛實。”

“那就是要幫我等了。”李伏心裡一鬆,舒了口氣。

李休仍有些不確定的說道:“此人最是看重‘君臣之義’,即便張魯施行鬼道,他也輔佐如初。若真是有意相助我等,我不知他會如何相幫。再者說了,一切不要想得太好,關鍵還是得看朝廷、得看領兵的司隸校尉裴茂以及那八萬大軍能否攻下陽平。”

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
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開新面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