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董縣令那,本官去說,你調卷去吧。”林泳思寫了手令,李聞溪終於拿到了卷宗,她先看了屍格。
鍾叔這一次驗屍寫得倒很詳細,死者周正,歿年四十有二,身材偏胖,左胸一處平刺刀傷,傷及心脈,失血過多而亡。兇手一刀斃命,端的是乾淨利落。
兇器乃是把時下常見的普通單刃匕首,刀身較窄,總長六寸上下,一般用來切些水果糕點,輕便小巧。
這把匕首後來被證實,是在案發前的一個時辰,由丫鬟連同水果一起送進屋的,周老爺沒讓人伺候,自己一個人慢慢用些茶點水果。
李聞溪把整個卷宗翻完,有些頭疼。越是簡單的案情,時間一長越是難查。
二黑子翻供只是他一面之詞,他不知道那個蒙面人是誰,小英兒與他算一夥的,證詞能不能採納還在兩可之間。
要從何處尋到突破口呢?再過兩天,二黑子就要被明正典刑了,時不我待啊!
她去求了林泳思,希望能到案發現場看一看。杜家與中山王關係匪淺,沒有林泳思帶着,她恐怕連門都進不去。
“正好今天是杜老爺六十大壽,還給林府下了帖子,我本打算備份禮,人就不去了,既如此,你便隨我一起去湊個熱鬧吧。”
杜家佔地不小,內裡還引了活水,其上亭臺樓閣建得小巧精緻,很有江南園林的韻味。
借了林泳思的光,他們兩人被引至前院正堂稍坐,好酒好茶伺候着,還專業安排了大管事嚴慶陪客。
“林少爺莫怪,實是中山王世子早您二位一柱香到了,老爺剛去作陪,實是抽不開身,您且稍等片刻,老爺這就來了。”
本來賀壽也是順帶,林泳思無所謂地迴應了兩句,一邊吃茶,一邊與李聞溪介紹杜家的情況。
杜家幾代單傳,於子嗣上很是艱難,特別是到了杜仲然這一代,他十五歲娶妻莊氏,三十八歲續絃紀氏,乃是中山王同族旁支。
他前幾十年妾室通房納了無數,折騰了半輩子,也只得了一個女兒。
杜麗華是杜仲然的原配所生,彼時這一對夫妻也三十五歲高齡了,後來這個孩子更是要了她親孃的命,原配難產而亡。
杜麗華是被繼母養大的,不過繼母自己一直也未生出一兒半女,對她也很愛護。
十七歲時,杜麗華坐產招夫,康裕當了上門女婿。
這個時代,沒有幾個兒郎願意當贅婿的,從社會倫理到律法都很歧視。贅婿不得科舉入仕,不得私自和離,從自己家族除名,入女方族譜。
康裕的經歷比較坎坷,聽說從小被親爹拋棄,他娘康豔帶着他住在孃家,看慣了親戚的白眼。後來生活不如意,不想再受親戚的壓迫,才選擇當上門女婿的。
杜麗華對於招誰爲婿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得長得好看,她是標準的顏控,從身邊的丫鬟到外院的掃灑,都比旁的府裡生得標緻些,尤其是她的四個大丫鬟,個頂個的絕色。
康裕生得極好,說一句貌若潘安都不爲過,也是因着這張臉,杜麗華當時一百個願意,不在乎他曾經有過一段婚姻,最終兩人喜結連理。
七年多時間,他們夫妻恩愛,伉儷情深,育有兩女,現在杜麗華肚子裡還懷着第三個孩子,感情是真的好。
因是家中獨女,杜麗華難免被養得嬌氣了些,脾氣算不得好,但康裕一向包容她,讓着她,全淮安府看着這一對璧人,都沒口子地誇讚。
就連杜仲然都很滿意這個女婿,將家中的生意慢慢交給他打理,現在唯一的遺憾就是女兒沒能生個兒子傍身,也不知這第三胎能否如願,讓他在臨死前看看孫兒。
他近幾年身體每況愈下,竟已成沉痾之勢,此番大擺宴席,慶祝六十大壽,也有沖喜之意。
兩人聊着杜家的八卦,分析着周正可能的死因。
周正是康裕的親生父親,在康裕還在襁褓之中時,便寵妾滅妻,尋了個不敬翁姑的名頭休了康豔,連帶着親兒子也不管不顧讓她帶走,生生氣死了自己老孃。
養一個孩子很艱難,孃家人能提供的幫助很有限,十幾年下來,康豔父母離世,兄嫂不容,寄人籬下的日子很是艱難。
而周家原本是大地主,有良田千頃,在康豔帶着兒子吃了上頓沒下頓時,周正花天酒地好不快活。
現世報來得也很快。
周正沒有長輩約束,又是個貪圖享受的性子,吃喝嫖賭樣樣俱全,入不敷出,家裡的良田賣了又賣,及至康裕成年,周家已經敗落,周正最後淪落到僅守着間鄉下的大宅和十畝田過活。
他不事生產,不會種地,佃出去得的糧食又不知精打細算,常常半年大魚大肉,半年忍飢挨餓,日子過得與之前相比,一個天一個地。
然後康裕翻身了。
他第一任妻子難產而亡,一屍兩命,他悲痛了小半年後,進了杜家做上門女婿。杜家的錢車載斗量,康裕沒在金錢上受過刁難,杜麗華還十分慷慨,允許他繼續贍養親母。
他給康豔買了個二進小宅子,又添了兩個女僕伺候,康豔也算苦盡甘來。
周正聽說後,偷偷跑來看過,見康豔過得不錯,心裡也泛起漣漪。
無論怎麼說,康裕身上流着的,都有他周正一半血,父母不養子女又如何,給了他生命,便是打殺了也是爲人父母的權利。
既如此,康裕就應該養自己,不然就是忤逆不孝,十惡不赦。
他鬧上了杜家的門,把潑皮無賴的本事全用上了,最終還是杜麗華看不下去,讓人給安排了房間暫住,至於要如何解決,還需從長計議。
康裕從小沒有父親,成長過程受了不少罪,怎麼可能願意養周正,他正在氣頭上,連杜麗華的勸解都聽不進去,執意想將人趕走,不希望便宜他一絲一毫。
但杜麗華知道,如果周正真不要臉去告官,康裕必須得養,搞不好還得吃上幾年牢飯,得不償失。
她不缺錢,如果能用一些小錢解決了麻煩,她不在意。要不也跟婆母似的,買宅子僕從,養在外面得了。
可惜周正蹬鼻子上臉,賴在杜家不走,非要住在家裡,一應吃用還必須得是上等的才行,這讓杜麗華很是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