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表寶樑國驛館之中,王重陽與牛魔王已是決定明日離去,二人正是在房舍之中談說修行。
牛魔王問道:“正微,但你如今修得金丹大道,心猿初定,一心修行,老牛昔年亦曾修得金丹之道,然老牛未有那般緣法,更未有那般毅力,運道,是以功敗。今正微修行,心猿初定,不知正微可能與我講說,你心猿初定,有何所感,可能將一路修行如何,悉數與老牛講說一二。”
王重陽盤坐於蒲團,聞聽其言,笑着說道:“若是牛王不棄,願是聽之,我自是當講說一二。”
牛魔王說道:“請正微講說,老牛定是悉數聽之,不敢有忘。”
王重陽笑着點頭,遂是說道:“夫金丹者,必以五人爲先,此五人者,自以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爲主,其始初,以降伏心猿爲先。”
“心猿者,居於心宮,靈臺之狂徒也。性最劣,攀緣六窗,騰躍十方,追聲逐色,如猱升木,觸境則奔,遇念則騁。忽嗔忽喜,乍驚乍怖,似百爪撓心,萬蟻齧髓。”
“故要降伏心猿,則當以巧降之,或以力降之,昔年師父以力降之,今時我以巧降之,是以靜待心猿而爲,待其舊力已去,新力未生之際,將之安撫,化爲己用,以此降伏。”
“心猿初定,但覺嘈嘈萬籟,忽沉淵底,紛紛雜念,若絮離枝。胸中鬱壘,如春冰之泮,眉間緊蹙,似雲霧初開。心中常清淨矣,此非死水枯禪,乃活波之真靜也。”
說罷。
王重陽望向牛魔王,不再言語。
牛魔王恍然大悟,說道:“如正微你所言,你這般卻乃是心猿初定,非是心猿已定。”
王重陽笑着點頭,說道:“正是,正是!”
牛魔王說道:“不瞞你說,昔年老牛修行時,正是有心猿將定之相,可那時老牛不以爲然,只覺修行有成,是故目中無人,胡亂所爲,教功敗垂成,如今以觀,老牛連心猿初定且算不上,卻教木母喜色所惑,失了分寸,老牛該是金丹功敗。”
王重陽笑道:“一啄一飲,皆有定數,牛王今時本事不低,無須惋惜。”
牛魔王笑着點頭,說道:“正微所言有理,老牛今時本事可不低,雖比不得賢弟那等天生神聖,但對付豬八戒那等,卻是甚易。”
王重陽正是要再說些甚。
忽是室門教敲響,牛魔王朝外邊張望,問道:“那來的是誰?”
室外有人答道:“王上遣我而來,有話與先生言說。”
牛魔王聞聽,朝王重陽張望,低聲笑道:“正微可能猜出,這國王又來尋你作甚?”
王重陽笑道:“無外乎法門之事,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牛魔王說道:“你覺當是如何?”
王重陽說道:“法門本在其手,何須再尋,不與理會便是,明日當是前行,去往梁州,不可再因事而停留。”
牛魔王說道:“自當如此。我且教那人入內,聞聽其言說如何。”
說罷。
牛魔王上前將室門打開,自有一宦官在外。
宦官拜得大禮,請牛魔王讓道,許他入內。
牛魔王笑着點頭,讓開道路來。
宦官入得室內,瞧見王重陽,即再拜大禮,畢恭畢敬。
王重陽回禮一拜,不失分寸。
宦官見之,大驚失色,急是轉身避讓,說道:“先生乃是仙家之貴人,我不過一奴才罷,如何能教先生回禮,此萬萬不可,萬請先生且莫與我行禮。”
王重陽笑道:“禮數從不分高低貴賤,若分高低貴賤,禮數豈非失了其中真理?是故你行禮於我,而我自當回禮於你,未有不可之說。”
宦官感激涕零,說道:“我自小做這奴才,教人欺凌慣了,卻是頭回教人回禮拜於我,更爲仙家先生這等,教我不勝感激。”
王重陽搖頭,未有在此間過多談說,他笑道:“不知你如今到來,有何等之事?亦或者是說,大王有何等事教你前來與我相談?”
宦官答道:“王上教我前來,請得先生明日前往宮中赴宴,王上要親自與先生踐行,王上有言,請先生莫要拒絕,待先生前往後,王上自會放行,教先生離去。”
王重陽聞聽,笑道:“大王有此美意,我自是不能拒絕,既如此,你且與大王回稟,言說我明日定會前往赴宴。”
宦官應聲,轉頭便是要離去,但在即將離去之前,又忍不住的停住腳步,回首張望於王重陽。
王重陽問道:“可還有何事?”
宦官沉默許久,不曾言說。
牛魔王本要催促,教其若是無言便是離去,可王重陽輕輕擺手下,其只能作罷,便是不語。
半柱香後,宦官忽是說道:“先生,我見先生乃是高人,不忍欺騙,我近日在宮中,見王上與那道人廝混,談說些甚用心煉丹,似乎要對付先生,我本不該言說,但實在不忍見先生有命喪之危。先生,明日那踐行宴,請先生務必不要前往參與,若是可行,待得夜半,便是離去城中,在城西三街處,有個巷子,那兒有個口子,可通往城外,先生可趁機離去!”
說罷。
宦官朝王重陽深深一拜,不再多言,轉身離去。
王重陽聽得其言,面色平靜,未有所動。
牛魔王有些惱怒,將室門關上,說道:“這國王,真是不知好歹,聽得其言,說些甚用心煉丹,恐是要害你,你相助其多時,其不曾感激於你,反倒是明日要害你,這是個甚理?我且持黑龍闢嶽槊,前往一問,若是不說出個好歹來,老牛定要教你知我利害,連我等都敢招惹。”
牛魔王就要走出去,持那黑龍闢嶽槊來,前去那王宮討個公道。
王重陽將之攔住,說道:“牛王,且莫着急,此爲一家之言,不可當真,當是查清再說。”
牛魔王說道:“正微,你且言說,該是如何查清,你說與我聽,我定是相助你查清,若此事果真如此,定不輕饒那國王。”
王重陽說道:“請牛王前去詢問此方土地,山神,問其可知,若是其不可知得,便請牛王前去家中,問得師父,以師父之法力,定是知得其中緣由。”
牛魔王應聲說道:“既如此,老牛這便前去。”
說着,牛魔王便是要駕雲而去,方纔走得一二步,忽是停下,回身張望,說道:“正微,若是老牛去得那處,有人前來害你,老牛不在,你當是如何纔好?不若老牛將兵器留於此處,施得一法,若有人來害你,兵器自會護你周全,如此可好?”王重陽搖頭說道:“牛王,不必如此。你且莫要忘得,我身中尚有師父親賜的豫鼎在,其自能護得我周全,教萬邪不侵。”
牛魔王說道:“卻是我多慮,既如此,請正微在此少待,我去也。”
說罷。
牛魔王翻身出得窗戶,駕雲朝城外而去。
王重陽坐於蒲團之中,閉目沉思,以靜心修行,安撫心猿,期盼早日可化心猿爲己用。
他方纔靜下心來,準備修行,忽是聞聽驛館下邊有窸窸窣窣的聲音傳來。
王重陽起身行走至窗戶邊,朝下邊張望,忽是瞧見驛館周遭多了許多甲士,正在巡視,佈防。
這等甲士俱是精銳,前幾日在城門碰見的城門士卒與之相比,大有不如,定是王宮精銳。
王重陽已是知得,爲何會有這般多的精銳在此了,恐是那宦官所言,不曾有假,這國王要謀害於他。
王重陽搖頭說道:“法門本在方寸間,此又是何必所爲。”
他不再觀望下方,起身回到蒲團之中,靜坐以修行。
王重陽於蒲團靜坐不到半個時辰,牛魔王即是歸來。
王重陽瞧見牛魔王到來,即是上前相迎。
牛魔王說道:“正微,我今已打探得消息。”
王重陽說道:“牛王,可是那宮人所言屬實,然否?”
牛魔王有些詫異,問道:“然也。可正微你怎個知得的,老牛乃是在那地裡鬼口中方纔得知,正是個‘舉頭三尺有神明’,那地裡鬼恰巧聽得,方纔與老牛言說,可正微你一直在此處,如何能知。”
王重陽說道:“牛王,你可曾見得那外邊的甲士?那些甲士定是那國王心憂我逃離,故遣之而來,在那處防備於我的,此間之事,足以見之,那宮人所言爲真。”
牛魔王說道:“正如正微你所說,那國王果真有歹毒之心,那地裡鬼與我言說,乃是那宮裡一道人,與之言說,取九百九十九顆童男童女心,加上你這道心堅定之人的心,煉製爲藥,可窺破神物,長生不死,故其心動,要在明日踐行會上,借你之心,謀害你命。”
王重陽搖頭笑道:“這國王,怎個連這等言語都會相信?此等斜魔歪道之言,但有些清明者,皆不可信之。”
牛魔王說道:“那國王便是聽信了,要害你性命,這等之人,絕不可輕饒,便是不將之打殺,亦要與個教訓。”
王重陽笑道:“牛王,但不必如此,若是牛王提着兵器過去,恐傷得多人,屆時與牛王修行不利,明日且看我與他周旋一陣便是,不必急切。”
牛魔王說道:“既你如此言說,我自是不再多說些甚,但明日我當是前往護持,或明或暗,保你無恙。”
王重陽拜得一禮,說道:“多謝牛王。”
牛魔王回禮一拜。
王重陽說道:“牛王可能與我細說,那國王爲何會聽信這般斜魔歪道言說?昔日我見那國王,雖有些昏聵,但到底靈臺不曾爲魔障所侵,如何能信得這般言說。”
牛魔王聞聽,不曾隱瞞,即是將從土地口中得知的諸多事情,一五一十的與王重陽述說。
王重陽得知之後,搖頭說道:“這般說來,乃是那道人蠱惑恐嚇居多,亦有國王不曾緊守心神之過。”
牛魔王說道:“其以言說悟性爲樹,心宮爲根,以心補心,吞心以強,這般歪理,對我等而言,自是破綻百出,然對於國王那等不知所謂之人,卻是能教其深信不疑。”
王重陽說道:“悟性爲樹,心宮爲根,此等卻是不曾有說錯,然其卻不知,悟性爲樹,心宮爲根,泥丸爲果,是以根深方能果碩,修心爲開悟之基,泥丸爲悟性之巔。泥丸於靈臺之外,以心補心這等歪理邪說,教靈臺蒙塵,如何能有得悟性之升?”
牛魔王說道:“且不提這等,正微,明日你可須當心,且莫着了道。”
王重陽笑着寬慰,教牛魔王安心。
二人於房舍之中談說。
不覺一夜而去。
次日天曉,有甲士叩門。
牛魔王將室門推開,甲士即是走入,拜禮說道:“先生,我等奉王令,前來請先生去往王宮,王上已擺下踐行宴,請先生前往參加,此間有車馬在外,先生可出去乘坐,前往宮中。”
牛魔王說道:“我可能一同前往?”
甲士望着牛魔王魁梧身形,有些畏懼,說道:“王上只請得一位先生,未曾請你,請見諒。”
牛魔王笑道:“我乃是正微護法,你等大王請得正微前往,我爲護法,自是要跟隨,我且跟在後邊就好,不會驚擾到你等。”
甲士有些爲難,說道:“大王果真不曾請你,早有明言,宮中只許仙家先生一人入內,故我等不可請你入內。”
牛魔王還要再說些什麼。
王重陽走來,擺手笑道:“牛王,不必刁難他等,既是隻請得我一人,那我便是獨自前去即是,你且在此處收整行李,待我去完宮中歸來,我等便是上路離去。”
說罷。
王重陽便是起身,行至幾位甲士前,教得幾位甲士帶路前往。
牛魔王見之,只得應聲,目送着王重陽離去。
在等得王重陽離去之後,牛魔王便是將包袱取來,又是去驛館外,教白鹿跟隨,而後踏雲而起,隱於雲霧之中,暗中護持王重陽。
但若王重陽有何性命之危,他即是會護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