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重陽論道,遊歷天下

光陰迅速,暑往寒來,俄然又報新年,不覺數載餘去。

孫悟空帶着沉香歸來,使其在青牛洞府修行後,便是歸於府中,青牛則在孫悟空指了指滿山橘樹後,欣然答應,將洞府交與沉香,他則是另開一洞府居住。

話表荊州左良府中。

時隔多年,王重陽再次於中堂與左良相見。

左良望着王重陽穩重模樣,心中暗自寬慰,這些年來,王重陽深居簡出,不是在讀書,便是在求問的路上,一心修行道家學說,教他很是敬佩。

到底是大師兄,縱然是轉世,亦有修行之心。

王重陽已至而立之年,他朝左良拜禮,說道:“多謝天師這些年的照顧,教我能在府中安然習全學說,天師恩情,王重陽銘記於心。”

左良搖頭說道:“我不過與你一讀書之地罷。你這些年來,潛心讀書,其心勝我府中隨從萬千,甚是了得。”

王重陽說道:“不敢當天師如此言說。”

左良坐於蒲團上,笑道:“重陽,自你讀書以來,深居簡出,甚少外出,有些年頭,但今時前來尋我,當有要事,然否?”

王重陽再是拜禮,說道:“天師有法眼,不瞞天師,我自下定決心,習得三家學說,便日夜不敢懈怠,一心讀書,以在天師府中習得道家學說,在這般年數後,方纔習得道家學說一二皮毛,可借些許皮毛而潛心慢修,然我尚有二家學說須習全,故而不可在此久留,我當是遊歷四方,拜訪大儒,拜訪寺廟,以全學說。”

左良聞聽,笑着點頭,說道:“自你昔年言說當習三家,我便知你早晚有外出之事。然你卻須先將道家學說習之一二纔可,你今既是言說習得一二,又言外出,不知我可有能考校你些許?”

王重陽說道:“請天師考校。”

左良笑意盈盈,說道:“你便與我言說,何爲道家學說,其要義何在。”

王重陽拱手一拜,坐於蒲團,沉思許久,未有言說。

左良不曾催促,而是在旁等候,時有隨從遞茶飯而來,都教他喚退,不曾打擾王重陽。

王重陽正是苦心思索該如何講說‘要義’,有道是知易講難,他總覺心中有萬千感慨,但不知該怎樣說出口,此等教他如鯁在咽。

正當王重陽有些不知所措時,忽覺天靈似有清明而過,教他心中安寧,萬千思緒悉數爲他所用。

王重陽張口說道:“夫道者,混沌之先,太極之始,玄牝之門,萬化之宗。其體也,無形無象,窈窈冥冥;其用也,生天生地,化育羣靈。”

“至德者,守樸含真,復歸嬰兒。虛極靜篤,致虛守靜,若淵渟嶽峙,若谷虛而應……”

“修道之法,貴乎守一。抱朴含真,若愚若訥。摒情慾之累,絕智巧之擾,若庖丁解牛,依乎天理;若列子御風,泠然善也。”

“道不遠人,人自遠道。若能滌除玄覽,能無疵乎?致虛極,守靜篤,則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此道之常也。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說罷。

王重陽朝左良深深一拜。

左良聽得其言,詫異的張望,此等學說,怎是王重陽如今可道得之言?多是正主相助,他起身朝其回禮。

王重陽瞧着左良回禮,唬得一驚,閃身避開,說道:“天師,我怎能受你之禮,卻是不敢,卻是不敢。”

左良笑道:“你今之所言,教我多有收穫,你如何當不得我一禮?”

王重陽聞聽,不知該如何言說,只道‘淺薄修行’。

左良說道:“今聞重陽所言,知你道家學說已是精通良多,你若是要外出,自是可行,然則如今外邊正是大亂之世,恐你受災,對此,你可有計策應對?”

王重陽搖頭說道:“盡力避之,除此之外,再無他法。”

左良即是自腰間取出天蓬尺,遞與王重陽,說道:“此乃我昔年修行略有小成,離山拜別師父之際,我師父親賜與我之寶,與我護身,此寶隨我多時,有莫大神威,護身,攻敵,皆有效力。今聞你將去,外方兵荒馬亂,若你無有手段,恐你受害,今此寶,便教與你護身,有此寶在,定能保你無恙,行走天下。”

王重陽聽得其言,大驚失色,怎敢受之,即是拜禮,說道:“此乃仙家之寶,我斷然不敢相受,重陽拜謝天師好意。”

左良搖頭說道:“教你拿着,你便是拿着就是,無須多言,有此寶方纔能護全於你,不然你若是外出,定是命喪他鄉。”

王重陽說道:“然則此間乃天師珍寶,更是天師師門之寶,若是我取之,此乃無禮之舉。”

左良笑道:“怎會無禮,莫要多慮,你且持之。”

王重陽說道:“此乃天師師門之寶,我若是奪人之美,怎個不是無禮?”

左良說道:“日後你便知得,此並非無禮,你且收之,若你不肯收之,我卻不可教你離去,若教你離去,乃是害你性命。”

王重陽仍是不肯相受。

二人爭辯許久,最終王重陽還是收下天蓬尺,若王重陽不收,左良便不須王重陽離去,故而王重陽收下天蓬尺,方纔準備離去。

得知王重陽將要離開府中,在外遊歷,許多與其有交情的隨從,皆是來相送。

一衆送別着王重陽,行至府前,一一拜別王重陽。

一衆皆是說道:“重陽兄,你乃俊才也,我等雖是不明,爲何你要在此亂世下山,但我等料想,你定有你所思慮之處,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我等皆爲燕雀矣。”

王重陽搖頭說道:“怎敢擔得起諸位此言?”

一衆說道:“我等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敢外出,深藏於天師府中,重陽兄無懼刀兵,此正如我等所言。”

王重陽說道:“人各有道,你等之道,乃在於醫,如今正逢亂世,刀兵多害醫匠,故不得而出,而我爲學說,等不得,須是外出。我等本不同,談何比較。”

一衆聞聽,皆是折服於王重陽所說,皆是拜禮,眼見王重陽將是離去,一衆便是取出一些銀兩等,爲王重陽做盤纏,

此方王重陽未有拒之,他深知若要外出,無有銀子卻是不可。

一隨從走出,取出一份圖卷,將之遞與王重陽,說道:“重陽兄,此物你且收着。”

王重陽疑惑道:“此爲何物?”

隨從答道:“此乃輿圖也。乃十幾載前我偶然所得,成型於二十餘載前,或有些不準,然可爲重陽兄辨個方向,請重陽兄收之。”

王重陽接過輿圖,說道:“有勞,有勞。”

隨從笑着擺手,使王重陽早些啓程。王重陽轉身朝一衆隨從拜禮,又是面朝左良府中拜禮,方纔轉身而去。

此間,左良正於府外另一山中目視王重陽離去,他笑意盈盈,心中自知,待王重陽真正修有所成,習得三家學說之際,定是其歸來之時,此乃重陽第三世,必然歸位。

大師兄歷經三世,終該修有所成。

金丹正道。

其必然可修之。

……

不覺半月餘去。

王重陽在外界行走多時,走出大山,見着外方諸多種種,兵荒馬亂,卻不知該往何處而去,他本意是要去尋些大儒,向其問道,然則他如今似無頭蒼蠅,果真不知怎地去尋大儒。

王重陽深感無奈,遂往他處而去,打算前去找尋個寺廟,入寺廟之中習佛。

他打開隨從所贈予他的輿圖,打算尋個寺廟出來。

他細細一看,終是尋了個最近的寺廟來。

王重陽說道:“在我之旁,有座寺廟,名作‘蘭若寺’,不若去那處一觀,若是我腳程快些,可在天色將晚時趕上那處。”

說罷。

王重陽收起輿圖,悶頭趕路,朝那前方走去。

日落西山,晚霞滿天。

王重陽終是在天黑之前,行至一深山老林之中,他不斷拿出輿圖觀望,確定蘭若寺便在此處老林裡,他大步朝裡邊走去。

他行得不久,忽聞兩側老林,忽有哭聲傳來。

王重陽緊了緊衣裳,走快了些,接近入夜,這般老林,怎會有哭聲,他卻是不信,常聞山野魑魅,最喜以哭聲笑聲引人,教人前往,好教分食。

他不曾理會,徑直朝老林那裡頭走去。

怎料王重陽不曾理會,那哭聲如影隨行,一直在王重陽身旁響起,乃至於越來越近。

王重陽見之,心知那邪祟或是纏上他了,若無點兒手段,恐爲之所害。

他正是思量昔年所讀書籍之中,可有對付這等邪祟的辦法,思來想去,他都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來。

王重陽忽是想起,他身上有一件寶貝,乃是那天師所給予他的‘天蓬尺’,他即是自包袱之中,取出一黃布,其中包裹天蓬尺。

此乃天師所教與,若是尋常天蓬尺,要包裹住,須取黑布,因大多天蓬尺乃木製,黑者,水也,水生木,故以黑布裹住天蓬尺。而他手中天蓬尺乃玄鐵所制,屬金也,故以黃布裹住,正應土生金之理。

王重陽取出天蓬尺的那一霎,哭聲消失不見,似從未有過。

王重陽詫異的看着四周,但見哭聲不見,手持天蓬尺,不敢放下,往前而去。

不消多時,王重陽終是行至一寺廟之前,他細細一看,在他前方不遠,有座寺廟,但見‘佛地古剎嵌雲根,苔徑苔碑掩寺門。雙殿金剛怒目,九重梵唄穿雲。一炷沉香嫋禪榻,老僧掃葉月侵門’。

王重陽上前去見那寺門老僧。

老僧瞧見王重陽走來,將掃帚放下,望向其手中天蓬尺有些驚疑,他雙手合十,說道:“施主自何處來。”

王重陽雙手合十,說道:“大師,我自山外而來,乃是個讀書人,姓王,名重陽,字知明。因欲拜讀佛法,故行至此處,見着寺廟,便欲入內一拜,品讀佛法,望請大師准許。”

老僧聞聽,即是說道:“王施主若是欲拜讀佛法,此自無不可,但請望施主將此殺器收之,佛家重地,不可亮此殺器,唯恐驚擾佛祖。”

王重陽望了望手中天蓬尺,取來黃布將之包裹,收於身後,說道:“請大師見諒,因先前在外,有邪祟侵犯,心下惶恐,故取此法器相護,這便收起,這便收起。”

老僧笑道:“山中邪祟甚多,然你這殺器,非是用來對付這等邪祟的,你這殺器,乃是來對付那等大妖兇魔的。”

王重陽說道:“此乃一恩人所賜,爲我護身,果真不知乃何等之寶。”

老僧笑道:“那定是高人所贈。施主,且與老僧而來,入得寺中,今日天色已晚,待來日再談佛法之事,此處入夜,邪祟造次,不可在此久留。”

說罷。

老僧帶着王重陽走入寺中。

王重陽與其走入。

二人方纔走入寺中,有小僧來迎,老僧只是擺手,親自帶着王重陽走入後房裡,與之奉上齋供。

老僧說道:“此處只得些許齋供,請你用之,莫要嫌棄。”

王重陽說道:“有此齋供已是了得,不敢言嫌棄之說。”

老僧笑着點頭。

王重陽享用齋供,用畢,取出銀子,要交與老僧。

老僧搖了搖頭,將銀子塞回王重陽包袱之中,說道:“佛家之地,不可取這等世間金錢。”

王重陽困惑道:“不取金錢,寺廟如何運轉?”

老僧說道:“以物易物,寺外有些田地,可去山下換取其他物來,亦可去化緣。”

王重陽聞聽,朝其一拜,知其品行,他問道:“不知大師法號爲何,乃寺中何人?”

老僧說道:“老僧法號智空,乃蘭若寺方丈是也。”

王重陽大爲驚訝,不曾想老僧便是方丈,他即是拜禮,又是問道:“智空大師乃是方丈,怎個入夜獨身於寺門前掃地?此等活兒,寺中小僧便可爲之,何須方丈親身前往。”

智空微微一笑,說道:“心不靜,故以掃葉靜心,然則落葉不盡,心緒難寧。”

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422章 降心猿之感,根深方能果碩第60章 烹煉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83章 性苦作惡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208章 冀州黑龍,悟空護法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三章 姜祖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五十章 立鼎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402章 終南山神,決心以功成第362章 王重陽,八仙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362章 王重陽,八仙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十四章 苦海第356章 西樑女國,真假旃檀功德佛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360章 聖嬰傳授,大聖歸來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425章 玄陰大王來歷,再見左良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337章 天蓬尺,作惡必懲(求月票)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407章 閉關百日,真人之變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422章 降心猿之感,根深方能果碩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62章 守山第374章 沉香斗犬,真君之意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
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422章 降心猿之感,根深方能果碩第60章 烹煉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五十七章 習火候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83章 性苦作惡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208章 冀州黑龍,悟空護法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三章 姜祖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219章 恐我死後,祖宗不諒第五十章 立鼎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402章 終南山神,決心以功成第362章 王重陽,八仙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362章 王重陽,八仙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十四章 苦海第356章 西樑女國,真假旃檀功德佛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360章 聖嬰傳授,大聖歸來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425章 玄陰大王來歷,再見左良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337章 天蓬尺,作惡必懲(求月票)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407章 閉關百日,真人之變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422章 降心猿之感,根深方能果碩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62章 守山第374章 沉香斗犬,真君之意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