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

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

卻說,觀音菩薩得了佛祖吩咐,與惠岸行者往東土去,一路半雲半霧,行至流沙河地界,菩薩但見此河水洶涌,不由停下。

菩薩問道:“惠岸,此處卻難,取經人乃是濁骨凡胎,怎渡此處?”

惠岸行者觀望,答道:“師父,此處果是難渡,但既真人有言,請那大聖爲取經人徒弟,怎渡不得?昔日那大聖神通廣大,十萬天兵奈不得,此河與其,定無難處。”

菩薩道:“惠岸,此卻不同,那大聖神通再大,渡不得取經人過河也。有道是‘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再者,取經人取經,須是苦歷千山,詢經萬水,不得騰雲也,故此河,取經人難渡。”

惠岸行者行教說些話,忽見水中跳出一妖魔,舉着降妖杖就打,竟是那李興實。

昔日李興實得真人靜心言,卻無守心之行,今番教黃婆所害,惡向膽邊生,朝菩薩行兇。

惠岸行者喝道:“大膽。”

說罷。

惠岸行者持渾鐵棒擋住,上前與之抵敵,二人一場惡鬥,渾鐵棒與降妖杖似兩條銀蟒纏鬥,俱乃有本事在身的。

雙方戰上五十合,不分勝負,平分秋色。

李興實架住惠岸行者鐵棒,知來者不簡單,如此本領,若是久戰下,他必敗也。

他喝道:“你是那來的,怎入我地界,與我抵敵?”

惠岸行者道:“我乃南海觀世音菩薩座下大弟子惠岸是也,今隨我師往東土尋取經人去,你是那來的,怎敢攔路。”

李興實恍然大悟,遂問道:“菩薩何在?”

惠岸行者道:“你管往岸上看,那不正是我師父。”

李興實擡頭一看,但見菩薩正在暗中,笑着張望,他怎敢放肆,將降妖杖收去,任是惠岸行者揪着,往岸上去。

行至岸邊,李興實倒身下拜:“但請菩薩恕我之罪。”

觀音菩薩道:“你身中有神氣,是天界來的?”

李興實道:“不敢欺瞞菩薩,我非是妖邪,如菩薩言說,乃是天界來的,我本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捲簾大將是也。蓋因在大會上,打碎琉璃盞,教打我八百下,貶下界來,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餘下方回。幸是二三百年前,得廣心真人憐憫,傳我靜心之言,奈我不成器,失了心神,教惡念欺心,行兇此處多時。不料衝撞菩薩,萬望恕罪!”

菩薩道:“你因此事有罪,今又行兇,罪上加罪,此苦海你何渡之?”

李興實跪伏道:“懇請菩薩指明道路。”

菩薩道:“今我領佛旨,往東土尋個取經人,西行往靈山取經,此道可成正果也。你何不皈依,入我門下,與你取經人作個徒弟,上西天拜佛,若是功成時,你亦可有正果也。”

李興實答道:“菩薩不知,我在此流沙河日久,向來有九個取經人來,被我吃了。我這個水,人骨絕不能浮,唯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不沉,我覺異寶,故取索兒穿在一處。如此,怎會再有取經人來此處?”

菩薩說道:“其自會到,你方安心。”

李興實道:“如此,我願皈依也。”

菩薩與其摩頂受戒,去凡間姓名,指沙爲姓,起個法名,叫作‘悟淨’。

緣是黃婆居中宮調和,滋養造化,有使五人,元神團結一心之效力,然黃婆未降之際,乃是身中五人最兇最惡者,正是應全‘陰陽’也,陰極生陽,陽極生陰,最兇者亦最善,此謂之‘黃婆’。

……

菩薩別了流沙河,遂與惠岸行者往東土去,行至半途,又見一山,那山是福陵山,山中有個妖魔,乃是天蓬元帥轉世,錯投豬胎,木母爲困,得菩薩點化,皈依佛門,菩薩起法名,作是‘豬悟能’。

再者點化救濟一白龍,使其皈依佛門,爲取經人腳力。

菩薩與惠岸行者同往東土去,行入南瞻部洲,近了一山,但見那山金光萬道,瑞氣千條。

惠岸行者道:“師父,此山便是五行山了,那大聖正壓在此處。”

惠岸行者言說間,忽有五方揭諦現身,禮讚觀音菩薩。

菩薩問道:“那大聖近來在山下如何?”

五方揭諦說道:“大聖近來安好,乃教數百載前,廣心真人所來,變作一牧童,與其分說道理,使大聖安分多,然其本性未變,兇惡難斷,菩薩近前,須是當心。”

菩薩笑道:“未想廣心真人來過。”

五方揭諦說道:“數百載間,只得廣心真人到來探訪,除此之外,再無他人來看大聖。”

菩薩問道:“常聞那大聖廣結四海五湖之豪傑,怎今方受伏,無人敢妨?可是世尊有吩咐?”

五方揭諦搖頭道:“未有。”

菩薩再問:“玉帝有旨否?”

五方揭諦搖頭:“未有。”

菩薩道:“斜月三星洞有言?”

五方揭諦再搖頭:“亦未有。”

菩薩問道:“既如此,怎說?”

五方揭諦道:“未有緣由,或是大聖交友不慎,未有人來拜訪,我等不曾阻攔。”

菩薩道:“且容我與大聖一見。”

說罷。

菩薩駕祥雲近了五行山,張望石閘間那猴頭,惋惜不已,道:“堪嘆此妖猴,當年狂妄,大鬧天宮,十萬天軍奈不得,九重天上顯威風,今時遭得重山困,怎見昔年神威氣?”

此番言說,驚動到石閘下猴頭,那大聖叫道:“是那個在那述說,揭我短?若是故人,怎不來一見。”

菩薩按落祥雲,在石閘前聽,問道:“那大聖,可識得我?”

大聖睜眼一瞧,叫道:“你不正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承看顧!昔時我翻跟斗自南海過,遠遠拜過,今時我在這受此山降伏,度日如年,無有一個相知的來看我,卻是得了菩薩看顧。”

菩薩笑道:“你怎說無相知來看你?廣心真人曾來看你,你怎說這等。”

大聖問道:“大師兄何時曾來看顧,我怎地不知?”

菩薩道:“五方揭諦有言,廣心真人數百載前,曾變作一牧童來看你。”

大聖聞說,滿眼墮淚,不作言語。

菩薩道:“今時你在此,有幾個年數?”

大聖道:“實不瞞菩薩,有五百餘載矣,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我卻知錯,認罪。或是請菩薩轉述與我大師兄,我情願修行,認清身中魔障,一心向道,絕無二心。”

菩薩道:“救你甚易,我今此來,乃去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人,你若肯護持其西去,將得正果,再無二心,那時你方得真自在,你覺如何?”

大聖道:“願也,願也。”

菩薩道:“若如此,你在此處等候,那取經人行至此處,定救你出來,那時你好修善果。”

大聖應下,卻是知悔,心中更是感念大師兄教導之恩。

菩薩聞說大喜,與大聖相說良多,方纔是離去,往大唐國尋取經人去。

……

話表,靈臺方寸山。

山後一座樹洞中,姜緣正在此處與牛魔王見面。

牛王見了姜緣,行得大禮,說道:“老爺,二百餘不曾相見,今見老爺,老爺威氣不減。”

姜緣手拈拂塵,張望牛王,但見牛王心神有定,不曾失了修行,他方安心,說道:“你這牛兒,不忘修行,將我教誨聽進,可賀。”

牛王道:“老爺教誨,自不敢忘。”

姜緣問道:“我聞你有子,在何處?怎不引來與我一見。”

牛王喜道:“請老爺少待,我那孩兒正在山中修行,此間不知去何處戲玩,我此方去叫其來拜,但請老爺等我一二。”

姜緣道:“你且去,我在此處等你。”

牛王歡歡喜喜,往山中去,真人在原地等候。

不消多時,牛王歸來,其身後帶一孩兒。

6◇9◇書◇吧

姜緣細細一看,但見這孩兒‘面如傅粉三分白,脣若塗朱一表才。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正是個好靈童。

牛王近前來,道:“老爺,此正是我那孩兒,乳名喚‘紅孩兒’,其正名叫牛聖嬰。”

那紅孩兒見了姜緣,擡頭問道:“你便是我父主人公?”

姜緣低頭笑道:“正是。”

紅孩兒聞說,當面跪下,朝上叩首道:“牛聖嬰拜見上老爺。”

姜緣將此靈童扶起,問道:“你無須多禮,你卻怎個稱我作上老爺?”

紅孩兒躬身道:“上老爺,你乃我父老爺,我晚我父一輩,便是晚您兩輩,是故稱你爲上老爺,是老爺之上。”

姜緣聞說,指定紅孩兒,笑道:“是有靈性的,你近來在山中,可有修行?”

紅孩兒答道:“上老爺,我入山中,聞高上老爺所教,修行些門道。此乃高上老爺見我無事,故以傳我,所傳乃是些飲露餐風的本事,教我養靈。”

姜緣笑道:“高上老爺怎說?”

紅孩兒道:“我父稱老爺,我稱上老爺。是故上老爺之師,便是高上老爺。”

姜緣哭笑不得,道:“你這童兒,着實有趣。”

紅孩兒道:“此乃禮數,我修行未有多少年數,不曾讀數,是故不知真禮如何,稱上老爺,高上老爺,乃是我之禮數哩。”

姜緣道:“你既知禮數,可有向道心?”

紅孩兒道:“上老爺,自有道心,我飲露餐風,日日不停,今時有百載矣。”

姜緣道:“既你有道心,又知禮數,可願隨我修行?”

紅孩兒拜道:“願也,願也!”

姜緣道:“我如今尚未開府,卻收不得你爲徒,故你先隨我學禮。”

紅孩兒笑道:“能學禮,我亦心喜。”

姜緣道:“如此,你方去戲玩,莫傷山中靈獸。”

紅孩兒應承,拜禮牛王,復拜禮於姜緣,方纔退去。

牛王上前道:“老爺,我這孩兒如何?”

姜緣笑道:“你這孩兒,生得五官周正,三停平等,元神靈足,是個知禮的,好生教導,使其不失修心,將來定有一番成就。”

牛王喜不自勝,說道:“當不得老爺這般言說。”

姜緣笑道:“你這牛兒,說當不得我這般言說,眉開眼笑。”

牛王道:“老爺,怎有父母聞他人贊子不喜的。”

姜緣道:“你喜之有道,卻須讓其修心,悟空迷心之狀,你須謹記,你這牛兒,亦是隨我修行多時,當是明矣。”

牛王拜道:“老爺,我自當明,不使我這孩兒失心迷面。”

姜緣答道:“如此甚好,你且照看孩兒去。”

說罷。

真人往三星仙洞走去,歸於靜室,未曾往天而去,而是在靜室安心靜修,養性修真。

他聞佛老講法多年,正是須個時間,待他將法理盡悟之,方是上天,習全外丹道。

……

光陰迅速,不覺有半載去。

此半載間,姜緣在府中靜修,悟盡法理,習全寂滅,再者閒時,教導紅孩兒習儒之禮,不使其失本性,祖師亦常常開講大道。

然則此間開講大道,府中不得弟子,只有四者,乃是姜緣,真見,牛王父子。

府中無弟子,祖師亦會開講大道。

姜緣聞聽大道,再悟法理,進展頗快。

一日,姜真人室中修行,忽得室門敲響,真見在外呼喊。

“大師兄。”

姜緣遂起身,將室門開了,真見笑意盈盈站於外,他問道:“師弟,往日你我亦有敘舊論法,今日來尋,爲論法乎?”

今時此師弟法力不弱,於禪之見解,更勝於他,已非昔日教身命不保者。

真見搖頭道:“非也,非也!大師兄,乃是南海觀世音菩薩在府外,着我通報,師父有言,乃尋你來,故使我來請你見菩薩。”

姜緣聞說了然,拜道:“勞師弟通報,我此方出洞府,與菩薩相見。”

真見道:“怎敢言勞,分內之事。”

姜緣恐怠慢菩薩,遂別真見,往府外去,行至府外,但見菩薩與惠岸行者俱在,風塵僕僕,料是從東土歸來。

姜緣上前迎了菩薩與惠岸行者,依次見禮,將其引入樓臺,設席以待。

他不見祖師到來,心中瞭然,知是祖師有意讓他主持以待菩薩,祖師早有意將洞府與他,是以衣鉢之傳。

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第395章 重陽贈靈果,半部論語治天下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395章 重陽贈靈果,半部論語治天下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224章 苦海難渡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十九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69章 修行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371章 佛魔之爭,真人當會魔羅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二章 因果了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403章 性命相關,赤須龍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399章 王重陽見八戒,純陽子授符籙第370章 魔羅,緊那羅菩薩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70章 烏金相盤結,兔髓木液藏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349章 執相則千山阻隔,悟空則一念通達(第406章 王重陽傳道,馬從義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394章 重陽返舊地,人間赤須龍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424章 終至金鼎山,怪異妖邪第211章 婚宴,讀書怎爲取功名【求月票】第417章 重陽降心猿,九鼎緣法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三章 姜祖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356章 西樑女國,真假旃檀功德佛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411章 超脫之感,大聖唬八戒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61章 烹煉功成第263章 雷公助我,豬八戒請跟隨(求月票)
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361章 左良心靜,天生異象第395章 重陽贈靈果,半部論語治天下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395章 重陽贈靈果,半部論語治天下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389章 市井百態,肉身執迷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224章 苦海難渡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十九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69章 修行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371章 佛魔之爭,真人當會魔羅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144章 姜真人上天,兜率宮走牛(加更,求月票)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二章 因果了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403章 性命相關,赤須龍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214章 對弈,老君言煉丹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399章 王重陽見八戒,純陽子授符籙第370章 魔羅,緊那羅菩薩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70章 烏金相盤結,兔髓木液藏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349章 執相則千山阻隔,悟空則一念通達(第406章 王重陽傳道,馬從義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394章 重陽返舊地,人間赤須龍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424章 終至金鼎山,怪異妖邪第211章 婚宴,讀書怎爲取功名【求月票】第417章 重陽降心猿,九鼎緣法第三十七章 猴頭出世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119章 金角銀角下界,唐僧西行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三章 姜祖第228章 重陽修行有惑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356章 西樑女國,真假旃檀功德佛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411章 超脫之感,大聖唬八戒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第61章 烹煉功成第263章 雷公助我,豬八戒請跟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