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

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

卻說真人入紫竹林中參法會,與金蟬子談說許久,金蟬子邀真人論法未果,只得離去。

姜緣坐上席中,他望金蟬子遠去,心中暗道:“金蟬長老,有些許玄門風氣,言語間多有輕慢西方大教之說,心猿思變。”

他未曾言說,此來無外聽法會,以祖師言說,多聽少講,諸佛衆在此談說,與他有益。

姜真人靜心等候法會,不急不躁,翩翩有道,意氣融融,有道仙真也。

他靜修不知幾時,忽聞有聲入耳。

“廣心真人。”

真人張望,但見一‘大耳橫頤方面相,肩查腹滿身軀胖’的笑和尚走來,正是彌勒菩薩。

姜緣起身拜禮:“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合掌拜道:“真人今成道矣。可賀,可賀!”

姜緣運氣雙目,起了法眼,細細一看,彌勒菩薩身伴無量光,佛法高深勝往前,他笑道:“菩薩佛法精進,亦是可賀。”

彌勒菩薩笑意盈盈,說道:“蓋因真人禪法也。”

姜緣搖頭:“道常在。覺性人人皆有。菩薩,此非我功。”

彌勒菩薩笑笑,不與爭辯功勞之說,他問道:“真人,此方怎不見菩提道兄?”

姜緣答道:“家師靜修不得而來,故使我來,參此法會。”

彌勒菩薩點頭道:“真人乃有道仙真,正可代師來。真人待此間法會散去,有閒暇去往我那山中論說禪法否?”

姜緣道:“彌勒菩薩不知,我此法會後,須往地府走上一遭,了結因果,卻是不成,有閒時定去彌勒菩薩仙山,與菩薩論說禪法。”

彌勒菩薩問道:“何等因果?”

姜緣答道:“昔年我尚未成道,拜家師門下,險些遭地府勾去。”

彌勒菩薩道:“竟是這般,此因果該了。”

姜緣復與彌勒菩薩談說許久,多是敘舊,至法會始初,方是各歸其位。法會即始,觀世音菩薩居至高蓮臺,微開善口,敷演妙法,講的是靈山寂滅真法。

諸佛衆是如阿羅,揭諦,菩薩,金剛,比丘僧,尼俱聞觀世音菩薩妙法,如癡如醉。

姜緣靜心傾聽,他得祖師真傳,三家學說俱精,此等佛法與他有益,只管聽經就是。

……

話表,東海龍宮之中,猴王方至此處,來朝東海龍王討個趁手的寶貝神兵,只瞧猴王往那一顯,威氣不失,無生無滅,使龍王與龍子,龍孫,蝦兵,蟹將,俱出宮相迎。

龍王將猴王迎入宮中,獻茶時果畢,問及猴王所來,猴王直言不諱,來討兵器。

龍王聞說遂使兵馬擡兵器來,他方問道:“常聞‘道成天賀之’,上仙幾時成道,有此本事,我怎地不知。”

猴王眼骨碌碌一轉,笑道:“賢鄰,你卻不知,我乃天生神聖,那生時,目運金光,射衝斗府,那時天賀完哩。故前些年數成道時未得天賀。”

龍王驚道:“那時金光焰焰,緣是上仙威氣,失敬,失敬!”

猴王笑道:“有道是‘不知者無罪’。”

龍王遂使兵馬擡一方天畫戟來,說道:“上仙,此兵器,乃我宮中寶也。重七千二百斤,非神力者,舉不得哩。”

猴王聞說上前,將方天畫戟一手舉起,舞起似鳳穿花,撒了兩個解數,插在一邊,說道:“太輕,太輕。”

龍王心下驚懼,越發害怕,說道:“上仙神力!此兵乃我宮中最重,再無兵器。”

猴王有惱,說道:“常說‘莫愁龍宮無珍寶’,你這龍宮偌大,你再找找,找找!”

龍王道:“委的沒有,不敢有瞞。”

猴王道:“若教我找來,要你好看。”

龍王驚道:“上仙,上仙!切莫動手!你方說要何等寶貝,我與你找來。”

悟空忽憶大師兄腰間小鼎,那是個寶貝,他笑道:“要個鼎就是。”

龍王問道:“怎說?”

悟空道:“我前見有人,腰間繫鼎,是個小圓鼎,上有紋路,系之萬法不侵,稱是個‘豫鼎’,你這龍宮可有?”

龍王慌了道:“那豫鼎乃是九鼎也。昔年禹鑄九鼎,以鎮南瞻部洲,歷代人王奉爲至寶,我這龍宮怎地有這般寶貝。”

悟空道:“你這龍王,怎這般也無?伸過孤拐來,與我打一下。”

龍王一發驚懼,後面有龍婆走來,低聲道:“大王,海藏中,卻有與大禹有關之物,不若予了,打發出門去。”

悟空耳動聽了,怒道:“你這老龍,稱你聲賢鄰,你卻欺我無知。”

龍王道:“不敢,不敢!上仙,那海藏中的,乃是一塊神珍鐵,是當年大禹治水時,定江河深淺的定子,上仙既要,走上一遭就是。”

悟空喜不自勝,應了下來,遂二人入海藏,猴王方至,忽見前路金光萬道,一根鐵柱子立着,有鬥來粗,二丈餘長。

猴王上前,摸了一把,說道:“忒粗長,短些好。”

話落,那珍鐵短了幾尺,細了一圍,竟是個如意神兵。

猴王大喜,暗道:“有此神兵,我通武藝,他日再與大師兄見,定勝一籌。”

此間正是猴王得神兵,索取披掛寶,欺心海龍宮,一體二心變。且不提此間事。

……

真個光陰迅速,不覺秋去冬殘春過半,半載去。

落伽山紫竹林中,法會正是散去,諸佛衆離了落伽山,各返道場去。

姜緣聞了觀世音菩薩講法,收穫頗豐,正是要隨諸佛衆離去,惠岸行者攔他,言說觀世音菩薩欲見他。

真人聞說,自是應答,隨惠岸行者拜見菩薩,行至潮音洞中。

姜緣拜禮於蓮臺中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笑道:“廣心無需多禮。此番遣行者攔你,卻是欲問你,此番法會,有所得否?”

姜緣道:“菩薩妙法,聞之怎無所得。”

真人法性頗通,得三家學說,聞菩薩說法,其精妙之處,自被他所得。

觀世音菩薩道:“素聞廣心智慧,不知廣心於我門中寂滅法,有何所得?”

姜緣答道:“少許見識,比不得菩薩。”

菩薩道:“且說來我聽。”

姜緣道:“寂滅非生死之寂滅也。實乃身中之寂滅,此身非彼身,乃死身也,而非生身。寂滅爲煩心之寂滅,二神之寂滅,絕非生身之寂滅。”

菩薩笑道:“廣心聰慧,你聞諸佛衆說法如何?”

此番法會,非觀世音菩薩一講法,乃輪講之,諸佛衆亦有講法。

姜緣沉吟良久,道:“諸佛衆佛法高深,然我不通佛性,故未曾聽聞得高深佛法。只得聽聞一二菩薩妙法,實無緣法。”

菩薩道:“寂滅爲無上真法,諸佛衆多不得要領,廣心直言就是。”

姜緣未答,他曾聞諸佛衆講法,其法不明,多爲愚昧世人,曲解寂滅,自道不深,妄言深道。

乃觀世音菩薩大智慧,點出寂滅真法之理,方使他明,此寂滅非是生死,乃生滅目前之道。一切煩惱皆得寂滅,一切生苦,無非一‘念’字起,遠離煩惱,六根清淨,心機不起,寂滅現前,此乃寂滅真法。

菩薩道:“廣心果爲智慧者,三家學說於你,信手拈來。”

姜緣道:“不敢當。”

菩薩道:“廣心若他日閒時,可入落伽山與我一道論法。”

姜緣道:“望菩薩不嫌我道淺便是。”

菩薩道:“你道不淺,學說了得。廣心,我曾有聞,你欲去地府結因果,然否?”

6◇9◇書◇吧

姜緣道:“正是,因果結來已久。”

菩薩道:“這般,我遣惠岸行者與你同去。”

姜緣搖頭道:“怎敢勞累行者。菩薩不知,我道淺,亦有三分神通在身。”

菩薩道:“你通武藝否?”

姜緣聞說,答道:“不通。”

他神通廣大,法力高深,諸寶在身。武藝不怎精通,蓋因黑魚善逞兇鬥狠,他武藝尚可,卻離精通遠多。

菩薩道:“我方見你不通武藝,故使惠岸行者跟隨,保你周全。若遇善武妖魔,無有護法者,卻有不便。若廣心見有緣法爲善之妖,善逞兇鬥狠者,可作護法,使你不擾。”

姜緣恍然,拜禮道:“如此,多謝菩薩。”

菩薩點頭,遂喚惠岸行者來。

卻說這惠岸行者,乃是天界託塔李天王二太子,名喚木叉,跟隨觀世音菩薩修行,乃菩薩門下大弟子,法名作‘惠岸’,使一杆渾鐵棍,擅長武藝,常爲菩薩護法。

惠岸行者上前拜道:“師父。”

觀世音菩薩說道:“廣心真人慾往地府走上一遭,你當同往。”

惠岸行者道:“遵命。”

菩薩復望姜緣,說道:“廣心,你袖中有六耳也,其聽得法會,復聽你言說寂滅真法,乃有緣法。”

姜緣聞說恍然,哭笑不得,他險些忘袖中有白鹿,當時收白鹿入袖裡幹坤,參法會來,未想便宜這鹿兒。

他袖中一招,白鹿現來。

白鹿跪伏姜緣身前三拜,方是再拜菩薩,卻是感念二者緣法。

姜緣指定白鹿,說道:“今你得緣法,當爲善也。”

白鹿啼叫,似應與真人,遂將身伏低,承載真人。

姜緣騎上白鹿,說道:“如此,菩薩我去也。”

惠岸行者拜禮,遂牽白鹿,往落伽山外去。

觀世音菩薩望姜緣離去,身旁捧珠龍女道:“菩薩,此真人竟知寂滅真法。”

菩薩端坐蓮臺,搖頭道:“蓋因廣心法性深,故聞法既明,然寂滅真法,佛衆多有不解,或各抒己見。寂滅真法難懂,難明,或禪法存真。”

……

那汪洋上,惠岸行者牽白鹿踏雲霞而行,姜緣坐於鹿上,正是思及‘寂滅真法’。

姜緣堪嘆觀世音菩薩有大智慧,寂滅真法這般妙法,作觀世音菩薩三言兩語道盡其真玄妙。量道深淺,講道方窺出,將萬般玄妙,以一二道出,乃道深大智慧也。

姜緣道:“惠岸行者。”

惠岸行者牽白鹿,說道:“真人有何事?”

姜緣問道:“行者,我今番問法,卻知觀世音菩薩大智慧,此等大智慧,不輸佛陀。怎地菩薩未成佛?”

惠岸行者答道:“家師不是佛,勝似佛。”

姜緣道:“怎說?”

惠岸行者說道:“昔年家師功行圓滿,法性俱通,正該成佛,乃自南海往靈山勝境封佛,路遇一婦人遭地獸之君撲殺,家師封佛之時將至,故不理往靈山去。行至靈山,有感衆生皆苦,終棄佛位,返身救人,故再未成佛。是以我言,家師不是佛,勝似佛。”

姜緣恍然道:“竟有此等事。”

惠岸行者說道:“家師未成佛,但亦是五方五老之一,法力無邊。”

姜緣道:“此番得菩薩言說寂滅真法,真乃我之幸也。”

惠岸行者道:“真人昔年成道,亦是不得了,祥雲九萬里,成道天賀,我亦曾見之。”

姜緣笑而不語。

二人一鹿同往地府去。

……

不覺半月餘,姜緣與惠岸行者隨同白鹿,行至陰曹地府,二者一人乃是有道仙真,一人乃是菩薩護法,入地府來,在那地府荒郊野外地兒行良久,但見前路忽現一城,上懸鐵牌‘幽冥界’。

城下哀號不絕,悲聲四起,卻見勾死人多,只管拉拉扯扯,將魂兒往城中拉,若有不聽不從者,教打教殺,定拖入城去。

再見那城中牛面鬼,馬面鬼多,守着城中,教拖入城裡,定出不得,正是應‘黃泉路上,一去不回’。

姜緣使白鹿駐足不前,說道:“此作地府,該往何去?”

惠岸行者指定城中,說道:“管教前走,入了城再說,此些鬼祟,盡是欺軟怕硬,卻是軟不得,若有鬼祟上前欺心,只管打殺就是。”

姜緣道:“常聞‘冥王高居森羅殿’,不若往森羅殿去,會一會冥王。”

惠岸行者乃得師命來,爲真人護法,自聽真人令,說道:“往森羅殿去就是。”

說罷,行者持定渾鐵棍,牽白鹿往幽冥界關走,引得牛頭鬼注視,馬面鬼向前,勾死人駐足止步,張望而來,行者與姜緣被攔了下來。

牛頭鬼馬面鬼喝道:“幽冥界關在此,那來的是誰?速速報上名來。”

求月票,還有一章十二點前發佈

第349章 執相則千山阻隔,悟空則一念通達(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379章 真人下山,重陽學儒第332章 牛王劫數,坦誠相見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398章 重陽入終南,八戒終有悟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127章 真人來助,三過法林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81章 孫悟空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81章 孫悟空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382章 左良請神悟空,真人之相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72章 牽牛童兒,功完隨作佛和仙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423章 菜無心可活,人無心可活否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340章 非是善茬,搭祈雨臺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423章 菜無心可活,人無心可活否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414章 請帖,下一劫以廣心爲主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三十一章 大慧身死道消97.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63章 溫養第378章 情之一字,破局之能(求月票)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390章 十試過,希夷山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68章 大仙相助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415章 請觀音,王重陽歸山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74章 三關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382章 左良請神悟空,真人之相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79章 百八大法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
第349章 執相則千山阻隔,悟空則一念通達(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379章 真人下山,重陽學儒第332章 牛王劫數,坦誠相見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398章 重陽入終南,八戒終有悟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127章 真人來助,三過法林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第81章 孫悟空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81章 孫悟空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382章 左良請神悟空,真人之相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72章 牽牛童兒,功完隨作佛和仙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423章 菜無心可活,人無心可活否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340章 非是善茬,搭祈雨臺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352章 瘟神,呆子尚在蒸籠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169章 祖師暗藏玄機救悟空(求月票)第423章 菜無心可活,人無心可活否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414章 請帖,下一劫以廣心爲主第148章 真人師相,六耳獼猴將現(求月票)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第103章 今時怎見真猴王,真人神通降大聖(4k)第三十一章 大慧身死道消97.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63章 溫養第378章 情之一字,破局之能(求月票)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390章 十試過,希夷山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68章 大仙相助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415章 請觀音,王重陽歸山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74章 三關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382章 左良請神悟空,真人之相第257章 捉拿三聖母,重陽當轉生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79章 百八大法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