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

丁高恆這個有些突如其來的提議,讓常浩南腦子一時間有點懵。

如果單從這一件事情上說的話,以科技委(現在已經改組成科技部了)和火炬集團的身份來出面組織一個認證體系,確實是相對比較穩妥的辦法。

雖然如今幾乎每個機械製造行業的從業人士都對火炬集團跟裝備工業司,或者說和國防科工委之間的關係心知肚明,但至少在行政體系上,二者之間完全獨立。

這樣既可以保證科工委能對質量檢測和品牌認證情況有必要的控制力,又可以讓這套系統的軍工色彩相對淡一些,減少進入國際市場之後給海外客戶帶來的顧慮。

不過,對於常浩南本人,或者說火炬集團來說,這反倒可以算個負擔。

一方面,至少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他的主要精力,肯定還是要放在科學研究和項目開發上面。

最開始建立火炬集團的目的,也不過是爲了給需要長期維護的TORCH Multiphysics軟件提供一個良好的運營環境而已。

後來的業務範圍雖然逐漸擴大,但仍然保持着相對輕量化的運營模式。

整個集團,包括火炬-C.B.法拉利合資公司在內,業務部門的比重都能佔到85%以上。

屬於非常誇張的比例了。

而如果接下這個大活,那勢必要組織起足夠大量級的獨立質量檢測隊伍。

否則,如果在質檢方面依賴第三方,那就很難保障權威性和獨立性。

但這又跟火炬集團的發展理念並不相符。

而另一方面,經歷過未來的常浩南非常清楚,這種以企業爲主組建起來的所謂“民間協會”,由於缺乏嚴謹的組織架構和有效監督,其內部往往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變得一團亂糟。

最後搞不好,非但起不到規範企業產品質量的目的,還要適得其反。

“丁主任,要我說,沒必要這樣遮遮掩掩的。”

思索片刻之後,常浩南開口道:

“我們的目的,只是要避開這個認證體系的涉軍屬性而已,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說明白,就是以華夏科學院,或者是國家科技部作爲認證主體,藉助國家背書的行政力量,推動產品質量的規範和提升。”

“既然咱們的裝備工業司已經站穩了腳跟,我想,也不必過於擔心所謂行政干預的風言風語,幹就是了。”

實際上,他的這個思路,在原來的時間線上,也進行過嘗試。

就是按照《關於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所產生的國家免檢產品。

只不過,當時的努力的方向有點問題。

按照常浩南的想法,推動更高規格的質量認證,首先應該有嚴苛、更頻繁的檢測過程,從而提升被認證產品的品牌價值,讓它們能夠承受更高的溢價,再把這個過程中增加的成本給賺回來。

但免檢產品實際上相當於降低了受檢成本,走上了類似日本企業那種降本增效方便打價格戰的路子,最後反而成了一部分低質量產品的遮羞布。

當然,上一世的這個時候,日本企業集中造假的問題還沒東窗事發,反而還處在上升勢頭,迷惑性確實很強。

而如今的情況則已經完全不同。

按照最近這段時間全世界痛打落水狗的發展趨勢,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日本企業的這一波自取滅亡,就要被寫進全世界商學院和管理學院的教科書裡面了……

“我擔心的倒不只有這個……”

丁高恆並沒有馬上認同常浩南的看法,而是一隻手撐着側臉,一邊思索一邊解釋道:

“主要是,我們需要一個對於這套認證體系的抓手,所以如果沒有你們火炬集團參與在裡面的話,那就成了完全獨立於裝備工業司運行,一來我有些不放心,二來,也會產生一些多頭管理方面的問題啊……”

到這裡,意思就已經說得很明顯了——

在科工委系統之外,除了常浩南的其他人,丁高恆信不過。

沒錯,雖然前者已經可以隨意出入科工委主任的辦公室,甚至日常參與科工委的領導班子會議,但他並不是科工委的人。

編外副主任,重點還是編外。

旁邊的蘭新志自然也聽懂了丁高恆的意思。

羨慕麼,那是肯定的。

被領導這樣無條件信任,屬於每個打工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不過他也知道,這種時候,肯定要推常浩南一把:

“丁主任,既然這樣,那讓常總在科學院或者科技部再掛個職不就行了?”

一句話說完。

丁高恆眼前一亮:

“倒是……也未嘗不可。”

“雖然老宋已經退二線了,但是在科技口的影響力還是在的,通過他運作一下……”

常浩南則是眼神一驚:

“這……不好吧。”

要不是今天這趟是他自己突然決定要來的,恐怕會覺得對面倆人是在唱雙簧。

“有什麼不好的?”

丁高恆直接表演了一個沒有鬍子版本的吹鬍子瞪眼:

“好得很!”

“就這麼定了,我等一會就聯繫科技部那邊!”

拍板之後,,他看着目瞪口呆的常浩南又稍作安撫:

“放心,只是給我們留一個在關鍵時候發力的抓手,平時不需要你幹什麼,也不會讓你當主管領導。”

後者這才鬆了口氣。

不背鍋的話,倒也未嘗不能接受。

“那……行吧。”

常浩南勉爲其難地點了點頭。

然而他這邊同意的話音剛落,就馬上知道了什麼叫人間險惡。

“還有,雖然常總的火炬集團不直接參與其中,但我覺得,作爲目前咱們國內最具有國際知名度的科技企業之一,咱們還是得借用一下名頭。”

蘭新志的聲音從常浩南身後響起:

“不如……這個認證體系就叫‘火炬項目’?”

“寓意是,通過認證的品牌應該像火炬一樣,成爲咱們國內其它企業做產品的方向和榜樣!正好也能跟當年國家科委的火炬計劃對應上,科技部那邊應該也不會拒絕。”

常浩南好幾次張了張嘴,但實在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要怪就怪剛剛答應的太乾脆,沒想到後面還能有這麼一個環節。

總之,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

在揭發日企造假的事件基本告一段落之後,常浩南便離開京城,時隔近一年再次來到蓉城。

相比於過去幾次到達蓉城,這一次,常浩南的公務機直接降落在了黃田壩機場的跑道上。

黃田壩機場是屬於132廠的試飛機場,性質類似112廠的北陵機場,所以,倒也省去了蓉飛這邊再派人接機的麻煩。

“宋總,楊總。”

常浩南跟早就等在停機坪上的宋聞聰和楊韋握了握手:

“我這回過來,是給伱們帶了見面禮的!”

他說着指了指朱雅丹手中一個鼓鼓囊囊的公文包:

“渦扇10,太行發動機的總體技術參數,就在裡面!”

另外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興奮之情。

殲10,是蓉飛每一名員工的光榮,是完全屬於華夏人自己的第三代戰鬥機。

而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它目前還用着一臺進口發動機。

雖然在可見未來內沒有斷供風險,但所有都期待着,能把這最後一個核心子系統,也換成國產型號。

而現在,這個可能性,已經擺在了二人面前。

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487章 欲擒故縱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840章 百萬美元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153章 天降大禮第193章 首見殲10(上)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297章 100億,我出100億!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1376章 願者上鉤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1309章 如果不只是導彈呢?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
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487章 欲擒故縱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840章 百萬美元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153章 天降大禮第193章 首見殲10(上)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907章 被推遲的巴黎航展(0點過後應該還有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1289章 等離子體隱身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297章 100億,我出100億!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1376章 願者上鉤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558章 對國產裝備的信心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1309章 如果不只是導彈呢?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