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

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

剛纔跟何明聊了一路蘇27國產化的事情之後,現在再看八三工程原型機的總裝,常浩南無可避免地感到了幾分索然無味。

對不起,殲8-3,我現在已經喜歡上了殲11……

呵,男人。

當然,該乾的工作還是要乾的。

何況這也能給他的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

隨着機翼設計和航空動力這兩項困擾八三工程已久的老大難問題得到解決,常浩南能夠在這個項目中繼續發光發熱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後面再進行一系列試飛之後應該很快就可以技術定型,然後就是00批次的生產和試裝備,再然後生產定型……

總之主要就是一些按部就班的工作。

不出意外的話,從明年開始,他會逐漸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兩個三代機型號上面。

目前華夏的航空製造業水平,應付一下殲8和渦噴14這樣的二代組合問題不大,但要想徹底解決第三代戰鬥機,乃至於第三代航空動力的生產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因此常浩南日後必定不僅僅要繼續跟幾個設計所,還免不了和對應的幾個製造廠打交道。

現在提前熟悉熟悉也是好事。

偌大的總裝車間內,停着兩架尚未交付空軍的殲8B,以及三架正處在不同裝備階段的殲8-3原型機。

已經完成改裝的03號、正在等待新發動機到位的04號和總裝進度大約50%的05號。

“目前,八三工程幾架原型機的總裝仍然是基於型架定位的手工裝配模式,但是零部件生產過程已經開始跟601所的數字化設計組進行對接,減少了一些從發圖到生產過程中的環節。”

何明一邊介紹一邊帶着常浩南來到二層的一處平臺上:

“前面幾個月時間,跟你一起來的那位姚博士,還有601所的林工程師一直在跟我們廠做數字化設計與總裝流程之間的協調,等到進入量產階段之後,應該會引入自動對接和數字化測量這些新技術,把生產效率提上去。”

“不過,現在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產量。給到我們手裡的訂單太少了,平均下來一個月產不了一架新飛機,哪怕用手工裝配都得閒置一多半產能,完全體現不出數字化總裝的優勢來。”

車間裡面空蕩蕩的,說話的時候都能聽到些許迴音,彷彿是在印證何明關於訂單不足的訴苦。

“其實訂單不足,影響的不僅僅是廠子的效益,還有生產質量。”

說到這裡,何明的眼神也黯了黯:

“尤其馬上就要更換新的生產方式,如果沒有足夠的生產數量去熟悉的話,我擔心不僅起不到好的效果,還會引發一些牴觸情緒啊。”

現實世界中,改進製造技術並不是像遊戲裡一樣,點亮科技後就直接給你上個buff。

尤其對於航空航天這類高度複雜的產業來說,從手工業升級到工業的過程是十分曲折的。

在剛剛轉型的過渡階段,很有可能不但發揮不出工業化的規模化優勢,還丟掉了手工業時代精雕細琢的能力,導致產能上不去,產品質量反而下來了。

這種時候就需要頂住壓力,在優化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快速積累經驗,用盡可能短的時間渡過陣痛期。

而一年造10架飛機和一個月造10架飛機在積累經驗方面顯然存在天壤之別。

要不怎麼說生產關係要對應生產力的發展呢。

шшш¸ttκā n¸C〇 “唉……”

常浩南也是略顯無奈地嘆了口氣: “慢慢來吧,這方面的事情,不是靠你我短時間內能解決的,而且跟其它的老國企比起來,112廠的情況已經不算差了。”

飛機制造畢竟是個特殊的行當,哪怕在最艱苦的時候也沒有真的斷過訂單。

而且華夏的飛機制造能力雖然跟發達國家有差距,但是跟其它行業比起來還是降維打擊的,軍轉民生產出來的產品,比如航空牌洗衣機還有沈飛牌客車的銷路也還不錯。

兩頭髮力的之下,勉強維持了全廠的基本運轉,至少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下崗現象。

但也就是如此了。

要說過的多滋潤,那是不存在的。

“話是這麼說,但……”

何明微微擡起頭,看了看車間有些斑駁的房頂,以及旁邊牆上掛着的“青年突擊隊”紅旗:

“當年,很多工人被分配去鬆陵機械廠那邊生產電冰箱洗衣機還有摩托車,那時候我還跟他們說,遲早會有一天把他們召回來繼續造飛機,結果現在十幾年過去了……”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

但是很明顯,那些老工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恐怕直到退休也沒能再次回到112廠。

旁邊的常浩南同樣只能沉默。

上一世他正式進入軍工行業的時候已經是2003年,儘管仍然處在低潮期,但至少已經渡過了真正的至暗時刻。

他能理解何明的感受,但對於一件兩輩子都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事情,要說共情那還是要差上一些。

更多的還是些許感慨。

軍工終究是一個市場極其有限的行業,需要靠大量輸血才能夠維持。

哪怕作爲世界最大軍火商的美國,到2020年代每年的軍火出口也不過五六百億美元而已,大頭還是本國軍隊的採購。

傳統上而言,從工業革命直到冷戰前中期,軍工領域在科技發展之中都毫無疑問地處在帶頭地位。

但隨着科技水平的不斷髮展進步,工程技術的複雜程度也在不斷增加,想要在一個領域內實現技術突破所需要的資金、人力和組織能力隨之暴漲。

然而每年的軍費投入終究是有限的,僅靠軍工產業的規模已經很難維持這樣巨量的綜合投入。

因此整個科技領域的基石已經逐漸變得越來越民用化,尤其以航空、半導體、信息化這些新興產業爲代表。

比如後世的美國,在失去了幾乎全部民用造船工業之後,即便每年仍然維持着鉅額的投資,但建造軍艦的能力和水平仍然出現了崩潰式的下滑。

常浩南突然想起來了之前吳懿範給他聯繫過的那一單設計軸流風扇的生意。

雖然事情很小,但卻是個不錯的方向。

軍民產業融合這條路子,未來終究還是要走的。

只不過,不再是把軍工廠的產能轉去做民品跟別人搶生意,而是軍民領域技術的相互融合促進。

伱要想搞軍工,那就不能只搞軍工。

感謝書友【flankerr】的30000起點幣打賞!

(本章完)

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1327章 比美國人自己更清楚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1645章 搖擺與裂痕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947章 準備接機!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325章 還真放了個煙花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1614章 一束光的方向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921章 大變局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487章 太空交通樞紐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53章 直道超車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第1617章 提前引爆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1527章 水下小人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74章 保研面試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1610章 喬治城的密謀(改出來了)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262章 空客與華夏的秘密交易?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1037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632章 騎臉輸出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1225章 英國人的疑惑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53章 直道超車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第1282章 火箭動力有問題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第1635章 世界運行的bug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1613章 如果上帝爲我關上一扇窗,那就直接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857章 大地之眼
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1327章 比美國人自己更清楚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1645章 搖擺與裂痕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947章 準備接機!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1325章 還真放了個煙花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1614章 一束光的方向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921章 大變局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487章 太空交通樞紐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53章 直道超車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第1617章 提前引爆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1527章 水下小人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74章 保研面試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1610章 喬治城的密謀(改出來了)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262章 空客與華夏的秘密交易?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1037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632章 騎臉輸出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1225章 英國人的疑惑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53章 直道超車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第1282章 火箭動力有問題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第1635章 世界運行的bug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1613章 如果上帝爲我關上一扇窗,那就直接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857章 大地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