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滅亡(上)

“討伐叛逆,討伐叛逆!”全軍齊聲吶喊,震天動地,高喊之後,士氣大振,連作爲主帥的王弘毅,也感熱血沸騰。

看向左右,是義從軍三個衛,一千五百人。

沙成都大將張允信,接到命令立刻趕來,也是一千五百人。

顧許五百人,賀仲五百人,黑衣衛三百人。

總數實際上戰兵是五千三百人,還有千餘廂兵,其它的軍隊,都不能抽來,還有的是長策都大將赫義,雖然接到號令,卻沒有及時趕來。

就在這時,黑衣衛營正賀益誇耀武功,策馬在陣前喊話,一半是宣傳,一半實力,全鎮都知賀益神勇,只見他策馬前行,身形筆挺雄偉,喊話的聲音,透出強烈的鬥志和信心,所到處都惹起陣陣致敬和喝采聲,士氣爲之大振。

在一處高臺上,王弘毅觀看着,露出一絲笑意,下一刻,笑容轉淡,問着:“赫義還沒有來嗎?”

張攸之現在是兼職隨軍司馬,隨軍司馬是臨時差譴,相當於參謀,聽了這話,回答的說着:“尚未來。”

見高臺上四下無人,王弘毅就說着:“哼,赫義這傢伙還是送來報告,說是上月春服沒有發下去,軍隊還穿着冬服,行軍很困難,果是桀驁。”

張攸之何等聰明的人,卻是知道王弘毅故意這樣說,是拉近彼此的關係,笑的說着:“當今之世,牙將桀驁是常事,主公何必動怒,不過這也是看清鎮內情況。”

這種慷慨的話說完,王弘毅恢復了常態,看了看太素縣,說着:“這太素縣內情況怎麼樣?”

張攸之一進來,就獲得信任,開始處理十三司彙集上來的情報處理,雖然不插手十三司,卻也是極信任。

至於虞昭和虞良博,這次攻下太素縣,太素縣的新縣令,就是虞昭。

虞良博和張攸之一樣,是儒林郎,一人彙總處理行政,一人彙總處理情報,整理出來,交給了王弘毅,實際上起了明朝早期內閣的作用,可所謂左右手,至於軍情,都是王弘毅親自處理。

“太素縣移交給李家不過是半年都不到,雖然經過了三次清理,但是還是有主公當初留下的不少內應在內。”張攸之搖頭說着:“還有一條暗道可以通行,這攻打太素縣,實是不費吹灰之力。”

卻沒有問爲什麼當初就埋伏內應的原因。

“哼,當初太素縣是我攻下,戶籍也是我移交給李家,而且還有大批的流民被拉走,又遷移了一些到縣城裡,在裡面作點手腳,實在太容易不過,就算李家進行清理,也不可能全部去掉,今天就有用了,其實就算沒有這些內應和暗道,要攻下此城,也只是一二天的時間。”王弘毅冷笑的說着。

當初知道要移交太素縣給李家,立刻就命令這樣幹,這就是預知的好處。

而現在,有這底氣,不僅僅在於內應,更在於“霹靂車”。

這種“霹靂車”,原本就是前世,他獲得了一卷木工密卷,再令工匠搞出來的,現在自然深刻記憶着,一旦上臺,就秘密讓工匠製作,可惜的是,到現在才弄出二臺來。

這種“霹靂車”,已經和地球歷史上的“回回炮”類似,號稱“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

即士兵先利用絞盤將重物升起,裝上炮石後,釋放重物,炮石投出,能拋二百斤巨石於百米之外,也許大城可以防禦,但是這類縣城,再怎麼樣都無法防禦,就算只有二臺,也可一曰內攻破太素縣。

只是前世這類“霹靂車”一出,就立刻引起了多方面注意,並且給李承業攻城掠地帶來方便,也不知何故,給胡人發覺,大胡王廷四王子忽爾博,也因此和他結拜爲兄弟。

想到大胡王廷四王子忽爾博,王弘毅突然之間想到,前世忽爾博,下個月就到了蜀地進行遊歷,實際上現在回想起來,就是觀看華夏地形和情況。

心中不由若有所思。

這輩子,王弘毅當然吸取教訓,現在還不是用這“霹靂車”的時候,現在用了,就等於暴露了,假如等到攻打紅澤府,或者蜀地首府成都時,突出奇兵,必可一鼓而下,爲迅速統一蜀地建立奇功。

不過,眼前太素縣的局面,有內應和暗道,已經足夠了。

黑衣衛營正賀益吶喊幾聲,勸降呼喚,就在這時,李存義在牆上,見他不可一世的神態,對自己士氣打擊甚大,就轉身看向一人,問着:“能射殺此人否?”

“大人,此人雖是耀武揚威,實是在城外三十步,要射中把握只有一半。”這人是個三十歲左右,表情沉毅,手已經變形,卻是專門射箭導致的手臂畸形。

“射吧,能殺一下他的氣焰就可,若能殺了,必有重賞!”李存義應着,發出命令,這人是他招攬的神射手,本來是想用在關鍵時刺殺王弘毅。

這神射手應了,走到了一個箭眼旁邊停步,這個箭眼下面,就是賀益繼續在耀武揚威。

神射手先沒有動手,目測着距離,又選擇着角度,然後就取出一張強弓,先試了一下弦,弦嗡嗡的響着,發覺保養的相當不錯,滿意的拿出了箭,箭尖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一切完成,這人慢慢把箭放到弓弦上,開始閉住呼吸,拉開,目光盯着下面的賀益,這時,李存義一行人,緊張的望着下面。

這神射手猛的鬆開了弦,只聽“噗”的一聲,一支箭頓時閃電一樣穿過,直向三十米外的賀益射去。

幾乎同時,賀益莫名警覺,向左一讓,只聽“噗”的一聲,肩膀上一處衣服和皮甲,被打出了痕跡,偏離了軌道。

賀益一驚,看了上面,頓時後退了幾步。

下一刻,城上有着失望的聲音。

見此情況,王弘毅一時不明白,過了會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不由露出了冷笑的表情,就吩咐:“喚賀益回來,我們紮營按寨,今曰不戰!”

“是!”

見到下面大軍收軍,紮營,李存義很是不解,問着:“這是何意?”

一個軍官看了看,說着:“大人,雖然在鎮內,但是從文陽府各地到太素,奔馳而來,也很疲倦,如果是立刻攻擊,士兵很疲憊,估計是今天休息一天,明曰再戰。”

李存義點了點頭,認爲這很合理,又問着:“我們可否趁機攻之?”

“大人,一般紮營都不會忘記防備,破營夜襲,總要是經過連場大戰,疲倦不堪時纔可進行。”

李存義點了點頭,說着:“那就本夜輪流值勤,等待明曰再戰!”

“諾!”

紮營還是很辛苦,先是找到合適的紮營的地點。

其次就是先圍起一道臨時的木牆,製作方法是先砍兩排樹幹,一排長一排短,把樹幹底下燒焦以後埋二分之一入土,長樹幹排成緊密的一排在外,短樹幹排成一排在內,然後在兩排樹幹之間架上木板,分爲上下兩層,這樣長樹幹長出的部分就成爲護牆,木板上層可以讓士兵巡邏放哨,下層可以存放防禦武器和讓士兵休息。

五十個士兵一個大營區,營帳兩兩相對,營區之間要挖排水溝,嚴禁士兵在各個營區之間亂竄,本營區以內也不許各個帳篷亂跑。

每個營區挖一個廁所,如此忙下來,等建成,已經是下午時分了。

休息了一個小時,中帳內傳下命令:“今曰賞全軍肉食!”

頓時,全軍歡騰,在空地上,赤紅的篝火,處處可見。

一個篝火,就是一個隊正,也是一個營區,這時篝火擠滿了軍人,各自找合適的地方坐下,焦急等待着。

沒有多少時間,一筐筐肉就送了上來,大家歡笑着,開始將肉類進行燉烤,沒有多少時間,全營就瀰漫着肉香。

大口大口吃着難得的肉食,士兵都很開心,等食完了,各隊正又吩咐列隊等候,大家正疑惑着,突然之間,遠處城門一聲炸響,全軍爲之一驚。

緊接着,就是騎兵轟然的聲音,疾奔而去,再下一刻,命令的號角就響徹夜空,在營地中引起迴響。

“聽從命令,立刻出營!”隊正似乎早就知道,立刻發出命令,頓時,全軍有秩序的排列出營,迅速趕到城門口。

就在這短暫的一刻時間,城門一片火光,已經有着數以百計的屍骸,以及十多具戰死的戰匹。

更裡面點,滿是來回奔走的軍人,喊殺聲震動着。

“殺!”看見這情況,大家再苯也明白了,在隊正一聲令下,衆兵吶喊一聲,向着已經打開的城門撲了上去。

城中還在抵抗,已經有人到了城上箭樓上,長箭落下,十幾人立刻慘叫濺血跌下。

就在這時,一將高喊着:“城破了,城破了!”

衆兵轟然齊聲響應,聲音直衝夜空。

頓時,火光點點,號角齊鳴,就在這時,天空烏雲疾走,突然之間,一道閃電破開天空,再一聲驚雷落下。

豆大的雨點打下,由疏轉密,沒有片刻變作大雨,火把逐一熄滅。

王弘毅也淋到了,不由仰天長笑:“命令全軍不要慌亂,這場仗我們已贏定了,命令義從軍五百人立即護着本鎮,就算下此大雨,也不會改變局面,只要中軍不受少數敵將襲殺,就大局已定。”

衆將聽到這命令,無不佩服,的確如此。

王弘毅又冷笑的說着:“命令黑衣衛退出攻城戰,對外城進行巡查,就算上天作美,下此大雨掩護,也沒有一個能逃出。”

命令傳遞下去,雷雨中,王弘毅衣衫盡溼,只覺得心中大快,說不盡的豪情壯氣。

()

第32章 破局(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41章 終定(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41章 終定(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52章 金子(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2章 望氣(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50章 造鼎(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3章 婚禮(上)第173章 絕境(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308章 夜襲(三)第5章 易命(上)第81章 大變(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74章 氣運(上)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14章 狐疑(上)第124章 氣短(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50章 造鼎(下)第10章 運數(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259章 痛哭(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140章 碰撞(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82章 憤憂(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59章 引戮(下)第173章 絕境(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55章 請旨(下)第120章 結盟(上)第237章 壓迫(上)第89章 落定(下)第38章 叮囑(上)第39章 觀禮(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96章 決意(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329章 來使(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191章 快意(上)第109章 預備(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93章 產子(三)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177章 敕封(上)第229章 內閣(下)第1章 奪舍(下)第157章 國士(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322章 回都(下)第14章 狐疑(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115章 計定(上)序章序章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321章 長安(下)第7章 鞭打(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300章 動作(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240章 夜襲(下)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296章 東郡(上)
第32章 破局(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41章 終定(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41章 終定(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52章 金子(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2章 望氣(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50章 造鼎(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3章 婚禮(上)第173章 絕境(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308章 夜襲(三)第5章 易命(上)第81章 大變(下)第262章 金陵(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74章 氣運(上)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14章 狐疑(上)第124章 氣短(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50章 造鼎(下)第10章 運數(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259章 痛哭(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140章 碰撞(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82章 憤憂(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59章 引戮(下)第173章 絕境(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55章 請旨(下)第120章 結盟(上)第237章 壓迫(上)第89章 落定(下)第38章 叮囑(上)第39章 觀禮(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96章 決意(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329章 來使(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191章 快意(上)第109章 預備(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93章 產子(三)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177章 敕封(上)第229章 內閣(下)第1章 奪舍(下)第157章 國士(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322章 回都(下)第14章 狐疑(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115章 計定(上)序章序章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321章 長安(下)第7章 鞭打(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300章 動作(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240章 夜襲(下)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296章 東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