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蠱神廟(下)

橡膠手套和腳靴

王弘毅皺眉,突然之間決定:“令各地郡縣搜索有『乳』汁的植物獻上少府,能用者賞金千兩,散官七品。

橡膠的原產地,在地球上是美州,鞭長莫及。

但是實際上,能夠產橡膠的有千種植物,王弘毅朦朧記得產地就在中國的鹿角藤,就能產橡膠,雖然不能滿足工業要求,但是可制一般日常橡膠製品。

可王弘毅只要能滿足一般日常橡膠製品就可,朦朧記得,這種植物可大量種在山嶺上,每畝可產30斤橡膠,這就足夠了。

這個世界想必也有類似的植物,不奢求找到橡膠樹,找到橡膠草橡膠藤也足夠了。

發佈了這道命令後,王弘毅就不再理會。

至於打下交州的治理,以及丁虎臣一批人的封賞,卻不能馬虎,王弘毅在自己位置,閱看着交州地圖,又問着:“虞卿,你對交州有何看法。”

虞良博早就密切關注着交州資料,心中有着打算,這時稍一沉『吟』,就說着:“臣以爲,首先還是建郡立縣,這一步是納入王制的關鍵。”

“只是交州地處偏遠,流放犯人都是大罪,朝廷命官都是外地人,去了水土不服,受毒瘴之害的十有五六,這非常棘手!”

當然,對郡級以上官員影響就小多了,這是由於郡級以上城市開發已經繁榮,周圍地區已經熟化的緣故。

不過縣級就還是上面的問題,本地人還可,外地人遷移進去,十個有五六個都死,這犧牲的比例,比戰場都還要殘酷,硬是壓迫只怕不行,王弘毅抿着嘴脣想了想,覺得無可奈何。

只得說着:“現在不是前朝和平時代,官員沒有這樣金貴,知吏部,凡派往這些縣治的官員,俸祿加一倍,三年任滿必調回富裕地區優養,加二級處理,下級吏員,從軍中解甲的優選。”

“是,王上!”虞良博直了直腰,應聲說着。

王弘毅苦笑的搖頭,這些地區,就是瘟疫和血吸蟲。

瘟疫好解決,火燒叢林,填平溼地,清潔衛生就可,但是血吸蟲,雖然理論上是處理了釘螺就可,可是如果沒有橡膠手套和腳靴,主動清理的人,就會感染,因此在沒有發明橡膠手套和腳靴之前,下達命令清理釘螺只會導致大瘟疫。

地球歷史上緬甸、泰國、越南,實際上並非是技術或者地理阻擋了漢族擴張的步伐,實是瘟疫和血吸蟲。

十有五六死,這對殖民的打擊太恐怖了。

這隻有等發現了橡膠草或者橡膠藤了,只要製出了橡膠手套和腳靴,再推行“蠱神廟”,一切障礙都不是障礙了。

把這個念頭去掉,王弘毅再仔細想着,理出了頭緒。

交州平定,山間旗用不上了。

這些旗兵,經過不斷的戰事,消耗了一半,上三旗總共只有四千人了,不足爲患。

王弘毅下了決心,這一次就讓山間部上三旗回去享受榮華富貴。

首先就是三旗旗主和大將,各賜爵就可,賜爵後在城市賜府賜田,別的旗民按照牛錄和甲喇分配到各郡縣就可,除了旗主,甚至不必專門切開聯繫。

歷史上八旗入關二十年就徹底腐化掉,靠政治政權維持着聯繫,等政治特權一旦去掉,旗人立刻分崩離析。

現在上層只有爵田,下層只有田宅,沒有政治特權,別說幾代,二十年後山間三旗就是歷史了。

非我族人,其心必異。

對這些旗兵,王弘毅不會做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事,可陽謀腐化卻理直氣壯,王弘毅可不是忘記,這旗兵一旦勢力壯大,會對蜀地造成多大的影響。

現在不過是實力強大,令旗兵不敢反抗罷了。

令他們漸漸消耗掉,喪失鬥志,被城市同化掉,卻是大善。

想到這裡,王弘毅說着:“虞卿,你代表秘文格,和六部,特別是禮部協商一下,製出合適的爵位賞賜名單。”

頓了一下,又笑着:“孤知道你心有度量,多多繁勞了。”

虞良博受到王弘毅嘉獎,挺直了身子拱手說:“臣敢不爲王上分憂。”

王弘毅目送虞良博出殿,心中感慨。

虞良博原本命氣只是黃『色』,高不過五品,現在他就是五品,但是這些年來,一直親近御前,奉公廉潔勤謹辦事,居移氣,養移體,有着龐大的氣運和恩典,漸漸已有演化淡青『色』氣運的跡象,這實是可喜可賀。

一絲風吹入,王弘毅感覺到很爽快,想起給太后請安,又和妻子見面,就出去了。

襄陽,七月十五日,天氣微陰。

天空從昨夜開始,有些陰沉,就算改革了朝制,相當於地球時間六點四十分點名,可是官員還需要在五點起牀,在六點半時到達朝堂。

因此早上天還沒有大亮,一輛接着一輛的馬車,就從着城池各處,向着皇城行去。

皇城之中,戒備森嚴,一隊隊親兵侍衛,面無表情,端然肅立,紋絲不動。

不過每一輛馬車進入皇城前,就要經過數道關卡的檢查,才能來到皇城前的廣場,到了廣場,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都要步行着走入皇城。

轎伕、僕人之流,只能是在皇城外等候。

朝會大部分情況進行的很快,不到一個時辰就能結束,因此並不會耽誤到每一天各官衙的工作。

十五日這一天,和往常一樣,文武大臣進入皇城大門,三五成羣的向裡走去。

王弘毅的官員,現在都以青壯年爲主,就算是老臣,精神體力還是不錯,步行這段路並不吃力。

襄陽城的皇城,只是在舊址上改建,規模不大,一進入宮門,依舊讓人感覺到威嚴。

進去後,因離朝會開始還有一段時間,大家都站在殿外,等着楚王的到來。

大約半柱香之後,一陣樂聲,從遠過來,宮人內侍,跟隨在乘輿周圍,有樂師在跟隨着奏樂。

衆官員忙分開一條路,乘輿落下,王弘毅在內侍伺候下,進入大殿。

稍後,有禮官傳聲,官員入殿。

“吾王千歲,千歲,千歲,千千歲!”

“免禮,平身。”

“謝王上!”

官員各回各位,這時有人出列說着:“臣有本啓奏!”

王弘毅一看,說話的是禮部尚書虞昭。

“虞愛卿,請講。”王弘毅溫和說着。

“諾!”虞昭應聲,說着:“經商議,交州平定的有功之臣,封賞如儀。”

這實際上就幾次商議的結果,丁虎臣調爲樞密使,兵部尚書由張允信接任,這也許是第二任,也是最後一任由武將擔任兵部尚書。

召山間三旗功臣十三人,三旗主中一人封伯爵,二人封子爵,餘十人就封男爵和國士,賜予田宅。

這些有爵之人,受旨日起,就分配到蜀中成都繁華地帶,遠離原本山間原地,其旗丁解甲,各有田宅賜下,也行遷移。

又使鍾文道爲交州刺史,負責交州九郡七十三縣的重建工作。

使杜恭真爲交州都督,繼續清理部落,平定內『亂』。

王弘毅聽了,說着:“衆卿家可有異意?”

衆臣都無異意,山喊:“臣等無異意。”

“那就明旨頒佈,發行交州。”王弘毅當下吩咐的說着,這時,就有人持着赤絲組成的旨意上來,上面實際上都已經寫好了。

當場蓋上玉璽,令內侍交給張攸之,將這旨意交到他手上,說:“朝後,就令人發往交州吧!”

“是,王上!”張攸之接過旨意,應聲退下。

王弘毅頒完了旨意,感受着紫氣的波動,卻是發覺,交州雖有九郡七十三縣,平定了也略有增長,但是實際上得的氣運並不大,這就更加深了他對氣運的理解。

並非平定的土地越多越好,事實上,這看征服土地對總體的影響——是包袱,還是新的財富和氣運源泉?

交州地處偏遠,荒蕪之地,雖殖民八百年,也只勉強自給,還是不能給朝廷和國家提供額外氣數,只在聲勢上更上一層,因此氣數略有增長。

但是假如能找到橡膠草橡膠藤之類,結合着“蠱神廟”,只怕數年之內,不僅僅交州,就是湖南等地,也可清除血吸蟲,蒸蒸日上。

去掉瘟疫和蠱蟲之害,人口就能迅速增長,到時候就是寶地了。

看來“令各地郡縣搜索有『乳』汁的植物獻上少府,能用者賞金千兩,散官七品”的條件還低了些,不如“令各地郡縣搜索有『乳』汁的植物獻上少府,能用者賞金萬兩,論爵男爵”,更吸引些人。

並且還有件事,就是整個班底還沒有優化,高位的老臣都沒有足夠的資歷和氣運,不能說着人才濟濟。

要是滿堂看去,滿是青紫,這就是人才濟濟了,不過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並且現在王弘毅只是稱王,百官品級最高不過正二品,勉強還能用。

心中又想起了新接見的一批新臣,大部分還是紅黃之『色』,少有青『色』以上。

並且培養也需要一段時間時間。

想到這裡,王弘毅目光掃往階下文武諸臣,嘴上不由生出一絲苦笑,語氣平靜的說:“衆卿還有何奏?”

第81章 大變(下)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75章 新生(下)第236章 領軍(下)第277章 旨意(上)第263章 尋思(上)第21章 入門(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3章 婚禮(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298章 天兆(上)第162章 從軍(上)第161章 巨石(上)第320章 趨勢(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190章 新生(下)第47章 吐血(下)第18章 大怒(上)第94章 瑞雪(上)第77章 衝鋒(下)第56章 疑心(下)第127章 放糧(下)第202章 入衙(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273章 甦醒(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78章 就仕(上)第5章 易命(下)第173章 絕境(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318章 惡報(下)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246章 船運(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68章 滅亡(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294章 拔營(上)第21章 入門(上)第97章 合圍(下)第149章 桑姑(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48章 天意(上)第130章 厚重(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38章 叮囑(下)第237章 壓迫(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196章 女婿(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193章 預兆(下)第17章 藉口(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80章 茶思(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89章 落定(下)第97章 合圍(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240章 夜襲(上)第7章 鞭打(下)第251章 大戰(上)第179章 遷移(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299章 旨意(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332章 崩解(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294章 拔營(上)第92章 產子(一)第21章 入門(上)第202章 入衙(下)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3章 山民(下)第38章 叮囑(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178章 意定(上)第91章 神道(下)第31章 嗣子(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176章 天譴(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108章 獻城(上)
第81章 大變(下)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75章 新生(下)第236章 領軍(下)第277章 旨意(上)第263章 尋思(上)第21章 入門(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3章 婚禮(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298章 天兆(上)第162章 從軍(上)第161章 巨石(上)第320章 趨勢(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190章 新生(下)第47章 吐血(下)第18章 大怒(上)第94章 瑞雪(上)第77章 衝鋒(下)第56章 疑心(下)第127章 放糧(下)第202章 入衙(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273章 甦醒(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78章 就仕(上)第5章 易命(下)第173章 絕境(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318章 惡報(下)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246章 船運(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68章 滅亡(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294章 拔營(上)第21章 入門(上)第97章 合圍(下)第149章 桑姑(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48章 天意(上)第130章 厚重(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38章 叮囑(下)第237章 壓迫(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196章 女婿(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193章 預兆(下)第17章 藉口(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80章 茶思(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89章 落定(下)第97章 合圍(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240章 夜襲(上)第7章 鞭打(下)第251章 大戰(上)第179章 遷移(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299章 旨意(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332章 崩解(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294章 拔營(上)第92章 產子(一)第21章 入門(上)第202章 入衙(下)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3章 山民(下)第38章 叮囑(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178章 意定(上)第91章 神道(下)第31章 嗣子(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176章 天譴(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108章 獻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