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金陵(下)

雪‘花’不斷飄下,越下越大,沒有多少時間,天地間渾然一‘色’,只能看見一片銀,整個世界都是用銀子來裝飾而成一樣。

“下雪了。”在御車中的王弘毅,以手掀簾望向外面。

天空中,白雪飄落,路上純白一片,風不大,卻足以將飄雪吹開,小雪斜斜的吹進車內,帶起一片寒氣。

看了一會,王弘毅將厚重簾布落下。

雪中,二千禁軍和隨行百官,總計三千人,整齊前進,不過大家都沒有聲音,這樣冷的天氣,誰都想早些回去。

通向金陵的道路平坦,一路順利,就直接到了金陵城。

此時,城‘門’還未關,王上車駕自順利入城。

一進了城,護送王上車駕的官員,都鬆了口氣。

雖沿路不可能有事,但哪怕稍有點衝撞,都是有罪。

щщщ☢ⓣⓣⓚⓐⓝ☢c o

這時車隊來到南面的大‘門’,臨六幹橋,秦淮河在前方滔滔流去。

兩岸有着巍峨豪宅,有着奢侈的店鋪,雲集於左右,讓人感受到了繁華。

現在金陵,比楚軍未佔領前,更是繁榮。

因是楚國的政治中心,達官貴人、世家子弟、文人‘騷’客,都遷住於此,不僅使得本地商貿繁榮,更是讓更多商人蜂擁至此。

大街上,店鋪都林立,通向內城的筆直道路上植滿了綠樹,夏日時打此經過涼風徐徐,冬日之時從此走過安靜之極。

白雪落在樹梢,顫巍巍一片蒼茫,風過樹梢,大片雪‘花’墜落。

就算心中想着回宮,但不可不開個短會,在內‘侍’和‘侍’衛的簇擁下,王弘毅大步走進了一處殿中。

此時,王宮議事殿內,議論聲一片,討論的聲音,在王弘毅進來時,還沒有消減。

“王上駕到——”內‘侍’高喊着。

這時,偏殿內官員才意識到楚王到了,忙呼啦啦跪倒一片:“見過楚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免禮平身!”王弘毅走到上面座位,坐下的同時淡淡說着。

“謝王上!”官員再次行禮,站起身。

左副丞王彥,右副丞虞昭,樞密使丁虎臣都在。

王弘毅目光轉向虞昭,問:“虞愛卿,孤進來時見你們議論的很是熱烈,說什麼事?”

虞昭年紀已經很大,站起身,向前一步說着:“王上,臣正要向王上稟報此事,忽爾博平定幷州,率大軍趕去了幽州,幽州告急。”

“忽爾博帶軍去了幽州?”聽到這消息,王弘毅沉‘吟’了片刻:“看來幽州不可保了!”

“王上的意思是?”

王弘毅嘆了口氣:“令船接應幽州的盧高,事情無可挽回,可讓盧高率餘部,到金陵來會見孤。”

歷史上盧高善於兵法,又身懷龍氣,現在王弘毅和以前不同,對龍氣者都是以招攬爲主,以增自己氣運。

現在,中原大戰基本結束,雖洛陽和兗州還沒有獲得,但只是時間問題。

下面就是北方戰事,進行的如火如荼。

雖王弘毅已經支援,給使了絆子,但胡人攻勢頗猛也不過是緩了一些時日,讓胡人多折損些。

過不了多久,只怕這南北決戰,就會‘激’烈開始了。

楚國經營七八年,根基已固,可對方草原同樣大統一,這種情況下,能多有一股龍氣相助,就多一分把握。

不過這戰事中,攙雜進了太多的方外之力,一想到這事,王弘毅的眼裡,浮現出冷笑。

真當自己無可奈何?

在南北大戰之前,將這些一一‘摸’清,順藤‘摸’瓜的一舉清除,方是上策。

想到這裡,王弘毅擺了擺手,說着:“今日就這樣罷,孤也乏了。”

這本是回來時見一次面,這時見王上這樣說,所有人都拜下:“臣領旨。”

王弘毅起身上輿,此時漸漸近黃昏,天‘色’更‘陰’了下來了。

連日征戰,現在回到宮中的王弘毅,興致雖不錯,但也有些累了,過了一處宮時,天已黑了,宮‘女’正在上宮燈。

此時,王宮早在一個時辰前,得了消息,說王上回來了,從上到下動了起來。

宮人內‘侍’忙着掃雪清掃宮殿。

王后、宮妃沐浴更衣,準備着迎接王駕。

王后宮內,此刻巨燭高燒,照得殿內通明雪亮,十幾個‘女’官都在伺候着。

“王后娘娘,這件衣裳如何?天寒地凍,這件穿上,既顯高貴,又不是過於單薄,王后娘娘……”

“你手中這件太過素淨了……”

“王后娘娘,您看看臣手中這件?顏‘色’‘豔’麗,同樣很是暖和……”

“王后娘娘,您看看臣挑的這件……”

幾個在王后面前頗有份量的‘女’官,正嘰嘰喳喳的討論着衣裳。

王后宋心悠含笑的望着她們,任由她們挑選着。

終於在費了好一番工夫,宋心悠換上了一身顏‘色’略深,顯得莊重又不失雅緻的正裝。

頭上按着規格習慣,用了幾樣飾物,整體來看,不算奢華。

王上本身並非喜好奢侈。

“王后娘娘,您真美!”望着眼前的美麗‘女’子,幾個‘女’官忍不住讚歎的說着。

雖說宋心悠爲人‘婦’人母,未出嫁時是大族嫡‘女’,出嫁後又是貴‘婦’,現在更貴爲王后,年紀不大,二十幾歲,實是鮮‘花’綻放的時候。

青‘春’中添幾分母‘性’,微笑溫和,讓人見之感嘆。

平日處理宮務恩威並施讓人歎服,整個王宮,有誰敢相抗?

眼見着楚王歸來,宋心悠‘女’官自是忙碌成一團,一副要將娘娘好生打扮的樣子,讓宋心悠微微一笑。

在這方面,只要不觸犯宮規,不心懷不軌,她相對溫和,看着幾個小姑娘嘰嘰喳喳的討論着,給她出謀劃策,唯有好笑。

“好,就這身,再折騰下去,怕是來不及去給太后請安了。”宋心悠微笑說着,知道王弘毅回宮,第一個是要向太后請安。

幾個‘女’官這才作罷,又忙着吩咐着將乘輿備好。

外面雪‘花’,寒冷, 更是溫了手爐,讓宋心悠小心翼翼的在手裡捧着。

“興兒呢?”一切妥當之後,宋心悠問。

王興,王弘毅嫡子,王后宋氏所出,年五歲,很是聰明伶俐,平日裡由王后親自選出的教養‘女’官帶着,雖王后偏殿住着,卻因着宮中規矩少有溺愛。

不過宋心悠對此子是很喜愛,身爲正室,要無嫡子傍身,怕以後極尷尬。

今日楚王歸來,自要帶孩子在宮中迎接,因此早早宋心悠命人去偏殿給王興收拾妥當。

此時她一問,立刻有人說着:“王后娘娘,殿下還在更衣。”

“讓她們快一些。”

“諾!”

又過了一會,外面響起了腳步聲,一個兒童外面走進來。

五歲的孩子,一身正服,‘脣’紅齒白,小臉上帶着笑,一進來恭敬的向王后行禮,口稱母后。

“興兒,快快起來,讓母后看看。”將愛子扶起,仔細看了看,宋心悠臉上笑容又多出幾分來。

不得不說,王興的容貌上,繼承了父母優點,讓人看着就很喜歡。

“母后,一會能見到父王了?”王興忽然問着。

宋心悠一邊替他又整整衣裳,一邊說:“恩,一會興兒能見到你父王了。”

“那我們便走吧,早些去,能早些見到父王了!”小孩子急急說着。

“恩,好!”見到愛子一臉期待,宋心悠微微發酸,做母親的自希望孩子能被父親喜歡,可事實上是孩子和父親相處日子都很是短暫。

這又是無奈之事,現在天下紛‘亂’,夫君作爲國君,必統一天下,要是不能成只有亡敗一條路可走,這時自然是政事要緊。

撫‘摸’着興兒的頭,宋心悠只是點點頭,不能再多說些什麼,只希望,這次王上歸來,能與孩子多相處一會,能如此她就知足了。

母子二人,乘輿而行。

這時王弘毅趕往慈寧宮給母親請安。

此時慈寧宮前,大大小小的雪堆,十幾個內‘侍’在殿前,斧砍鏟削鑿穿,將一個個雪堆變成了討喜的雪相。

見王弘毅進來,都一齊在雪裡,給王弘毅行禮。

聽到兒子回來,太后很是高興,她只有這一子,王弘毅在外征伐,她在宮中每日祈禱兒子平安,終是將兒子盼了回來,自心情愉快。

按着規矩,宮妃每日都要向太后請安,今日這裡更是熱鬧。

不僅王后攜子而來,貴妃攜子至此。

別的后妃,或級別低且皇子剛剛出世,或是還在孕中,自是免了請安。

在太后面前,只有兩個皇子,王后嫡子王興,貴妃之子王順。

兩個孩童都很少與父親相處,此時臉上帶着一絲期待,讓人看了高興,又微微心酸。

“啓稟太后,王后,貴妃娘娘,王上已到‘門’口。”這正在說着話,有人進來稟報。

太后聽了,很是高興,對左右人說:“王上回來的甚快,你們娘幾個也不必想念,人已回來了,一會能見到了。”

王后和貴妃被說的俏臉微紅,兩個孩子一聽父王要到了很是高興,都小臉紅撲撲的,很是興奮。

片刻,王弘毅就進來了。

“給王上請安!”一進來,太后坐着不動,貴妃和別的妃子,都就地俯伏請安,皇后微笑着,起身一福。

“都起來!今不論國禮。”王弘毅微笑,又上前給母親請安。

“吾兒,讓母后仔細看看。”行禮後,太后連忙說着,讓王弘毅上前,仔細看了一眼,發覺王弘毅很是‘精’神,太后這放下心來,口中卻還是說着:“吾兒消瘦了。”

“勞得母后掛牽,是兒子的錯。”王弘毅說着。

“兒行千里母擔憂,只要平安歸來,愛惜自己身體,母后纔會心安……對了,來,兩個王子想你的緊,還不拜見父親?”

第147章 情分(下)第32章 破局(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140章 碰撞(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3章 山民(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155章 大戰(七)第36章 移縣(下)第298章 天兆(上)第20章 婚事(上)第52章 金子(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38章 叮囑(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13章 婚禮(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334章 隕落(上)第170章 竊龍(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73章 豐收(下)第198章 信使(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81章 大變(下)第79章 改變(下)第318章 惡報(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105章 論鎖(下)第98章 舉師(上)第300章 動作(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245章 決意(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335章 分割(下)第95章 出兵(上)第166章 影響(上)第267章 法會(五)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129章 赤蛟(下)第138章 對比(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277章 旨意(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255章 出船(上)第286章 使節(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90章 賞賜(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78章 就仕(上)第295章 陷縣(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44章 來由(上)第94章 瑞雪(下)第58章 引戮(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77章 衝鋒(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119章 側室(上)第167章 降表(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303章 望洛陽(下)序章第53章 大喪(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196章 女婿(上)第265章 法會(一)第183章 勸進(下)第50章 造鼎(上)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20章 結盟(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273章 甦醒(上)第168章 火器(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173章 絕境(上)第52章 金子(下)
第147章 情分(下)第32章 破局(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140章 碰撞(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3章 山民(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155章 大戰(七)第36章 移縣(下)第298章 天兆(上)第20章 婚事(上)第52章 金子(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38章 叮囑(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13章 婚禮(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334章 隕落(上)第170章 竊龍(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73章 豐收(下)第198章 信使(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81章 大變(下)第79章 改變(下)第318章 惡報(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105章 論鎖(下)第98章 舉師(上)第300章 動作(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245章 決意(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335章 分割(下)第95章 出兵(上)第166章 影響(上)第267章 法會(五)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129章 赤蛟(下)第138章 對比(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277章 旨意(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255章 出船(上)第286章 使節(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90章 賞賜(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78章 就仕(上)第295章 陷縣(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44章 來由(上)第94章 瑞雪(下)第58章 引戮(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77章 衝鋒(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119章 側室(上)第167章 降表(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303章 望洛陽(下)序章第53章 大喪(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196章 女婿(上)第265章 法會(一)第183章 勸進(下)第50章 造鼎(上)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20章 結盟(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273章 甦醒(上)第168章 火器(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173章 絕境(上)第52章 金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