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

就在離漢中一百五十里,郭文通的大軍紮下營寨。

雖然人人難掩滿面風塵以及疲倦之色,隊形卻間列有序,一眼看去,寒光凜凜,軍容鼎盛,秩序嚴密,不愧是關中精兵。

此時已經是黃昏時分,幾乎就是郭文通剛剛下令原地紮下營寨時,從漢中的方向,一人一騎飛速向着這邊而來。

因爲離的近了,看到營地上插着的旗幟,此人眼睛便是一亮,催馬朝這邊飛奔而來。

“來者何人?”營寨之外巡邏的秦軍士卒立刻警惕了起來,大聲喝着,數人已經彎弓,再向前,就射殺了。

“我是漢中城的使者,奉太守之命,求見郭大帥!”馬上的人大聲說着,看着他身上的衣着,以及狼狽模樣,秦軍士兵心裡信了。

還是讓其下馬,收繳了兵器,又檢查了一番,才帶着他進去。

“你們幾個先看着他,我這就去稟報大帥。”一個隊正說着,向着主營帳而去。

不一會,折了回來。

“大帥正要見你,你隨我過去吧。”隊正說着。

漢中信使道了謝,跟在這人後面,不一會,來到一個營帳前。

看到營帳周圍戒備森嚴,親兵滿布,就知道來對了地點了。

“大帥,人帶到了。”隊正在帳外恭敬說着。

“讓他進來吧!”營寨大帳內,郭文通已聽過隊正的稟報,知道是從漢中來的人。

對於這個信使到來的原因,郭文通自然也能猜得八九不離十,自然不會難爲區區一個信使,一聽到稟報,讓人立刻帶他過來見自己。

不過片刻,在一個親兵引領下,漢中信使出現在了郭文通面前。

“小的拜見郭大帥,郭大帥,漢中已被王弘毅大軍圍困多日,郡守大人特派小的和其他四人突圍出城,前來搬救兵,帶來郡守大人的親筆書信一封,只求大帥能儘快發兵救援。”這信使到了郭文通跟前,立刻拜倒在地,飛快說着。

“書信何在?”郭文通問着。

“書信在此。”信使從懷中掏出一封已染上點點血跡的書信。

“呈上來。”郭文通示意身旁的侍從過去取信。

侍從從信使手中接過信,發現無有異樣後,轉手交到郭文通手中。

拆開信,抽出信瓤,郭文通當即閱讀。

信上的內容,讓他心中一沉,本以爲漢中還能抵抗些日子,但是信裡卻表明,只怕三五日內就破了。

“你先下去吧,這事本帥已知曉。下去處理傷口,能從四萬大軍圍困下,突圍出來,將書信送到,你很是忠心,別的事和你無關了。好了,把他帶下吧!”郭文通說着,擺了擺手,吩咐親兵把這信使帶下去。

知道接下來的事已經不是自己一個小小信使能管,信使跟隨親兵退了出去。

在他看來,秦軍已是離漢中只有一百五十里距離,再行軍三日,就能一鼓作氣的攻到城下,與王弘毅大軍對峙,到時,漢中城的危機自然便解除了。

他卻不知,郭文通收到書信的一剎那,心裡翻滾着。

對於蜀軍的實力,郭文通多少有些忐忑。

一種莫名的感覺,總使郭文通覺得有些不安。

漢中城高牆厚,易守難攻,根據得來情報,王弘毅四萬大軍圍在城下,攻打不果,這很正常。 •ttκΛ n•¢〇

這種堅城打上幾個月都不稀罕。

別說是四萬,就是十萬大軍,指揮得當,也可以抵禦幾個月。

可現在信箋表明,才十數天,漢中就堅持不住。

要使漢中如此艱難,蜀軍也應該用上全力纔是,這樣的話,也必疲憊不堪,折損很多,再加上漢中城內守軍,實際上人數和情況相差不大了。

秦川百戰,自己手中都精兵,又有五千騎,如果數目和狀態相差不大,怎麼都能打下去,打勝。

可是這股不祥的氣息越發濃厚。

郭文通武將出身,外表看起來魁梧,心思卻很是縝密。否則不可能連克四郡,以後又將秦川之地攏在手中。

此時,郭文通按照常理,也想不到到底失算在哪裡!

秦軍營帳外,郭文通騎着坐騎,看似巡查,雙眼卻望着漢中郡城的方向,身後常懷遠也騎着一匹馬,跟着,還有幾個大將和親兵跟隨。

常懷遠微微皺起眉頭,也有些不安,早在他跟隨主公出兵到現在,心中的忐忑感覺,一直未曾消除過。

面對着王弘毅這樣的人,即便是素來計謀百出的常懷遠,也心裡不實在。

他能看出一些人的弱點,看出一些人的下一步舉動,設計出制勝之法,可對王弘毅,他卻總有些不安。

現在局面很清晰,王弘毅大軍圍住漢中,卻一直未能攻打進去,本是預料內的情況,常懷遠總覺得,事情不會如此簡單。

“漢中戰局,怕是不會如所見的這樣簡單。”郭文通突然開口說着。

“主公,依末將看,王弘毅也不過是有些虛名,一座漢中城,這些天都攻不下來,算得上什麼大將!””一個叫尚春遠的大將,一副直腸脾氣,就直接嚷嚷的說着。

“尚將軍,王弘毅此人不可小覷,在蜀地,一統東西益州,又連收龍劍二郡,若非是有過人之處,這些太守大將,又怎肯將城池拱手相讓?”大將韋國素說着,他神色凝重,深沉剛毅,是郭文通真正有着實力的大將。

郭文通緩緩點頭,將目光放到了常懷遠身上:“懷遠,你如何看?”

“王弘毅此人的確不可小覷!”常懷遠低聲緩緩說着:“不過,主公卻已經先得一着,剛纔傳來消息,傅子成將軍,已經佔領了烏山,明日就可以前去漢中,無論王弘毅是虛是實,傅子成將軍都可以探着。”

烏山地形三面環山,唯有烏山呈馬蹄形的開口,一條道路從這個開口一直通往漢中。

得此,漢中關卡已破。

說到這裡,郭文通也不由一笑,他在樑川郡才破時,就令傅子成率一部先鋒先出發,雖只千人,卻是騎兵,來往快速,探明虛實充當先鋒最是適宜。

有何玄虛,有這支騎兵一刺,都會顯露無疑。

秋風蕭瑟,黑雲瀰漫,更添了幾分凝重氣氛。

烏山附近,一眼望去森林連綿無盡,小雨綿綿,樊流海身穿甲衣,一臉肅穆,和大軍一樣在等候着。

樊流海領龍驤都,單看名字就知道主公寄希望之厚,這一都被樊流海嚴格訓練,此時雖都是身穿甲衣,卻個個肅穆,的確是精兵。

“報!”一個身穿草綠色藤甲的斥候半跪在泥地上,看不清面目,大聲說着:“前方烏山情況已經探明,發現敵軍蹤跡,大約一都騎兵,疑是敵軍前鋒,請將軍指示。”

“再探,不要被發覺了。”樊流海眉頭一皺,說着。

這次出師不利,前去烏山本是攔截,不想先給敵人佔領了,看來郭軍早就志在必得,所以才提前得了此關。

作爲大將,樊流海心中立刻有所明悟,可這種結果,並不是他想要的結果。

自己原本是李承業的人,並非是主公嫡系,主公雖然厚愛,提拔成了都指揮使,還賜了龍驤都這個名字。

只是卻是根基不穩。

雖說上次與魏存東一戰,他連奪二郡,立下功勞,成功晉升正職,坐穩了這位置,但是這實際上撿便宜,要想真正讓人心服,還需建功。

相信主公也是這個意思,機會給了,如何把握,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一想到這裡,樊流海暗暗握着拳。

“報!”

半小時後,斥候折返,半跪在樊流海面前,大聲說着:“探明敵軍,人數在一千人,都是騎兵,必是先鋒,請大人指示。”

“令本部休息,用乾糧,在叢林內搭建帳篷。”樊流海果斷命令着。

敵軍是騎兵,必是先鋒無疑。

如果有蜀軍,烏山必佔領,現在烏山空虛,被敵人一舉拿下,就說明附近沒有蜀軍。

但是誰會想到,正巧自己趕過來,卻遲了一步呢?

今夜休息,明日這支騎兵一出,就打個措手不及!

命令一下,自然有人掃清痕跡,行在茂密的樹林間,叢林中潮溼腐敗混合成一股奇異的味道,中恍若黑夜。

在軍官不斷小聲的警告下,軍隊漸漸熟悉密林,半個時辰後,終於簡單的建了帳篷,不敢用火,就取出乾糧吃了。

地上雖然有帳篷,但是還是溼漉漉,毯子也受到影響,不過總比睡在溼地上好十倍。

樊流海擺了擺手,傳下命令,所有兵士休息。

又吩咐着斥候營警惕。

心中卻在想:“這秋雨濛濛,就算我們來時,有什麼痕跡,過了一夜也什麼沒有了,只要敵方騎兵自這裡經過,我就能打個殲滅戰!”

滅了這支騎兵先鋒,斬首一千,再去佔領烏山,抵抗三日,才能報效主公萬一。

想到這裡,不由心中熾熱。

對樊流海這等大將,對局面非常瞭解,現在只要漢中一下,武都斷無抵抗意志,蜀中就此完全統一,到時候,無論攻秦攻荊,都大有餘地。

主公得了成龍先機,自己作爲將軍,也有用武之地!

第139章 選擇(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236章 領軍(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96章 決意(下)第26章 突破(下)第140章 碰撞(下)第8章 見親(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209章 海關(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68章 滅亡(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89章 落定(上)第257章 月思(上)第94章 瑞雪(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20章 婚事(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99章 懸首(下)第4章 出擊(上)第79章 改變(上)第169章 國運(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54章 大喪(下)第31章 嗣子(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209章 海關(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95章 出兵(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79章 改變(上)第32章 破局(上)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3章 山民(上)第35章 轟動(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41章 終定(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55章 請旨(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147章 情分(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163章 洗城(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240章 夜襲(下)第252章 內亂(上)第155章 大戰(五)第167章 降表(上)第48章 天意(上)第36章 移縣(上)第108章 獻城(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11章 練兵(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294章 拔營(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35章 轟動(下)第47章 吐血(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39章 觀禮(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118章 度江(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7章 鞭打(上)第38章 叮囑(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327章 應命(下)第177章 敕封(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264章 尋思(下)第56章 疑心(下)
第139章 選擇(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236章 領軍(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96章 決意(下)第26章 突破(下)第140章 碰撞(下)第8章 見親(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209章 海關(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68章 滅亡(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89章 落定(上)第257章 月思(上)第94章 瑞雪(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20章 婚事(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99章 懸首(下)第4章 出擊(上)第79章 改變(上)第169章 國運(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54章 大喪(下)第31章 嗣子(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209章 海關(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95章 出兵(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79章 改變(上)第32章 破局(上)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3章 山民(上)第35章 轟動(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41章 終定(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55章 請旨(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147章 情分(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163章 洗城(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240章 夜襲(下)第252章 內亂(上)第155章 大戰(五)第167章 降表(上)第48章 天意(上)第36章 移縣(上)第108章 獻城(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11章 練兵(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294章 拔營(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35章 轟動(下)第47章 吐血(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39章 觀禮(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118章 度江(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7章 鞭打(上)第38章 叮囑(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327章 應命(下)第177章 敕封(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264章 尋思(下)第56章 疑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