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

大廳內一片靜默,使者心裡繃得緊緊,直到一聲“起來吧”,才略放鬆了一些,答着“謝恩”,起身站着。

王弘毅睨了一眼,皺了皺眉,問着:“你是範祖德派你來着?”

範祖德是武都鎮帥。

“回稟國公!”這使者又連忙跪下,小心翼翼說着:“國公您受命於天,我家大人豈敢違抗天命,抗拒王師?派小人前來請降。”

看着跪在下面恭敬的使者,王弘毅問:“你家太守,可是真心歸順於孤?”

只是一句問話,便嚇的使者渾身一抖,幾乎匍匐在地。

“國公,武都郡全郡上下,上至我家大人,下至尋常百姓,無不期盼着國公前往,無不期盼着能歸順國公,成爲蜀地之民,請國公相信武都郡百姓和我家大人的真心歸順!在國公面前,小的不敢有半句謊話!”

王弘毅哈哈一笑,知道對方說的都是阿諛奉承,若非自己展現出的雄厚實力,武都郡範祖德會主動來降?

和之前歸降他的兩郡不同,漢中武都兩郡,是在王弘毅大軍攻到家門口方歸順,對於這兩郡的太守,王弘毅現在保留官職,已是不錯了。

莫非漢中和武都都是大城,擁有近萬兵馬,也不會獲得這待遇。

“你這回去,告訴你家大人,範祖德的歸順,孤準了,範祖德就以五品太守任職,等着孤的特使前去武都,配合着整編,以後只要盡忠職守,自然可沿級而上,不吝賞賜!”王弘毅盯着下面的人,說着。

聽了這話,使者連連磕頭說着:“是,小臣凜遵上諭,將話轉達給太守,小臣初覲聖顏,不勝敬畏。”

一陣緊張過後,使者漸漸恢復平靜。

“這就是了,你下去吧!”王弘毅這一答應,就是蜀地大統,只覺得鼎上一震,公器的鼎中,都已經紮實了,青氣沸騰,宛然沸水。

只覺得“噼啪”一聲,包在身上的浩然之氣,又炸裂了。

只見片片碎片就被鼎器吸取,沉浮在鼎中,漸漸化去,幾乎同時,剩餘的浩然之氣,又連忙修補着縫隙。

幾分鐘後,只見身上薄薄的一層殼,幾近透明,幾乎掩蓋不住身體內那璀璨奪目的靈魂,不過這時有五色華蓋掩蓋,卻也不怕。

見此變化,王弘毅心中欣喜,知道束縛自己的浩然之氣,現在只剩餘一個殼了,下次稱王建制,必可破除,就算有剩餘幾分,也是無拘於身了。

這時使者聽了王弘毅的話,忙不迭答應:“小臣遵命!”

起身倒退幾步,退了下去。

王弘毅站了起來,體會着感覺,也沒有和別人說話,片刻,才舒出一口氣,招手叫過一個秘文閣的九品官員,問着:“漢中衆情況,你去複查過沒有?”

這九品官員躬身說着:“臣去了,漢中上下級官員已經統計,告身和金印都已經發下去了,鍾文道召集了官員會議,很是配合,現在鍾文道就在外面等候,臣沒奉命,不敢剛纔打攪,現在稟告給主公。”

王弘毅沉默了一下,轉了幾步站住,說着:“讓他進來吧!”

“明白!”

“慢着,我去花園走走,讓他趕過來說話。”王弘毅目光閃爍,說着。

“諾!”

王弘毅點點頭,又對一人說着:“快中午了,吩咐備膳,簡單些就行,備膳擡過去到花亭子中用。”

最後吩咐的說着:“命樊流海進見。”

“是!”

王弘毅這纔不說話,出了門,自有親兵跟在後面。

漢中是大城,這座太守府因此就算得上宏偉,府內還有一畝湖泊,沿着一條卵石甬道散步,過一座水橋,不遠處就是圍牆,各樹只在牆內十米後才存在,茂密蔥蘢,遠處牆根下是親兵,個個一動不動。

王弘毅在一處小亭上坐下,親兵遠一點,站在外面。

王弘毅看了一眼,這時雖然九月,太陽還有些耀眼,此時天空湛青無雲,陽光灑落下來,花園湖泊府牆都融融與與沐浴在一片……

一些常青花木幽碧蒼翠,王弘毅看着,腦子裡突然之間什麼也不想,又朦朧中思量,起身繞亭一週,遠遠看着。

這時,遠處一陣腳步聲進來,片刻後,就聽見了兩人進來,叩頭說着:“臣等拜見主公!”

王弘毅說:“免禮,都進來吧。”

兩人起身入內,見王弘毅擺手示意,都坐了下來。

王弘毅目光掃過,樊流海任了正四品宣威將軍,只見一個金印已經形成,瀰漫着淡青的氣運,這時他的本命氣和現在氣運已經完全融洽成一色。

正四品是淡青色,正三品是深青色,王弘毅爲了安全計,目前任命的最高職司就是正四品,王弘毅一笑,又轉眼看向鍾文道。

雖然對鍾文道隱隱有些不爽,但是前幾日憔悴過後,現在穿着一件官袍,按照稟告是三十七歲了,雙眸清清,氣度沉凝,實在讓人一見忘俗。

當然,最讓王弘毅注意的是,他二點。

第一點就是那一根淡青色的本命氣,這是王弘毅罕見的幾根。

前世此人按照朦朧的記憶,是投靠了郭文通,想必是獲得高位了。

第二點是身上披着一層金光,這金光似是氣運,又有些不同,轉念一想,認出來了,是功德。

頓時就明白這人肯定精於某部經典,將義理學到深處,並且的確對百姓有功。

暗中嘆了口氣,王弘毅就收斂了心思,王者要行道於天下,就要容納百川,不能心有成見,說着:“今天風和日麗,覺得暢快不少,樊流海,你的事辦成了沒有?”

“臣這就要稟告主公,辦成了,漢中一萬兵,臣打散了,擇其精壯,成了一都,按照您的吩咐,連臣帶來的兵,總計七千人。”樊流海連忙欠聲說着。

“剩餘的兵呢?”

“按照您的吩咐,老弱都給予分田回鄉,剩餘還有三千人,各衙門可以挑出五百,一府獨立衛六百,還有一千九百人。”

“連兵帶戶,遷移到蜀內去。”王弘毅淡淡的吩咐的說。

“諾!”

王弘毅這纔看向鍾文道:“府內的事處理的怎麼樣了?”

鍾文道微微一怔,離座行禮,說着:“臣領了主公的命,已經將告身和民官冊子都統計出來了。”

王弘毅聽了,竟覺得無話可說,揮手讓他起來,凝視着遠處牆,眸子幽幽放光,片刻後,王弘毅說着:“孤一統蜀地,下一步就是要平天下,說實際,你抗拒王師,孤私心是不喜。”

鍾文道聽了這話,不由額上滲出細汗來,連忙跪在地上。

“不過,你這人有些才幹,也很懂得實務,孤也不矯情,孤就告訴你,孤立意平定天下創極盛之世,爲一代令主,你如懂得孤這心,以後忠於王事,這以前的事,都可一筆消去,並且孤自不吝賞賜!”

“是!”鍾文道這時匍匐在地,臉色雪白,跪在地上,卻也不多說,只是應着。

王弘毅說完了這些話,又平靜的說:“起來吧!”

頓了一頓,又說着:“這裡事平了,明日孤就起程回成都。”

於是衆人紛紛跪辭趨出,一陣腳步聲後,一切恢復了寧靜。

蜀中隱山,最高峰上。

這是初秋之夜,碧雲滿地,大半輪華月高耀天空。明光如水,十分清趣,樹蔭殘蟬偶然曳聲,讓人覺得清雅。

一個道人,凝看着山下遠處千里蜀地,只見一股赤氣瀰漫,自成都爲核心,瀰漫到龍劍之地。

漸漸,蜀地氣運合一,赤氣氤氳,如水波空,而成都作爲現在的都城,整個蜀地各個地方都涌來一波?波氣運,這氣運全部都聚集在宮殿中,一股股威壓,滲透在虛空中。

“龍劍已被平定,蜀中都已歸於此子手中了,蜀龍氣象在此時真正顯現!”彷彿是在應證道人之語,成都上空,一條隱隱的蛟龍,在赤色雲氣中隱隱現出。

這條蛟龍沉浮在赤色氣運上,就宛然這赤色氣運是海水一樣,在赤氣中,盤旋了一圈,漸漸消失不見。

這就是蜀龍成就的跡象,自此後,蜀龍已經有主,至少一段時間內,是不可能再有別人了。

道人見此,並沒有懈怠,又靜靜的等待着,不知過了多少時間,突然之間,氣運猛的衝起,化成一個柱子,只見祥氣隱隱,瑞光燦爛,頃刻之間,風雲呼嘯,光柱猛的衝上天,顯出日月山川,長河滾滾,羣山巍巍,平原大地,其中卻有無數黎民衆生,漁夫灑下漁網,農人揮舞鐮刀,商客趕馬行車,士子臨風讀書……

當然,更多的,還是王侯將相,千軍萬馬,縱橫天下。

這股氣機猛的盤旋而上,直衝雲宵,道人在此,才嘆的說着:“通天之路,自此開始了。”

大凡氣運,只有凝聚成柱,上頂天宵,才能真正連接天命,不然的話,還屬於凡運。

此時大地之上,有三柱並立,一柱黑紅色,在草原。

一柱赤色,在蜀地。

一柱黃色,卻在楊州,只是隱隱見得混淆和雜亂。

三股龍氣雖然各有區域,卻一旦並立,本能的開始相互爭奪,這就是天機了。

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185章 消息(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124章 氣短(上)第57章 來使(下)第33章 就義(下)第209章 海關(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320章 趨勢(上)第332章 崩解(上)第12章 能吏(下)第229章 內閣(上)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286章 使節(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322章 回都(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334章 隕落(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8章 見親(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34章 破陣(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94章 瑞雪(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202章 入衙(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322章 回都(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97章 震怖(上)第142章 決斷(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73章 豐收(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320章 趨勢(下)第150章 喻令(下)第79章 改變(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03章 蜀龍(下)第140章 碰撞(上)第185章 消息(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227章 科舉(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154章 大戰(三)第208章 交旨(下)第38章 叮囑(上)第175章 新生(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133章 兩郡(上)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42章 迎娶(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55章 請旨(上)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48章 天意(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1章 奪舍(下)第188章 登基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202章 入衙(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31章 嗣子(下)
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185章 消息(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124章 氣短(上)第57章 來使(下)第33章 就義(下)第209章 海關(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320章 趨勢(上)第332章 崩解(上)第12章 能吏(下)第229章 內閣(上)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286章 使節(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322章 回都(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334章 隕落(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8章 見親(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34章 破陣(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94章 瑞雪(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202章 入衙(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322章 回都(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97章 震怖(上)第142章 決斷(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73章 豐收(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320章 趨勢(下)第150章 喻令(下)第79章 改變(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03章 蜀龍(下)第140章 碰撞(上)第185章 消息(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227章 科舉(上)第136章 出兵(上)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154章 大戰(三)第208章 交旨(下)第38章 叮囑(上)第175章 新生(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133章 兩郡(上)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42章 迎娶(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55章 請旨(上)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48章 天意(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1章 奪舍(下)第188章 登基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202章 入衙(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31章 嗣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