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氣運(下)

“誰?”船艙內,周吉執筆的手一頓,目光轉向艙門,問着。

“師兄是我。”外面傳來旬枸的聲音。

“師弟?快快進來。”聽到熟悉的聲音,周吉先是微微一怔,隨即說着。

“是,師兄。”木門被人從外面輕輕的推開,旬枸的身影也很快在艙門處出現。

“你手裡的是?”周吉看到他手中正捧着一摞東西,問着。

旬枸走進這間船艙後,隨手將木門關上。

“師兄,這是我軍細作剛剛乘着小船送過來的情報,今日白天因爲大雨耽擱了些時辰,師兄是現在看這些情報,還是留待晚上再看?”旬枸一舉手裡的東西,說着。

周吉苦笑的說着:“再過一日就要到江陵了,晚上再做這些,見到主公時,怕是不能及時將奏文整理出來,還是再趕趕吧!忙過這兩日,再歇息也不遲。”

到了大本營,就有整套的班子,就可以休息了。

“既是這樣,我幫師兄一起整理,這樣也能快些。”旬枸聽罷,沉默了一下說着。

“就有勞師弟了。”周吉笑着說着。

周吉軟塌下面的兩處位置本是那兩個官員,此時他們已經迴轉各自船艙,自是空了出來,旬枸將一疊情報遞交給師兄,自己在右手邊的軟塌上坐下來,將剩下的一疊情報放於案几上,翻看起來。

雖遞送過來,只不過是一日一夜的情報,可各藩鎮諸侯每一天都有着新的言行舉動,只一天的情報,已經攢了厚厚的一大疊。

兩名官員已下去歇息,旬枸接替的是他們的整理工作。

論起謀略和治國之策來,旬枸的確是遠不及他的師兄周吉,但他也是多年來在文案之中打滾過來,處理這些,還是綽綽有餘。

很是熟練的翻閱着這些瑣碎情報,旬枸要做的就是將重要情報遞撿出來,書寫於卷軸之上,彙總分類,再交與周吉閱看。

此時房間內,薰香燃的正旺,淡淡的香氣瀰漫開來。

讓人的頭腦不至於昏昏沉沉,即便是身體再疲倦,也能堅持下來。

外面雖然是白天,但是船艙內一片昏暗,還點着一根蠟燭,散發着明亮的光線,兩人靜靜的忙碌着,房間內只有刷刷的書寫翻閱聲。

只是半個時辰不到,旬枸已將重要些的情報挑揀出來,彙總在一起遞給了周吉。

這時,周吉也將自己手中的情報挑揀完畢。

對天下諸侯的最新動態,在察看過這些情報後,已有了初步的瞭解。

“師弟,你對這場戰事,有何看法?”周吉放下手中的卷軸,目光投向了坐在自己不遠處的師弟。

“應是我方佔於上風吧!”旬枸思索了一下,說着。

“哦?”周吉哦了一聲,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主公所率吳地水師,不僅人數衆多,且熟悉水性,而荊州軍本就擅長水戰,鄭平原與主公結盟,縱不會在戰事中出盡全力,也會給蜀軍帶着沉重的壓力,並且造成損失,以多對少,以精銳對初建之師,還未開戰,已有了勝算。”

“雖蜀國公新出的火器讓人有些驚訝,但是隻要穩紮穩打,總能佔了上風。”旬枸說到這裡,注視着上座的周吉。

“……師兄你爲了讓主公此番得以取勝,不惜以平山印,將大燕氣數盡數歸在主公身上,主公已是氣運旺盛,勢不可擋。”

“就是王弘毅取得蜀龍,亦是不能與之交鋒。本來我軍就多佔三分實力上的優勢,再多了這股氣運,已經完全可以壓制蜀國公,綜合的看,蜀軍的兵敗,已成定局,現在去想的,不過是如何儘快結束戰事罷了。”

“原來你是這樣看待這場戰事,不過,這是人之常情……”聽到這裡,周吉不禁輕嘆了一口氣。

“怎麼,師兄不這樣認爲?”聽到周吉的嘆息,旬枸目光注視過去。

吳王謀士中,對吳王魏越最爲了解,無疑就是周吉和旬枸二人。

當朝吳王帳下的文官,現在雖不乏老臣,更有能臣。

但是是謀士,卻沒有異術。

有異術,卻不懂戰略戰術。

既懂戰略戰術,又有異術,卻不是吳王府跟了幾十年的老人。

能看透魏越心思,莫過於周吉和旬枸這兩個輔佐其多年的人。

旬枸在謀略上,修行上都不及師兄周吉,可也算是精通,平日裡又多處理瑣碎事務,和吳王魏越相識多年,自是情分了解都有。

論起真能幫助吳王平定天下、掃清敵人,首當其衝的還是周吉。

周吉在戰事的分析上,絕對是老謀深算,爲人細心謹慎,每做大事分析前,會獲取大量情報,再抽絲剝結,一步步的推算謀劃,更有着占卜觀天之能,可以說,周吉幾乎是每每都能料中事情真相,爲吳王魏越屢屢立下功勞。

在文官心中分量極重,親近者衆多。

這方面旬枸都不及周吉,自然一聽對方嘆息,反思起自己的遺漏來,可是此刻看着周吉這時熟悉的瀟灑從容,英氣流動的神態,心中浮現出悲哀,更覺神傷。

再怎麼樣精通謀略,再怎麼樣智慧大海,再怎麼樣功勞赫赫,連自身卻也保不住。

人道之事,唯在於集人,周吉自然生死不由自己。

“師弟你所說的幾點並無過錯,卻遺漏了兩點。”周吉這時緩緩說着,語調顯得從容安詳。

數十年養氣修煉,使他英質內斂,宛然美玉。

“其一,蜀地水軍的確大半非是精銳,是荊州初建,但水師舊部,卻是由張範直邢大海二人統領。”

“根據得來線報,張範直曾是荊州水師將領,爲人頗有才幹,尤其是在訓練水軍事宜上,被昔日的江陵水軍都督讚賞,只是後來恰逢新老更替,張範直不被新任水軍大都督信任,處處遭遇冷遇……”

說到這裡,周吉嘆的說着:“不知身處蜀地的王弘毅,當日是通過什麼途徑,聞知聲名不顯的張範直,派人前去荊州籠絡此人,終是將此人連同家人,一併接到了蜀地。”

“其後又直接委以重任,成爲蜀地水師的都督,水師大將邢大海,據線報,是一水賊頭目出身,王弘毅不以出身論英雄,將其招攬過來,邢大海不僅帶來了大批頗有水戰經驗的水賊,更是奉上十數條戰船,這些戰船就是蜀地水師最初的根基所在……”

“實際上蜀地水師,經過數年默默經營,已經不遜色於荊州水軍,唯一的缺點就是新補充的水軍,時日太少。”

“主公與鄭平原結盟,兩軍水軍關係和利害,蜀國公精通兵法,豈有不追查之理,我方有細作打探情報,又豈知蜀國公不會派來細作在我吳營之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實是不好評說……”

“而且蜀國公手中有威力頗大的火器,你我知曉的這些,已是威力巨大,讓人頗爲頭痛。誰又能保證,以蜀國公的手段,還會有別的後手?假如再出幾種利器,只怕還真能扭轉大局。”

“過幾日見吳王,當同樣勸主公建火器局,以對抗之。”

聽完師兄所說,旬枸臉色微變,不過又恢復了平靜:“師兄果然說的透徹,想必對付蜀軍,師兄已有計策了?”

周吉按了按眉心,有些疲憊的說:“已準備寫成奏文,遞交給主公。”

因爲一口氣說了很多,周吉感覺喉嚨發乾。

拿起杯盞準備飲之,卻發現杯內早已空了。

“我去讓人再送上兩杯吧,正好我也感到有些口舌發乾。”旬枸看到這一幕,主動站起身,說着。

周吉見此,微微點頭:“有勞師弟了。”

因正忙於執筆書寫奏文,由着旬枸去了。

旬枸隨後步出此船艙,周吉繼續書寫奏文。

過了不一會,虛掩着的木門再次被人推開,旬枸從外面走進來。

在他手中,捧着一個木托盤,托盤上擺放着兩隻杯盞。

周吉看到他進來,一臉倦容的將手中毛筆放下。

旬枸走到周吉面前,先將其中一杯茶放於自己所用的案几上,又將一隻杯盞遞與周吉。

“師兄,請用茶。”

“有勞師弟了,忙過這兩天,師兄親自爲你煮茶。”周吉有些歉意的說着,同時,接過了這盞茶。

因的確口渴難奈,周吉接過杯盞之後,放於脣邊,略吹了一吹,隨即淺飲了一口。

“清香潤口,師弟煮茶又長進了。”周吉微笑的說着。

“師兄不嫌棄便好。”旬枸平靜的說着,頓了一頓,說着:“師兄,那我先出去了。”

“去吧,晚上我們再商議。”周吉喝了半盞,緩過這口氣來,說着。

見旬枸離開,周吉微閉着雙眼,半是享受的靠着,繼續思索着江陵的佈局。

正思索,突覺鼻孔內有水流下來,周吉抹了一把。

在眼前攤開,卻一手的血!

周吉怔怔的看着,似乎一時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但只是片刻後,他就全身顫抖,仰天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

WWW ▪tt kan ▪¢O

“原來我就是這樣的結局。”

這毒無色無味,諒吳王也弄不出來,必是師門所授,但是沒有吳王許可,就算師門再大膽也不能這樣。

不想自己,辛苦幾十年,卻落得這樣下場。

想起沒有醒悟前,還想着讓吳王高居九重,垂裳治天下,心中憤懣與痛苦再也控制不住,只是到這個地步,他反而無比清明。

舉起筆來,耐着胸中熱焚的火,用自己血,蘸着寫着:“大燕龍子,敕令龍氣返回,滔天孽報,明文上天,此奏天道。”

奏字才寫完,血已經寫不出了,他也不再去寫,纔是片刻,眼睛耳朵裡,都有血流出來,眼前一片鮮紅。

按照記憶,又摸到了還沒有喝完的茶杯,哆嗦的取來,笑着:“臣恭領主公上恩,弟子恭領師門上恩。”

一仰脖,把餘下的茶也一股腦的喝了下去。

端坐着,雙手搭在了椅子上,神態平靜,眼睛合上,七竅中各有鮮血垂下,就此寂靜不動。

第132章 雙喜(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55章 請旨(下)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49章 病變(下)第178章 意定(上)第237章 壓迫(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61章 巨石(上)第54章 大喪(下)第325章 陰政(下)第279章 就戮(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106章 繼位(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190章 新生(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14章 狐疑(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329章 來使(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246章 船運(下)第2章 望氣(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192章 急報(上)第259章 痛哭(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10章 運數(上)第95章 出兵(下)第91章 神道(上)第22章 龍擡頭(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170章 竊龍(下)第170章 竊龍(上)第153章 大戰(二)第124章 氣短(下)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223章 平定(上)第334章 隕落(下)第247章 流民(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13章 婚禮(下)第329章 來使(上)第12章 能吏(上)第36章 移縣(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72章 首戰(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262章 金陵(上)第81章 大變(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10章 運數(上)第202章 入衙(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238章 伊動(上)第329章 來使(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35章 轟動(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38章 對比(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33章 就義(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300章 動作(上)第175章 新生(上)第77章 衝鋒(上)第52章 金子(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319章 長安(下)第227章 科舉(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91章 神道(上)第2章 望氣(下)
第132章 雙喜(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55章 請旨(下)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49章 病變(下)第178章 意定(上)第237章 壓迫(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61章 巨石(上)第54章 大喪(下)第325章 陰政(下)第279章 就戮(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106章 繼位(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190章 新生(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14章 狐疑(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329章 來使(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246章 船運(下)第2章 望氣(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192章 急報(上)第259章 痛哭(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10章 運數(上)第95章 出兵(下)第91章 神道(上)第22章 龍擡頭(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170章 竊龍(下)第170章 竊龍(上)第153章 大戰(二)第124章 氣短(下)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223章 平定(上)第334章 隕落(下)第247章 流民(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13章 婚禮(下)第329章 來使(上)第12章 能吏(上)第36章 移縣(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72章 首戰(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262章 金陵(上)第81章 大變(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10章 運數(上)第202章 入衙(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238章 伊動(上)第329章 來使(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35章 轟動(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38章 對比(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33章 就義(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300章 動作(上)第175章 新生(上)第77章 衝鋒(上)第52章 金子(上)第221章 殺機(上)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319章 長安(下)第227章 科舉(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91章 神道(上)第2章 望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