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破寨(下)

“大人,您看!”又有人找到,引着王守田進入。

銀兩並不在倉庫,而在寨主的房間,找到一個大箱子,打開一看,內中是金銀。

取出一錠一看,上面還有一個“程”字,不由冷哼一聲,這明顯是程傢俬鑄的銀子,掂了一下,一錠是五兩左右。

此時,天下藩鎮割據,而一鎮之內,又有土豪建塢堡,深溝高墻,據私兵以拒。

王守田只是一念,就下令手下清點銀子和糧食。

“大人,粗計有白銀一千六百兩,有黃金二百五十兩,其中三成有着程字標記,有糧二千八百石。”

“嘶,如此之多!”王守田都吃了一驚。

王守田又說着:“計算殺敵功績,等回去論功行賞!”

頓了一頓,又說着:“此寨不能留,留了必會又集山匪,把山民全部趕下去,這寨子一把火全部燒了。”

“遵命!”自然有人大聲應着。

頓時,山寨里人人哭聲,火光四處,士兵兇狠如虎狼,命山民全部驅趕而出,若是違抗,就地斬首。

到了明日清晨,趨趕着上千人,二營兵得勝回師。

到了縣城時,已經是中午,整個縣城都是轟動了,薛遠和賴同玉一起帶着文吏迎接出來,大家看到這些繳獲,也是一片喜悅。

“賞賜不宜遲緩,賴先生,你立刻將糧食和銀子統計下,作出明確的帳薄,我下午就要論功行賞,薛先生,你入內與我一起具體再議一議。”

“是,大人!”

等到了大廳,才坐下,上了茶,王守田就說着:“現在縣裡還有多少糧食?”

“大人,已存軍糧一千五百石。”

“這次我又得糧二千八百石,加起來就是五千三百石,這次我俘虜了一千餘人,合併三百戶,加起來,我縣就有千戶了,到五月,糧食還足夠不足夠?”

“大人,還很勉強,每戶每月節省點用糧,是二石,千戶一月,就是二千石,五千石最多用上三個月。”

“現在是一月二十,三月後就是四月二十,離收割還差半個月時間。”

“不過,蜀地只要水利跟上,至少可一年二熟,一稻一麥,餘下還可種其它,只要五月初這批麥子收下,至少可收六千石,糧食就跟上了。”

“恩,這點糧食缺口,我還是能填補上,這樣吧,就按照我們議定的章程來,二營兵中,有斬獲者,晉精卒,除土地外,賞一千文,沒有斬獲者,也有苦勞,賞錢三百文,伍長賞千文,火長賞一千五百文,正副隊正賞三千文。”

“開墾和水渠,要儘快進行,等插秧完畢,就可分田到戶,又加軍田賞功了。”王守田說着。

“至於負傷的,要好好治療,戰死的,先按精卒標準授田,撫卹五兩每戶。”

“大人,這戰死授田撫卹,是不是多了點?”

“不這樣,哪能凝聚軍心啊?”王守田搖頭說着,非常之時,非常之舉,再說這實際上不算厚賞。

計算了下,覺得消耗不是很大,薛遠應着:“是,有着這次遷來的三百戶,我能在三月就完成這些。”

“儘快編戶開墾,拿了這些,我就向大帥報喜,縣裡開墾如此之好,只怕川中都會眼紅,或者擴編,或者請大帥支持,卻不可疏忽了。”

“是!”

當天下午,軍營中,已經擺上長桌,每桌就是一火,每桌上,就是一些豐盛的菜,有魚,有羊,有饅頭,伍長火長,還燙着熱酒。

二百人並不多,王守田上坐,已經兌換出了足夠的銅錢。

在王守田的桌子上,一片黃光閃耀,亮澄澄一枚枚銅錢和小山一樣,讓所有士兵都不由嚥了下口水來。

“有斬獲者上前!”王守田一聲令下,頓時,七人踏步上前。

雖然殺了三十一人,但是之所以只有七人斬獲,就是因爲有許多是合力殺死,只能先得三分之一斬獲,或者五分之一斬獲。

這七人個個得意,掃過衆人,王守田也不多說:“你等提拔爲精卒,賞!”

一千文就沉甸甸,早已用繩子串好,這七人都大喜,各拿一串下去。

“正副隊正,火長,伍長受賞!”

這下子,三十個人上前受賞,但是他們,卻拿的是切割好的碎銀,不然全部是銅錢,還不夠發,這三十人也行禮拿過。

“出戰者有賞!”再下面,就是普通士兵了,個個拿了賞錢下去。

這時,王守田說着:“各位,賞錢已發,酒席已上,趕緊趁熱吃。”

頓時,衆人歡喜入坐,都是狼吞虎嚥,軍營就沸騰了出來。

就在這個氣氛中,王守田微微一笑。

近處,二百士兵歡呼,狼吞虎嚥,不時摸着自己懷中的賞錢,而軍官之類,還帶着一些矜持。

遠處,七百戶中,忙碌着一天的民居,在準備着晚餐,經過半年時間,雖然田還沒有徹底分下,但是他們的心,漸漸安了下來。

中間,被押送的山賊民衆,吃過了簡單的一餐,在各分配的小屋中,惶恐不安中縮成一團,不時還有着哭泣的聲音。

或其氣精芒,筆直挺立,透出淡紅。

或其氣瀰漫,宛然霧氣,曾純白色。

或其氣雜亂,灰黑漂浮。

種種之氣,萬民之相,在此小小縣裡,都集中於此,彙集在王守田的頂上,白氣蒸騰,一波波凝聚,短短時日,金印中已經滿了三分之二。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此等命運,都在一念之間,這就是權力的本質。

突然之間,王守田想起了田紀這種煉氣士。

或者說,想起了前世。

每個領域都有超凡入聖的聖者,但是田紀這類中士,修行十數年,無數次吐納,無數次打磨,無數次心性,所修得的法力,也不及此時王守田掌握的三分之一。

一種不知道來哪來的衝動,就使他想起了前世苦心研究的龍氣。

同時,王守田注意到,浩然正氣,正在本能的吸取着白氣,吞吐之間。

就在這時,他恍然大悟,卻是明白了怎麼樣解決浩然正氣。

次日,文陽府大帥府

王遵之放下一份報告,神色有點疲憊,眼神中卻流露出一種喜色,坐在椅上,捧起茶盅呷了一口,王遵之說着:“不想真的給此子滿了千戶。”

在場的人,有着秘書郎李顯、知府李剛、大帥的三弟王彥三人,都帶着點驚訝,顯然是被剛剛接到的消息動容了。

“恭喜大帥,滿了千戶,這汲水縣就可再建了,我鎮又多了一縣。”王彥先說着,他是大帥三弟,卻不掌兵權,算是鎮裡文官上的老臣。

“大帥,的確達到了建縣立衙的戶數,不過我覺得,還是要等一等,等五月糧收時,再建縣衙不遲。”秘書郎李顯說着。

“大帥,王守田雖然年少,的確有不凡之處,領兵在外,二次破賊,當賞!”說到這裡,知府李剛對王遵之拜了一拜,說着:“臣以爲,王守田這等大才,應當晉升官爵,調回府裡聽用,論功行賞。”

知府李剛卻如此說着,讓秘書郎李顯眸中冷笑一閃,幾絲譏諷。

見到汲水縣建成,就摘桃子,這本是理所當然,不如此,不爲上級。

可是,如果想摘太子的桃子,這就算錯了算盤了,他就近於大帥,對大帥的心意已經洞察如火。

果然,就見大帥一皺眉,說着:“這汲水縣初建,還不穩當,不可調職,等到以後再說吧,不過召此子回來再次述職,卻也是時候了。”

大帥既然有命,自然就是定數,說了幾句,衆人離開,唯王彥留下。

“……大哥,你已經決定了?”王彥踏前一步,問着。

“三弟,我的事,你豈是不知,族內三子,若是他庸碌無爲,我也不會把這個位置交給他,現在他舉兵能戰,舉民能治,一舉一動都有法度……真是我家的麒麟兒,這位置終是他的。”王遵之微笑,說着。

這實際上是假話,前世,王守田並沒有顯示出傑出才能,還是用他繼承大位,但是此時說來,卻理直氣壯。

王彥不掌兵權,年紀又大,也知道自己沒有機會繼承位置,倒也不想念,聽了兄長這話,他沉吟了下,問着:“那什麼時候,正式認爲嗣子,以繼大位?”

“若他沒有這等才能,我會早早立爲嗣子,將手上實力轉移到他的手上,現在看來卻是不必,五月收了糧,我就宣佈汲水縣建成,任其從七品知縣,以及燕山都宣武校尉,率一衛。”

“等縣衙充實,這一衛充實,他就羽翼豐滿,到時候我就收爲嗣子,以繼大位,並且將手上實力轉交給他,想必就可順利過渡了。”

這是王彥第一次聽見大哥明確的繼位說明,凜然應着:“是,大哥,小弟明白了,必會全力輔助田兒,以繼大位。”

“恩,你現在也有事要幹,就是直接去成都宋家,正式確定文訂之禮,一旦他們同意,也是我正式收王守田爲嗣子之時。”

王彥拜了一拜,口中稱是,斟酌了一下,起身笑的說着:“到五月還有數月,但是這親事卻不能拖了,我明天就去成都,把這事確定了。”

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312章 轉運(上)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3章 山民(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31章 嗣子(上)第14章 狐疑(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264章 尋思(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80章 茶思(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298章 天兆(上)第263章 尋思(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89章 落定(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294章 拔營(上)第60章 出山(下)第67章 選擇(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126章 歸順(上)第83章 道德衰(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34章 機會(上)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113章 定心(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243章 破關(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3章 山民(下)第243章 破關(上)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224章 稱賀(下)第238章 伊動(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286章 使節(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87章 一人活(下)第31章 嗣子(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7章 鞭打(上)第81章 大變(上)第237章 壓迫(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36章 移縣(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176章 天譴(下)第78章 就仕(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175章 新生(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186章 大典(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327章 應命(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157章 國士(上)第1章 奪舍(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329章 來使(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34章 破陣(上)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79章 改變(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295章 陷縣(下)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168章 火器(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
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312章 轉運(上)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3章 山民(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31章 嗣子(上)第14章 狐疑(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264章 尋思(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80章 茶思(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298章 天兆(上)第263章 尋思(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89章 落定(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294章 拔營(上)第60章 出山(下)第67章 選擇(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126章 歸順(上)第83章 道德衰(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34章 機會(上)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113章 定心(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243章 破關(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3章 山民(下)第243章 破關(上)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224章 稱賀(下)第238章 伊動(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286章 使節(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87章 一人活(下)第31章 嗣子(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7章 鞭打(上)第81章 大變(上)第237章 壓迫(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36章 移縣(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176章 天譴(下)第78章 就仕(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175章 新生(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186章 大典(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327章 應命(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157章 國士(上)第1章 奪舍(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329章 來使(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34章 破陣(上)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79章 改變(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295章 陷縣(下)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168章 火器(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