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機會(上)

垂正十五年七月南郊和成陽二郡投降,錦竹關、劍閣、陽平關都落到蜀國公手中。

二十一日,王弘毅發兵四萬到成陽,成陽太守太守孫清直迎出十里,王弘毅親勉之,令其繼續擔任太守。

“頭好痛!”當一縷晨光透過窗戶縫隙,射進房間,一張牀上有了動靜。

薛遠只覺得腦袋有些發沉,宿醉的感覺不太好受。

“昨天真不能喝這樣多!”多少帶着些後悔的心情,薛遠從牀上坐了起來,衣服還是昨天那一身,不過有些酸臭的味道了。

薛遠從牀上下來,穿好鞋走出了房子。

迎面而來的刺眼陽光,讓他忍不住擡起手掌,擋在了眼前。

眯了眯眼,好一會才適應了過來。

“大人,您醒了?”負責在這個院,一個丫鬟,見他走出來,忙上前問好。

“給我弄些熱水吧!”薛遠不用特意去嗅身上的味道,就已經能聞到那股酸臭了,不洗一洗,實在沒有辦法去見主君。

“好,大人請稍候。”丫鬟見薛遠這樣子,立刻明白了,忙去準備了。

過了沒多久,一大桶熱水和一大桶涼水,都被擡到了薛遠的房間。

丫鬟出去後,薛遠關好了門,脫去衣衫,進入到了兌好了熱度的大木桶裡。

舒服,略燙的熱水,讓全身的毛孔都一下子打開了,薛遠舒服的直想嘆息,心中卻在沉思着。

這次受命召來見王弘毅,薛遠心裡是有疙瘩。

很簡單,賴同玉和薛遠都爲六品府丞,代理二郡公務,經過一年時間,賴同玉已經熟悉了政事,提拔成太守。

可是薛遠自己,雖然沒有大錯,卻屢次工作上出了問題,若不是薛遠自己是跟着主公的老臣,早就當不下去了。

這說來也奇怪,也不是能力上的問題,可是屢次就是出問題,不是惡奴殺人,就是連環血案,或者就是糧庫失火。

導致現在柴茂森,提拔爲六品府丞,自己還是卻是到了主公的身邊來了。

這實是恥辱,所以在昨天宴上,喝的大醉。

泡了一會,薛遠就清淨身體出來了,心中擔憂自己有沒有君前失儀。

“大人,大人!”外面突然響起了親信僕人葉謙的聲音。

薛遠只好不再糾結於這個問題,衝着外面問:“葉謙,什麼事?”

“大人,衛先生讓我來問您,時間差不多了,要去刑場監督行刑。”

“哦,你去回他,就說稍候一會,我馬上去。”薛遠說着,現在接到一個任務,就是去監斬。

成陽府一些想頑抗的人,都被清理出來,先沒有處置,等王弘毅來了,就詢問,王弘毅毫不遲疑的說着:“斬了。”

並且令薛遠監斬。

“是,大人。”葉謙在外面應道,腳步聲漸漸遠去了。

薛遠匆匆洗了洗,就換上官服,出了門。

到了前面,發現葉謙已經等着,一副神清氣爽的模樣,帶着五六個親兵。

“大人,羅六哥已經去刑場維持秩序去了……”葉謙微微一笑,望着薛遠,說着。

薛遠咳了兩聲,說着:“直接去吧,時間不早了!”

“是!”葉謙出去張羅出行的事宜,片刻,乘着轎,一路向前。

此時天氣炎熱,一條河水婉蜒向南,回想自己這幾年過程,聲聲在耳,薛遠還是心聲感慨。

實際上所謂的午門候斬,或者午後三刻處斬,都是胡說八道。

在古代中,這二種都是陽氣最盛的時候,殺了一般連鬼都作不成,一般是秋後問斬,時間也不會選在陽氣最展的時候,除非大逆不道。

時方天熱,盛夏很少殺人,四面八方的人擁來,把法場圍了個密不透風。

薛遠到了,就見得軍隊密佈,並且自己手下羅六哥秘密佈置監視。

纔上去,和棚裡的幾個人說了話,就聽着“犯人押到”,氣氛立時緊張起來。

薛遠趕出來,只見幾十個衙役前後並列,給刑車開道,片刻,帶到刑樁跟前。

這裡有大部分是男人,有的還有着孩子,按照王弘毅的吩咐,女眷充爲官奴,男人都處斬。

而後面還跟着女眷,一時哭喊着。

“大人,時候已到!”過了片刻,有人靠近的說着。

“斬!”薛遠就令着,丟下令箭。

頓時,五個人拉上去,按在了刑樁上,五把厚背大刀舉起落下,“噗噗”,利器砍斷骨肉的悶響讓人毛骨悚然,下一刻,五顆人頭落下,在地上滾來滾去。

劊子手臉色有些發青,卻站了起來,有人拖了出去,提着刀等待下一隊死囚。

後面,還有上百個麻木絕望的犯人,手臂被反縛,薛遠這時,臉色有些發青,坐在正位,後面並排坐着郡裡的幾個官員。

“下一批!”薛遠鐵青着臉。再次喝着,立刻有着士兵拖着犯人拉到刑樁上,有二個奮力掙扎着哭喊着,還有幾個卻是一臉麻木。

但是無論是掙扎還是麻木,結果都一樣,劊子手揚起大刀,人頭滾地。

漸漸的,整個觀看的人羣都沉默下來,一個個頭顱落下,一具具屍體躺着,血流了滿地,瀰漫着腥氣,不少人都臉色蒼白。

上百人,殺了一個時辰,到了最後,薛遠都感覺到了噁心,但是硬是壓了下來。

當行刑完畢,薛遠趕去太守府。

這時太守府,就是王弘毅所在,薛遠讓太監稟告。

片刻後,裡面傳命:“讓薛遠進來!”

薛遠忙答應一聲快步進了小廳。

王弘毅表情還是很輕鬆,沒有穿着冕服,只穿了件絲綢袍子,坐得很端正,顯得隨意,而張玉溫卻顯得有些拘謹。

見薛遠進來,張玉溫微微點頭,算是打招呼。

薛遠是王弘毅第一批老臣,現在雖然不算太得意,也是正六品官員,必須有這個禮節,不過在王弘毅面前就這樣了。

薛遠向王弘毅行禮,說着:”臣的差使辦下來了。”

“你驗過沒有?”

“這是驗屍件,一百零七人,都斬了。”

王弘毅接過瞟了一眼就撂在桌子上,說着:“有些人就是心懷僥倖,或者不到黃河不死心,總覺得孤可欺……這纔是第一批,等漢中平定,還有一批人呢!”

話說的平淡,卻瀰漫着血腥氣。

薛遠心中一凜,就想起了蜀中那幾個被重點監督的大族,現在聽了這話,就知道這些家族已經死定了——族滅。

這時自鳴鐘連撞,卻是中午十一點,張玉溫嘆的說着:“主公說的是,主公神武英明,又率領大軍前來,這些人還以爲可以阻擋?此時此刻人頭落地,卻後悔來不及了,還是主公仁慈,依律的話,就不是誅一族,而是誅三族了。”

“主公這番整頓,以剛柔相濟爲宗旨,使國體得以嚴肅,大治在乎明刑,仁政在乎薄賦,主公卻是把握了要旨。”

“這話說的有些過了,孤只是迫不得已!”王弘毅目光一閃,說着:“眼下局面,不殺不得威懾,不過這個不必多說了。”

王弘毅吩咐的說着:“薛遠,你坐,你還記得初次見孤時情況嗎?”

“臣當時潦倒之中,蒙主公賞識,才得以而進!”薛遠當然記得,躬身說着。

今天需要處理的事情並不多,王弘毅吩咐他不要站着,又坐下,只是凝神看着,只見薛遠頂上,赤氣濃郁,但是還有絲絲赤紅氣散失,金印模糊不清。

當了一年府丞,還是沒有突破到六品淡黃氣,心中很是可惜。

命格可以通過積累和機遇來改變,薛遠是老臣,王弘毅一直記得這從龍之功,在等着薛遠能改變着命格,以提拔上去。

現在看來,這氣運波動不穩,絲絲散失,每天都有一定失去,這實是可惜。

若不是從龍之功,誰也不會讓一個時不時出事的官員機會。

不過,既然積累已經到了,那就尋找一個可能改變命格的契機。

這一次攻下漢中,王弘毅覺得會對命格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就帶上了他。

王弘毅摸着自己的下巴,思索了一會。

可即便是他,也對此並無多少力量,好在只要捨得浪費,總能使命格往好的方向發展,也就不用太擔心了。

王弘毅放下了正事,拿出一個紙包,說着:“你們看。”

兩人一齊看上去,原來是一個窩頭,有面,有糠,還有乾菜。

“這是龍劍百姓的飯!”王弘毅平靜一笑:“現在龍劍家家用這個飯。”

見要說話,王弘毅擺了擺手:“孤不是矯情,只是想說,這龍劍地狹人多,而蜀中卻有着大片空地,距離也不遠。”

“你把南郊和成陽二郡的多餘百姓,勸去蜀內開墾,這樣一來,南郊和成陽二郡就空出了不少地,而蜀地又得了開墾,這是一舉二得的事。”

“但是好事往往變成壞事,這就要着具體辦事的人方法了。”王弘毅吩咐的說着:“你原本在府丞任上,出了不少事,孤也掩蓋不了,你就去掉府丞,擔任這正七品宣德郎,我加你我的配劍一把,領兵一營,督辦這事——你可願意?”

薛遠連忙磕頭:“臣領命!”

第249章 潛勢(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234章 收賞(上)第4章 出擊(上)第224章 稱賀(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159章 楚侯(下)第168章 火器(下)第183章 勸進(下)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58章 引戮(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221章 殺機(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157章 國士(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36章 領軍(上)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57章 來使(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56章 疑心(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44章 宴(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173章 絕境(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240章 夜襲(上)第178章 意定(上)第30章 再得(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150章 喻令(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108章 獻城(下)第294章 拔營(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38章 叮囑(下)第71章 喜事(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49章 病變(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18章 大怒(上)第193章 預兆(上)第19章 破寨(上)第228章 科舉(下)第60章 出山(下)第2章 望氣(上)第134章 機會(上)第169章 國運(上)第81章 大變(下)第196章 女婿(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30章 再得(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06章 繼位(上)第149章 桑姑(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252章 內亂(上)第55章 請旨(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172章 首戰(下)第194章 時壽(上)第11章 練兵(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187章 王業(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31章 嗣子(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99章 懸首(下)第77章 衝鋒(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75章 想先誅(上)第82章 憤憂(下)第108章 獻城(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
第249章 潛勢(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234章 收賞(上)第4章 出擊(上)第224章 稱賀(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159章 楚侯(下)第168章 火器(下)第183章 勸進(下)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58章 引戮(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221章 殺機(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157章 國士(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36章 領軍(上)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57章 來使(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56章 疑心(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44章 宴(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173章 絕境(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240章 夜襲(上)第178章 意定(上)第30章 再得(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150章 喻令(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108章 獻城(下)第294章 拔營(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38章 叮囑(下)第71章 喜事(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49章 病變(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18章 大怒(上)第193章 預兆(上)第19章 破寨(上)第228章 科舉(下)第60章 出山(下)第2章 望氣(上)第134章 機會(上)第169章 國運(上)第81章 大變(下)第196章 女婿(下)第192章 急報(下)第30章 再得(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06章 繼位(上)第149章 桑姑(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252章 內亂(上)第55章 請旨(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172章 首戰(下)第194章 時壽(上)第11章 練兵(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187章 王業(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31章 嗣子(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99章 懸首(下)第77章 衝鋒(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75章 想先誅(上)第82章 憤憂(下)第108章 獻城(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