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出發(下)

幷州.大都督府

此處原本是市街繁華,人煙阜盛,但經過了胡人肆虐,人口銳減到原本六成,不過幸而收復,漸漸和平,又恢復了不少繁華。

寬大的大街,行人漸漸行來,卻見一個大宅,門前左右四個手按長刀的親兵,正上有一匾,匾上“敕造樊府”。

“大將軍召我前來,可發生了什麼事?”樊流海幕僚陳義,這人身材不高,留着鬍鬚,見自家主公坐座,沉思不語,開口詢問的說着。

此時書房內坐着四人,樊流海首位,兩個幕僚,和一個將軍依次坐在下面。

樊流海沉吟片刻,開口說着:“我剛剛接到朝廷的命令,有關於草原。”

“草原?可是大將軍出征的命令?”陳義微微一怔,問着。

還有二人微皺眉,等大將軍繼續說下去。

三人算是樊流海的心腹,樊流海也不隱瞞,直接說:“不是此事,皇上令我在此準備着接應巴魯殘部。”

“巴魯?汗國王子啊!”這下不用樊流海細說,三人都知道這人是誰。

能不記起?

此人在草原上鬧出的動靜可着實不小,送往金陵的請降消息也從幷州這裡經過,樊流海自然知道內情。

樊流海知道內情,這些心腹謀士大將,自都知曉一些。

“正是那人。”樊流海開口說着:“草原上兩方戰事,分出勝負,這事想必你們也是清楚,之前送過去的是請降文書。皇上已經直接頒下旨意,令歸降胡人建旗制。”

這將軍是魯正,他一直雙手扶膝,坐得端端正正,神色不動聽着,這時才問着:“大將軍,皇上所提的建旗制,可是仿效山間旗?要真仿效山間旗制。這胡人可服着朝廷管束?”

當日的山間族不過爲害一地,胡人在整個中原都帶來影響,這樣兩股勢力是否能用着一種方式約束?

樊流海沒有說話,他也在想着這個問題,他是和山間族打過交道。此族性情好戰,性情剽悍,實是不好對付。

而他同樣和胡人打過交道,不得不說,這二者之間還真有些相似之處。

都是蠻夷之族,都是善戰好戰,不服管教,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

“皇上此舉,定是有着道理,你我遵旨照辦便是。”樊流海緩緩開口:“這不必多說了,我們議下一個。”

“建旗還不是最緊要,總要待到巴魯歸屬了纔會進行,眼下我們要想的,就是這巴魯是真心歸降我朝,還是使的計策?”樊流海垂下眼。目光移到手中的茶杯上,說着。

“胡人素來狡詐,此事確實要防備着。”魯正立刻說着。

又一個幕僚猶豫了下,說着:“不會吧,巴魯打的只剩萬人,如何敢在這時還得罪我大成朝?”

“正因巴魯到了窮途末路時,纔不知他會有着什麼打算!”陳義目光中閃過一絲輕蔑的神色。盯了這人一眼,謹慎的說着:“其中有詐的情況雖只有一兩成可能,但真被他們鑽了空子,我們所守幷州就會危矣,這樣如何向朝廷和皇上交代?切不能有半點的疏忽。”

“陳先生說的是。這幷州關係着我們身家性命,這事萬不能大意,巴魯來降,必須周全纔是。”樊流海略一沉思又說着:“不過朝廷有了旨意,令吳將軍來此城與我匯合,到時城中有着七萬軍,巴魯只有一萬,只要小心點,不用擔心會有什麼變故!”

原本幷州不過三萬餘,實際上和吳興宗相當,但樊流海的資歷和官職都在吳興宗之上,自然可以管轄,聽說吳興宗的人也會趕到,屋內人都不再說什麼了。

看的出,皇上是早就做好準備了,纔會有此命令。

吳興宗,此時也接到了從金陵發來的旨意。

此時夜深氣涼,陰着天,大都督府內四門緊閉,一處房內,一人正在徘徊。

“巴魯向朝廷請降?”吳興宗接到了情況,他的手裡捏着剛剛送來的情報,臉上看不出表情。

幽暗燈光下,聽到周圍有更聲響徹,隱隱又有着親兵衣甲不卸的碰撞聲,若隱若現,似乎很遠,似乎附近,給書房平添了幾分氣氛。

翻滾的青氣在他頂上,一絲紫氣聚合不定,卻比以前消退了不少。

上次砍殺胡人王子,火燒萬人,的確得了豐厚賞賜,一下子提拔到三品,爲一省都督,節制三萬大軍,可以說開國來最年輕的大將。

但小節不及大勢,胡人一敗,大勢完全掌握在王弘毅手中,潛龍再無出淵之日,因此青氣旺盛,紫氣卻反而消散,這是天命衰微的表現。

“納降胡人,皇上還真出人意料。”吳興宗都能想像的出,朝廷上官員,在面對着這道命令時,有着怎樣的驚愕,不過既命令發到自己手中,那說明大臣已妥協。

不管怎麼說,胡人此時分崩離析,對於大成朝來說是一件好事,扶植一方,壓制一方,皇上是這個打算吧?

吳興宗沒去過草原,也聽說過,環境比中原要惡劣的多,特別是千里草原,難以度過,要是大成軍直接入內,與熟悉地形的騎兵胡人作戰,怕是吃虧,與其這樣,還不如扶植起一方,令胡人內鬥!

不管怎麼樣,現在只有一門心思效忠大成了,想到這裡,吳興宗站起身令:“來人,傳我的命令,讓五品以上的將領都到議事廳去等我!”

看着侍從出去傳達命令,吳興宗眸子深沉,旨意上讓他與樊流海匯合,等着巴魯的到來受降。

官道

一支三萬大軍,正在快速行軍中,大軍奔馳着,“轟”着連綿雷聲。

此時距離洛陽還有着不近的距離。

雖行軍。王弘毅只是有備無患而已,舉兵十萬抵達洛陽只是作爲二線緩衝,這是萬一之舉,並不是真的有心帶着十萬大軍直奔前線。

“皇上,剛剛收到急報,巴魯率部逃向幷州,兩日應能到達幷州!”一個十三司千戶這時從後面跟上來,在王弘毅御車前稟報。

“無妨。樊大將軍在那裡坐鎮,想必早已安排妥當。”王弘毅神色不動,說着。

幾道旨意早在離開金陵前,就已令人發了下去,這時樊流海必做好了周全準備。

就算是是大汗追兵追到幷州。駐守着兵馬和火器,也足夠抵禦,而且自己還帶着十萬大軍趕去了洛陽。

見皇上成竹在胸,十三司千戶默默而退。

事實上王弘毅這樣想着的時,幷州的離川城,新建的胡人第一線,一支胡軍已是趕到了位置。

號角聲起,衆將連忙上城。纔上去,只聽稟報:“胡人來了,人數不止一萬,有二萬左右。”

樊流海臉一沉,令着:“傳令,上弩,上火銃,讓將士守禦!”

聽着命令。中軍立刻傳達命令,一時間城牆上守衛將士都是戒備,準備作戰。

人人都是神情嚴肅,密密麻麻的火銃佈滿了牆上。

吳興宗見此,不動聲色,站在城樓上遠遠看去,只見地平線上。正有一隊胡兵向着城而來,初步估計,人數三千左右。

並且還有一批騎兵趕了過來,看着城,但城上軍容整齊。密密麻麻的槍口對着,除此絲毫動靜也沒有。

哨探見此,就奔回去,很快大部滾滾而來,慢慢集中在城前一里。

看到了,樊流海和吳興宗都不由鬆了一口氣,樊流海神情平靜,仔細看去,只見有一大半是婦女兒童,大概因這個原因,隊伍行到幷州城時,已疲憊不堪了。

“婦女小孩甚多,可戰男子不過七千。”吳興宗眼神敏銳,已經估計了出來,向前一步,對着樊流海說着。

樊流海露出一絲笑意,說着:“不錯,這就好辦多了。”

說着,命令:“開城,出軍!”

面對胡軍,如果守城不出,就顯得膽怯了,說實際,大成精銳七萬,對上這不過七千軍,還不敢出城野戰的話,就枉費是開國之軍了。

城門大開,大成軍踏步而出,肅然列陣,軍紀森嚴,靜靜而立,整個軍陣沒有一絲的喧譁,散發出攝人的軍威。

城上一片火銃軍,也同樣肅然列陣,槍口黑幽幽一片。

城上城下一片紅色,陽光下,空氣中那股鐵血的味道卻更是明顯了。

胡人並非沒有章法,幾千騎兵就算疲憊,還是組成大陣,但見了這軍氣,頓時鴉雀無聲,沒有一個人說話,只有一種恐懼。

巴魯也是打老了仗,一看見就明白,這軍隊很強,而且人數很多,準備很充分,甚至強到他都心中沉下去地步。

突大成軍奔來一個騎兵,有人想攔截,巴魯搖了搖頭,讓這人奔來。

來到巴魯前,雖周圍都是胡兵,這人絲毫不懼,略施一禮,說:“我是大成定國大將軍信使,我家將軍讓我帶一句話!”

這人掃視衆人一眼,說着:“我家將軍問,爾要戰還是要降?”

這話用的是草原上的語言,衆胡兵聞聽下無不變色!

巴魯臉色鐵青,卻沒有說話,一人問着:“要戰如何,要降如何?”

“要戰立刻可戰,我軍與爾野戰!”這人仰天長笑,說着,冷冷看向衆將,見衆將不語,才又說着:“要降,爾要親上前受搏請降。”

一將頓時大怒,就要說話,但才上前,“啪”一聲,一鞭重重抽在他身上,立時皮開肉綻,巴魯給了重重一鞭。

巴魯臉色鐵青,說着:“請轉告大將軍,我接受這條件。”

“殿下!”有人不甘心的痛苦喊着。

巴魯雙目寒光閃動,緩緩說着:“此時我們還有選擇餘地嗎?”

大軍和父汗廝殺,前後折損五萬草原勇士,二十萬民衆遭殃,已經大大折損了草原實力,巴魯對父親的性格很清楚,知道父親已經恨之入骨,必殺之,斷無別的可能。

本來來到這裡,還想着別的心思,但一見到這陣列,就知道這想法無異是找死。

聽着這話,使者臉色轉和,說着:“爾有此心,大善。”

說着就撥了馬回去稟告,城中的樊流海聽到回報,哈哈大笑,對左右說:“看來這位巴魯是誠心的很。”

隨後吩咐下去,允了。

第175章 新生(下)第77章 衝鋒(下)第115章 緘默(下)第35章 轟動(下)第116章 水師(上)第196章 女婿(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78章 就仕(下)第157章 國士(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1章 奪舍(上)第144章 宴(下)第90章 賞賜(下)第42章 迎娶(上)第248章 召集(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4章 出擊(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79章 改變(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上)第101章 出降(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2章 望氣(上)第184章 禪讓(下)第238章 伊動(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31章 嗣子(下)第127章 放糧(上)第223章 平定(下)第38章 叮囑(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82章 憤憂(下)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237章 壓迫(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78章 就仕(下)第56章 疑心(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91章 神道(上)第18章 大怒(下)第94章 瑞雪(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197章 失意(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187章 王業(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48章 天意(下)第46章 吾家潛龍(下)第80章 茶思(下)第90章 賞賜(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38章 叮囑(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20章 婚事(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78章 就仕(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194章 時壽(上)第240章 夜襲(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156章 撤軍(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191章 快意(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80章 茶思(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247章 流民(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43章 青蓮池(下)
第175章 新生(下)第77章 衝鋒(下)第115章 緘默(下)第35章 轟動(下)第116章 水師(上)第196章 女婿(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193章 預兆(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78章 就仕(下)第157章 國士(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1章 奪舍(上)第144章 宴(下)第90章 賞賜(下)第42章 迎娶(上)第248章 召集(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4章 出擊(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79章 改變(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上)第101章 出降(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2章 望氣(上)第184章 禪讓(下)第238章 伊動(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31章 嗣子(下)第127章 放糧(上)第223章 平定(下)第38章 叮囑(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82章 憤憂(下)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237章 壓迫(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78章 就仕(下)第56章 疑心(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91章 神道(上)第18章 大怒(下)第94章 瑞雪(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197章 失意(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187章 王業(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48章 天意(下)第46章 吾家潛龍(下)第80章 茶思(下)第90章 賞賜(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38章 叮囑(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20章 婚事(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78章 就仕(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194章 時壽(上)第240章 夜襲(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156章 撤軍(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191章 快意(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80章 茶思(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247章 流民(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43章 青蓮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