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防禦

平凡的新身份,與追求絕對安全之間的矛盾,方然一早就思考過。

雖然和必將到來的同類相殘相比,眼前的生存風險,並不算高,他在金伯利念中學時就做過粗糙的統計程序,藉助聯邦公共管理機構的數據,把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風險分門別類的度量過一遍。

結論,不出意料,交通意外高居榜首,其次是槍擊等暴力因素。

要避免這一些高危因素,不論對“方然”還是“安生”而言,都不困難,宅男的行爲特質就包括了“少出門”,因此也避免了許多風險。

雖然按方然的統計,聯邦每一年都會有六百多名壯士,開車衝進建築物,並造成超過三百人的傷亡,但他已決定睡在地下室,看安生的住處,也並沒有正對某一條街道之類的危險因素,所以待在家裡總歸還是安全的。

除此之外,對經濟形勢催生的暴力威脅,一柄Glock17倒有些單薄。

那麼要大肆採購軍火,甚至在前後門埋伏几只“闊劍”地雷嗎,那樣會太招搖,一旦暴露出“安生”的貪生怕死特質,就有可能被嗅覺靈敏的同類察覺。

暴力襲擊難以防範,至於生活中的其他風險,就更無法揣摩。

過去二十年來一貫的防禦策略,現在,不再可以毫無顧忌的使用,方然的對策則是“窮而思變”,藉助聯邦的發達網絡基礎設施,和近年來IT領域的研究成果,從更高層面去看待並解決這些問題。

一旦有了構思,他眼中的首要目標,是費城公共安全機構的監控網。

當今時代的社會體系,要監控、管理起來,方方面面的情況都比過去複雜了許多倍,基於人力的傳統體系,在很多年前就已經不堪重負。

取而代之的,則是一整張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監控網,供職於安全機構的人力,也逐漸分化爲一線的行動者、與後方的處理者,而在西曆1470年代的今天,這兩類崗位則不約而同的被機器所取代,監控網的能力,也隨之而不斷強化。

這樣的趨勢,只消觀察最近幾年來,出現在聯邦大街小巷的安保機器人,逐漸取代了身着制服的保安和警察,就可以窺見端倪。

在伯克利,方然不需要走出校門,就能在校園裡見到至少三、四種不同模式的安保機器人,其中最簡單的一種,只負責“管控危險因素”,只要捕捉到周圍的人持有槍械、冷兵器或其他可疑物品,就會將鎖定目標、並將情況上報。

AI更復雜、權限想必也更大的一種,則裝備有從催淚瓦斯到5.56毫米機關槍的充沛武力,機關槍裡裝填的則是橡皮彈、或者麻醉彈。

此外還有一類,也是目前權限最大、執法能力最強的遙控型號,按新聞上的說法,這種一人多高、看起來挺靈活的“機械戰警”,每一具都由真正的警員在遠程操控,不僅能維持秩序,必要時,還可以直接參與抓捕行動,甚至與暴力分子來一場槍林彈雨的廝殺。

換句話說,和完全的AI機器不同,這種機器人擁有“當場擊斃”的權限。

一線治安力量的變化,民衆都看得見,相比之下,監控網的升級、演進,就只能通過新聞和網絡上的資料去分析和猜測。

街頭巡邏的機器人,顯而易見,消滅當街搶錢的毛賊是小菜一碟。

但是簡單直白的暴力震懾,對有組織的複雜犯罪、或蓄謀已久的非法活動,卻無能爲力。

在這方面,負責聯邦國內安全的FBI機構,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啓了一項龐大的研究計劃,希望藉助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的成果,研發出能對大量數據進行自動處理、智能分析的系統,用來輔助探員的工作。

十幾年過去,今天,這一系統已上線運行,其作用和價值,甚至超越了人們最初的設想。

憑藉越來越龐大,越來越稠密的聯邦社會安全監控網,海量的數據,以往根本無法奢望能夠獲得的數據,每一刻都如泉水般奔涌而出,而承接這海量數據的,則是FBI在聯邦佈局的近十個超級計算中心。

在深度挖掘算法和模糊匹配算法的加持下,計算機,近乎於像一個人類偵探那樣工作,以閃電般的速度,從監控數據的汪洋大海中提取線索,並分析、彙總成事件報告,提交給忙碌的系統管理員審覈。

經過管理員的初篩,有較大價值的報告,或者針對某一立案的報告,會提交到FBI總部,由資深辦案專家跟進。

這一連串的過程中,最終的分析、決策者,仍然是人;

但計算機系統的介入,卻極大提高了辦案環節中最瑣碎、耗時的“偵查”,同時還節約了大量人力。

進而,還一併隔絕了大量難以量化、難以杜絕的人爲干擾和疏忽。

藉助現代IT技術,聯邦的安全體系,今非昔比,固然會令一些宵小之徒畏懼。

但是和打擊已經發生、已經完成的罪行相比,這一體系的預警、預判和干預能力,纔是他關注的重點。

收集海量訊息,分辨蛛絲馬跡,現如今,FBI的核心體系,已經能在某一些時候,在某一些特定的情勢下,實施以往只在幻想作品裡出現的行動:

提前覺察犯罪傾向,甚至,對即將發生的惡行進行預判,也就是“未卜先知”。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裡,聯邦政府一直在撥款支持FBI(當然也包括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局等機構),半公開的進行研究。

“預判犯-罪行爲”這一聽起來着實玄妙的研究方向,曾經在聯邦社會引發爭論,民衆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對這一體系的可行性、合理性,乃至其或然投入實用後的權力邊界,爭執的不可開交。

爭論的焦點,毫無疑問,集中在一個容易摹想的場景:

倘若一個人,出於某種動機而心生歹念,那麼在他即將行動、卻還沒動時,他是不是罪-犯;

聯邦的暴力機構,又有沒有權力“提前執法”,將這尚未開始、沒有任何一絲事實支撐的犯-罪行爲,扼殺在發生前。

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八九三章 交往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一一三章 大廈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五八二章 麻木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四九二章 認知第二七二章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九章 保障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五五八章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二四九章 年齡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八五四章 灰色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五九四章 投降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三五八章 族羣
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八九三章 交往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一一三章 大廈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五八二章 麻木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四九二章 認知第二七二章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九章 保障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五五八章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二四九章 年齡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八五四章 灰色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五九四章 投降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三五八章 族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