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 價格

掌控暴力,一個人統帥千軍萬馬,在過去幾乎就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莫說身居高位的統治者,國王,皇帝,蘇丹,沙皇,未必一定能切實掌控國家的軍事力量,即便帶兵打仗的將軍和元帥,執掌兵權,也未見得能如臂使指,讓麾下官兵服從自己下達的任何命令。

譬如很典型的情況,大軍撤退,總要有部隊負責殿後,也因此而凶多吉少。

這時候,即便再有權威、再有名望的宿將,也不敢說自己指派殿後的部隊,一定會不惜代價的執行命令。

但同樣的情形,倘若換成AI輔助的戰鬥機器,則服從命令就是一個根本不需要考慮、更不需要擔心的問題,哪怕命令是讓戰鬥機器人列隊走向懸崖,彷彿遷徙的旅鼠成批葬身大海,只有邏輯判斷、卻無自我意識的AI,也會毫不猶豫的執行。

這,並非方然的想象,而是測試資料裡記錄着的現實。

聯邦歷史上第一支無人化、智能化作戰部隊,測試代號AITr_A,包括近百臺戰鬥機器人,以人類軍隊的編制,差不多可以看做是一個三排制的步兵連,另外還包括若干火力支援、偵查和後勤單位。

組建這樣的一支機器部隊,“國際商用機器”的報價約兩億馬克,維護、支持費用另計。

兩億馬克,衡量起來成本顯然很高昂,足可以招募並裝備兩個營的人類步兵,而AITr_A的實測戰鬥力卻沒有這樣強悍。

根據多樣化的項目評估,軍方認爲AITr_A的綜合作戰能力“至多相當於兩、三個步兵排”。

不僅如此,考慮到現階段AITr單位的維護、支持消耗,大大高於人類作戰單位,花費更多的採購和運行費用,卻得不到相應的實際戰鬥力,AI控制的自動化、無人化作戰單位,似乎就是IT巨頭的撈錢手段。

儘管有這樣的負面觀點,“國際商用機器”的AI武器平臺研發,卻依然得到聯邦政府的大力扶持。

衡量機器士兵與人類士兵的優劣時,簡單的成本對照,是片面的。

一方面,人類士兵進行戰鬥,就必然有傷亡,而聯邦民衆對戰爭傷亡的容忍度很低,派遣機器士兵的輿論壓力會小得多,另一方面,與擁有自我意識、自身利益的人類士兵相比,機器士兵對命令的服從度顯然更高。

這兩方面的理由,足以讓聯邦政府、軍方作出判斷,認定機器士兵纔是未來。

至於更深層次的原因,現階段,不論當局、還是軍方都不會明說,但是在方然眼中,事實卻十分明顯。

機器士兵取代人類士兵,無人作戰平臺取代有人作戰平臺,根本原因其實很直白:

從費效比來看,沒有生命的鋼鐵和芯片,遠勝血肉之軀。

夏洛特研發中心的武器開發項目,可想而知,一切都高度保密,和方然的本職工作也沒什麼交集,身爲正式員工,工作要做,事關追尋永生的事務也一刻不能鬆懈,他沒時間去研究武器裝備的細節,而專注於更高層面的思考。

無人化武器平臺,不管眼前的價格多麼昂貴,長遠看來,完全取代人在戰爭前線的作用,卻是一定會實現的必然。

歸根結底,人,從呱呱墜地到走上戰場,過程太漫長,代價也太高昂。

僱傭一名人類士兵,站在軍方的立場權衡利弊,所考慮的,無非只是每年幾萬馬克的薪資,外加飲食、住宿與穿着各方面的支出,林林總總的加起來,一年的花銷至多不過十幾萬馬克,考慮到職業風險,這價碼並不算高。

相比之下,一臺綜合能力與人類士兵相仿的多足戰鬥機器人,每年的維護、檢修與保養支出,同樣超過十萬馬克。

僱傭的價碼類似,機器,有沒有人的性命之憂,軍方卻認定機器士兵的費效比太低,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在使用機器士兵時,與人的召之即來、來之能戰不一樣,軍費開支必須承擔機器士兵的採購費用。

一臺戰鬥機器人,視配置不同,採購單價在幾十萬至兩百幾十萬馬克之間。

價格這樣高的戰鬥機器,設計壽命約八到十年,事實上,正如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一樣,眼下采購的機器士兵,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就會過時、貶值,在聯邦軍方的測算系統裡,每臺機器士兵的綜合年度費用都在五十萬馬克上下。

僱傭人類士兵,每年不過支出十幾萬馬克,相比之下,機器士兵似乎就很不划算。

但是這一切測算,在方然眼中,卻是極其片面而狹隘。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成爲合格的士兵,這一過程所耗費的代價,事實上已遠超目前機器士兵的製造成本。

之所以這昂貴的成本,並未計入聯邦軍方的花銷統計,只因成爲士兵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他們活着的意義絕不僅是當兵打仗,而是藉此行爲,獲得足夠的物質資源和馬克,進而去過自己想要的日子,僅此而已。

說白了,這世界上並沒有哪一個人,生來就是爲了當兵。

正因如此,一個受僱成爲士兵的人,從小到大的各種開銷,撫養的投入與辛勞,纔不需要聯邦政府和軍方全額買單,只因爲他的成長,經歷,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是爲了自己,而不(僅僅)是爲了服務於聯邦武裝力量。

正是這樣的區別,讓人類士兵的名義價格,大大低於當前的機器士兵。

機器士兵,不管這機器的能力如何,打從一開始的目標就十分明確——爲聯邦武裝力量而服務,那麼在制定採購價格時,與這臺戰鬥機器相關的所有開銷,從研發工程師子女的義務教育,到開掘製造機器人之原材料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原則上,都需要這機器的使用者——聯邦軍隊來買單。

從這種角度考慮,戰鬥機器人的幾十萬、一百幾十萬馬克單價,也就並不算高。

更何況這還只是研發、測試的初期階段,隨着IBM和其他公司的競爭,研發的逐漸成熟,機器士兵的產量將會越來越大,價格則會與其他流水線產品一樣,隨着生產規模的擴大與技術規範的成熟,而變得越來越低廉。

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二十章 分裂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六章 渺茫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五一九章 四戰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五五八章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六九一章 意義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五八五章 抗爭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四章 學習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十二章 壽限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一四三章 孤島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八十章 生意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五一四章 智能
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二十章 分裂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六章 渺茫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五一九章 四戰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五五八章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六九一章 意義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五八五章 抗爭第四一一章 出局第四章 學習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十二章 壽限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一四三章 孤島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三三五章 告別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八十章 生意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五一四章 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