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孤島

突兀的責任感,並不是在看過“匿名者”的留言後,纔有感而生。

回憶過往的二十一年人生經歷,類似的感觸,早已有過很多次,即便一時沒有用語言明確的表達出來,也不代表他方然就是自絕於整個人類世界,一心只顧自己是否能永生不死的、沒有任何情感的冷血動物。

情感,也許是脆弱的。

但催生出這情感的動機,卻又是真切的。

一個人,哪怕再怎樣有能力,也沒可能從甫一降生便能自立於世界。

方然的童年,記憶寥寥,絕大多數回憶都被黑色的恐懼所佔據,除此之外,便是莫可名狀的列車夢境,但用不着仔細回憶,他也能想起無數微不足道的往事。

從孤獨無助的童年,一直到此時此刻,完全是藉由外界,藉由人類社會的存在和運轉,自己才能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逐漸成長爲一個具備起碼知識和能力、也擁有起碼條件去放手去追尋永生的人。

人類社會演變到今天,每一個體之間的千絲萬縷聯繫,越來越緊密,魯濱遜式的人物早已不復存在。

何況即便《魯濱遜漂流記》,也只是一部科幻小說,而非紀實文學。

提到這篇小說,對人類社會組織與運行狀態不甚了了的人,往往信以爲真,拿來作爲“人類文明對個體並無太大意義”的論據,方然就幾次碰到過這種情形,當然,受限於時間精力,他從未和持這種觀點的人辯論過。

魯濱遜,且不談這只是一個虛幻角色,即便他真的存在,也經歷過《魯濱遜漂流記》裡的荒島求生,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甚至連作家丹尼爾*笛福都知道,面對冷酷無情的大自然,一個現代智人,即便三頭六臂也無法長期維持生存,所以纔在小說的敘述裡,讓魯濱遜幸運的得到了沉船上的不少工具、耗材,作爲荒島求生的啓動物資。

不僅如此,但凡有理性的讀者,都能很快意識到這樣一個現實:

魯濱遜,他並非獨自降生到荒島,從呱呱墜地開始就一個人面對兇險萬分的自然界,而是有人類世界的成長、學習和磨鍊經歷作爲起碼的基礎。

倘若沒有這種基礎,譬如“狼孩”,方然倒不懷疑它們能在吉凶未卜的自然界生存下來。

然而那種生存,顯然和人的生活不搭邊,而更像是動物。

當今世界的每一個人,無一例外,不論身份地位、自身條件如何,全都是人類文明所撫養、塑造的人類之一分子,這論斷,無關乎於某一個人的家庭出身,經濟情況,也和這某一個人的知識能力、眼界品行沒有任何的關係:不論善人,還是惡徒,不論耄耋,還是孩童,都是構成“人類”這抽象概念的微小單元。

正是這聚集起來的一個個人,組成了人類,繼而,以人類文明的方式,共生共存。

一邊開車,一邊思考,Ford皮卡的自適應駕駛功能讓方然心下稍安,他順利返回伯克利大學校園,走出停車場,此時一輪明月已高懸天際,與夏季不合時宜的涼風拂面而來,讓他收攏了衣領,稍作停留。

文明究竟是什麼,此時此刻,“匿名者”的訴說讓他思緒叢生。

甚至於,想起了那一篇著名的作品,

喪鐘爲誰而鳴。

喪鐘,不管在落筆之時,多愁善感的約翰*多恩究竟是抱有怎樣的一種心境,彼時彼刻,彷彿恰似此時此刻,穿越遙遠的時間與空間,兩個行爲動機與追尋目標大相徑庭的人,所見所想,卻又會是如此的重合,會在同一個話題上,爲這大千世界的芸芸衆生,感慨,嗟嘆。

曾幾何時,匆匆瀏覽過這篇飽含情感的作品,方然豈但是不理解,甚至還不以爲然。

但是在看過了“匿名者”的絕筆之後……

他的心情,卻恰如此文。

“沒有人是自成一體,

與世隔絕的孤島,

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

如果海浪衝掉了一塊岩石,

歐洲就減少。

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每個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傷,

因爲我是人類的一員。

所以,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

它就是爲你而鳴。”

近似的情感,用不一樣的形式呈現,雖然對書寫文字的詩人來講,面對人與人類,面對生命與消亡,除橫生感慨之外也很難有其他任何作爲,而信仰着科學,憧憬藉此力量而逾越生與死邊界的永生追尋者,則拼盡短暫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想要做成世上最難的事,戰勝那不可戰勝的死神——

然則人類共通的情感,對生命的感悟,卻也都是一樣的無甚分別。

喪鐘爲誰而鳴;

這問題,直到默默的淋浴,洗漱完畢,關燈躺到牀上試圖入睡,仍不時在方然的腦海中浮現,讓他輾轉反側,思緒蜿蜒。

約翰*多恩會寫下這首詩詞,直接的動機,如今大抵已無從考證。

但正如那句話所言,“當詩詞被創作後,便不再屬於創作它的人,而屬於需要它的人”,這首曾好幾次讀過的詩,其中每一句,用來形容自己現在的心情,都是再合適不過。

但最震撼方然心靈,讓他夜不能寐的,還是那一段振聾發聵的生死箴言。

“每個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傷,因爲我是人類的一員;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他就是在爲你我敲響。”

永生,生命演化的宿命降臨,當人類文明、蓋亞生命的喪鐘敲響之時,千真萬確,這就是在爲你,爲我,爲蓋亞衆生中的每一分子而聲如雷霆。

鐘聲,恍若在身畔迴響,久久未能入睡的方然忍不住側耳傾聽,然而當他擯棄睡意,傾聽這世界的響動時,寢室裡,校園內,乃至置身其中的這世界,卻彷彿已沉沉睡去,連一點生命的氣息都無法覺察。

就彷彿是,絕望於這注定的宿命,而選擇了一次永不甦醒的長眠。

人,人類,人類文明,倘若這一切概念都有自我意識,它們耳畔所迴響的,會不會也是那悠遠不絕的鐘聲呢。

……

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一一五章 軟件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七九七章 老去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二一三章 離去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六章 渺茫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八六八章 天頂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二九五章第十六章 概率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五十七章 槍擊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八二五章 波束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八十章 生意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六五五章 提防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一二一章 算力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十二章 壽限第六六九章 拉鋸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二章 消失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七九六章 雜糅
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一一五章 軟件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七九七章 老去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二一三章 離去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六章 渺茫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八六八章 天頂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二九五章第十六章 概率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五十七章 槍擊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八二五章 波束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八十章 生意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六五五章 提防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六〇六章 去向第一二一章 算力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十二章 壽限第六六九章 拉鋸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二章 消失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七九六章 雜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