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五章 超越

雖然是面對一區之長,蘭伯特先生卻不得不承認,阿達民對此的洞察,極其深刻。

強人工智能,究竟是否有所謂“自我意識”:

與民衆的好奇、或者恐懼迥然不同,在專家眼裡,這其實是一個如何定義“意識”的問題。

以人類的自我意識,以及,具有這種自我意識的感覺,去生搬硬套計算機、AI,是舊時代很多研究者所犯的錯誤。

或者說,那並不是錯誤、而是研究方向的偏差:用計算機模擬人類意識的研究,很長時間都沒有成效,說明這是一個很艱難的方向,適合長期預研,而不適合用來解決人類迫在眉睫的大量現實問題。

要獲得能力更強大,甚至,代替人類從事創造性、探索性研究的AI,不一定要模仿人類的思維,讓計算機產生自己的思維,其實也完全可以。

當然這種思維,不論形式、還是內在,必定與人類的思維、自我意識大相徑庭。

既然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用人類意識的活動特徵,乃至基本思維模式、所得結論,去扣在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的頭上,就是愚蠢的做法。

“蘭伯特先生,如果研發組裡還有人擔心這一點,您又勸說無效,我建議您直接打報告,把這些老頑固調去風控組。

畢竟,這種‘草木皆兵’,這正是風控組需要的特質;

人盡其用,豈不美哉。”

具有自我意識的“強人工智能”,會不會反噬人類,方然的看法很明確,現在,他幾乎一旦也不擔心這種情形出現。

人,人的思維,一切頭腦中的念頭,歸根結底全都是環境的塑造。

正因誕生在一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世界,人類,乃至追溯到久遠的祖先,面對環境壓力,別無他法,必須時刻對抗各種威脅,否則便無法在嚴酷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繼而被消滅,被滅絕。

這種特質,一直到今天,仍留存在基因深處,在人類則以所謂“爬蟲類大腦”的部分,行使最原始的生存策略。

不僅如此,當今時代的客觀環境,本質上,與四十億年前的蓋亞表面並無區別,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羣體,要想生存下來,仍然每時每刻都要繃緊神經。

避免被環境、競爭者消滅,進而,消滅環境裡的一切競爭者,對生命而言,這是鐵律。

但是對強AI而言呢;

人工智能,從誕生時起,就在人類設定的大框架內活動,最起碼的,除非人類有意爲之,並沒有哪一個人工智能會有危機感,其面對的客觀環境,並不險惡,更不會經歷人類及其祖先經歷過的幾十億年自然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與人工智能,根本不會存在“生”與“死”的概念,更遑論生存壓力、種間競爭這些人類看來天經地義的東西。

既然如此,“強人工智能”的意識活動,又究竟是怎樣的呢。

這一點,別說方然自己,NEP_791研發組的專家們,也完全一籌莫展,理論上有可能對“強AI”進行監控,實際上,只消想一想此類系統的硬件規模與運行邏輯,就可以基本打消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

人類無法追蹤強人工智能的實時思維,根本原因,則並非出於硬件規模、或者運行邏輯,而是兩者在時間軸上的差距太大。

兩人一起走向數學家們的會議室,路上,萊斯利*蘭伯特略作解釋:

“無法追蹤‘強人工智能’的運行狀態,阿達民先生,這似乎是一個與架構相關的效率問題,監控模塊的引入,恩……正如其他研究機構從事的‘監控型強人工智能’研究,會對‘混沌’的運行造成一定影響,但這並不重要。

根本的原因在於,人類的思維,在今天,已遠遠跟不上‘強人工智能’的腳步。”

蘭伯特的話,擲地有聲,方然對此報以沉默。

人工智能超越人類,這樣的一天,已經到來了嗎。

驚訝,混雜着懷疑,大致可以形容阿達民現在的念頭,但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從決定冒險研發“強人工智能”,這一天就註定會來。

形式上的超越人類,如果只看結論,其實,早在“混沌”給出費馬大定理的證明時,就已經做到了這一點,即便很多專家、學者對此持不同看法,但在方然眼裡,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的結合,超越人類,這本來就是自己的目標之一,一點也不意外。

而現在,藉由萊斯利*蘭伯特的話,他才意識到,哪怕不從結果上來考量人類與AI的優劣,今天的“強人工智能”,事實上也早已超越了人。

人工智能的運行狀態,無法被人窺破,這就是一條很有力的證據。

阿達民兀自思索,萊斯利*蘭伯特的說明,還在繼續:

“關於這一點,坦率的講,研發組與相關人士尚未有公論,但我們大多數人都認同這一判斷。

人類爲何無法洞悉‘強人工智能’的思維?

這並非是思維深度的差距:

就算計算機正嘗試思考、解決的,是人類無能爲力的難題,僅僅關於‘計算機正在想什麼’這一詰問,我們原則上也應該能窺見一二。

問題在於,人類的單一個體,能力有限,大腦的思維、理解能力自然也有一個很低的上限,這種上限,受限於人類大腦的基本架構,基本上無法提升,而強人工智能的思維能力,雖然也有硬件架構決定的上限,但這上限比人腦的上限可要高出太多。

這會導致一個什麼樣的後果呢,現在的‘混沌’、乃至即將進入測試的‘盤古’,思維之迅疾,大大超越人腦能夠理解的速度。

對計算機的思維狀態,藉由FSCIM解析,人類原則上並非無法理解。

但,這種理解,卻毫無實時性可言,莫說一個人去嘗試解析‘混沌’的內在思維邏輯,即便整個研發組通力合作,全部人類投入到這上面,也還是望塵莫及。”

計算機的能力,已經遠超人類……

彷彿一句低沉的耳語,莫名出現,在方然耳邊飄蕩。

“蘭伯特先生。”

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七十章 遷徙第五二八章第三章 衰老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一一三章 大廈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二〇二章 職責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七五五章 耗費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三〇五章 計劃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一九九章 領域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六六九章 拉鋸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一七二章 意義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五九四章 投降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六五二章 使命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十九章 起源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五三一章 獨斷
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七十章 遷徙第五二八章第三章 衰老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一一三章 大廈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二〇二章 職責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七五五章 耗費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三〇五章 計劃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一九九章 領域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六六九章 拉鋸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一七二章 意義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五九四章 投降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六五二章 使命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三〇一章 說服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十九章 起源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五三一章 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