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允許

一言以蔽之,頂層,畢竟不是傻子,而極狡猾奸詐。

放任需求無限膨脹、最終反噬自身的事,總體而言,一般是極少出現的。

其實,科學技術的停滯,會從根本上限制人之需求的提升,並不會隻影響頂層,而是社會各階層都會遭遇的情形。

聯邦的無數民衆,在危機還未爆發的若干年前,即便因辛勞、投機甚至走運而擁有了龐大的家產,甚至不必辛勞就能衣食無憂,城市裡,鄉村中,完全憑藉房產增值、或者土地徵用而發財的大多數,日常生活仍還是打橋牌、抽葉子的老生常談。

需求既沒辦法大幅提升,生產率越高,產出頂層所需一切的配套勞動力就越少。

對就業而言,這是很嚴重的現實問題。

那麼撇開頂層不談,能否提高聯邦社會的其他階層、也就是絕大多數勞動者的生活水平,用這種方式來提升社會總需要,進而在更高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下,依然保持現有的崗位數量,單看結果,這豈不正是最好的安排嗎。

理論上當然是這樣,對人而言,需求提高,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隨便哪一個人都無法否認這是好事。

然而想起之前的論斷,方然就意識到,這種設想,根本就是罔顧現實的。

問題在於,在聯邦的現行體制下,勞動者的一切都被有產者所掌控,若想提高生活水平,提升自己的需求,並非埋頭苦幹,甚至996般的勞作就能辦得到,根本上講,是需要工場主大發慈悲,肯開出更高的薪水纔可以。

身爲工場主,佔有企業的全部產出,按現行體制,有權決定這一切如何分配。

全部產品,究竟有多少要作爲報酬、分配給勞動者,又有多少收入自己的口袋,完全是一個動態博弈的問題,而沒有任何約定俗成的比例。

換句話說,這產品怎樣分配,全看工場主的想法、甚至心情,而沒道理好講。

如果真要講道理,十指不沾泥的工場主,除管理生產、充當監工的活動以外,是根本沒有資格分配勞動者辛勤產出的任何產品,然而實踐中,憑藉暴力爲後盾,這種道理則沒有討論的必要,甚至不允許被提及。

站在有產者的立場,分配產品,只要不會引發強烈的反彈,自然是越少越好。

直白的講,倘若聯邦的所有勞動者,全都可以僅憑工作就衣食無憂、生活愜意,誰還願意從事那些充滿危險、條件惡劣的工作,又有誰會接受資本的要挾,進而乖乖付出從身體到尊嚴的一切代價。

有產者的需求,可想而知,即便在生產力極度發達的當今時代,也絕非僅憑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就能完全滿足。

即便有如此之多的想法,現實中,有產者將勞動者需求壓縮到極限、甚至引發暴亂的情況,仍然並不多見,一般也不過是在吝嗇與恐懼之間取得平衡。

總之,在不致引發激變的底線之上,儘可能壓低民衆的報酬。

畢竟身爲有產者,統治者,但凡稍有腦筋就都明白,大到整個社會的運轉,小到自身的所有需求,完全要着落在民衆身上,和平年代需要民衆貢獻勞動力、滿足頂層的窮奢極欲,戰爭年代則要民衆貢獻大頭兵、爲頂層的利益而賣命。

不論哪一個年代,除頂層外,可以說所有民衆的需求,都並非自己能夠決定;

而是隻有在頂層允許時,纔有可能提升生活水平和自身需要。

在西曆1480年代的今天,顯而易見,民衆對有產者而言,兩方面的價值都在迅速消退,寄望於頂層破例開恩,允許民衆提升自身需求,也就變得越來越不現實。

和平年代,隨着APMS這樣的“自產機”出現,聯邦的大部分勞動者正在迅速出局,因AI氾濫而喪失了被僱傭的價值,對他們而言,有產者不僅無須支付薪水,甚至連勉強維持的所謂公共救濟,都認爲是一種多餘。

而在戰爭年代,放眼未來,遲早將要爆發的第三次蓋亞大戰,主導戰場的也將不再是人類士兵,而是無人化的機羣大軍,既然無須民衆入伍、充當炮灰,就可以將其一腳踢開,至於這失去利用價值的絕大多數,到底要何去何從,有產者無須關注,只要裝備足夠強悍的武裝機器人,能鎮壓暴動就足矣。

千言萬語,彙集成一條簡單的道理,方然理解的很透,卻沒明講。

相反,在基礎研發組同僚們談論時事,有時候還熱烈辯論的時候,他只是默默的坐在一旁,經常是通過內網監控體系,聆聽他們的對話,感受他們的思想脈搏。

身爲IT領域的專業人才,不得不說,其中很有一些人的思維,仍稍顯幼稚。

他們並無法理解,在社會,在人類世界,在浩蕩文明長河中,很多事並非理論上可行,原則上應當,就會自然而然的發生。

正如有名的“囚徒困境”,表面上,被審訊的兩名嫌犯,對招供、還是不招供的後果一清二楚,都很清楚最優策略是什麼,但那又怎樣呢,倘若沒有外來力量的制約與協調,最終的博弈結果,卻必定是雙輸,必定出現最差的一種結果。

簡單的博弈過程如此,複雜的人類世界亦然,理論上的最優解,能否出現,絕非簡單的利益考量與理論推導所能決定,然而遺憾的是,即便在漫長的文明之路中,人類,至少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早已對此洞察無遺,文明的前進方向,卻依然無可更迭的滑向無人化、自動化與智能化的深淵。

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因爲,人類直到今天,還沒有找到一條通向光明未來的道路,沒有找到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去協調、兼顧這構成人類整體的七十億個體中,其中每一個他、或者她的切身利益。

這種兼顧,協調,在文明的漫長歲月裡,固然不能說是毫無成績。

否則,人類絕不會一直披荊斬棘,延續到今天,更取得蓋亞史上從未有過的巨大成就。

但站在當下,遙望AI終將主導的未來,人類世界,人類,乃至於每一個人,卻還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還沒有做出堅定的抉擇。

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十四章 適者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五五八章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一二一章 算力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八三四章 持續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一五〇章 無價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一六五章 接觸第二五九章 軸心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二三七章 資金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八七〇章 比鄰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七七六章 高教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十六章 概率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十四章 適者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三四二章 束棒
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十四章 適者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七五九章 能源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五五八章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一二一章 算力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八三四章 持續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一五〇章 無價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一六五章 接觸第二五九章 軸心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二三七章 資金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八七〇章 比鄰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七七六章 高教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七一八章 分辨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十六章 概率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十四章 適者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三四二章 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