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交往

在遠離典禮現場的樹蔭下,注目的年輕人有點出神,直到鈴聲響起,才讓他意識到剛纔的狀態有一點危險。

警惕的掃視着四周,方然接起電話。

“……

恩,在參加典禮,下週動身去夏洛特。”

“行程這麼急,沒時間來匹茲堡待幾天麼,托馬斯?

我還想請教你一些問題呢。”

“公司是這樣安排的;

可以請假,但作爲新入職人員,我覺得這樣做並不合適。

不過、有時間的話,我一定儘早聯絡你,反正夏洛特離匹茲堡也不算遠,搭班機……一小時就到了嘛。

……”

Emily,按女孩子的想象,電話另一頭的年輕人是自己的男友。

方然並不會這麼想,但,他也沒有說破。

在抵達費城的第一天認識Emily,對這女孩並無特別的印象,或者興趣,半年多的時間裡兩人聯繫過十幾次,但從未見面,不知道對方的想法怎樣,方然是不會冒着風險離開費城去匹茲堡,他也認爲沒這種必要。

永生路上,時刻都要保持警惕,與陌生人走得太近是一種冒險的行爲。

但出於種種考慮,在活動現場認識了Emily後,他還是和女孩交換了彼此的聯繫方式。

之所以有這樣的念頭,倒不是說,在二十幾年的孑然一身之後,忽然間有了尋覓伴侶的想法,而是既然取得了托馬斯*安生的身份,就最好掩藏自己的本來面目,以一個不引人注目的普通宅男形象在聯邦社會中生存,這樣才比較安全。

怎樣才能表現的不引人注目呢,就是在各方面泯然衆人,不要太特立獨行。

今天的聯邦,與過去幾十年的情形相比,傳統習俗的痕跡越來越淡,即便上一代人對子女的所謂終身大事仍格外關注,至少,無親無故的安生並無任何這方面的壓力,哪怕一直單身,在IT人士雲集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裡,也並不顯得突兀。

這年頭,只要別太出格、碰觸法-律底線,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無所謂;

大家都忙着生活,沒人會多管閒事。

沒有尋找伴侶的壓力,自己也沒這需求,或者說,考慮到追尋永生所必然導致的文明浩劫,這種行爲幾乎就毫無意義,方然本可一概不理,專注在眼前的事務上。

但是考慮到特立獨行的風險,特別是,永生追尋者的思考、抉擇會趨於一致,刻意迴避人際交往,也不尋找伴侶,這樣的行爲特質單看起來問題不大,與其他的行爲標籤結合,卻可能被善於挖掘數據的AI發現破綻,繼而被同類盯上。

就說方然自己,現在,也一樣在利用ASA3.0做同樣的事。

在浩如煙海的網絡世界搜索、嗅探可疑蹤跡,他這樣做,並不是爲了主動出擊、剷除同類,而是藉此提供起碼的預警,不至於在威脅迫近時,懵然不知,甚至坐以待斃。

永生追尋者的目標,大抵都一樣,行事風格卻會天差地別,必須小心提防。

從隱匿身份、掩人耳目的角度出發,伴侶,形式上可以有,這是方然深思熟慮後的判斷。

既然如此,與主動出擊相比,無意間偶遇的Emily就是一個相對穩妥的選擇,至少她人在匹茲堡,即便真的進入這樣一場註定不會有結果的邂逅,也不會帶來同城情侶那樣的見面、交往,乃至更親密接觸之類的麻煩。

單方面做出這樣的決定,一開始,方然只稍顯笨拙的模仿同齡人之行爲,向Emily拋去一兩根橄欖枝。

至於對方是否感興趣、是否接受,他卻並不在乎。

並非對Emily有什麼反感,而是爲表現的像一個正常年輕人,托馬斯*安生只要有追求伴侶的行爲、至少有這樣的嘗試,就可以交差。

甚至在方然內心,一點也不希望對方接受這樣的暗示。

身爲永生的追尋者,前路兇險萬分,他並不想連累到其他人,特別是像Emily這樣心態積極又樂觀的女孩。

即便身爲追尋者,清楚的知道眼前所有這一切,註定將被顛覆,在遲早降臨的浩劫面前,一切積極樂觀的情緒都彷彿是在開玩笑,但是和很久之前,甚至就是幾年前的想法不同,現在,方然並不會覺得,這些庸庸碌碌的凡人都是一羣無知的蠢材,也並不認爲註定會死的人,其生命與生活就毫無價值。

活着,不論時間是長、還是短,箇中經歷也並無高下的分別。

即便明知道會死,永生的曙光,還不知道何時纔會降臨,難道這時間列車上每一個人的人生,就隨之而變得毫無價值了嗎;

當然不。

否則,即便無限長的生命,也會成爲這“毫無價值”的延續。

曾幾何時,方然依稀記得,大概就是在阿爾伯特小學的時候,幼年時的自己,心智還不是十分成熟,每天冷眼旁觀那些無憂無慮的孩童,甚至也包括很多成年人,看着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度過每一天,而絕口不提那註定的死亡,他還會覺得可笑。

那時的自己,認爲其他所有人,一概都活在自己的緋色幻想裡,是在自欺欺人,自我麻醉。

但再想一想的話,自己,自認爲正追尋着永不下車之法的獨行者,也只不過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填充生活,僅此而已。

世界註定會毀滅,是的,但並不能以此推斷,在這毀滅之前的一切都毫無意義。

抱着如此複雜的心情,對追求伴侶,方然豈但是毫無經驗、更有些心不在焉,他原本只不過是想做一做姿態,沒指望得到什麼迴應,畢竟淡漠如他也看得出,Emily很漂亮,性格也挺溫柔,這樣的女孩身邊必定不乏追求者。

但試探性的聯繫了幾次,方然發現,Emily對自己還挺熱情,這出乎了他的意料。

究其原因,大概在一段時間的接觸後,分出時間研究這種交往的年輕人才猜測到,或許是他的冷漠性格,不溫不火的表現,和其他追求者的表現大不一樣,讓Emily產生了某種好奇,加之客觀說來,頂着“托馬斯*安生”之名的自己,不論身材、還是頭腦,都對女孩有不小的吸引力,得到迴應也並不奇怪。

第七〇六章 全境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二五八章 撕裂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三章 衰老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八八七章 地殼第六十八章 閒談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六十八章 閒談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一六五章 接觸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八六八章 天頂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四九二章 認知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七八四章 月面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七十章 遷徙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十章 升學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三十章 痕跡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八八七章 地殼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三章 衰老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十四章 適者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五八二章 麻木
第七〇六章 全境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二五八章 撕裂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三章 衰老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八二八章 告別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八八七章 地殼第六十八章 閒談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六十八章 閒談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一六五章 接觸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七九四章 皁色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七六一章 陽光第八六八章 天頂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四九二章 認知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七八四章 月面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七十章 遷徙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十章 升學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三十章 痕跡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八八七章 地殼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三章 衰老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十四章 適者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五八二章 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