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七章 平行

量子力學,一個多麼深邃的領域。

在不久前的舊時代,一個人,哪怕耗費幾十年的一生,如果不是天資聰穎、又有資深人士知道,恐怕也難窺見其中的奧妙。

自己,也是這樣的普通人,方然從一開始就很清楚這點。

西曆1453年,自己的人生就此開始,在那之後,發生了許多事,一個人走過那從未有人走過的路,這算是奇蹟嗎,也許,不論旁人如何看待,又是怎樣評價名爲“方然”的人,自己卻始終有這樣的自覺,

不過是一個普通人。

命運,一個人的命運,一個種羣的命運,乃至整個文明的命運,究竟由什麼決定,客觀規律所選之人,必會有自己的理解與行動。

但方然卻很清楚,當初,在毅然決然踏上這條血與火之路的時候,自己並沒有任何長遠打算、全局戰略,而僅僅是憑着對死亡的恐懼,與永生的憧憬,而竭盡全力的講自己所擁有之一切,發揮到極限。

正因如此,不論怎樣審視自身,方然都不會將自己與那些真正的偉人相提並論。

顛撲不破的客觀規律,只不過,是假借自己之手,在蓋亞、乃至太陽系的範疇內又一次展現出來,

除此之外並無其他。

普通人,不論智力、思維還是意志,都沒有任何過人之處,對照過去一百二十五年、或者說一百二十年的路,這判斷的確有些奇怪。

然而,不論取得過怎樣的成果,在面對量子力學時,

都沒有任何額外的用處。

原本對此一知半解,或者說,這樣講還是太過自信,實際情況是根本一點也不瞭解,方然也曾想過,即便自己這樣對量子力學毫無所知的人,也並不妨礙在人類邁向永生的征途上,擔當重要的職責,那麼這樣看來,

似乎量子力學……並非是那種一定要掌握的客觀規律,難道不是嗎。

過去的想法,大抵如此,但在1509年之後,尤其是越來越多的接觸基礎物理,方然現在已沒有了這樣的念頭。

不論從什麼角度,什麼立場,如果相信斯蒂芬*霍肯、理查德*費曼,所有這些專家學者的判斷,那麼,神秘的量子力學,都是迄今爲止僅有的,人類可以此爲突破口、寄望能有所收穫的希望。

畢竟,與能級不斷攀升,卻始終沒有實質性發現的高能物理相比,

人類對量子力學的認識,直到今天,

還遠沒有完善。

在房間裡學習,時間,不知不覺的悄然流逝,因爲長時間閱讀資料而有點睏乏,起身踱步行走時,方然腦海中浮現的就是這樣一些念頭。

十幾天時間,全都用在研究上,也未必會有一星半點的收穫。

不過與過去不一樣,現在,自己並無須急躁,反正現在也沒有別的要忙。

思考從哪裡開始呢,“薛定諤的貓”,大概如此。

不久之前,與丁仲義在泳池邊的交談,給方然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甚至於,現在稍微一回憶,他都能在腦海中複述當時的每一句話,即便措辭會稍有出入,意義卻極其準確。

對自己這樣的外行而言,從想象中的“薛定諤的貓”出發,也許是比那些複雜而精妙的公式更合適,特別是,當丁仲義口中說出,“某人窺看實驗裝置的時候,只不過是將自己的量子態,與貓仔的量子態進行了‘綁定’”的時候。

或者,一隻宏觀生物的量子態,是有些難以捉摸,

那就不妨替換成基本粒子。

基本粒子,在物理學的範疇中,定義一直在進行微妙的調整,但在思考時,方然並不會在意太多細節,

而直接摹想質子的情形。

一個質子,按物理學的描述,應該具有電荷、質量、位置等諸多參量。

這些特徵參量,如果都可以完全確定——當然這不可能,測不準原理同樣無可違逆,則可以完全確定質子當前所處的狀態。

那麼在量子力學範疇內,這個質子的狀態,又會怎樣呢,一言蔽之,在沒有被任何觀察者“凝視”的時候,其處於完全的量子態,這時,任何關於該質子狀態的猜測、假想乃至推斷,都沒有任何意義。

事實,準確地講,並非如此簡單而直白,

但對方然的頭腦風暴而言,一個粗略的描述,已經足夠。

擯棄過往經歷塑造的常識,不再天經地義的認爲“物質絕對客觀”,是任何人在嘗試理解量子力學時的第一個門檻。

自己呢,現在是否在這門檻內,方然並無把握。

不過,他的確已不再認爲,當沒有任何觀察者凝視質子時,質子,仍會是被觀察時的模樣,不僅其速度、位置會“任意發揮”,甚至就連其電荷、自旋等特徵值,也完全可以是任何可能的情形。

這樣的敘述,顯然,一點也不符合常理,畢竟任何稍微接觸過物理學的人,

都會詰問“那麼當你再次觀察這個質子的時候,難道說,它的位置、速度乃至電荷,還會大大出乎你的意料?”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難道不是嗎,誰也沒有見過一個剛剛觀測、測量過的質子,在下一刻的速度、位置乃至電荷,會產生預料之外的變化,如果是那樣,則任何物理實驗,原則上都沒法進行,

不能再現、驗證的實驗,根本就沒意義,

這是毋庸置疑的判斷。

一個多麼自然而然的詰問,同時,也的確很有力,但今天的方然,卻已經不再會被這樣的問題難住。

相反,他明確的知道,所謂“觀測”這樣的行爲,無非是觀測者——不論是儀器、還是活生生的人,其量子態與被觀測對象之量子態的某種“綁定”。

進一步的,在蓋亞表面,或者太陽內這樣的世界裡,人類對任何一個質子的所謂“觀測”,甚至連“綁定”都算不上,而只是在觀測一個在宇宙誕生之初,就已經與周圍物質、進而與整個宇宙之量子態“綁定”的質子;

只是在驗證它們的“質子”狀態,僅此而已。

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二七二章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六章 渺茫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六一九章 廝殺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五四六章 農業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四六三章 兵力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一章 列車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八六八章 天頂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六四六章 抽薪
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二七二章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六章 渺茫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六一九章 廝殺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五四六章 農業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四六三章 兵力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一章 列車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八六八章 天頂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六四六章 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