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

黃褐色的洪水滾滾而下,水中夾雜着大量樹枝,隨着波浪起伏若隱若現。張儉站在遼水東岸的高地上,看着河兩岸被淹沒大半的青草地,心情十分的沉重。

“大都督,張煥將軍吉人天相,肯定不會有事的。”長史王炳見張儉久久沉默不語,上前低聲安慰。

“唉!”張儉嘆息着搖搖頭,“是本都督的錯,應該堅決阻止他去河西岸的!”

“這也不能怪大都督!”王炳也嘆了口氣,“誰能想到昨晚忽然降下大暴雨,而且短短半個時辰河水就上漲到這麼大!張煥將軍他們雖然人少,不過準備得很充分,在河對岸堅持幾天,等待水退去應該沒什麼問題。”

“但願如此吧!”張儉依舊面沉如水,如果張煥有個三長兩短,自己這輩子就完了。

“報……大都督,英國公傳來消息,皇上已經到達營州城外六十里地,請都督準備迎接!”

張儉再次看了一眼河對岸的密林,用力搖搖頭,轉身上馬向來路而去。王炳趕緊上馬跟上,離開前特意留下了十幾人,讓他們隨時留意河對岸的情況。

張儉回到營州城之後,不敢耽誤就趕緊帶人出城迎接後繼大軍,堪堪趕到城南二十里處,李世民的中軍已經到了。

“張煥呢?怎麼不來見朕?”見駕之後,李世民不見張煥的身影,馬上詢問張儉。

張儉躬身道:“皇上,張煥將軍帶了人渡河查探地形去了。”

李世民隨意問道道:“快回來了吧?”

“皇上,臣有罪!”張儉也不顧地上泥濘,苦着臉拜倒在地,“張煥將軍一定要親自渡河,臣阻攔不住,只好由得他去。不料昨晚忽然一場大雨,遼水上漲,浮橋被沖毀,張煥將軍短期內只怕回不來了!”

“什麼!”李世民大吃一驚,“什麼時候去的?”

“回皇上,昨天午後去的。”張儉偷偷看了一眼黑着臉的李世民,硬着頭皮道:“皇上放心,張煥將軍一行扮作了高句麗人,而且遼水上漲之後,河對岸的高句麗人也會疏於防備,不會知道張煥將軍渡河的事情的。一旦河水退去,張將軍肯定可以安然歸來。”

“你給朕仔細說說,他到底爲什麼要親自渡河!”

張儉提心吊膽給李世民稟報的時候,張煥一行正在密林中穿行,不時有人滑倒在地,旁邊的人趕緊一把拉起來繼續前進。

昨天那幾個百姓告訴張煥,上游河對岸三十餘里開外全都是沼澤地,因此高句麗人並未在上游駐紮重兵。張煥對照地圖發現,如果大軍能從沼澤地穿過去,不但可以避過幾座囤積重兵的堅城,而且還會像一把尖刀一樣,一刀從高句麗的肋部插進去,將高句麗的南北大軍一分爲二。

看清情況之後,張煥就決定親自過河,去看看能否從沼澤地進軍。說幹就幹,張煥馬上召集衆將商議。對於張煥的想法,衆將領都很贊同,不過大家卻堅決反對他親自前往。張煥花了許多口舌才說服衆人同意,親自帶着薛仁貴和房遺愛,率領三百精銳騎兵和紇幹承基暗刺所部一起渡河。

商議妥當之後,張煥就去找了張儉,將想法說了之後,向他索要乾糧水囊、桐油布等物,還特意要了百餘套高句麗人的軍服,以備不時之需。由於張煥的堅持,張儉只好無奈的答應下來,很快就替張煥準備好了一切東西。張煥也不再耽誤,將部下交給何潘仁和程處默,馬上帶着嚮導,從上游那座小浮橋渡過了遼水。

剛剛渡河進入密林,下游就過來一隊高句麗的巡邏隊伍,爲了不暴漏行藏,張煥放過了這些人。高句麗人見到泉嗥等人的頭顱,大驚之下也沒在上游多停留,很快就沿着來路而去。等到這夥人遠去,張煥繼續在嚮導帶領下東前進。

開始前進很順利,向密林深處前進了十幾裡之後,就開始遇見大片的沼澤地,大夥只好在林間穿行,前進速度十分緩慢。由於出發的時間很晚,等到到達大沼澤地邊緣,天色已經昏暗下來,根本就看不清楚地形。

張煥只好下令就地宿營,明天再查看地形。不料當天夜裡忽然下起了大暴雨,好在帶了很多桐油布,並沒有造成大的困擾,張煥卻整夜都在擔心河水上漲。天亮之後,薛仁貴親自沿來路查看,果然遼水忽然暴漲,那座小浮橋早已經無影無蹤。

雖然河水回落之前回不去,不過所帶的食物很充足,又在密林之中,不怕高句麗人發現,因此張煥並不是很擔心,開始認真地查看大沼澤地的情況。花了半天時間,張煥沿着大沼澤地南邊走了一圈,還讓人上拴長繩試探沼澤地的水深淺。結果很令人欣慰,如果不算暴雨忽然增加的水量,在沼澤地邊緣開出一條路來是完全可行的。

查看完這裡的地形,張煥找來周銘,詢問可有渡河良策,結果周銘告知說,向東北方向前進百餘里地就是玄菟城,說不定可以在那裡找到船隻。張煥聽取了這個建議,讓大家穿過林間小路向玄菟城進發。

“周銘,快到了沒?”翻過不知道第幾座山丘之後,房遺愛氣喘吁吁的喊住嚮導詢問。

周銘擡頭看看方位,“大人,大概再有兩個時辰就到了!”

“還要兩個時辰?奶奶的!”房遺愛咒罵一聲,抓起水囊猛灌幾口,繼續高一腳低一腳的前進。

張煥看着房遺愛滿腿的泥水笑了笑,轉頭道:“周銘,玄菟城內的情況你可知道?”

“將軍,高句麗這些年不斷南侵,玄菟城是北邊的大後方,南邊又有駐紮重兵的瀋州城,因此玄菟只駐紮了大約二千餘人。不過這是去年的消息,後來高句麗又沒有再次增兵小人就不知道了。”

張煥點點頭不再詢問,心裡卻在思忖,如果真的只有二千多兵力,不妨找個機會混進去大鬧一場。

周銘所說的時間很準確,到了申時,前方几裡開外忽然出現了一條大路,順着大路看向盡頭,那裡赫然出現了一座古樸的城池。

周銘一聲歡呼:“將軍,那就是玄菟城。”

漢武帝滅掉衛氏朝鮮之後,在此地設立玄菟郡。除此之外還有樂浪、臨屯、真番三郡,合稱爲大漢四郡,玄菟是中華領地毫無疑問!隨着漢朝逐漸衰落,遼東玄菟郡也不再復往日風采,開始衰敗下去。後來高句麗趁着中原戰亂,出兵佔領遼東之地,再次置玄菟城,不過此時的玄菟城規模大大減小,而且也不再原來的位置,向西移動了百餘里,位置也到了瀋州北邊。

張煥看見這座眼前城池,心情十分激動,自從遼東淪陷高句麗人之手,自己是第一個帶兵到達這裡的漢人將軍。

房遺愛看見城池,也是喜笑顏開:“叔珩,現在怎麼辦?”

張煥擦把汗水,回頭詢問薛仁貴:“仁貴,你認爲呢?”

薛仁貴咧嘴一笑:“大人,如果真的只有二千多人,不妨渾水摸魚!”

張煥拊掌笑道:“我也正有此意!你們誰會說高句麗話?”

房遺愛大搖其頭:“那種蠻夷的鬼話,某纔不屑於去學。”

左武衛將士全都是關內人,問了一圈只有四個人會說高句麗話,不過說的很不流利。張煥只好把希望寄託在周銘身上,幸好此人舊居遼東,那口高句麗話說的十分熟捻。

“很好!”張煥大喜,“就由你和高句麗人交涉了!承基,從暗刺裡挑選十幾個人,讓他們換過高句麗人的軍服,跟我去城內探個究竟。”

“不可!”薛仁貴和紇幹承基同時阻攔。

紇幹承基上前拉住一把霜白的繮繩,“公子千金之軀,豈可深入險地?不如讓小的帶人去吧。”

張煥苦笑道:“你看看你哪裡像高句麗人了?”

衆人看看紇幹承基,都輕聲笑了起來。紇幹承基雖然也笑出聲來,卻仍舊拉着繮繩不放。

房遺愛拍拍胸脯:“叔珩,要不我去吧。”

“你也不行!”張煥斷然搖搖頭,“高句麗都是些矮鬼,你身材這麼高大,一看就是大唐人。”

張煥這話又引起一陣笑聲,房遺愛摸摸腦袋,也跟着笑了起來。

“好了,就這麼定了!”張煥擡手阻止薛仁貴說話,“仁貴,你跟着我去就行。其他人在這裡呆着,等候我們的消息。換衣服吧!”

薛仁貴見自己也可以跟着去,也就不再堅持阻攔,安心的下去換衣服。

wωω● ttκā n● ¢ O

紇幹承基還想再勸,也被張煥攔了回去。

薛仁貴等人很快就換好了衣服,張煥則從包袱裡取出一件儒衫換上。這也是周銘的主意,他告知說如今在高句麗的貴公子,人人都以身穿儒衫爲榮。

換好衣服之後,張煥幾人策馬上了大路,大搖大擺向玄菟城而去。

由於剛剛下了一場大雨,路上行人很少,偶爾遇見幾個高句麗百姓,也都趕緊跪在路邊讓路。到了近前才發現,玄菟城並沒有護城河,而且城門大開,門口的幾個小卒見有人過來,其中一個手持長槍走上前來。

張煥雙眼望天,擺出一副紈絝子弟的模樣,看都不看這人,徑直策馬向城內走去。

“站住!”那小卒長槍一橫,擋在張煥馬前。

“大膽!”周銘大喝一聲,上前一鞭子抽在這小卒臉上,“瞎了你的狗眼,竟然敢阻攔泉公子!”

那小卒莫名其妙捱了一鞭子,正要喊同伴幫忙,忽然聽見是‘泉公子’,再看張煥風度翩翩,十足的貴公子派頭,這小卒心頭大駭,趕緊伏地請罪。如今在高句麗,泉蓋蘇文大權獨攬,泉氏一族氣焰熏天,即使是旁支子弟也十分囂張跋扈,這小卒哪敢去辨認真假。

其他幾個小兵聽得清楚,更加不敢阻攔,紛紛上前賠禮,恭迎張煥入城。張煥冷哼一聲,拍馬向城內走去。

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二百八十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三)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
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二百八十四章 泉蓋蘇文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三)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