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

通往秦州的官道上,數十人正護衛着倆輛馬車前進。忽然前面那輛馬車的輪子碾過一塊石頭,小小顛簸了一下。車內閉目養神的張煥睜眼一看,小癡正趴在車墊上專心的餵養小鷹,絲毫沒留意剛纔的那一下顛簸。張煥微微一笑,掀開車簾向外邊看去。

窗外的官道兩旁,是一排排的綠樹,更遠處是一座座林立的山峰。離開蘭州城差不多有兩個時辰了,羣山阻隔之下,高大的城牆早就已經看不見了。

今日辰時,張煥一行就離開蘭州,踏上了迴轉長安的路程。除了他點名要的阿提力之外,李大亮還另外派了五十人護送,這些人是李鐵去挑選的,都曾經跟着張煥去過高昌。

見到他探出頭來,馬車旁邊的霜白低嘶一聲跑了上來,毫無防備的王玄策一個趔趄,差點掉下馬去。

“玄策啊,你這騎術可夠嗆啊!”張煥伸手摸摸霜白,順帶着打趣起了王玄策。

“咳……叔珩啊,霜白認生得很,不怪我騎術不精。嘿,霜白,別亂跑!我一定馴服你!”王玄策一邊搖頭否認自己騎術不精,一邊繼續和霜白較勁。

“隨便你了。”張煥笑着搖搖頭,放下了車簾。

離開蘭州城時,霜白還是張煥騎着的,後來小癡將他拉上了馬車,讓他一路好好休息。王玄策早就想試試霜白的神駿,借這個機會正好得償心願,可惜霜白認生,王玄策被折騰的不淺。

“除了你我,其他人霜白都認生的。”聽見外面王玄策的呼喝聲,小癡也擡起頭來微微一笑。

“是啊,休勒思告訴我馬通人性,確實如此。”

說起休勒思,小癡一下子想起那倆個小姑娘來,心裡頗有些想念。張煥趕緊岔開話題,向小癡詢問起禮物的事情。爲了裝下禮物,還另外找了輛馬車,不過大都是杏花送的蘭州土產。

“哼!人家都預祝你弄璋之喜了!”小癡取出清單看了一眼,語氣有些酸酸的。

“咳……昨晚我要……你不答應啊。”張煥輕咳一聲,一臉壞笑的看着小癡。

“呸!壞人!”小癡輕啐了一口,想起昨夜的旖旎,臉色一下子紅了,“沒成婚前,那樣……你想都別想!”

“唉……那還要等很久的!”張煥故意嘆了口氣,“玉兒聽信了李淳風的話,說是今年不能成婚,真是令人沮喪。”

“哼!你就知道掛念着妙玉姑娘,卻不知道……傻瓜!”

“又說我傻瓜?我哪裡傻了?”張煥湊過去,“再不說清楚我饒不了你。”說話間,一雙手又不老實起來。

“外面有人呢!”小癡白他一眼,一把打掉他的手,“你就是傻瓜!竟然不知道……懶得和你說這個,反正你很快就會知道的。”

張煥本來只是在開玩笑,見她如此反而心裡有些疑惑,只是小癡執意不說,也只好作罷。不過說起妙玉,張煥一下子想起其他親人,心中只恨不得插翅飛回去。

“走了多遠了?”張煥掀開車簾,詢問趕車的李銀。

“公子,拐過東邊那座山就是上次紮營的地方,大概還有一百多里路就到秦州了。”

張煥擡頭一看偏僻的道路,心中還有些印象,依稀記得當時是穿過一座小山谷之後,在一座山腳下安營紮寨的。

果然,到了上次紮營的地方,就能見到遠方那座小山谷了。張煥讓隊伍停下休息一會,自己下去看了一圈,心裡頗有些感慨。

大家都忙着休息喝水,誰都沒注意到,遠處那座山谷上方有幾人正在看着這邊。

“是他們嗎?”一個瘦高的漢子轉頭詢問身邊一人。這漢子鷹鉤鼻子,臉色黝黑,微微發藍的眼中帶着一絲寒冷,一看就不是漢人。

“回大人,就是他們!”身邊一人隨手打開籠子,將幾隻信鴿放飛,“昨天從此地放飛到蘭州的信鴿都回來了,那邊說的很清楚,兩倆馬車隨行,大概五十人護送。如今人數和馬車數量都完全符合,肯定不會是別人。”

“準備吧!”

“對了大人,剛纔最後那隻信鴿帶來的消息說,點子騎得是一匹白馬,一直走在隊伍前面。”

“好!告訴兄弟們,先招呼騎着白馬那人!然後再殺出去,一個不留!”

“喏!”

張煥等人休息片刻後,就開始繼續趕路。上馬車之前,張煥不經意的擡頭望了眼天空,卻看見幾只鴿子飛過。張煥還以爲是往來蘭州和秦州之間的信鴿,並沒放在心上。

王玄策仍舊騎着霜白,不停的和它較勁。霜白看來也和他卯上了,擰着脖子就是不乖乖聽話。王玄策本來走在最前面的,即將進入山谷時,卻落在了幾個人的後面。

張煥聽見他又在呼喝霜白,笑着掀起車簾觀看。

就在這時,異變突起!

只聽得山谷前方一陣強弩破空聲,近百支弩箭一起向着王玄策所在方位而去!

“玄策小心!”張煥剛來的及大叫一聲,箭矢已經射到!

眨眼之間,前面的幾個人已經被射成了刺蝟,紛紛倒地落馬。王玄策躲閃不及,左腿和前胸同時中箭,頓時鮮血飛濺!幸好霜白通靈性,忽然向右側前方衝出幾步,雖然將王玄策拋到了地下,不過卻躲過了更致命的箭矢。只聽得一陣篤篤聲響,此前王玄策所在的位置上已經插滿了箭矢。

“殺!”

箭矢過後,只聽得一聲低喝,緊接着從山谷裡面奔出近二百餘灰衣騎士,個個戴着面罩,吶喊聲中揮舞兵器衝了過來!

“迎敵!”張煥也顧不得查看王玄策,大喝聲中跳下馬車,伸手抄起馬車上的長槊。

小癡緊隨其後跳了下去,手持長槍站在張煥身側。李鐵兄弟也各自抄起兵器,策馬護衛在張煥周圍。

護送張煥的這五十幾人,都是久經戰陣之人,見到有敵來襲,除了十人護衛在張換身前之外,其他的四十幾人迅速列隊迎了上去!

百多步距離轉瞬及至,雙方迅速廝殺在一起。一時之間,戰馬嘶鳴聲、兵器相交聲和慘呼聲交織在一起,寧靜的山谷剎那間沸騰起來。

張煥手下雖然精銳,無奈對方也非泛泛之輩,而且人數衆多,一個照面間就有十餘人被砍落馬下。剩下的二十幾人迅速靠攏,雖然結成了一個小圓陣,卻被對方一陣圍攻,形式岌岌可危。與此同時,這羣灰衣騎士分出了一百人左右,向着張煥這邊殺了過來。

手下爭取到的時間雖然短暫,張煥卻已經喚來霜白騎了上去,小癡也上馬提槍,面色冷峻的看着衝過來的百餘人。

李鐵急促道:“公子,我們抵擋一陣,你和小癡姑娘趕緊走吧!”

“不行!我豈能拋下你們逃跑!”張煥斷然拒絕,一揮長槊喝道:“兄弟們,一起迎敵!”

“喏!”身邊十餘人齊聲大喝,緊握手中刀劍盯着對手。

那灰衣騎士的首領見張煥等人竟然沒有逃跑,倒是有些驚訝。看見張煥身上的官服,此人才知道他是正主,揮刀一指張煥!

山谷中的喊殺聲傳出很遠開外,驚飛了不少鳥雀走獸。而在山谷東邊幾裡處,一隊黑衣騎士正在向西前進,爲首的漢子身材高大,國字臉,濃眉大眼,面色十分沉穩。聽到喊殺聲,這漢子面色一變,趕緊下令加速前進。

見到對方衝過來,剩下的十人明知不敵,仍然飛蛾撲火般迎了上去!

那首領使用的是一柄四尺長刀,手起刀落間就將倆人砍於馬下,策馬直奔張煥而來,李銀李銅見狀,一夾馬腹迎了上去。三人都用的是長刀,馬匹交錯間已經對了幾招,只聽得金鐵交響,那人以一敵二竟然不落下風。

這首領雖然被擋住了,另外幾人已經衝到了張煥身前,卻被小癡和李鐵刺落馬下。

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山谷前的四十幾人已經死傷殆盡,對方剩下的幾十人也紛紛奔了過來!

李鐵咬咬牙,伸手拉住霜白的繮繩用力一扯,霜白嘶鳴一聲轉過身子。

“小癡姑娘,護着公子快走!”李鐵暴喝一聲,一刀紮在霜白屁股上,霜白慘嘶一聲,邁開蹄子向着來路奔去!

“保重!”小癡眼中含淚,撥轉馬頭緊跟着張煥而去。

張煥猝不及防,等到回過神來,霜白已經奔出百餘步。

“停下!霜白,快停下!”張煥想要勒住它,不料霜白受傷之下性子大發,只顧着狂奔,絲毫不願停下腳步。

小癡趕上前來,厲聲喝道:“留得有用之身才能報仇!你要他們白死嗎?快走!”

張煥回頭一看,手下將士已經全部落馬,李銀李銅也躺在地上渾身浴血,只有李鐵一人還在拼命擋住那首領,身後已經有數十騎追了上來!

就在張煥回頭一瞥間,李鐵也被身後一杆長槍刺中後心,身子搖搖欲墜!猛然間李鐵暴喝一聲,用盡全力將手中刀擲向偷襲那人!那人偷襲得手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一刀穿心而過。李鐵暴喝聲中飛身離馬撲向那首領,那首領猝不及防之下,竟然被他撲落馬下,倆人摟在一起在地上翻滾起來!

“駕!”張煥剎那間鼻子一酸,回過頭來猛拍霜白。

張煥和小癡沿着官道飛奔,身後百餘人則窮追不捨,一追一逃間很快就到了幾裡開外。

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克遼東城(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三十一章 信鴿飛翔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二百零八章 紡織城的建立
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克遼東城(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三十一章 信鴿飛翔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二百零八章 紡織城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