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

曹憲一臉不悅的瞪着張煥,張煥自知理虧,趕緊陪着笑插科打諢的道歉。曹憲對苗影招招手,苗影微笑着走到他身前。曹憲拉着苗影打量了一番,臉色才緩和下來。

張煥見他臉色好看了些,取出個盒子笑道:“恩師上了年紀,看東西難免吃力,學生特意找人做了一副老花鏡,恩師請試試。”

曹憲冷哼一聲,看都懶得看他。張煥將盒子遞給苗影,苗影嘴嘴一笑,取出老花鏡來小心的給曹憲帶上。張煥趕緊翻開一本書,湊到曹憲眼前。

曹憲戴上眼鏡,還有些不習慣。這時看到那書上的字跡忽然清晰了,‘咦’了一聲,一把拿過書來觀看。看了一會又去換了幾本書,試過之後一臉喜色。

張煥笑道:“恩師,這東西可還滿意?”

曹憲捻鬚笑道:“甚好!甚好啊!有這東西,老夫也可以多編注幾本書出來。”笑聲剛停,又板着臉道:“你少來糊弄老夫,這次的事情還沒完。”

張煥對苗影使個眼色,苗影笑道:“曹大夫不要生氣,相公瞞着您,也是不想讓您擔心。這不,事情一了,他就趕緊來給您稟報了啊。”張煥趕緊點頭哈腰認錯,旁邊曹巖也笑着勸了幾句。

曹憲本來還想板着臉,這時見張煥模樣可笑,不復平時的淡然,忍不住就笑道:“你這小子,總是不安分!罷了,這次就算了。”

張煥笑道:“多謝恩師寬厚。其實當時學生也只是有個模糊的計劃罷了,直到侯思齊去了揚州,計劃纔開始實施的。”

曹憲嘆道:“侯思齊學識風度都是好的,沒想到竟然做下這種事,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張煥道:“皇上隨後的處理決定,倒是令學生有些不解。”

前幾天妙玉的信件中,已經將李世民的幾道聖旨內容告訴了他。

曹憲看他一眼道:“你消息倒是靈通。巖兒,你帶着這小姑娘去見見你母親她們。”

曹巖知道曹憲有話要說,當下帶着苗影去拜見曹府的女眷。

曹憲等他倆出去,這才道:“既然你消息靈通,可猜得到皇上的真實意思?”

張煥笑道:“恩師說笑了。在學生看來,皇上似乎不想牽扯太廣,因此用侯思齊做了替罪羊,實際上是爲了保住東宮那位吧?”

曹憲搖搖頭道:“叔珩啊,你還是閱歷不足啊!皇上不是不想牽扯太廣,而是在等待時機一網打盡!皇上那幾道聖旨,看似是給了太子殿下更大的權力,實際上是在‘捧殺’太子!即使太子殿下沒有什麼想法,侯君集那些人野心甚大,有了更大的權力,只怕不會安分的。”

張煥煥然大悟,自己所知的李承乾謀反案,好像就是侯君集力主挑起來的。而那件事的結果就是,李世民將東宮一系連根拔起。

曹憲見他明白了,接着道:“你也不想想,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又夠資格和太子密謀合作的,能是什麼人?”

張煥脫口而出:“世家門閥!”

曹憲點頭道:“不錯!皇上前次借詩詞之爭拿你當棋子,實際上已經準備向世家開戰。這次皇上隱忍不發,在老夫看來,是爲了將來某個時機到來時一戰而定!”

張煥道:“恩師的意思是,皇上已經有了廢太子的意思?只是礙於各方原因,這才準備捧殺太子,藉此機會掃滅世家門閥?”

曹憲道:“這種事心裡知道就是,不可再提!”

張煥記得,五姓七家是在唐末才基本消亡的。難道因爲自己的到來,會產生蝴蝶效應不成?清河崔氏爲首的世家門閥,可以說是大唐王朝身上的超級毒瘤。若是有機會,能幫着李世民將這個毒瘤提前掃滅,自己一定會竭盡全力!

張煥並不知道,他在揚州的行動雖然隱秘,卻因爲小癡而露出了蛛絲馬跡。

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居住在清河郡,清河郡前朝時就改郡爲縣。南北朝時講究士族門第,崔氏被列爲一等大姓。大唐立國後,崔氏仍舊勢力龐大。在朝堂和士林都有不菲的聲望。因此當今崔氏族長崔伯顏纔在做世家譜時,把自己排在皇族之前。

前朝開皇六年,崔氏將祖宅擴建之後,佔地不下五十餘畝。如今的族長崔伯顏,就居住在城東的老宅裡。

這崔氏不愧號稱當今第一世家,單單看那客廳牆上,就有王右軍的一幅真跡,以及顧長康的幾幅畫。整個客廳裝飾的清雅秀麗,毫無暴發戶那種富麗堂皇。

此時在客廳裡,崔伯顏的長子崔世裕正在主位坐了,倆邊分別坐着幾個中年人,也都是幾家門閥的主要掌權者。

崔世裕道:“今日找各位來,想必爲了什麼大家都知道,請各位說說看。”

左手第一個清瘦中年文士道:“我范陽盧氏將東西帶來了。”這文士乃是盧思德之父,范陽盧氏族長的嫡長子盧道林。

下首的白麪文士接道:“我趙郡李氏也帶來了。”這人乃是趙郡李雋,是趙郡李氏族長的堂兄。

其他幾人也相繼表了態,唯有一個胖胖的中年男子沒有說話。這人乃是太原王氏當今族長的弟弟,王浩王叔易。

崔世裕一臉微笑:“王兄可是有什麼不方便?”

王叔易道:“小弟倒沒什麼不方便的,族長的意思是,即使以後重新打通關節,我王氏也不再參與漕運。”

其他幾人聞聽,各自臉色不豫。

崔世裕仍舊一臉微笑:“敢問王兄,王氏可是有新的打算?”

王叔易微笑道:“族長有心向西域發展,這個和諸位不會衝突的。東西在此。”說完取出一隻匣子,放在了桌上。

崔世裕眼中寒光一閃,搖頭嘆息道:“人各有志,我等也不強求,提前預祝王兄一族順利了。”

王叔易笑道:“多謝崔兄吉言了,小弟身子疲憊,還請崔兄體諒讓小弟先去歇息。”

崔世裕笑道:“來人,帶王賢弟下去歇息。”

盧道林等王浩下去後,一臉怒氣道:“王氏一族,離心離德啊!”

崔世裕笑容一斂道:“侯思齊之事剛剛發生,目前不宜亂了陣腳,暫時由得王氏去吧。可惜當日老夫緊趕慢趕,趕到洛口倉時侯思齊已經服毒身亡,沒有從他嘴裡得知詳細內情。”

當日侯思齊服毒身亡之後,一輛馬車曾經在侯府門外停留,原來正是崔世裕的馬車。

盧道林道:“太子那邊怎樣?”

崔世裕道:“事發之後,老夫就和陳國公達成共識,讓侯思齊做了替罪羊。只是皇上先是將漕運司遷移,接着又令他寵信的長孫衝做漕運使。想要打通關節,只怕很難!”

李雋問道:“那侯思齊歷來謹慎,這次怎麼會栽了跟頭?”

崔世裕嘆道:“事發之後,我就動用了一切關係,試圖找出幕後之人。起先還以爲是魏王所爲,最後還是宮裡的眼線傳來消息,毓秀宮的侍衛公孫小癡曾經帶了一頂轎子進宮。緊接着皇上就去了毓秀宮,還找了幾個算學大師。因此可以斷定,賬本應該落在了皇上手中。好在侯思齊已死,那些出賬無法解密,不會牽連到我等。”

盧道林皺眉道:“公孫小癡又是如何得到了賬本?”

崔世裕道:“具體情況無人得知,不過公孫小癡回宮之前,曾在張煥身邊待了幾天。”

盧道林愕然道:“江都那個小子?”

崔世裕點頭道:“侯思齊賬本是在揚州丟失的,而那幾天張煥正在揚州,因此老夫懷疑這件事說不定和張煥有關。”

李雋怒道:“又是這個小子!前番我幾家的子弟前去江都,就被他大大羞辱。如今又和我等作對,真是膽大包天!”

盧道林搖搖頭道:“也不一定就是張煥,想那張煥只是一個白身,如何能做出這等事?”

崔世裕也道:“老夫也只是懷疑罷了。不管是不是張煥做的,以後我等都要齊心協力,阻攔這小子登上朝堂!”

李雋一臉不以爲然:“崔兄是不是高看那小子了?”

崔世裕嚴肅道:“不然!那小子似乎很敵視世家,不過說實話才華確實不錯,如今又被皇上看重。萬一得登高位,豈不是多一個勁敵!”

李雋陰陰一笑道:“要不要派人……”

崔世裕趕緊阻止道:“暫時不可!如今看似風平浪靜,其實暗潮洶涌。那張煥如今名滿天下,又是曹憲的弟子,隱隱然已經是寒門領袖。若是出了意外,皇上勢必不會幹休。我等目前要做的,就是韜光養晦,暗中全力支持太子。只要太子殿下順利登基,這天下還有什麼是我們得不到的?”

盧道林道:“只是可惜了漕運糧草,那麼大的利益!”

范陽盧氏最接近高句麗,因此漕運獲益最多,忽然減少一筆巨大收入,盧道林自然有些心疼。

崔世裕道:“家父本來就準備暫時結束這事,因此才讓諸位將賬本帶來一併銷燬。當初決定和太子殿下一起做這種事,目的是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並不是爲了些須錢財,而是將太子殿下緊緊地綁在我們的船上!各位都是明白人,切不可爲了一時之利,而損害我其他幾家的利益!若是有人敢暗中行事,就是我其餘幾家的共同敵人!”

盧道林等人趕緊答應了,保證各家族同進同退,絕對不私下行事。

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二章 學友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克遼東城(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
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二章 學友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四十五章 引而不發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克遼東城(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一百六十二章 碎葉城下的兩場戲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