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

張煥湊近李治耳邊,小聲說出一個人名。李治聽了眼前一亮,鄭重的點頭答應,臉色也好看了很多。張煥見他恢復過來,笑着倒了杯茶遞給他。李治接過來正要道謝,門外侍女忽然來報說皇上來了,倆人嚇了一跳,趕緊出去迎接。

見到李治果然在這裡,兕子喜笑顏開的上來一把拉着他,態度比平時親熱了很多。李治略微有些莫名其妙,笑着將她抱了起來。李世民心中一動,最近幾年,兕子似乎從來沒和其他哥哥們這樣親近過!

張煥躬身道:“參見皇上!”

“不必多禮,雉奴和你說什麼了?”

“晉王和臣說了一點煩心事,臣開解了一番。”

“哦?”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治,心裡竟然有些妒忌張煥,雉奴有煩心事不和自己說,竟然真的和張煥說了。還好張煥說起來不是外人,否則的話一旦傳出去,豈不是給皇室蒙羞!

“哥哥,父皇很擔心你,才和我們一起來的哦。”兕子摟住李治的脖子,轉頭看着李世民,一臉燦爛。

“兒臣多謝父皇掛念!”李治有些哽咽,“讓父皇擔心,兒臣不孝!”

“兕子啊,去和姐姐們玩耍好嗎?”

兕子知道大人有話要說,嘻嘻一笑蹦蹦跳跳向大廳跑去。

支開了兕子,李世民一臉鄭重道:“雉奴,你不怪青雀?”

“這個……兒臣不敢撒謊,確實有些怨恨的。不過想來總是親兄弟,四哥應該只是嘴上威脅吧?”

“是嗎?”李世民淡淡的反問一句,“你覺得朕對你大哥的處置如何?”

“回父皇,大哥雖然做下錯事,還是雉奴的大哥,還是父皇的兒子!若是可以的話,兒臣請求父皇恩准,讓大哥逢年過節時可以回京拜望父皇。”

“是啊,承乾不管做了什麼,都是朕的兒子!張煥,你說呢?”聽見李治如此說,李世民很是欣慰的嘆口氣。

張煥微笑道:“皇上舐犢情深,臣十分感動!晉王友愛兄弟,臣也十分敬佩。”

“是嗎?有些事情,衛公可和你說過什麼?”

張煥心頭一凜:“回皇上,二哥從來不和臣說這種事情。”

“呵呵,朕就知道,衛公不會參合這種事!你和雉奴素來交好,爲他說話也是人之常情,朕不會責怪於你!”

“謝皇上!”

“雉奴,你很不錯,沒讓朕失望!”李世民走到李治身前,用力拍拍他的肩頭。

李治鼻子一酸,差點掉下淚來。從小到大,這還是父皇第一次誇獎自己!偷眼看了一下張煥,心中感激萬分。

“朕還要去個地方,雉奴,你好生陪着兕子玩耍,早些回宮去。”李世民微笑着吩咐一句,轉身就準備離去,走出幾步後招招手讓張煥也跟上。

張煥對李治使個眼色,緊跟在李世民身後出了門。張煥原以爲李世民會有話問自己,沒想到李世民只顧着匆匆而行,絲毫沒有和他說話的意思。到了地點,張煥驚訝的發現,原來李世民要來的竟然是魏王府!見到皇上來了,門房趕緊進去通報。

“皇上,臣能否不進去?”

“不必多說,跟朕進去!稍後朕還有話問你。趙胡纓,你們就地等候。”

張煥無奈的搖搖頭,只好跟着李世民走了進去。

一進大門,就是一面巨大地照壁,拐過照壁,眼前是一座極大的院子。一個垂髫小童正蹲在一枝花樹下,聚精會神的看着什麼。周圍幾個侍女正要參拜,被李世民揮手阻止,悄悄走到了那童子後面觀看。張煥笑了笑,也輕手輕腳走了過去。

“螞蟻爹爹,螞蟻媽媽,欣兒給你們帶來了這麼多好吃的,你們要好好餵養小螞蟻哦!嘻嘻,有什麼好吃好玩的,母親都會留給欣兒呢,欣兒纔不會吃獨食,都會和父王還有弟弟一起吃呢。”那孩童喃喃自語,正拿着一盤糕點逗螞蟻玩耍。

“哈哈,欣兒,有好吃的怎麼忘記皇祖父了?”李世民聽他說的有趣,忍不住一把將他抱了起來。

這孩童驚呼一聲,轉頭見到是李世民,小臉上堆滿了笑容,奶聲奶氣喊道:“皇祖父,欣兒下次有好吃的,一定帶到皇宮去和皇祖父一起吃。”

“好好!欣兒真是孝順。”李世民樂的大笑,用力將他拋起來又接住,欣兒也樂得哈哈大笑。一時之間,院中充滿了溫情。

看到這一幕,張煥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的情景,心裡也十分溫暖,笑着對這孩童做個鬼臉。這孩童生的瓷娃娃一般可愛,一雙漆黑烏亮的大眼睛看了張煥幾眼,歪着腦袋也對他做個鬼臉。

“這是青雀的大兒子李欣,今年才三歲。”李世民笑着對張煥介紹一句,一如普通人家慈祥的祖父。

“皇祖父,他是誰啊?”

李世民心情愉悅,隨口道:“哦,他啊,是你高陽姑姑將來的駙馬。”說一出口才覺得不妥,趕緊伸手替李欣整整帽子,以便掩飾自己的一絲尷尬。

李欣拍手笑道:“哇!高陽姑姑的駙馬啊!姑丈你好。”

“欣兒,你好啊!”張煥笑着答應一句。

“姑丈,可以帶我去玩嗎?”李欣嘟嘟嘴,“父王最近總是很忙,每次欣兒找他玩,他都說去去去,父王有大事要忙!”

李世民聽到這句話,微微皺皺眉頭。

“哦,可以啊!呵呵,我家中很多小孩呢,對了晉陽公主也在哦。”

李欣鼓掌道:“好啊好啊!兕子小姑姑也在!皇祖父,欣兒可以去嗎?”

“這樣啊!那好吧,朕讓人帶你去。”李世民笑着答應了,吩咐侍女抱着李欣去找趙胡纓,護送着前去張煥家中。

“皇祖父,那麼欣兒去了哦。你和父王說完話,也來玩好嗎?”

“哈哈,好好,你先去吧,朕隨後就來。”

和兕子一樣,李欣也伸出小指和李世民勾了一下,蹦跳着跑了出去,幾個侍女趕緊跟上。

李世民等李欣不見了人影,這才帶着張煥向裡走去。剛走到內院,李泰就帶着王妃閻婉迎接了上來,見到李世民就要行禮。

“罷了!不必多禮。對了,兕子在張煥家中玩耍,朕讓人將欣兒也帶過去玩了。”

李泰很有深意的看了張煥一眼,笑着道:“父皇做主就是。只是欣兒頑皮得很,給張大人添麻煩了。”

“下官張煥見過魏王,見過王妃。魏王客氣了,下官最是喜歡孩子的。”

“哈哈,叔珩不必多禮!那麼以後孤王會時常讓欣兒過去玩耍的。”

“下官隨時恭候。”

“好了,都別客套了,進去說話吧。”

“遵旨!”

進入內院之後,裡面竟然有一口小湖泊,湖上搭建了橋樑,湖中心有一座精緻的涼亭。李泰帶着李世民和張煥,去了湖中涼亭就坐。閻婉親自奉上茶水,行禮後退了下去。

“父皇,叔珩,這可是按照叔珩所說泡的清茶,請嚐嚐。”

“謝魏王殿下!”

李泰笑着道:“你和高陽妹子的事本王也知道,以後就是自己人,別這麼客氣。”

一杯茶水下肚後,李世民面色一整,輕咳一聲準備說話。李泰趕緊放下茶杯,有些緊張的看着李世民。

張煥道:“皇上,要不臣先告退?”

“不必了,你也聽聽吧。青雀,朝廷大臣大多勸朕立你爲太子,你怎麼看?”

李泰忍住心跳道:“父皇,兒臣若爲太子,必定延續父皇的朝廷策略,讓我大唐更加強盛繁榮!”

“有人勸朕讓承乾留在長安,你怎麼看?”

李泰皺眉道:“回父皇,大哥犯下謀逆大罪,父皇大發慈悲僅僅將他貶爲庶人,這已經是天大的恩賜!若是大哥留在京城,只怕會有是非!”

“象兒還小,朕想讓他留在身邊,你以爲呢?”

“父皇,萬萬不可!象兒既然已經被貶爲庶人,豈可留在父皇身邊!”李泰聽李世民竟然要將李承乾的長子留在身邊,趕緊出言阻止。

“說的也是!”李世民淡然點點頭,“有大臣勸朕立雉奴爲太子,進諫說若是立你爲太子,將來雉奴只怕處境不妙!”

李泰聞聽,心中大罵長孫無忌,趕緊道:“雉奴如今年幼,豈可爲太子?若是父皇將皇位傳給兒臣,兒臣將來一定將皇位傳給雉奴,以免父皇擔心!”

“是嗎?”李世民眯着眼睛,靜靜的看着李泰。

李泰起身跪倒在地道:“兒臣可以起誓!請父皇相信兒臣!”

李世民淡淡問道:“你將皇位傳給雉奴,你的兒子們怎麼辦?”

李泰咬咬牙:“父皇若是不信,兒臣願意將欣兒和徽兒殺了!以後也不再生養孩子,保證將來把皇位傳給雉奴!”

李泰口中的徽兒,就是他的次子李徽,如今尚未滿一歲,生的也十分可愛。

李世民聞聽勃然大怒,語氣冰冷道:“你說什麼?”

李泰有些昏了頭,竟然沒聽出李世民的怒意,將那句話又說了一遍。

“混賬東西!”李世民猛然起身,一腳將李泰踹翻過去,指着他怒喝道:“虎毒尚且不食子,你卻爲了皇位要殺了那麼可愛的兒子!你別忘了,欣兒徽兒不但是你的兒子,也是朕的孫子!如此狼心狗肺之徒,朕豈能相信你,將大好江山交到你手中!”

“父皇息怒!父皇息怒!”李泰被踹翻在地,似乎纔回過一點神來,趕緊膝行過來抱着李世民的大腿低聲乞求。

李世民氣得渾身發抖,只覺得心中一片冰涼!眼前這個兒子,真的就是那個性格溫和,被自己認爲才華出衆、溫潤如玉的青雀嗎?剎那間,李承乾、侯君集、長孫無忌、兕子……很多人說過的話都浮現在了李世民心頭。

“青雀!”

“兒臣在!”

“自今日起,沒有朕的旨意,你不許踏出府門半步!若有違抗,朕必定不輕饒!”

“父皇……”李泰身子一震,緩緩的鬆開抓住李世民的手,癱坐在了地上。

李世民怒氣不減,一拂袍袖氣哼哼的轉身就走。張煥匆匆對李泰打聲招呼,也跟在李世民身後離去。目送二人離去,李泰如夢初醒,這纔想起剛纔昏了頭說了什麼!父皇最恨的,就是手足相殘!偏偏自己還說要殺子傳弟,這種謊言豈能騙得過父皇?一時之間,李泰悔恨交加,似乎已經看到皇位離自己漸行漸遠,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朕確實是個失敗的父親!”一出魏王府大門,李世民嘆口氣撂下一句話,就冷着臉不再說話。張煥暗自嘆氣,也不敢相勸。

直到再次來到張煥家,見到兕子和李欣,李世民才勉強露出一絲笑容。和小傢伙們說了幾句話,又吩咐兕子好好帶着李欣玩耍,李世民將李治叫到了張煥的書房,當着張煥的面,讓他發誓一定會善待承乾和李泰的子女。李治愣了一下才明白過來,趕緊按耐住心頭的狂喜,鄭重其事的發了個毒誓。

李世民面無表情的聽完之後,淡淡道:“朕累了,先回宮去了。”

恭恭敬敬的將李世民送走,再回到書房時,李治忽而大笑忽而大哭,連帶着又蹦又跳,差點沒將張煥的書房鬧騰個底朝天。安靜下來之後,李治走到張煥身前,一臉感激的行了一禮。

“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張煥趕緊扶起他,“經過了這麼多事,咱倆也算是好朋友了,既然是好朋友,何必見外呢?”

“你說得對!”李治直起身子,右手握拳在張煥肩頭用力擂了一拳,語氣十分真摯道:“我們不但是好朋友,就算拋開雯兒姐姐的關係,在我心裡,你也是我李治最好的兄弟!我衷心希望,就算將來我坐上那個位置,你也拿我當兄弟看待!”

張煥說起來有倆位‘親哥哥’,然而一個很少打交道,另一個根本沒見過面。李靖對自己確實不錯,不過畢竟年紀相差太多,雖然稱呼他爲兄長,內心深處更願意將他看做一位可親可敬的長輩!房遺直兄弟和柴令武三人,雖然是實實在在的兄弟關係,然而只能算是好朋友。如今真正能稱得上兄弟的,似乎也只有遠在江都的曹巖以及眼前的李治了。

李治明知自己即將成爲太子,甚至將來是皇帝的情況下,仍然願意和張煥做好兄弟,而且言辭十分誠摯。張煥雖然對於和皇帝做兄弟還是有些擔心,但是在這一刻心裡很是感動,也重重擂了李治一拳!

李治心情激盪,伸出手道:“讓我們一起努力,如你所說,開創一個屬於我們的盛世!爲我大唐建立萬世基業!”

“好!”張煥慨然答應,和李治重重的擊掌三下!

李治收回手,看了看張煥忽然放聲大笑起來,這一刻的李治,在張煥眼中竟然有一股前所未有的豪邁之氣!張煥爲這股豪邁之氣感染,也跟着大笑起來!

貞觀十四年九月十八日朝會,在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的力主之下,時年虛歲十四的晉王李治,被李世民正式冊封爲大唐太子。朝會結束後,李世民率領滿朝文武昭告太廟,新太子李治當着列祖列宗發下誓言,永遠善待兄弟姐妹以及他們的子女。

同日,魏王李泰改封爲順陽王,攜同家眷徙居均州鄖鄉。除了其子李欣可以隨意回京探望李世民之外,李泰和王妃閻婉等人無聖旨不得還朝。

庶人李承乾也在當日動身,帶着家眷前往黔州,臨走之前,李世民特意帶着李治和兕子前往灞橋相送。此前父子倆人已經有過幾次深談,彼此之間的隔閡消除了不少。告別的時侯,李承乾將一口箱子交給李世民,在兕子的大哭聲中上了馬車悄然離去。

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一百九十章 兌換風潮(上)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四)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
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強渡遇阻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一百九十章 兌換風潮(上)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九)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三百一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四)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