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學友

“桂花糯米藕,三文錢一份咯……”

“糖人兒糖人兒,一文錢倆個咯……”

商販的叫賣聲將張煥從沉思中驚醒過來,原來不知不覺就來進了江都縣城。不過張家村離江都縣城本來也就幾里路,慢慢走一刻鐘左右也就到了。

張煥收攏了心思,向着城西的縣學走去。

江都縣此時劃歸於淮南道,在揚州西南二十餘里。江都南接長江,西臨江南河,位置十分重要,又是揚州治所,因此頗爲繁華。

張煥安步當車,不一時就走到了縣學門口。這縣學所在院子十分清靜,院子不大,門口的匾額上只提了‘江都縣學’四個大字,字跡遒勁有力,乃是江都大儒,也就是江都縣學的創始人曹憲所書。院內瓊花片片,間或數叢綠竹,一口小小的池塘裡還立着幾塊假山,清澈的湖水裡有魚兒游來游去。

張煥雖然已經來了一次這裡,再次看到這小巧玲瓏的江南園林,還是讚歎不已,這可比後世的大學漂亮多了!

“叔珩,今天來的比我早啊!”

張煥正要走向學堂,忽然聽到身後有人打招呼,聽到這個很熟悉的聲音,張煥微微一笑,轉過身來。

張煥微笑着回過頭來,身後也是一個少年,一身青衫,濃眉大眼,個頭很高,很是孔武有力。見到張煥回頭,這少年幾步上前,輕輕擂了張煥一拳。

張煥張煥笑道:“曹兄,今日何來太遲?”

這少年喚作曹巖,是張煥最好的朋友,以前的張煥性格懦弱,曹巖沒少爲他出頭。張煥上次來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有些迷糊。好在曹巖知道他被人打了,也不計較,對於張煥的不知之處,都一一耐心告知。張煥見此人性格豪爽,兼之古道熱腸,內心裡已經接受了這人作爲自己的好友。

曹巖也笑道:“今日被家中長輩訓了一頓,去背了半晌家訓,因此來遲了。”

此時又有數名學子走了進來,見到曹巖都相繼行禮,對張煥卻是視而不見。曹巖見這幾人不理會張煥,微微有些惱怒,草草還了禮,拉着張煥走進了學堂。

學堂裡已經有十餘名學子在裡面了,見到張煥進來,其中一人高聲笑道:“哎喲,這不是張大才子嗎?前幾日我沒來,聽說大才子被人敲了悶棍,差點就下地獄了。要不要我告訴我爹,將那敲你悶棍的抓到大牢啊?”

這人叫做金浩,其父是江都縣尉,平時就囂張跋扈,最是看不起寒門子弟。金浩話一出,數名學子都跟着起鬨,學堂裡一時亂了起來。曹巖眼睛一瞪,就要說話,張煥一把拉住他,微微搖搖頭。曹巖掙了幾下沒掙脫,微微嘆口氣走到座位坐了下來。說是座位,也就是一個蒲團,此時還沒有椅子,雖然也有胡凳,不過在學堂裡還都是跪坐。張煥的座位緊挨着曹巖,也跟着坐了下來,對那金浩毫不理會。

張煥往日懦弱,時常被金浩欺負,實在受不了了才微弱的反駁幾句。而這金浩也有些惡趣味,欺負了人,偏偏還要等着對方微弱的反擊,再次將對方羞辱一番這才作罷。如今見張煥靜坐不動,嘴角竟然還有些笑意,頓時有些不知道怎麼辦好。

金浩回過神來,見張煥已經微笑着打開了硯臺,渾然不把自己當回事,心中惱怒,嘴上更加刻薄:“張煥,你那腦袋是不是被打壞了?今兒怎麼只知道傻笑?要不要我找王禿子給你看看病啊?”

此言一出,滿堂鬨笑。原來金浩所說的王禿子,是城裡有名的獸醫。

曹巖再也忍耐不住,起身喝道:“金浩!同爲學子,應當互相友愛,你屢次三番欺辱同學,是何道理!”

金浩對曹巖似乎有些忌憚,也不理會他,微微一笑道:“張煥,你小子是屬老鼠的啊?”

曹巖聞言大怒,挽起袖子就要上前。

張煥起身拉住曹巖,笑道:“曹大哥息怒。小弟想問你件事。”

曹巖一愣:“什麼?”

張煥道:“曹大哥家裡可有養狗?”

曹巖茫然道:“有啊,怎麼了?”

張煥微微一笑:“那麼假如你家的狗發了瘋咬了你,你會怎麼做?”

曹巖想都不想接口道:“自然是趕出去或者打死啊!難道還反過去咬它一口啊?”

張煥看了一眼金浩,微微一笑,拉着曹巖坐下。張煥雖然一句話都沒反駁,不過學堂裡大都是聰明人,張煥坐下前又刻意看了一眼金浩,如何還不明白他的意思?當下幾人就忍不住笑出聲來,忽而想起來張煥罵的是金浩,趕緊閉嘴,可是看那幾人的肩膀,明顯在抽抽。

金浩愣了一會才反應過來,暴跳如雷:“你這窮小子,竟然敢罵我?小心老子叫你家破人亡,死無葬身之地!”

此言一出,大多數學子都暗自嘆口氣。怎麼說都是一個學堂的,如此赤果果的威脅,實在太過分!無奈金浩仗着父親是縣尉,平時就囂張跋扈,儘管大多數人心中同情張煥,卻不敢出聲相助。曹巖再次怒不可遏,直接挽起袖子站了起來走向金浩。

金浩雖然跋扈,身子卻十分孱弱,見曹巖想要動手的樣子,心裡也確實害怕,嘴上卻不依不饒:“曹巖,這窮小子值得你出頭嗎?別弄得你我倆家大人臉上難看!”

曹巖怒道:“拼着被責罰,今日也要教訓教訓你這王八蛋!”

張煥見勢不妙,早已起身一把抱住曹巖,對金浩冷冷喝道:“金浩,莫欺少年窮!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雖然窮,自有鴻鵠志!爾乃燕雀,安敢欺我?”

滿堂學子都沒想到,張煥竟然言辭變得如此犀利,看着張煥氣勢不凡,竟然將金浩完全壓制,不少人驚奇之餘都暗叫一個好字。曹巖指着張煥,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金浩更加意外,倆次出言挑釁,倆次反而被羞辱。眼前的張煥似乎完全變了樣子,對着他冷冷的眼光,自己竟然有些害怕了。一時之間,學堂裡竟然鴉雀無聲。

“咳咳……”一陣乾咳聲打破了尷尬的寧靜。

“夫子好……”一看是本縣教諭趙老夫子進來了,一衆學子如夢初醒,紛紛行禮問好。

趙老夫子揹着手,緩步走到張煥身前,低聲道:“莫欺少年窮!不錯。”

張煥淡然一笑,躬身一禮。

趙老夫子心頭詫異,這個學生以往見到自己就怕得要死,如今倒是不卑不亢,頗有些氣度。想自家也是寒門出身,當初就學時也受了不少白眼,如今對張煥倒是有些同仇敵愾的意思。只是學堂人多,老夫子也不好多言,走到自家座位坐下。衆人見夫子坐下了,也紛紛坐下。金浩恨恨地瞪了張煥一眼,卻不敢在挑釁,怒氣衝衝地坐了。

趙老夫子清清嗓子:“今日開課前,先說一件事情。曹大夫準備七日後在邵伯湖畔舉行文會,並親自講學,考察我江都俊彥,大家先做好準備吧。”

衆人聞聽,齊齊歡呼出聲。

趙老夫子口中的曹大夫就是江都大儒曹憲。

曹憲祖籍江都,前朝時曾經擔任過秘書學士。曹憲文采風流,書法更是不錯,曾得到隋煬帝親口稱讚。隱退之後仍舊時常聚衆講學,旁徵博引,知識淵博如海,其弟子遍佈淮南。李世民即位後,詔令曹憲爲弘文館學士。要知道這貞觀年間的弘文館,那可是非同小可。大名鼎鼎的十八學士,諸如杜如晦,房玄齡,虞世南等都曾進入弘文館。

可惜曹憲年事已高,無法赴任。李世民無奈,再次下詔封爲朝散大夫。因曹憲淵博,李世民讀書之時時常請教一些生僻字,書信來往甚爲密切。可以說在此時的江都,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名聲足以和曹憲相提並論。

至於學子們聽聞曹憲講學就歡呼出聲,那是有門道的。

此時的學子們想要出仕,就必須參加數次考試。首先要參加的就是各地縣學,州學舉辦的考試,合格者稱爲‘生徒’。至於不在官學學習,自學成才的,或者在各家族家學學習的,優秀者會被推薦參加官學考試,稱爲‘鄉貢生’。‘生徒’和‘鄉貢生’纔有資格進京,參加尚書省舉辦的考試,直至最後的殿試。

而曹憲雖然名氣極大,卻很喜歡提攜後進。每次公開講學之後,都會當衆考覈,或詩詞,或書畫。最後總會提攜數名少年俊彥,這幾人幾乎鐵定是‘生徒’,因此爲了曹憲一句評語,多少人搶破了頭。

趙老夫子等到衆人情緒平復,再次開口道:“鑑於七日後就是曹大夫的文會,時日無多,今日就不授課了,本夫子考覈下你等,今日考覈成績好的,文會時可以坐在首排聆聽曹大夫講解。”

此言一出,學子們再次喧譁起來,坐在首排,就算不出彩,總能在曹大夫面前混個臉熟啊!當下個個摩拳擦掌,意圖在今日的考覈上壓倒旁人。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十三章 搬家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九十一章 外出遇刺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十三章 搬家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九十一章 外出遇刺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八十七章 封官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