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蓋世文放下筆,從頭再看了一遍剛寫好的信,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今天早上依靠地利,泉蓋世文僅僅付出八百多人的傷亡,就殺傷了接近兩千唐軍,還迫使唐軍停止強渡,怎麼說都是一場不小的勝利。唐軍退兵之後,整整一個下午都沒有再次發起強渡,泉蓋世文緊繃的心總算放了下來,第一件事就是書寫捷報。
“來人!”泉蓋世文吹乾墨跡,把信件裝在信封裡,對外面喊了一句。
“大將軍有何吩咐?”聞聲進來一個貼身侍衛。
“火速把這封信送往平壤!”
“遵命!”
書信送出去後,泉蓋世文又去了一趟遼水東岸,發現河對岸只有幾千唐軍,還有一羣人指着河面說着什麼,似乎在商議渡河的方法。泉蓋世文心頭暗笑,除了這一段河面,其他地段近岸邊幾乎都是沼澤地,自己只要死死守住這一段河面,看唐軍能有什麼辦法!
泉蓋世文回到軍營,已經是黃昏時分了。用過飯之後,在軍營裡巡視了一圈,泉蓋世文回到帳中倒頭就睡。不料剛睡下沒有半個時辰,忽然被震天的鑼鼓聲驚醒過來。
“怎麼回事?”泉蓋世文一跟頭爬起來,對着外面高聲詢問。
“大將軍,唐軍又開始進攻了!”
泉蓋世文趕緊穿上盔甲,策馬趕往遼水岸邊。
“萬歲!萬萬歲!”
剛剛趕到岸邊防線,泉蓋世文就聽見唐軍的歡呼聲,聲震十幾裡開外。登高一看,原來對岸駛來了一輛十六匹馬拉的大車,一千騎兵全部騎着白馬護衛倆側,李世民站在馬車上,不停地向四周招手。
“李世民竟然親自來了!”泉蓋世文大吃一驚,看來唐軍是準備趁着夜色強渡了。
“大將軍,是大唐皇帝親臨!”身後一將領驚呼出聲,“末將願意領一軍乘船渡河,捉拿大唐皇帝!”
“蠢貨!”泉蓋世文怒喝一聲,“我軍戰力不如唐軍,只能憑藉遼水據守纔有獲勝的機會,豈能輕易出戰?傳令下去,唐軍一旦靠近,只許放箭,不許一兵一卒擅自行動!違令者斬!”
高句麗人爲了防備大唐,已經做了好幾年的準備,特別是箭矢更是大量囤積,因此泉蓋世文絲毫不擔心箭矢會出問題。
震天的山呼萬歲聲中,唐軍在弓箭手的掩護下向着,再次向着河岸邊靠近。高句麗人則是老方法,拼命的放箭還擊。戰況和早上一模一樣,不同的是唐軍箭矢雖然更加猛烈,卻沒有和早上一樣不要命的推着小船衝向河面,因此傷亡微乎其微。
隨着天色逐漸昏暗下來,雙方都換了火箭對射,一時之間只看見河面上空火蛇亂舞。
唐軍雖然沒有發起大規模的強渡,泉蓋世文卻絲毫不敢懈怠,生怕被對方抓住機會渡河成功,因此調集來了麾下所有的弓箭手,隨時準備應付唐軍大規模的強渡。
自以爲謹慎的泉蓋世文根本就沒料到,此時在遼水上游的西岸,張煥的兩萬大軍已經到位。隨行的一萬多民夫不但運來了二百餘艘小船,還帶來了大量的工具和繩索。
河岸邊,張煥正在和閻鋼查看地形,藉着明亮的月色,河岸附近一覽無餘。
“大人,就從那裡架橋吧!”閻鋼仔細看了一番,指了指前方一段河面。
張煥點頭道:“閻鋼,那就交給你了!一定要快!”
對於閻鋼選取的這段河面,張煥十分滿意,上次來看見的那座木橋,就是架在那段河面。
“大人請放心!”閻鋼滿懷信心的答應一聲,轉身下去開始行動。
經過和工匠們簡單的商量,閻鋼派出精於水性的一百多人,攜帶粗壯的繩索泅水渡河,準備先把繩索系在對岸的大樹上。河面雖然不寬,但是水流卻很喘急,再加上繩索沾上水更加沉重,這百餘人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數十條繩索牢牢系在對岸的大樹上。
閻鋼親自泅水過去查看,確認繩索系的十分牢固,馬上下令開始動手。在工匠們的指揮下,民夫們把小船連接在一起,隨後兩千多人同時跳下河水,一夥人開始把小船組固定在繩索上,另一夥人則扶着繩索在下方死死抵住,以防小船組被激流沖走。岸上不停地放下小船組,水裡的人則齊心協力加以固定,不時有人被激流沖走,游到岸邊再次跳下來繼續幹活。
閻鋼原本計劃用三個時辰,沒想到大家進展神速,只用了不到兩個時辰,一座貫穿河面的浮橋就出現在了眼前。接下來工匠們開始在浮橋上鋪設木板,然後使用更多的繩索和鐵鏈加以固定,又過了半個多時辰,浮橋終於全面完工。
在閻鋼的陪同下,張煥親自帶了一隊人馬,上去測試浮橋的安全性。雖然浮橋看上去有些搖搖晃晃,張煥等人卻順順當當的渡過了河。來回走了幾次之後,確認安全無誤,張煥立刻下令全軍開始渡河。
爲了確保安全,張煥下令每次只需一百人馬同時渡河。即使如此還是發生了一點小意外,幾匹戰馬到了河中間,被咆哮的河水聲驚嚇住了,竟然跳進了河水中。幾十個精於水性的將士花了很大功夫,才把這幾匹馬弄回岸上。不過這也給張煥提了個醒,他馬上下令堵上戰馬的耳朵、蒙上眼睛再渡河,果然沒有在發生什麼意外。
架橋花了兩個多時辰,而渡河卻花了足足三個時辰,直到寅時末,二萬大軍和一萬多民夫才全部渡河成功。隨後閻鋼帶人開始拆下浮橋和繩索,準備帶到前方的沼澤地使用。架橋困難,拆起來卻很容易,幾千人七手八腳,沒花到半個時辰就完成了任務,大軍馬上開始向着沼澤地前進。
張煥這次選擇的進軍路線,和上次偏差不大,很快就到了沼澤地邊緣。閻鋼派人下去查看淤泥和水深,結果驚喜的發現,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的暴曬,沼澤地裡面的水乾涸了大半。可惜的是淤泥還是很厚,最深處可以淹沒一個人,不可能直接穿過去。
這個情況在張煥意料之中,因此馬上讓工匠們向河岸邊迴轉,砍伐樹木運過來準備架橋。這段河面距離高句麗人的防線足足有七八十里,倒是不害怕高句麗人前來發現,不過張煥歷來謹慎,還是讓薛仁貴親自帶着暗刺埋伏在河岸邊,以防高句麗人可能出現的巡邏隊伍。
雖然有一萬多民夫不停的忙碌,但是在沼澤地上架浮橋十分困難,又只能藉助月色,一個不小心就會陷進淤泥裡,進展十分緩慢。張煥無可奈何,只好下令將士們也一起動手,這才加快了一些速度。
天邊露出魚肚白的時候,閻鋼終於欣喜地來報,說已經可以看到沼澤地的邊緣,浮橋馬上就通了。張煥也十分喜悅,帶着程處默、房遺愛和何潘仁等人一起過去觀看。
這時可以清楚的看見,這邊沼澤地最長的地方足足有十幾裡。閻鋼選擇的恰好是一段狹窄區域,大概只有五六里長,而且一直沿着沼澤地邊緣施工,因此搭建了一座彎彎曲曲的浮橋。
張煥趕到的時候,最後一段浮橋也成功完成。忙活了一夜,總算是完成了任務,大軍士氣極其高漲,若非張煥下令不許喧譁,只怕很多人都會歡呼雀躍了。張煥仍舊親自帶人上去試了一下,和昨晚在水上搭建的那座比起來,這座彎彎曲曲的浮橋更加穩定。
確認絕對安全,張煥馬上下達命令:“傳令下去,讓大家束馬銜枚,不要高聲喧譁,馬上通過這裡!來人,讓孫央放信鴿回去。”
程處默低聲問道:“工匠和民夫們怎麼辦?”
“都帶着吧!”張煥早有準備,“一旦得知我們渡河成功,高句麗人肯定會退守城池,到時候免不了需要人手製造攻城器械。程兄,去通知下薛仁貴,讓他回來吧。對了,讓他派幾個人回去,向皇上稟報我們渡河成功的消息,以免信鴿出現意外。”
程處默笑着答應了,親自帶了人去通知薛仁貴。很快薛仁貴和程處默就一起趕了過來,順帶着還帶來了幾個高句麗俘虜。原來天亮之後,泉蓋世文照例派出了一支小小的巡邏隊伍,哪想到剛到上游,就被薛仁貴一網打盡。
“問出什麼了沒有?”張煥看着俘虜詢問。
薛仁貴笑道:“皇上親自臨陣,泉蓋世文絲毫不敢大意,足足忙活了一個晚上,高句麗人浪費了十幾萬支箭,我軍傷亡卻微乎其微。天快亮的時候,皇上才下令停止撤退。”
張煥也笑了:“皇上一人勝過十萬精兵,泉蓋世文當然不敢怠慢。讓將士們趕緊吃點乾糧,給戰馬餵食喂水,休息半個時辰後向玄菟城進軍!讓李得祿帶着暗刺先過去探路,如果遇見高句麗人就地格殺!”
半個時辰之後,李得祿回來稟報說一切正常。大軍此時也恢復了一些精神,張煥下令薛仁貴帶三千人作爲先鋒,何潘仁率領兩千人作爲後軍護衛工匠和民夫,自己則率領其他兵馬作爲中軍,即刻向玄菟城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