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

侯君集行屍走肉般被送回家中,只覺得活着已經沒什麼意思了。拼搏一生才獲得的權勢地位,卻在瞬間就灰飛煙滅!作爲一個萬分貪戀權勢的人,手中的權力忽然不翼而飛,那種痛苦比殺了他還難受。

進了書房,侯君集嚴令不許人前來打擾,關上門呆呆的坐着,越想越是委屈憤怒。

“皇上啊……老臣心寒啊!”侯君集抹抹眼淚,忍不住喃喃自語,“想當年,老臣多次替皇上擋下了冰刀冷劍,如今卻落得這個下場!”

侯君集自說自話,忽而冷笑,忽而痛哭流涕。一邊緬懷過去的輝煌,一邊抱怨李世民處事不公,卻絲毫不知道反省自己。

一直到了天黑,侯君集都沒出書房一步,家人十分擔心前去詢問,都被怒罵一頓。直到李承乾忽然和賀蘭楚石前來,侯君集纔打開了書房的門。

“陳國公,大事不好了!”一進書房,李承乾顧不得寒暄,面色驚慌直接切入正題,“紇幹承基回報說,雖然殺了張煥不少手下,不過張煥卻逃脫了,幾個手下還被張煥的人抓了!孤王擔心,利州的事會暴露,得趕緊想個法子補救!”

“哦……”侯君集無精打采,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李承乾又急又疑惑:“陳國公這是?”

侯君集嘆口氣回身坐下,也不招呼李承乾。

“岳父大人!”賀蘭楚石和李承乾面面相覷,忍不住提高聲音叫了一聲。

侯君集如夢初醒:“哦?太子殿下請坐,楚石,你也坐吧。”

“陳國公,剛纔孤王說的話,你聽見了沒?”李承乾也不坐下,接着急急地詢問。

“微臣聽見了!殿下,已經來不及了!”

李承乾大驚失色:“什麼?!”

“唉……午時皇上找微臣前去,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想必去利州抓捕韓威的人早就動身了。”

“啊!”李承乾大驚失色,一屁股坐了下來,滿臉的驚慌失措。

侯君集心中鄙夷,這般城府也能爲太子?可惜老夫才智超人,卻不得不罷官回鄉!

賀蘭楚石皺眉道:“岳父大人,皇上如何知道的?”

“嘿嘿,除了張煥那豎子搞鬼,還能是誰?老夫敢用腦袋擔保,張煥必然已經回京了!”

李承乾大汗淋漓,回過神來趕緊道:“眼下如何是好?還請陳國公救我啊!”

“殿下放心,皇上沒有追究的意思。”侯君集淡淡瞥了李承乾一眼,見他臉色微微好轉,接着道:“不過皇上已經令老臣明日早朝告老還鄉,回三水老家建造陣亡將士衣冠冢!從今以後,老臣只怕不能再爲殿下效力了。”

“什麼?父皇讓陳國公告老回鄉?”李承乾心一下子又提了起來,“父皇可說過如何處置孤王?”

“不曾說起。不過微臣建議殿下主動去向皇上請罪,皇上既然不肯聲張,也必定不會重責殿下。”

“你說得對,孤王這就連夜進宮求見父皇!”李承乾已經方寸大亂,也顧不得叫上賀蘭楚石,自顧出去帶了侍衛趕往皇宮。

賀蘭楚石動了動腳步想要跟上,最終還是留了下來,低聲詢問侯君集:“岳父大人,眼下如何是好?”

侯君集嘆氣道:“還能怎麼樣?老夫明日就辭官回鄉,了此殘生罷了。”

賀蘭楚石深知侯君集的爲人,然而見他這般作態,一時又摸不清他的真實想法。隨意安慰幾句後,也告辭離去。

李承乾連夜去求見李世民,卻被拒之門外。不過趙胡纓出來傳了話,讓他明日不必上朝,在東宮等候旨意就是。李承乾滿身冷汗謝了恩,回到東宮整整一夜都沒敢睡覺,害的蘇蘭母子也陪着他提心吊膽。

次日天還沒亮,李承乾就派人去打聽早朝的情況。

早朝之前,大臣們驚訝的發現,出使高昌的張煥竟然已經回來了。按照時間來看,張煥只能是今天之前就回來的,奇怪的是大家竟然絲毫沒聽說他回來了,程知節率先就上來詢問。

張煥抱拳笑道:“多謝盧國公掛念,下官確實不是今天才回長安的,其間內情,稍後會向皇上稟報。”

房玄齡聞言,也就打消了上來說話的念頭,笑着對張煥點點頭。張煥也不理會其他人投來的各種目光,只是和房遺直在一邊低聲說話。

早朝開始後,大家再次驚訝起來。因爲不但太子沒來,素日從不缺席的侯君集竟然也沒來。雖然礙於龍椅上的李世民,大家不敢出言議論,不過各派系官員卻都在暗中交換眼色。

李世民將衆人神色盡落眼底,沉聲道:“鴻臚寺少卿張煥何在?”

“微臣張煥,叩見皇上。”張煥趕緊出班,準備大禮參拜。

“你身上有傷,就不必行禮了!”

“謝皇上!”

衆大臣又是一驚,這張煥怎麼又受傷了?

“張煥,你出使高昌,鞠文泰是何態度啊?”

張煥躬身道:“回皇上,鞠文泰執迷不悟,竟然準備將我等抓獲,獻給突厥人!”

“什麼?鞠文泰真是大膽!”

“請皇上發兵,好好教訓下不知天高地厚的高昌人!”

“皇上,臣願領一軍踏平高昌,生擒鞠文泰!”

張煥話音剛落,羣臣就義憤填膺!紛紛向李世民進言。

“衆位愛卿稍安!”李世民壓了壓手,“且聽張煥把話說完。”

“臣等遵旨……”

“張煥,你繼續說。”

“喏!後來微臣令人弄開驛館的圍牆……”張煥一五一十,將如何出了驛館,如何殺了執失穆,終於突出高昌城,輾轉回歸的事說了一遍。

衆大臣都聽得眉飛色舞,紛紛撫掌叫好。程知節和尉遲敬德等人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自己當時也參與其中。

“張煥,你們做的不錯!”李世民笑着點點頭,看了一眼羣臣,接着道:“那執失穆還是突厥王族吧?班定遠當年,也不外如是!朕會重重賞賜於你。”

衆臣聞聽再次譁然,李世民拿張煥和班超比,班超可是封定遠侯的!有皇上恩寵,衛國公支持,看來張煥封侯只是早晚的事情。

張煥趕緊謝恩:“多謝皇上誇獎,賞賜什麼的,微臣愧不敢當!”

李世民摸摸鬍子道:“只要有功,朕豈會吝嗇賞賜!你那個副手叫王玄策是吧?你的鴻臚寺少卿給他做吧,朕會改封你爲果毅都尉,封爵雲騎尉。不過你眼下有傷在身,傷好之後朕再重新委派。”

這件事早就通過了,此時李世民再提,無一人再反對。衆人看着張煥,目光各自不一。

“皇上!微臣不願要賞賜!”張煥拜伏於地,十分憤懣的說道:“微臣歸來的途中,被一波馬賊襲擊,護衛微臣的五十多人全部遇難,請皇上徹查此事,還他們一個公道!”

“什麼!馬賊?”衆位大臣都驚了一跳,何方馬賊如此大膽,竟然敢襲擊欽差!

李世民怒道:“竟有此事?朕一定會徹查!張煥,你先起來吧,可有線索?”

張煥站起身道;“回皇上,多虧衛國公的親兵趕到,救了微臣一命,還抓了幾個馬賊,據他們說,是從利州來的!”

利州!衆大臣都吃了一驚,什麼時候利州的馬賊這麼厲害了?李安儼聞聽更是驚駭莫名,利州的事,作爲李承乾的左膀右臂,李安儼自然很清楚。

李世民喝道:“那些馬賊何在?”

長孫無忌出班道:“回皇上,張煥昨夜已經將那些馬賊移交給了微臣,如今就在刑部大牢。”

“帶上來!”

“遵旨!”長孫無忌答應一聲,低聲吩咐閻立本幾句。

閻立本躬身退出殿外,很快就帶了幾人過來。詢問時,這些人一口咬定是利州的馬賊,時常去秦州官道打劫行人客商。這次是起了誤會,錯將張煥一行當成了商隊。

“帶下去吧!”李世民一揮手,等到人都押下去之後,沉着臉道:“朕記得,利州有駐軍數萬,都是做什麼吃的!前者敗走鬆州,朕沒有處罰韓威,沒想到他竟然玩忽職守,縱容馬賊橫行!朕會下令將韓威押解進京,嚴加治罪!另外,令左武衛大將軍牛進達前往利州接替韓威,徹底調查利州馬賊一事!”

李承乾和侯君集都不在,李安儼就成了東宮系首腦。無奈李安儼生怕惹火上身,只是靜立不言,見他如此,其他東宮官員也不敢出面說情。倒是魏徵和張玄素出面爲韓威求情,卻被李世民駁了回去。他們哪裡會知道,牛進達一到,就是韓威‘畏罪自殺’的日子。所謂的押解進京,只是李世民給大家的一個說法罷了。

韓威是侯君集的心腹,這件事很多大臣都知道。如今三言倆語間韓威就被奪了兵權,而今日李承乾和侯君集竟然都沒有到場,即使是絲毫不知情的大臣,也知道今天會發生大事了。

果然,接下來李世民取出一份奏摺,交給春浩當場宣讀。

奏摺讀完之後,滿堂譁然。

這份奏摺,正是侯君集告老還鄉的摺子。侯君集列舉了很多理由,主要還是說身體不適,請求李世民准許他告老還鄉。

“皇上,陳國公正值壯年,豈可輕易告老,請皇上駁回!”李安儼雖然心中惴惴不安,也不得不出面請求。

“請皇上駁回陳國公所言……”東宮系紛紛出班,請求李世民駁回。

不想李世民又取出兩份奏摺當場宣讀,仍然是侯君集的,在奏摺中再三請辭告老。

“父皇,陳國公多年征戰,身體多有隱疾,回鄉養老也是理所當然,兒臣請父皇准許他的請求。”李泰一直沒說話,此時見此良機,那肯錯過,趕緊出言支持。

“臣等附議……”岑文本,劉洎紛紛出班附和。

“朕也有此意!不過陳國公對朝廷有大功,朕也不能薄待。朕會將三水賜給陳國公作爲食邑,世襲罔替。”

李泰高呼道:“父皇仁慈,兒臣萬分敬仰。”

“皇上聖明……”

李安儼等人面面相覷,無奈侯君集已經三次上奏摺請辭,主心骨李承乾又不在,只好悻悻的退了回去。

李世民體恤功臣,滿朝無人不知。如李靖、孔穎達等人,因年邁數次想要告老,李世民一直不準。比起這幾人,侯君集還正值盛年,李世民卻沒有挽留的意思。再加上只是聽了那些馬賊一面之詞,李世民就下旨將侯君集的親信韓威押解進京,滿朝文武已經從中嗅出了一絲異樣的味道,都一致認爲這是即將易儲的先兆。侯君集告老還鄉,可謂是朝堂震動,如同平地驚雷了!

李泰一夥最是歡呼雀躍,少了侯君集的大力支持,東宮已經無人可用。雖然有魏徵張亮等人,卻因爲直言進諫被李承乾棄而不用。李承乾本來就不穩固的太子之位,如今看來已經是搖搖欲墜了。若非是在上朝,李泰只怕就要擺酒慶祝了。

接下來的朝議十分平淡,上至李世民,下至文武大臣,都有些心不在焉。還沒到平時散朝的時間,李世民就提前結束了早朝。

散朝之前,李世民恩准張煥在家養傷,等候旨意。

倆月左右沒回家去,張煥想家的心情十分急切。散朝之後和房玄齡等人寒暄幾句,又邀請房遺直兄弟去家中做客,就急急忙忙走出了大殿。

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十章 排戲(下)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卑沙城戰役(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
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十章 排戲(下)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卑沙城戰役(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