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

八月二十九日亥時,遼水東岸。

泉蓋世文策馬站立在山頭上,看着河對岸燈火通明的唐軍營寨,久久沒有挪動目光。泉蓋世文身後的幾條道路上,一隊隊高句麗人正在夜幕的掩護下,悄然向着遼東城方向撤離。

三天前,派去上游的一支巡邏小隊伍莫名失蹤。遺憾的是負責巡邏的那名偏將活脫脫是個倒黴鬼,夜間喝醉酒去河邊解手時,竟然被對岸唐軍偶爾射出的冷箭擊中,結果一頭摘進河水中不知所蹤。這個倒黴鬼的意外身亡,導致那支隊伍失蹤的消息一直沒人處理,直到今天早上泉蓋世文才得到這個消息。泉蓋世文當時勃然大怒,他早就發現唐軍這幾天很反常,竟然在李世民親臨的情況下,依舊不溫不火的騷擾性進攻,怎麼看都是別有用心。

在泉蓋世文看來,唐軍肯定又在上游做什麼打算,當下親自去上游查看了一番,終於發現了沼澤地那邊大軍運動的痕跡。泉蓋世文大驚失色,回到軍營就有了退軍的打算,卻又抱着一絲僥辛心理。直到午時接到李大罟送來的消息,確認唐軍主力襲取了玄菟城,泉蓋世文才知道大勢已去,趕緊下令準備撤軍。

“大將軍,都撤退了,我們也走吧!”這時一人策馬過來,低聲向泉蓋世文稟報。

泉蓋世文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不甘心,“姜昊,你說我們還會回來嗎?”

這名叫姜昊的心腹將領楞了一下,肯定地點點頭,“一定會的!當年隋煬帝百萬大軍都敗亡在遼東,李世民區區十幾萬人,絕對也會重蹈覆轍。”

“也許吧!”泉蓋世文心裡嘀咕一句,忽然生出一股不祥的感覺,搖搖頭一抖繮繩奔下了山頭。

“報……大將軍,李大罟將軍回來了!”兩個時辰後,泉蓋世文剛回到瀋州城,還沒進將軍府,一名探馬就飛奔過來。

“什麼!”泉蓋世文大驚失色,“李大罟怎麼回來了?”

“大將軍,李大罟將軍慘敗,蓋牟城失守了!”

咣噹一聲,泉蓋世文手中的頭盔頹然落地,一張臉頓時變得慘白,身子也搖晃起來。

“大將軍!”姜昊一驚,趕緊上前扶住。

泉蓋世文推開姜昊,咬牙切齒道:“李大罟那個狗東西在哪裡?”

“回大將軍的話,李大罟將軍身受重傷,正在用馬車運過來。”

“馬車?”泉蓋世文大怒,“去把那個蠢豬給本將軍拖過來!狗孃養的,昨天早上才告訴本將軍,玄菟城雖然丟失,他有信心堅守蓋牟城,怎麼轉眼間城池就失守了?”

這名探馬嚇了一跳,連滾帶爬的翻身上馬向來路而去。姜昊和其他將領們見到泉蓋世文臉色鐵青,都老老實實站着,大氣都不敢出。泉蓋世文大罵了一陣李大罟,正準備走進大門,又有一名探馬飛奔過來。

“報……大將軍,唐軍水師在卑沙城登岸,正在圍攻卑沙城,人數大概有三萬多人。大莫離支讓大將軍務必將唐軍主力抵擋在遼水西岸!大莫離支會派兵救援卑沙城!”

聞聽這個噩耗,泉蓋世文等人都呆若木雞。玄菟城和蓋牟城失守的話,還有遼東城和瀋州城可以抵擋唐軍,戰局並非不可收拾。然而一旦卑沙城失守,唐軍只需要向平壤運動,遼東、瀋州二城和平壤的聯繫就會被切斷,陷入唐軍重重圍困之中!

“怎麼會這樣!”泉蓋世文怒吼一聲,猛然揪住這探馬的衣襟,“我們的水師呢?爲什麼任由唐軍水師登岸?”

這探馬嚇得臉色慘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顫抖着手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給了泉蓋世文。

泉蓋世文就着門口燈籠的光,一目十行的看完這封信,長長的吐了口氣,臉色略微變好了一些。

“大將軍,可是大莫離支的信件?”姜昊湊了過來,小心翼翼地詢問。

泉蓋世文點點頭,將書信收回袖中小聲道:“卑沙城那邊不用着急,吾兄已經有了後手,大唐水師必定會全軍覆沒在那裡!”

“如此甚好!大莫離支用兵如神,既然他這麼說了,卑沙城肯定不會出問題。”姜昊拍了一記馬屁,心裡卻疑惑不已,高句麗水師規模並不如唐軍,爲何大莫離支和大將軍都有這麼大的信心?只是泉蓋世文不說,姜昊也不敢再問。

“李大罟到了的話直接拖進來!”泉蓋世文看了一眼街角處,吩咐一句帶着姜昊等人走進了將軍府。

進入大廳各自歸座之後,衆人都看得很清楚,泉蓋世文看上去十分疲憊,而且隨時都會爆發怒火,因此沒有一個人在這時候說話。泉蓋世文也一言不發,只是端着茶杯慢慢喝茶。不一會功夫外面傳來一陣喧譁,侍衛在門外稟報說李大罟帶到了。

“拖進來!”泉蓋世文語氣冰冷,重重放下了茶杯。

房門打開後,遍體鱗傷的李大罟被幾個人拖了進來,死狗一樣被扔在地上。

“大將軍,小的罪該萬死!”李大罟看見泉蓋世文,痛哭流涕的伏地叩頭。

“說!蓋牟城怎麼失守的?”泉蓋世文強壓怒火,語氣平淡的詢問。

李大罟打個哆嗦,他十分清楚泉蓋世文的性格,如果破口大罵一頓的話,自己還有一線生機,如今語氣如此平淡,擺明了問完話就會取自己性命。李大罟雖然知道必死,卻絲毫不敢隱瞞,一五一十將蓋牟城那邊的情況說了出來。

泉蓋世文越聽越憤怒,耐着性子聽完後,抓起茶杯猛力砸了過去,破口大罵道:“你個蠢貨,豬一樣的東西!四萬大軍啊!蓋牟城中還有那麼多的糧草和百姓,你竟然不聽本將軍的號令堅守,反而擅自出戰!來人,拖下去斬首示衆!家人充作奴隸!”

“大將軍,請饒過小的家人!饒過小的家人吧!”李大罟不住的叩頭求饒,額頭上已經鮮血淋漓。

泉蓋世文厭惡的擺擺手,幾名侍衛如狼似虎的走上前,拖着李大罟走了出去。

“你們說,如今該怎麼辦?”李大罟的慘叫聲逐漸遠去後,泉蓋世文按着額頭詢問。

姜昊欠身道:“大將軍,如今蓋牟城的唐軍隨時可以南下,遼水西岸的唐軍主力很快就會渡河,到時候我們就會陷入包圍。小的以爲,必須拒城堅守,靜待大唐水師覆沒之後再作進一步打算。”

“姜將軍所言極是,小的也這麼認爲。”

“還要把城外的百姓們都撤回來,能帶走的都帶走,房屋全部燒掉。”

“除此之外,爲了避免城中的唐人給唐軍傳遞消息,小的建議誅殺所有不親近我高句麗的大唐人!”

聽完姜昊的意見,其他人紛紛出言建議。

泉蓋世文摸摸鬍子,取出遼東地圖鋪在桌上,指着上面的遼東城道:“遼東城城池高大,城牆堅厚,更加適合堅守。本將軍會在這裡留下四萬人,交給姜昊將軍統領。其他兵力,本將軍都會帶去遼東城。姜昊,無論如何,務必據城堅守,千萬不可出戰!”

姜昊起身道:“小的一定謹遵將令!”

“樸韓建,捉拿城中大唐奸細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金商錫,你馬上帶人出城,將百姓們強行帶進城中!”

“……”

泉蓋世文焦頭爛額的佈置任務的時候,遼水西岸的李世民卻心情愉悅,正在和李績等人飲酒作樂。

“皇上,張煥將軍再立奇功,如今玄菟城、蓋牟城都掌握在我們手中,真是可喜可賀啊!”

“哈哈,朕也沒想到張煥會帶來這麼大的驚喜!”李世民撫須大笑,“原本朕以爲,張煥最大的作用就是逼迫泉蓋世文撤軍,讓我軍主力輕易渡過遼水。如今看來,朕有些小看張煥了。”

李績舉杯笑道:“皇上,臣敢打包票,泉蓋世文十有八九已經撤軍了。”

“只要泉蓋世文不是笨蛋,就必然會撤軍。”張儉笑着插了一句。

李世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放下酒杯問道:“張儉,渡河的東西準備妥當了嗎?”

“皇上放心,若是泉蓋世文撤退,三個時辰之內,臣保證順利搭起一座大軍前進的浮橋!”

“如此甚好!”李世民滿意的屢屢鬍鬚,“朕如今最大的願望就是滅了高句麗,收復遼東全境。大軍主力一旦渡過遼水,高句麗人的末日就快到了!”

“臣提前恭喜皇上了。”李績笑着站起身,親自提起酒壺替李世民滿上一杯,回到座位坐下後,接着道:“如今卑沙城也被程知節大軍包圍,據他說最多兩天,就能佔領卑沙城。這樣一來,很容易就能切斷平壤和遼東城之間的聯繫。若是劉仁軌的水師能夠擊潰高句麗水師,這次出征就大局已定了!”

李世民點點頭,語氣很是樂觀:“劉仁軌的水師規模遠遠大於高句麗水師,又有不錯的作戰計劃,按理說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李績有些感慨:“當初張煥將軍一力主張擴建水師,朝中很多大臣都不理解,就連臣也不把水師看在眼裡。沒想到這次水師倒是立了大功,即使不能擊敗高句麗水師,就憑成功運送程知節大軍抵達卑沙城,水師也是大功一件!”

“朕也有些小看水師了。”李世民有些尷尬的笑了笑,“你們再看看這個作戰計劃。”說完從案几上拿起一封書信,遞給了李績。

李績起身雙手接過,認真地看了起來。

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三百六十九章 會見伊嗣俟三世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十章 排戲(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十六章 花魁之爭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一百八十五章 漕幫的鼎力協助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王叔易商隊迴歸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克遼東城(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二十三章 搬家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
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三百六十九章 會見伊嗣俟三世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十章 排戲(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十六章 花魁之爭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一百八十五章 漕幫的鼎力協助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王叔易商隊迴歸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二百五十九章 攻克遼東城(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二十三章 搬家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