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豌豆黃
找陳茂真是個難事。他只說自己要躲到鄉下的姨母家,可是南京城那麼大的地方,哪裡是那麼容易能找的。要說還是宋家有本事,商可勝在聽了瑞雪對陳茂的描述後,立馬拍板,只說只要他能做出螺子石吃食,他就是挖地三尺也會把人找着。
瑞雪天天盯着被水汲放的螺子石,盤算着該如何做出吃食。炒菜什麼的都不行,只有做點心。她向店裡專門做點心的董師傅求助過,也做出了黑白相間的點心,可是怎麼瞧都沒有螺子石的晶瑩玉潤。
“董師傅,有沒有一種糕點是晶瑩透亮,潤滑細膩的?”
董啓光遞了一塊綠豆糕給她:“看看這個可行?”
“潤滑細膩,但是卻不是晶瑩透亮。”瑞雪看了眼小巧油潤的綠豆糕,咬了一口。味道好,還有點酸酸涼涼的感覺,“好吃!董師傅,這裡面放了什麼?酸酸的。”
董啓光是蘇州人,做的是一手好蘇州點心,這些天他也在琢磨着到漕運總督府上獻藝的時候要準備什麼樣的點心。他心裡盤算着皇帝的萬壽節在大暑天裡,要做些清涼解熱的吃食;而且皇帝年歲也大了,又要避開那些油膩的點心,做些開胃的。
“擱了點酸梅。好吃麼?”
瑞雪直點頭:“等夏天到了這個一定有很多人吃。吃在口裡涼涼的,您放了薄荷。”
董啓光含笑的點點頭,追問道:“仔細嚐嚐,看還少了什麼?這綠豆粉碾的細不細?豬油放多了沒?”
豌豆去皮放水悶爛,放糖炒……
學徒去了沒多久又轉身回來,面露難色:“董師傅……”
“還說什麼?一氣說完!”
董啓光往切好的豌豆糕上點綴金糕:“做什麼?”
“那盤綠豆糕被位公子要去了。”
學徒忙接了過去,快步送了出去。
“是。豌豆不是現磨的粉,是煮爛再做,做不得那麼細。”
“豌豆,豌豆……”注視着那些打鬧的學徒,董啓光終於想到了,目前呈給馮萬福的點心。拿豌豆做。
如果這個豌豆點心能做的再細膩,泛着柔和仿若凝脂的光澤;若是做成橢圓形的,到是符合從水中看的螺子石。可是怎麼才能讓糕點呈現兩色相見呢?淺黃色點綴點白色…..或則是金黃色……
“去,做到抓炒裡脊送過來。”
董啓光來了興趣,他停住手:“哦?他說了什麼?”
“誰讓你把東西給人的?”
瑞雪擠過學徒組成的人牆,打算到上面仔細聽個清楚。才走到樓梯口,就看從雅間出來的周慶安衝她招手。
董啓光看學徒空着手回來,面上總算露出點喜色:“怎麼樣?御廚大人怎麼說?”
還好,還好,有人提點了自己。差點就出大事了。
她忙上去,悄悄地走到周慶安身邊:“周師傅,有什麼事?”
學徒小心翼翼地道:“御廚大人說,現在不是吃綠豆糕的時候,綠豆是陳年的,味兒沒新鮮的好。不用吃也知道味兒不好。”
周慶安嚴肅地道:“好好做。今兒可是行家來了,趕緊抓住機會,人家點播你一下,夠你琢磨十幾年的。”
董啓光招來個學徒:“去,把這點心端到馮御廚大人那,請他嚐嚐,哪不好只管告訴我,我做了再送去。”
學徒們你一口我一口的好不快活。他們滿足地吃着自己碗裡的,又要不時的護住自己的碗,以防那些從他們碗中偷豌豆去吃的人。
“小的在旁邊沒聽多大清楚。只聽到那位趙公子說,吃在口裡有些涼涼的,想來是爲熱天吃的更爽口些,但綠豆本身就是涼性但又加了薄荷,有些過了。若是身子虛年紀大的人吃了就不好了。”
董啓光認真的聽着。雖然只是一點,他已然大悟。是啊!皇上今年已經六十了,萬壽節雖然在夏日,廚子們大多都會準備涼菜,若是再吃了自己加了薄荷的綠豆糕,身子是萬萬受不住的。
廚房外,幾個學徒正捧着碗樂滋滋的吃着煮豌豆。現在正是豌豆上季,新鮮的嫩豌豆殼都不用去就丟在鍋裡,只要撒上一些鹽,煮開了,就是學徒們最喜歡的小零嘴。輕輕一咬,鮮嫩的豌豆就滑進口中。
“豌豆煮爛後再過篩成糊。這個瞧上去麻麻賴賴的,看上去就像是街邊的東西,若是在貴店賣,質地細膩純淨仿若上好的黃田玉,你說是不是更好?”
瑞雪踮着腳,伸長脖子也沒瞧見什麼。這個時候不是飯點,大廳裡靜悄悄的,因此學徒們也敢擠在這看熱鬧。可是大廳一個人也沒有。
“這您就問住我了。我可嘗不出。”瑞雪老實地道。她可沒有那些食客的嘴刁,一吃就能嚐出哪裡哪裡不好。
學徒被董啓光的火氣嚇住了,口齒不再流暢:“那公子見我端,就讓我上一盤,我見御廚大人不要,就送了過去。”
學徒艱難地開口道:“御廚大人沒吃。說……”
“都厲害。你說這次誰會選上?”
“御廚大人說……說……什麼季吃什麼東西,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學徒重複着馮萬福的話,他沒想明白這吃的東西怎麼跟那麼嚴重的話聯繫起來。也沒說不按季節吃東西就會死。這綠豆糕那麼漂亮,要是讓他吃,他還捨不得。這馮御廚怎麼跟周師傅一樣,有那麼多的講究。
“沒吃,他說什麼?”董啓光一聽馮萬福沒吃他敬上去的綠豆糕,頓時急了起來。
董啓光解了圍裙,打算親自向馮萬福說明自己送綠豆糕過去的用意。
瑞雪聽學徒這麼猛誇那位趙公子也忍不住想去看看。看看那位食客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尋常的食客只講究口感,不在乎東西吃進去是否適合自己的身體,可是這位……這就是食客中的高手吧。
“我?”
“這豌豆真嫩。”
門關的緊緊的,什麼都看不到。只看得見外面站着幾個學徒,跟準備再次上菜的師傅們。這有什麼好看的。
這次爲萬壽節獻藝選拔廚子,可算是激發樂民樓大廚們的動力,不時地有新菜做出來,可算是滿足了那位馮御廚的胃口,成天吃的是不亦樂乎。
董啓光轉身回來,將還沒點綴好的豌豆糕急急地裝盤,端着就走。豌豆糕,這東西應該合適。他想起師父在教授他的時候說過,豌豆性平,益中氣,生津止渴、甚至是產婦也可以多吃。這個正適合上了年紀的皇上。
董啓光卻明白這話的意思。馮萬福是叫自己要順應時節做點心。夏天就老老實實的做綠豆糕;秋天就做重陽栗子糕。那春天呢。他要去野菜地找蒿子,做青團?可是現在地裡蒿子早就長老了,就是做青團,到時候嘴裡還有股澀澀的味道。
“說的我都不明白,您去聽聽吧。”
董啓光盤算着這個時候就是過去,綠豆糕早就被吃的一光殆盡。他將剩下的幾塊揀了出來,拿上一隻小碟子,寬寬鬆鬆地擺成三層,總算是湊成一碟。
瑞雪只得退了下去。那位公子說,豌豆煮爛後再篩一遍,這樣會更細。那照那位公子說的做了,真的能做成像他說的那樣質地細膩純淨仿若上好的黃田玉。黃田玉……黃田玉是什麼?可是怎麼覺得那聲音有些耳熟,好像在哪裡聽到過一樣。
瑞雪看着董啓光做出的糕點。淺黃色、長方塊的糕點,泛着淡淡的光澤,只是表面顯得有些粗造,看上去不那麼精緻。
“誰選上都跟我沒關係,反正我也不能跟着進宮。還是吃我的豌豆……你們怎麼都吃了……”
“可王師傅不這樣。王師傅即使不要那些最好的食材也能做出美味的東西。所以王師傅比周師傅要厲害。”
學徒很有些興奮地道:“方纔您打算送到御廚大人那的綠豆糕不是叫興兒端給旁人了麼?那位公子吃了後,說了好些東西,連御廚大人都驚動了。周師傅過去看了,說那位就是他前日在漕運總督府見到的趙公子。周師傅說了,那位趙公子的嘴巴叼,叫您過去聽聽。”
“所以,周師傅總是跟我們說最美味的東西就要選擇最好的食材,正上季的東西就是最好的食材。”
瑞雪忙應道。不過卻豎起耳朵偷聽起裡面的談話。那裡面的聲音並不大,所以她要整個人都貼在門板上才能聽到一絲絲的聲音。
“趕快吃吧。再過些天就沒這時候的鮮嫩。你說怪不怪,也就是這幾天,再過些天,怎麼弄都不好吃了。”
他揭開圍裙就往外走,追問學徒:“那位趙公子還說了什麼?”
學徒忙挪了半步,攔住董啓光的身子:“董師傅,那個綠豆糕……”
學徒見是瑞雪,側了半個身子,總算露出一絲縫隙叫瑞雪看:“董師傅才端了點心進去。毛師傅的水晶餚蹄纔出來,那位公子嚐了連聲叫好。”
纔來到通往大廳的園門處,瑞雪就瞧見一羣學徒圍在園門口。她隨手拍了一個學徒:“看什麼呢?看什麼呢?”
“是是。您繼續。”
“董師傅,御廚大人還說……”
“是!綠豆糕呢?你說御廚大人沒吃,那東西呢?”
“在那!二樓的會賢。”學徒指着二樓東南角的一間雅間對瑞雪道。
“還有…….”
“董師傅,掌櫃的請您過去。”
瑞雪還想聽下去,可是周慶安卻不耐煩地點着她的腦袋:“還不快去。我給你聽着,回頭說給你聽。”
“快去!還磨蹭什麼!”周慶安看着瑞雪還慢騰騰地忍不住催起來,這孩子怎麼不知道急。這麼好的機會溜過去,不知道上哪去找。可惜,王師傅不在,若是在,他到是想聽聽這位趙公子對他的菜的評價。
*
豌豆黃:北京點心,因慈禧太好愛吃而出名。北京的一個同學跟我說過,在北京農曆三月三都要吃豌豆黃。現在雖然已經是農曆三月十五,但還不晚。
大家快去吃豌豆吧。豌豆除了我文裡面說的那些,還可以解褥瘡,降血壓。減肥中的mm可以嘗試鹽水煮豌豆,想來鹽水煮豌豆是很多MM童年的記憶吧。
綠豆糕:端午節點心。江南古鎮有個叫甪直的地方做的綠豆糕很有名。大家去甪直遊玩的時候除了欣賞江南小鎮的美景,也可以叫碟綠豆糕品嚐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