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桂花鹽水鴨(中)
瑞雪以爲翠雲會駁了東家奶奶,畢竟先前她也這麼做過。
可是這次翠雲在瞧了東家奶奶一眼便出去叫人備車了。
瑞雪不禁有些奇怪,先前東家奶奶正正經經的說要出去,翠雲敢駁東家奶奶的話,可爲何這次東家奶奶面上帶着一絲微笑的情況下,翠雲反而不敢駁了呢?
她今天又見識到了。原來有時候笑着對人說話反而要比沉下臉的威力還要大些。
東家奶奶沒有立馬出去,而是打扮了一番。她的打扮可是比龔氏要精緻地多。
橘紅繡松竹梅歲寒三友長身褙子,深橘紅繡鳳穿牡丹如意絛,淺橘紅百蝶穿花宮裙。深深淺淺中,正是她方纔同自己所說的幾重色。
橘紅、深橘紅、淺橘紅,與這秋日的肅殺比起來實在平添了幾分活意。這好像是春裝。
褙子的後腰處好像收窄了些,可卻顯得身量苗條。
這衣服還可以這樣做?
髮髻上的釵環早就將瑞雪的雙眼晃花,都是自己叫不上名來的東西。瑞雪只知道頭上的鳳釵是明晃晃的金子,當中的珠兒很大。那朵大紅色織錦做的頭花也插在鬢邊。
整個人跟先前的素淡比起來,多了奢華瑰麗,原本就有神的眼睛,顯得伶俐精幹,威重一方的氣勢立馬展露。
瑞雪張張嘴本想反駁翠雲。她是想說,萬一好人家的人被賣到那,那怎麼能說不是好東西,她們是可憐人才對。如果當時自己沒逃走,而是被賣,現在翠雲也會說她不是好東西麼?
她突然不知道要怎麼說,有些害怕自己這麼說了,翠雲會瞧不起自己。她打算去看對面,卻瞧見東家奶奶沒有笑容的面龐。
馬車轉了方向,果然那一塊很熱鬧,只是東家奶奶並沒有在那停下的意思,七拐八繞後,東家奶奶指着一條巷子同瑞雪道:“這裡是烏衣巷。”
沿着秦淮河一直走了許久,直到一處叫清江樓的酒樓前停下。翠雲最先下了馬車,將小凳子放下扶了東家奶奶下車。
瑞雪還未曾從東家奶奶的華麗中回過神,又被馬車外的熱鬧所吸引了。
“這是聚寶門,前面的是秦淮河。”
東家奶奶先前一直都在笑的,怎麼現在沒了笑容?
東家奶奶看着翠雲只是一笑卻不說話,她的目光一直注視在河面上。
從蓮花橋朝東走就是珍珠橋,再過去就是做官的住的地方。那裡因爲離着在南京的六部近,所以住着的都是官家。
而且兵士還把守着不叫人過去,怎麼可能有人做生意。
這個小巷子就是烏衣巷???趙老太爺曾經講一句詩叫‘舊時王謝堂前燕’提過烏衣巷是先早一個叫謝安的大官住的地方?她記得當時趙老太爺說什麼‘林澗環繞,桐竹成蔭’好像很華麗一般。可是現在瞧過去也不怎麼樣啊。
“那我們要去哪?”
“我不曉得吃什麼?”
離貢院還有好幾里路就有兵士在那裡把守不讓他們靠近,瑞雪也只是遠遠的瞧了一眼。她對貢院幾乎就沒什麼感覺,只是覺得那一片很安靜,看着就站在不遠處的兵士,又覺得威嚴無比。
這裡的人真的很多,沿着河岸叫賣的小販,還有雜耍的人們,再有河道上傳出絲竹聲的船隻。
翠雲瞄了眼,伸手捂住她的雙眼,將她的頭轉了過來:“別看。那不是好東西。”
“不是說這裡有集市麼?”瑞雪最想問的就是這個,這一塊這麼安靜,哪裡有龔氏說的熱鬧,就連蓮花橋都比不上,連行人幾乎都沒有。
東家奶奶笑着道:“她年紀還小,你就是說這些她也不明白。”
東家奶奶微微一笑:“我帶你去貢院瞧瞧。”
“那裡的女子也不都是壞的,錦衣玉食有人面獸心;衣衫襤褸中有慈悲之心。還有些迫不得已……”
▲ttκá n ▲C〇
“那是什麼船?好漂亮!”瑞雪指着裝飾一新的花船問道。來南京坐的船是木船,根本就沒有漆飾,幾近黑色;而這裡的船紅綠相漆,有些還紮了綵球,很精緻,瞧着很喜慶。
又行了一會,馬車又繞到河邊了。等馬車從城門下走過,瑞雪這纔開口問道:“咱們出城了?這是哪裡?這是護城河麼?”
這麼窄的巷子!車也使不進去。
走進酒樓裡,傳來陣陣絲竹的聲音,東家奶奶擡腳就往二樓走,夥計見到進來的是婦人,忙低下頭:“奶奶是要雅間……?”
瑞雪不安地坐下,她被這個酒樓雅間的佈置瞧住了眼,這比趙二太太住的屋子要華麗許多倍。她以爲趙二太太的屋子已經很華麗了,卻不想,酒樓……
這裡比蓮花橋又多了份繁華阜盛,一眼瞧去就不同別處市井小民所居之地。硃紅大門、黃銅門釘、白色石板、大石獅子、碩大的門匾。
酒樓外圍雕龍畫棟比趙家要華麗數十倍,這裡真的是酒樓?這酒樓要花多少錢才能建起來。是什麼人這般有錢,可以建造這麼華麗的酒樓?
從瑞雪的方向可一看清東家奶奶整張臉。因爲離的近,她甚至可以看清東家奶奶的眉毛。此時,東家奶奶的眉頭有些微微的鎖起,她是有煩心的事,或者她有認識的人就是……那裡面的?
東家奶奶會認識這裡的人麼?瑞雪失笑着搖着頭,怎麼可能,看起來這麼貴氣端肅的東家奶奶怎麼可能會認識呢。
她一進門瞧也沒瞧站在一邊的瑞雪,直接走到東家奶奶身邊,面上帶着淡淡的笑容。
高高的圍牆將官宦家的繁華遮掩的嚴嚴實實,看不見裡面到底是什麼樣,也不清楚每家到底是多大的官。
東家奶奶真的只是個商人麼?爲何她比做了大官太太的趙二太太顯得還要威嚴呢?
就是跟着東家奶奶一起出去的翠雲也打扮了一番。她現在的裝束比趙二太太身邊的大丫鬟還要氣派些,如果那些女孩子看到,一定又會嘰嘰喳喳的講個夠。
馬車的窗簾蒙了層翠綠色的紗,可以清楚地看見外面。
婦人忙動手將倒好的茶端了出去,命人送來溫水,這才請了翠雲,試問東家奶奶要吃什麼。
唯一區別出裡面是否瑰麗堂皇的則是有些人家門口坐着一兩個年老體衰的門子;而有些則是十來個華冠麗服的青壯之人。
翠雲強辯道:“哪裡還小。都十一二歲了,你是十二歲吧。”在得到瑞雪的承認後,翠雲不滿地道,“我十二歲都在奶奶跟前做小丫頭了。再說這個,無論多小都要知道的。瑞雪,你千萬別理那,那的女的都不是好東西。”
東家奶奶扯出一抹笑,看着瑞雪:“你方纔想說什麼?”
這就是南京成達官貴人住的地方。
翠雲清了嗓子:“我們奶奶不吃茶,要溫溫的水,進了口裡就能喝。”
“不是,那還在前面呢!”
痛楚?!
“奶奶,你不舒服麼?”
“收拾間雅間出來,裡面不許焚香。”
哦,她知道了。“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現在住的是普通百姓,再也不是什麼富貴之地了。
良久她舒口氣,才道:“有時候死不是那麼容易的。”
東家奶奶瞧着瑞雪笑道:“快過來坐。你想吃什麼?”
來應奉的是個婦人。她身上穿的也比較華麗,窄身褙子的領口邊還繡了幾朵花,頭上幾樣首飾也頗爲華麗。
“這是到了城外?是護城河?”瑞雪的第一反應便是這個。可是這裡又不像啊,這裡明明還很熱鬧啊。到了護城河不就是要出城了麼?出城的話應該是越來越冷清纔是。
馬車一路朝南行。越往南邊走,就越熱鬧,最後馬車竟沿着河邊走。
“這就是秦淮河?”
這處的酒樓居然有六層那麼高,八九隻大紅色的燈籠串成一串,從最頂層垂掛下。如果在晚上,遠遠地便能看到這。
秦淮河!曾經是讓她恐懼的地方,現在又是令她感到雀躍的地方。
夥計應了,挑了走廊盡頭的一間屋子請她們進去。
“奶奶請吃茶。”
翠雲推了推她:“你只管說。說了他們不會做,咱們就砸了她的店!”
“一隻桂花鹽水鴨,兩個鴨頭,對半切開送來;鴨肫、鴨肝、鴨心、鴨腰各要一小碟,再上盤糟鴨掌,其餘的小菜揀清爽可口的上,只要小碟裝。再熬一碗粳米粥,什麼都不許擱。”翠雲瞧着東家奶奶,“奶奶這樣可行?”
翠雲撲哧地笑了,點着瑞雪的額頭道:“你個傻子。在那邊呢!”
翠雲紅了臉湊到她而耳朵小聲道:“是花船,爺們吃花酒的地方。”
“爲什麼不是好東西?那是什麼?”瑞雪扯開翠雲的手,好奇的問道。
WWW●тTk дn●c○
這是她聽得最多的地方。
“去貢院?可是我聽說那裡有兵士把守。”
沒等東家奶奶把話說完,翠雲就啐了一口道:“迫不得已一頭撞死得了,要是我,我寧願死。”
她喃喃地道:“沒什麼。”
瑞雪卻明白了。她怎麼會不明白呢。如果她不逃的話,她現在估計就在那船上了。
如果說她先前的眼神是伶俐精幹,初次見到的眼神是平靜如水,可是現在眼睛透着一絲痛楚。
這裡的東西一定很貴吧!
瑞雪還以爲那個婦人會生氣,卻不想那婦人仍舊是淡定的站在一邊,只擡起頭微微對她扯出一抹淡笑。
她想了想道:“我就想吃鹽水鴨。”
*
清江樓:南京古酒樓。明初朱元璋在南京修十六座大型貴賓樓,當時人稱“春江秋月十六樓”:清江、鶴鳴、醉仙、集賢、樂民、南市、北市、輕煙、翠柳、梅妍、淡粉、謳歌、鼓腹、來賓、重譯、叫佛。其中來賓重譯爲招待外國使節的。
目前十六樓並無遺蹟保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