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

楊洪滿是笑容的看着朱祁鈺,他完全不知道陛下居然有送行的習慣,就站在烈烈風中,目送着大明的將士,前往戰場。

他頗爲驚訝,陛下居然知道將士們推的車,名叫武綱車。

武綱車是一種輕車,有巾有蓋,平時可以運送火藥、糧草等輜重,戰鬥時可以排成一排,作爲營壘,還有四個射擊孔,使用弩箭進行射擊。

大明的武綱車脫胎於北宋末年,二帝北狩,宗澤任開封京師留守時,建造的決勝戰車。

任何一個軍備都不是憑空而來,拔地而起。

大明的武綱車,乃是地地道道的進攻利器,草原作戰,此類大車最爲好用,即便是臨時駐紮,圍成圓陣以火器禦敵,也是極佳。

太宗文皇帝第二次北伐的時候,曾經建造了三十萬輛武綱車,隨軍運送糧草,纔有了長驅萬里的征程。

當年用了整整六年,才攢足了力氣,一戰打碎了韃靼人的脊樑,兀良哈部甘願當大明的狗,瓦剌人俯首稱臣。

四十多年了,韃靼人依舊沒有緩過氣兒來,雖然脫脫不花依舊是可汗,但是卻被瓦剌人架空。

楊洪當年也隨軍出征,太宗文皇帝當年何等英姿勃發?

“渡河,渡河,渡河,千古絕唱。”朱祁鈺深吸了口氣,他不僅知道武綱車的作用,更知道武綱車的來歷,是宗澤的決勝戰車。

渡河是宗澤病逝前的最後三個詞。

可惜,直到劉福通自殺式的三路北伐,打的元朝分崩離析之前,都未曾有漢軍再過黃河。

朱祁鈺不再說話,這次再次傳來了悠揚的歌聲,除了于謙那首把銃歌以外,還有紅巾歌,在擂鼓的聲音中,大軍四縱緩緩離開了兩座大營。

楊洪隨着陛下回到了講武堂內,楊洪這個祭酒,現在沒有軍務,就是整理下來年講武堂的軍生部分名單和講武堂諸事。

還有一些未能結業的勳臣舊戚的後代,等待着楊洪等一干教習,給他們補課。

若是明年,這些未能結業的勳臣舊戚的後代,依舊未能結業,就要送到開平衛去戍邊一年,回來繼續在講武堂內考評,若是再不過,那就直接送到交趾去了。

朱祁鈺則是有條不紊的處理着手中的公文,王文這個通政使走馬上任之後,朱祁鈺的案頭上的天下之言,終於變得井井有條了起來。

次日的清晨,大明的官道上,驛馬在快速的奔馳着。

驛卒傾俯着身子,用力的保持着身體的平衡,馬匹在道路上狂奔不已,馬匹的脖子上掛着一個鈴鐺,在狂奔之時,鈴聲可以傳遞到兩裡地以外。

水馬驛並遞運所的驛卒們聽到這個鈴聲之後,就立刻開始挑選驛馬,翻身上馬,並且立刻上馬飛馳。

前馬速度較爲緩慢,當後馬及前馬,兩馬並行之時,馬足不停,在馬匹上,驛卒進行公文交割。

隨後前馬開始加速,再次狂奔向着京師而去。

周而復始,直到軍報送抵達京師。

大明的共有龍場九驛站,共有九條官道驛站。

而這九條官路驛站,最遠的一條,是京師到麓川,大約有六千里地,這六千里地限期爲六十天,也就是皇帝的詔命下達到麓川要六十天的時間。

但是限期之外,是加急。

加急就是眼下大明官道上,無數驛卒奔馳的恢弘場面,他們人馬狂奔,在轉送公文之時,並不離開馬匹,加急的期限,從麓川到京師爲四十天,延後不得從超過五天。

這是因爲麓川到京師的路不太好走。

比如北京至瀋陽的官道爲三千二百里路,限期是四十天,但是加急,則可以縮短是十五天左右。

大明至廣州的官路,約爲五千六百里路,限期爲五十六日,但是加急之下,則可以縮短至三十天。

大明在兩京設置了會同館,任主事,管理天下驛路、驛卒和驛馬,有《應合給驛條例》爲綱,非常完備,就連驛馬,都有退休待遇。

比如跑了五年沒有跑死,則會升格爲寶馬,養在驛站之內,不再做工,直到老死。

驛站、驛馬、驛卒,是大明皇權,觸碰到大明上上下下的保證。

是政令這水流的渠道,若是失去了驛站,那和失去了天下,有何異同呢?

奔涌而來的驛卒們,將公文交給了會同館,會同館將軍報送於了講武堂內,楊洪于謙等人領着兵部諸部,拆驗軍報火漆,然後將一個個小小的紅旗,插在了堪輿圖上。

楊洪拔掉了堪輿圖上的一個黑旗,這是燕山山脈附近的一個盤亙了三十餘年的賊窩。

楊洪笑着說道:“第一個山寨已經被武清侯,用大將軍炮夷爲平地了,對方抵抗極爲激烈,甚至有火銃,想負隅抵抗,以爲憑藉地利,可以拖延官軍的步伐。”

“可惜想好事呢,石亨沒跟他們多廢話。”

“四武團營,奮﹑耀﹑練﹑顯,兵分四路,交替前進。”

整個燕山山脈,都交給了石亨和他帶着的四武團營,而石亨不負衆望,率先傳來了捷報,而且四武團營的推進,如同猛龍過江一般,將這些根深蒂固的地頭蛇們,連根拔起!

“報!”會同館的軍士將另一封戰報交給了兵部大使,兵部立刻開始拆驗,由陰文翻譯成陽文,隨後陽文再對照陽書,進行比對,最終將翻譯好的軍報,交給了楊洪。

這次是楊俊帶領的四勇團營,是楊洪的庶長子。

楊洪再拔掉了一個黑旗,笑着說道:“四勇營也拔了第一個山寨,他們去的是太行山,這太行山地勢險要,這個速度,也算是極快了。”

“報!”

沒多久楊洪又拔了一個黑旗,這次是廣寧伯劉安。

劉安之前是大同總兵官,朱祁鎮大同叫門叩關,大同府不開門,但是劉安和大同知府霍瑄,下了城牆,打算覲見那個時候還是太上皇的朱祁鎮。

後來因爲朱祁鎮二桃殺三士的封侯毒計,不得不進京請罪,朱祁鈺寬宥他戴罪立功,劉安打完了京師之戰復伯爵。

劉安打土匪是不能晉爵的,但是這是練兵,練得好,打瓦剌的時候,才能打得好。

這次劉安去勾注山,也就是雁門關所在的山脈打土匪,那就跟回家了一樣,他本身就是大同的守將,自然是如魚得水。

大明的戰報源源不斷的匯聚到了講武堂內,朱祁鈺並沒有下達任何命令,他總不能讓楊俊四勇團營的勇敢營神機營的大將軍炮,挪十米吧?

那簡直太離譜了。

總體戰略,他還能參與一下,蓋蓋章。

具體作戰,還是得靠大明的軍將們,臨場發揮,尤其是地形、排兵佈陣、紮營等事。

若是朝廷連軍士何時出恭也要過問,軍將們不要打仗好了。

大家一起在京師裡做鐵桿莊稼,擺爛多好?

平定匪患之事,極其迅速,幾乎是摧枯拉朽般的勝利!

伴隨着夜不收在草原上的燒荒,大明的京師除了火燒火燎的味道,似乎能夠聞到若有若無的硝煙味兒。

時間僅僅過了一個月,石亨就已經由南打到北,將整個燕山山脈的匪窩,清剿一空,爲了多撈點人頭賞,石亨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連躲在寨子地道里的賊寇都揪了出來。

陛下下了殺令不讓殺良冒功,爲了多撈錢,石亨就只能掘地三尺抓土匪了。

石亨請命班師,因爲這燕山的匪窩裡,真的連一隻土匪,都抓不到了。

而後沒過幾天,楊俊和劉安都請求了班師。

這次大明軍隊回營的速度,極其迅速,只用了十餘日,趕在第一場雪落在京師之前,回到了京師外三座土城的軍營之中。

這是急行軍,大明軍隊用最快的速度行軍,來驗收軍隊行軍過程中,是否會出現掉隊等事兒。

朱祁鈺讓戶部尚書金濂,從京師五百庫調撥了足夠的糧草、肉食,送進了三座土城,等待大軍凱旋,則犒賞三軍。

軍中不得飲酒,但是休沐時候,可以飲酒,所以也會犒賞一些酒,並不會送到軍營,而是送到土城另外一側的軍屬營內。

朱祁鈺這一拳猛地打了出去,又猛地收了回來,檢驗了一下講武堂培養的庶弁將是否有用、大明的驛站傳遞軍情是否及時、掌令官是否能夠嚴格的約束各隊軍卒,大明的京營戰鬥力究竟幾何。

戰鬥力是一件很玄學的事兒,但是大明的軍隊的確做到了令行禁止,各地裡正、掌令官彙集到通政使王文手中的陳條,也都是誇大明軍隊的軍紀良好,目前並沒有收到哪個裡被滋擾之事。

朱祁鈺對於京營此次迅速出戰和回營,行軍速度和效率,都非常的滿意。

同樣他擔心的庶弁將,藉着天子門生的名頭肆意妄爲的事,並沒有發生。

打擊土匪流寇,城中打擊羣小和職業乞丐,就是在不斷的剪除勢要豪右之家的羽翼,而這種剪除,是一項持之以恆的國策。

“犒賞三軍,過幾日德勝門外授勳!”朱祁鈺看着整片堪輿圖上,所有的黑色旗子盡數被拔除,終於安定了幾分。

軍隊,是朝局的壓艙石。

這一拳,虎虎生風!

朱祁鈺這一兵分三路,十二團營,京師剿匪,直接讓天下震動不已。

遠在山東的孫忠,呆滯的看着手中的消息,不敢置信,他看着自己家的銀場,這得虧就是試了試,這要是真搞點什麼…

大明皇帝別說一拳頭了,伸出手指頭,都彈死他了。

孫繼宗呆滯的問道:“這怎麼可能?一定是大肆鼓吹!誇大其詞!”

“一個半月肅清了勾注、太行、燕山,約五萬流匪,這怎麼可能!即便是我們,也只知道幾家啊,陛下是怎麼知道的呢?”

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發新書了!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688章 康國公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
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發新書了!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688章 康國公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