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

封疆大吏、正二品布政使孫毓表面上是乾淨的,他的受賄方式格外的隱蔽。

在景泰七年三月,陝西地面各府需要招六房、吏員、皁隸、捕快、壯班等等,這在大明叫僉充,也是歷史悠久的吏員選拔,這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試家法,就是考校經史子集,另外就是課箋奏,就是寫公文。

幾乎所有參加遴選的秀才、舉人,都不約而同的要到某個學堂裡,交了一份束脩,學習課箋奏,這公文的格式、書寫的規則、需要避諱的地方、各種尊稱等等,都是需要學習的,不是讀了四書五經,就能寫好公文的,這學堂還會教習臺閣體。

而這個學堂,從裡到外,都跟孫毓沒有任何一絲的瓜葛,沒有任何的牽扯。

而這些秀才舉人們交的束脩,只不過是一罐蜂蜜。

朱祁鈺一開始還奇怪,一罐蜜做束脩,還用繞這麼大個圈子?

後來緹騎們才發現,這哪裡是一罐蜂蜜,打開裡面全都是白花花的金花銀,甚至還有黃金,每個罐子上都貼着送束脩之人的名字、籍貫、所學的六房中書寫計算、差役等等。

學堂的確是學課箋奏,可是這能不能僉充爲吏,要看這蜂蜜是否給到位了。

縣官不如現管,哪怕是考中個縣吏,那不用多久,就能撈回來了。

而這些蜂蜜,不會過青天大老爺的手,老爺們爲官要清正廉潔,要收萬民傘,這阿堵之物怎麼可以輕易沾染?蜂蜜會通過商賈,變成正經的財貨,在經過嘉峪關的抽分之後,回到大明。

這個商賈憑什麼暢通無阻的將蜂蜜帶出關外換成貨物,再帶回大明?這些蜂蜜,怎麼就堂而皇之的變成了商賈的家財?

“魏景陽那種凶逆你也敢養,以陝西地面的局勢,過不了幾個月就要釀起民變了,你真的能壓得住嗎?”

這便是蜂蜜事中,陝西三司利益受損的地方,而這個‘商賈’,在大明被稱之爲經紀、買辦、掮客,專門負責幫老爺們做些老爺不方便沾染的事兒。

這一點,在應天府的李賢,在松江府的李賓言,都學會了一些。

解刳院的常客盧忠都有所誤會,更別提坊間了。

王復非常憤怒的說道:“將阿史那儀和王永貞送到大明去,是因爲王永貞要就學了,早在王永貞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來的事兒,明面上是就學,實際上就是質子,西域諸國畏懼我們,是怕我們,還是怕我們身後的大明西征?”

“若說有愧,是我有愧劉氏,可是你們這一鬧,大明皇帝就得處置,現在好了,康國公公世子,被大明嫡母養着,這日後,王永貞是跟大明一條心,還是跟康國一條心,這個結果,你們滿意了嗎?”

魏景陽、孫毓被送進了解刳院之時,遠在康定,也就是撒馬爾罕的王復,正在和伯顏帖木兒、和碩、阿史那合霍、隔乾颱吉發脾氣。

王復一甩袖子,餘怒未消的說道:“不用了!阿史那儀把王永貞留在了康國公府,和王越等一道回康定,攪吧,攪吧!你們就攪合吧!”

商賈爲什麼要做這個賬,給人當經紀買辦,總要有些自保的手段,萬一這大老爺們翻臉不認人,自己也有點翻臉的籌碼和幻想,二來則是商賈從商逐利,這錢用在了哪裡,得記下賬本來,防止錯漏遺忘。

盧忠,是極其擅長抄家的,這種擅長不僅僅是掘地三尺,把錢都找出來,那不是本事,是要瓜蔓抄家,把牽連大案中的所有要犯的證據抄出來,纔是本事。

即便是沒有劉靖跳反,盧忠這趟差頂多是辦的慢一點,但還是能查的清楚。

“盧忠,你們那些個刑具朕看着都生鏽了。”朱祁鈺邁着四方步向着北鎮撫司外走去。

會不會不重要,羣臣們相信,陛下,一!定!會!

盧忠笑着說道:“現在都送解刳院轉一圈,那地方,臣去了都腿肚子打轉,更遑論心裡有鬼的人了。”

若說是,王復做的所有事,完完全全是爲了康國的利益。

陸子才當然知道陛下給魏景陽計數的事兒,物理意義上的千刀萬剮,可謂是暴戾至極。

王復一甩手,哭笑不得的說道:“這是女兒的問題嗎!”

盧忠在奏對之時,眼神一直在巡視,一旦有什麼鬼鬼祟祟之人,要做刺王殺駕大事,盧忠一定會讓那人後悔來到人間走一遭。

“康國公,我還有一個女兒。”阿史那合霍摸了摸自己的腦袋,試探性的說道。

“你做的這些,不過爾爾。”

在蜂蜜這件事上,大明緹騎左都督盧忠,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把孫毓給揪了出來,立刻帶着人將孫毓給拿了。

去陝西這趟差,盧忠辦得如此順利,有一部分是緹騎剛到,劉靖立刻就跳反當了內鬼,將一衆官員給點了,被福祿三寶控制的劉靖,在自己死還是一起死上,選擇了一起死。

盧忠一回頭就笑了,那個在皇帝面前叫囂着爺爺就是魏景陽,爺爺就是景泰王的人,此時已經嚇得屎尿齊流了。

“這個本身就是一盤散沙的康國,果然是一盤散沙!當了表子還要立牌坊,又當又立!”

雙方互相見禮。

相比較後世那種養上千情婦、子女皆在海外拿着民脂民膏奢侈無度的巨蠹而言,孫毓乾的這些事,只能算是普通蠹蟲,曾經滄海難爲水,孫毓確實談不上巨蠹。

“你們若是要反對,早些說話,玩弄這般鬼蜮伎倆,又是爲何?憑白讓大明看去了笑話!”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你只要是做了,就會留下線頭,一扯這線頭,就全都露了出來。”朱祁鈺頗爲平靜的說道:“即便是沒有王越回京之事,孫毓,你也藏不了幾天了。”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孫毓打了個哆嗦,陛下把他所有的心思都猜透了,他跪在地上高聲疾呼,希望能求得一絲憐憫。

解刳院是岐聖門庭,醫者刳腹是醫道,大明的太醫們,不是劊子手,送解刳院更不是真的凌遲,說是凌遲,不過是爲了收威嚇懲戒之效,但是在朱祁鈺眼裡,這醫者從不是賤業,冉思娘,寵冠後宮的冉寧妃,都在解刳院裡當值。

所以劉靖跳反的確是加速了盧忠的辦案,但是沒有劉靖跳反,盧忠頂多就是麻煩些,不過也就是麻煩而已。

“來了?”陸子才知道今天緹騎們會把二人送來,便早就等在了門前。

阿史那合霍硬着頭皮說道:“我真的還有一個女兒,比阿史那儀漂亮。”

可若是不是,但收到的所有消息,無不表明,王復的的確確是墩臺遠侯,大明王朝裡最狂熱的一羣人。

在景泰年間,錦衣衛辦案是要講證據的,否則辦出來的案子就是白紙案,即便是有皇帝敕命,那也只是黃紙案,若是有法司印綬的駕貼,那便是連外廷都無法置喙的鐵案了。

伯顏、和碩、合霍、隔幹並不知道該怎麼讓康國公消氣,只能說這個了。

孫毓以爲自己做的很乾淨,但是做了就是做了,比如孫毓養了三十六房的妾室,還有十幾個孩子,藏得住一時,卻藏不住一世,孫毓想用魏景陽出清舊賬,魏景陽扛不起這麼大的罪名。

“尊嚴,從來都是自己爭來的,不是別人施捨的!”

陸子才也不在意,這都是小場面,胡濙次子胡長祥拿着兩個碗,緹騎們扣住了兩人的下頜,把襪子抽了出來,這孟婆湯就灌了進去,動作熟練,配合默契。

這就有了一個關鍵,那便是嘉峪關抽分局,之前歸陝西三司管轄,設立了甘肅三司後,蜂蜜的流轉立刻受到了阻礙,而且柯潛那個人,很難說話,仗着自己是狀元郎,仗着自己有頭功牌,根本不肯同流合污。

伯顏帖木兒、和碩、阿史那合霍、隔乾颱吉,看着王復一臉暴怒的模樣,有的時候,真的分不清,這人到底是不是大明的墩臺遠侯。

“本來這事不鬧起來,阿史那儀和王永貞都能留在大明,公世子是國公夫人養着,即便是在大明,也是和咱們康國一條心。”

“想用魏景陽出清所有舊賬,他一個匪寇,能擔得起這麼大的罪名嗎?”

起初,盧忠還以爲是自己知道里面做什麼,才害怕,可是夏天的時候,這解刳院裡,連知了都沒有一個,這讓盧忠心裡直犯嘀咕,其實盧忠沒問罷了,只不過是衛生需要,解刳院裡並沒有樹,所以沒有知了。

無論如何都無法將這些腌臢事,蜂蜜、養寇、受賄、知縣事之死等等事兒,跟孫毓牽連起來,即便是案發,魏景陽,就是那個最好的替罪羔羊,他能把所有的罪名扛起來。

比如養魏景陽,魏景陽收了好處,就要幫着老爺們做事,岐山縣知縣事賈鉞要寫奏疏檢舉,後來賈鉞死了,但是賈鉞在朝廷看來還活着,他的往來公文一如既往的正常。

盧忠帶回來的物證如同小山一樣堆積在北鎮撫司的衙門,帶回來的人證,在北土城的官舍裡住了兩條街,帶回來的書證更是以車論,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忙活了三日才梳理清楚。

朱祁鈺甩了甩袖子,轉身走出了監舍,只丟下一句:“號喪。”

“留下來喝杯茶,我這裡還有新到的…”陸子才伸着手說話的時候,盧忠已經消失在了拐角的地方。

比如盧忠找到了商賈的一個賬本,而這本黑賬,就是書證,按圖索驥對於錦衣衛而言更不是難事。

“我的意思是很明確的,若是要反對,你們就大聲的講,我又不是不聽,還是我堵着你們的嘴,不讓你們說話了嗎?既然不反對,我送走之後,你們又把這件事告訴了陝西布政使孫毓,還被大明皇帝給查了出來,大明皇帝會怎麼看待我們康國?”

孫毓的案子證據太多、牽連廣衆、查補時日極長,但是孫毓和魏景陽,在景泰十二年二月十二日,經過九卿圓審,將二人送往瞭解刳院。

很快,孫毓和魏景陽身子一軟,癱在了地上,舌頭耷拉在外面,翻着白眼。

陛下又不肯夷三族、誅九族,解刳院已經是頂格處理,九卿共議,給二人辦了加急。

盧忠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這場面了,立刻說道:“陸院判,衙門裡還有事,就不多叨擾了,院判留步!”

盧忠帶着緹騎走了,只不過走的比跑的還要快。

在大明百姓甚至可以罵皇帝叼毛,但任何人膽敢威脅陛下的安危,緹騎一定會出手。

即便是眼下這些已經鐵證如山的案子,已經夠把他們送入解刳院了,接下來的案子已經不需要二人認罪了。

其實解刳院做好了準備,陛下的意志是至高無上的。

可陛下到底是不把解刳院當凌遲場,專門拿了聖旨,告知解刳院依舊遵循舊例。

之所以九卿這麼着急的把孫毓、魏景陽送進去,完全是京官們有些害怕,劉氏在奉天殿內哭訴那一日,皇帝陛下的怒火實在是讓京官們膽戰心驚,不讓陛下早點出口氣,陛下萬一把這件事當成個由頭,擴大打擊面,京官們哪裡承受得住?

倍之這種手段,羣臣們會用來反抗皇命,皇帝就不會拿來對付羣臣嗎?

“陛下說這兩個案犯,按照慣例,還是灌孟婆湯。”盧忠特意交待了下,仍按舊例處置。

“我不要去解刳院,放開我,讓我死,不要…嗚嗚嗚…”孫毓還在掙扎,緹騎們抽出了孫毓自己的襪子,塞到了他的嘴裡,這才止住了喧鬧。

盧忠看着陸子才站在解刳院大門前,不自覺的打了個寒顫,明明豔陽天,四處都是暖風,可是這安安靜靜的解刳院,還是讓人心底發毛。

盧忠是非常非常謹慎的,即便是陛下無論去往何處,緹騎都會清街,即便是這三十丈、十丈、三丈內都有訓練有素的緹騎,但盧忠要做到,若有變故,第一時間保護陛下。

朱祁鈺寬宥了劉靖的家人送雞籠而不是爪哇,主要是念在了劉靖他爹爲大明死難的份上。

“做什麼事之前,哪怕是不跟我商量,能不能動動你們的大腦袋想一想?”

孫毓仍在號喪,整個北鎮撫司都是他的哀嚎之聲,朱祁鈺走出了這天牢,這二月天的倒春寒終於過去了,豔陽當空,照的人暖洋洋的,相比較外面的暖風陣陣,這監舍裡的陰寒讓人不寒而慄。

“現在咱們跟陝西三司的聯繫也斷了,日後想弄點鋼箭火羽、鐵鍋、茶葉、鹽巴輕重之物,都得看大明的臉色!”

王復其實對事情的結果,從政治去思考,非常滿意。

王復知道自己對不起劉氏,也對不起兩個孩子,可是忠孝自古不兩全,在大明利益和自己的私利上,王複選擇了前者。

這在當初,他做了夜不收那一刻,就已經成爲了必然。

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十二章 吊!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
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809章 霍光傳不可不讀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十一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十二章 吊!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