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

陸子才走出了太醫院的大門,那種讓人毛骨悚然的感覺陡然消失,但是那道門,依舊跟陰陽兩隔一樣,太醫院裡也有爐火,但是卻絲毫感覺不到那種溫暖。

反而是一種陰冷的感覺,徘徊在盧忠心間,久久不去。

他忽然想到了小時候的一些事,盧忠小時候,親眼見到過小豬仔路過屠宰鋪的時候,就驚恐萬分,撒開腳丫子狂奔不止。

盧忠顯然是有些忌憚。

大明的緹騎們不怕死,但是他們的血不是冷的,爲國征戰而亡,那是大義,義不容辭,但是這太醫院,還是免了吧,太陰森了。

陸子才笑着說道:“把人犯交給我吧,陛下下了敕諭,這位就是趙縉對吧,我來跟他好好解釋下人體運行的奧妙。”

盧忠愣了愣說道:“我還是隨你一起,這是人犯,若是走丟,無顏面聖。”

陸子才的面色猶豫,看了一眼身後,猶豫了很久說道:“我覺得盧指揮在門前稍待,不必擔心人犯突然發難,進了這道門,我不認爲他還能站得住。”

盧忠看着那倒陰氣森森的大門說道:“職責所在,我還是進去一趟吧。”

陸子纔不再阻攔,將盧忠和趙縉引入了太醫院。

等到盧忠和趙縉再走出來的時候,趙縉已經宛如一條死狗一樣,瞪着眼睛,腿腳都不利索了。

盧忠的腿不停的打着擺子,他用力的跺了幾腳,依舊是不管用。

別說趙縉了,就是盧忠都有點站不住,這是人待的地方?

他發誓,以後再也不來太醫院了。

他的北鎮撫司已經極其恐怖了,但是那只是血腥,在太醫院他感受到了什麼叫做絕對理性。

太醫院的太醫醫者仁心,真的在爲了醫學進行着醫學觀察,但是那些身體上的管子,被分門別類的整理,那些肝臟還被泡在不知名的液體裡,被對比研究。

他看到了完整腦子究竟是什麼模樣,他看到了心臟是如何在胸腔裡跳動,他看到了一幅幅骨架,還看到了面色嚴肅的太醫聚在一起,討論着腎的病變。

殺人盧忠一點都不怕,他甚至不怕自己被殺。

但是如此絕對理性的場景,他這輩子都不想看到,更不想躺在臺上,剖開肚子,讓別人指手畫腳!

更不想被人分門別類的整理好,擺在那裡,那場景,簡直是沒齒難忘!

他又用力的剁了兩腳,低聲說道:“陸院判,留步,留步,我就先把人帶回去了。”

趙縉被拉出了太醫院的門口,突然如同回魂了一般,驚恐萬分的喊道:“我說,我全都說,不要把我送進去!我不要進去!”

趙縉說完帶着鐐銬就開始奪路狂奔,雖然跑不快,但是他還是在拼命地想要遠離太醫院那道生死門。

盧忠無奈的緊走了兩步,抓住了趙縉,也顧不得告別,頭也不回的走了。

陸子才站在太醫院的門前,看着盧忠一干人等的身影,重重的嘆了口氣。

人間閻羅,這個名字好聽嗎?

在一些志怪小說裡,閻羅掌生死,陸子才憑藉着一本解剖論和精湛的醫術,最近治好了許多的病人,他這個人間閻羅的外號,的確是人如其名,掌生死。

就像是背後的太醫院一般,太醫院的這邊是地獄,而太醫院偏門的惠民藥局,則是人間。

陸子才轉過身來,腳步沒有停頓的走向了太醫院的大門,那道被人稱作是兩界生死門的大門。

很多教派都有死後下地獄的警告,用來勸善,但是陸子才的太醫院,怕是人間地獄。

“陸院判,養濟院有個庶弁將的孩子,黃疸九天不退,尿黃了!”一個太醫行色匆匆的跑了過來,而陸子才立刻隨着太醫而去。

尿黃,危在旦夕。

陸子才爲何讓陛下的嫡皇嗣去曬太陽,因爲並未尿黃,問題不大,但是這個已經尿黃的黃疸新生兒,在這個時代,基本已經到了不得不手術的地步。

陸子才深吸了口氣,來到了惠民藥局,打開了整理的窗明几淨的手術室,經驗告訴陸子才,洗乾淨的被褥,不容易潰膿。

經驗哪裡來的?自然是那幫奸細們的身上得來的。

陛下他們送過來,不就是讓他們爲醫學做出貢獻嗎?

喜寧的求生慾望最強,到現在還撐着最後一口氣,因爲陸子纔在縫縫補補,這個大奸細,提供了無數的醫學實際操作的經驗,而且似乎可持續的凌遲處死,也成爲了一種可能。

他將口罩戴上,將手在裡裡外外洗乾淨,隨後將在沸水中煮過的刀具,拿了出來。

這幾把刀非常的鋒利,而且奇形怪狀,乃是他請陛下,專門在王恭廠打的解剖刀,不過,可以用於解剖,也可以用於治病救人。

陸子才深吸了口氣,準備開始外科手術。

一衆太醫們站在陸子才手術間的外面,等待着陸子纔開始手術,這些太醫也是抱着學習的態度。

從華夏起源之時,就有對癰、疽、痹、癭、痔、疥等病證,用砥針治。

在《周禮·天官篇》中,有瘍醫下士八人,掌腫瘍、潰瘍之祝藥,刮殺之齊。

祝藥即是敷藥,刮是颳去膿血,殺是用腐蝕酸劑去惡肉或剪去惡肉,齊是瘡面子復。

戰國成書的《五十二病方》中詳細的記載了牝痔割治療法。

殺狗,取其膀胱,以穿竹管人腸中,吹之,引出,徐以刀剝去其巢,冶黃芩而屢敷之。

在《三國志·方技傳》描述華佗治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因破取腹腔腫物。乃醫者刳腹,開岐聖門庭。

剔骨療疾,本就是醫者岐聖門庭之術,何故沒落?

僅因所謂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孝乃是大道,陸子才從未覺得有錯,禮義廉恥,更無錯。

但是治病救人,岐聖門庭,就有錯了嗎?

這是陛下該考慮的問題,陸子才,不考慮,他只知道陛下給了他解剖刀,就是讓他用的。

陸子纔將嬰兒抱上了牀,以坐拏草、茉莉花根、曼陀羅花酒磨之後的藥,灌進了嬰兒的嘴中。

陸子才屏氣凝神的站在一旁,直到孩子不再哭鬧之後,陸子才才深吸了口氣。

他很緊張,他已經在幾個大人的身上摘除了闌尾,在剛出生的小孩身上治病,他從來沒做過。

但是他還是猛地睜開了眼,在燈光之下,開始對這小嬰兒開膛破肚。

太醫院內一片寂靜,最近已經有詩社,盯上了他們。

太醫院搞解剖是奉了陛下的旨意,但是太醫院搞刳腹可沒有旨意,他們舉着《孝經》大肆的攻訐着太醫院的不孝之舉。

若是此次陸子才失敗了,那整個太醫院,立刻將會處於風口浪尖之上,這個幼小的生命,會在他們手下離開人間。

所有人都屏氣凝神的看着解剖刀端的很穩當的陸子才。

朱祁鈺的授勳儀式是在承天門外舉行,所有的百姓皆可觀禮,可是這場授勳儀式,在衆目睽睽之下,延期了。

因爲陸子才和欣可敬在忙着刳腹之事,不僅如此,孩子似乎在手術中活了下來,但是陸子才和欣可敬依舊維持着那個幼小的生命。

拆羊腸線,至少需要七天。

興安看着一臉擔憂的陛下說道:“陛下,汝安詩社已經開始了,他們列舉了從開闢之前,就有砥針治疥,再到林林總總的岐聖門庭的刳腹之術。”

朱祁鈺推遲了授勳,他拿着兩枚金光閃閃的奇功牌說道:“朕在翰林院看好了幾個庶吉士,他們都是剛正之人。”

“可是,朕想不明白,明明是救死扶傷的大好事,他們爲何要大肆攻訐刳腹之術?”

“那孩子若是不治,必然身亡,若是刳腹,則有可能活下來。”

“這不是好事嗎?這個選擇很困難嗎?從實用的角度出發,不應該選擇刳腹之術嗎?”

“可是他們一副被刨了祖墳的模樣!着實氣人!”

朱祁鈺在翰林院看了幾個聽用的庶吉士,把他們寫到了名單之上,結果他們對太醫院的行徑非常不滿,而且付諸實際行動,聲援攻訐太醫院。

興安嘆了口氣說道:“陛下,非庶吉士不慧,從小就學那些視、聽、言、動,非禮不爲,內無妄思,外無妄動。”

“理學家、道學家們,講了幾百年的道理,哪裡有說改就改的?”

朱祁鈺敲了敲桌子,十分大聲的說道:“這個孩子,哪怕不幸夭折,這塊奇功牌,朕也賞下去了!他們這是死板教條!舉着聖賢書,朗誦聖賢書能救活那孩子,朕就讓他們去念!”

“他們能嗎?”

興安也是頗爲無奈,陛下推遲了授勳,就是爲了給陸子才、欣可敬二人奇功牌。

可是陸子才和欣可敬在對孩子動刀。

朱祁鈺尤覺得氣憤,他是知道大明是有外科手術的土壤的,纔會讓陸子纔去主持,名爲凌遲,實爲解剖的醫學研究。

張居正就是死於牝痔割治,他常年患有痔瘡,割掉痔瘡之後,張居正術後感染不幸逝世。

這類的朝堂大員都可以承受刳腹之術,證明是有一定的基礎在。

但是現在反對的聲音如此的大,朝臣上書、詩社抨擊,坊間議論紛紛,都已經被如臨九霄的大皇帝知道了,可想而知,鬧得多兇。

雖然朱祁鈺已經派出了汝安詩社,解釋說明刳腹之術的重要性。

但是似乎並未引起什麼共鳴。

朱祁鈺又用力的拍了拍桌子說道:“誰要是反對,朕就把他北鎮撫司去!讓他們和盧忠的刑具講道理去!”

“朕就這個道理,愛聽就聽!”

朱祁鈺一甩袖子,怒氣正盛。

興安俯首說道:“陛下陸子才、欣可敬都是良醫,陛下送了那麼多奸細去,就是庸才,也練出來了,陸子才既然敢動刀,那自然是有一些把握。”

陛下現在的狀態不太對,失去了往日的穩健,即便是陸子才和欣可敬失敗了,必須要授勳,也可以有更圓滑的方式。

但是他勸不動。

“把朕的十八匹馬的輅車拉出來,朕要擺駕前往太醫院!”朱祁鈺站了起來,繼續說道:“把朕的冕服取來。”

“朕不怕非議,但是陸子才、欣可敬他們怕。”

“言可殺人!”

“朕是大明天子,朕不準方興未艾的刳腹之術就此沉淪!”

“朕不準太醫院停止刳腹,岐聖門庭就此止步!即便是沒救活!這刳腹之術也要發展下去!”

“這罵名,朕擔了!”

禮部尚書胡濙,收到了三六九共計十八匹馬拉着輅車出動的消息,立刻就站了起來。

他當然知道最近京師的亂子。

在陛下還未出動的時候,他已經準備好了說辭,無論陛下要做什麼,陛下不能錯!

陛下要是錯了,他們禮部是要負全責的。

他立刻帶着禮部的兩個侍郎,還有翰林院的一些學士就奔着太醫院而去。

等到他趕到的時候,比他先到的是于謙。

胡濙能在禮法上爲陛下洗地,但也是說辭,陛下需要託底。

“於少保。”胡濙匆匆而來,眉頭緊皺,胡濙又不是李賓言,他知道于謙託底之事。

至於鬧到這個地步嗎?連於謙都到了。

于謙頷首說道:“胡尚書。”

于謙比胡濙更瞭解陛下,陛下到底在挑戰什麼,他一清二楚。

那是幾百年以來的理學、道學,是一種內無妄思,外無妄動,幾百年來的慣性。

那是現在陛下還不能碰的地方,若是出現了問題,他在場,他就可以擔責。

陛下英名無損,功業無垢,是于謙實現他天下人人爲私,陛下一人公耳的政治理想和主張的最重要的保證。

于謙等在鵝毛大雪裡,看到比朱祁鈺的車架出現在了街邊。

“陛下駕到!”興安在前面做先導開路,引着滿是華蓋的儀仗來到了太醫院的門前。

挎着繡春刀的錦衣衛,帶着腰劍、大紅宦服的宦官,十八匹白馬拉動的輅車停在了太醫院的門前。

盧忠帶着十騎天子緹騎,列陣擺開,朱祁鈺從輅車上緩緩走下。

石亨、楊俊、劉安、孫鏜帶着十二團營的精銳,揹着火銃在輅車壓陣,明晃晃的鉤鐮槍,劃破了雪花。

那不是儀刀,俱開刃,寒光凜凜。

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
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