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

于謙嘆了口氣,他每天都在勸陛下仁恕之道,這好不容易有點成果了,結果有人非要往槍口上撞。

奉天殿一片安靜,于謙這半個事主還能求情,但是最大的事主是陛下。

這求情未果,反而受到了牽連,豈是小事?

三代之內,不得科舉,這比殺人還要難受。

陳循作爲文淵閣大學士,最終還是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陛下。”

“大舜之所以聖,以能隱惡而揚善也,臣竊見陛下以右僉都御史顧耀上言議事,命錦衣衛拿解,臣不知所言之當理與否,意其間必有觸冒忌諱,上乾雷霆之怒者。”

陳循就是那種老學究,本身就是狀元出身,勸諫起來,從來是這個德行。

他說顧耀因爲上言議事被拿解了,雖然不知道自己說的有沒有道理,而且知道必然冒犯了忌諱,惹得陛下雷霆大怒。

但是他還是要說。

“臣聽聞,君仁則臣直,科道六科給事中與都察院,乃陛下耳目之臣。顧耀等人,職居諫司,以言爲責。其言而善,自宜嘉納施行;如其未善,亦宜包容隱覆。”

“若如此,方開忠讜之路。”

“乃今赫然下令,微事拘囚,臣以爲在陛下之心,應少示懲創,使其後日,不敢輕率妄有論列,非果有意,即怒絕之也。”

“臣愚鈍無知,妄生疑懼,臣切惜之!”

這就是大學士,說話做事,比顧耀等人搞的事,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朱祁鈺看着陳循,他的意思很簡單,就是皇帝仁慈則臣子直言上諫,六科給事中和都察院,是朝廷耳目,這些人身居諫臺,就是說話的。

今天赫然下令,小事抓捕囚禁,陛下應該懲戒一番,讓他們日後不要胡說八道,而不是突然有意,就立刻怒斬之。

陳循的這番話,很有道理,就跟沒說一樣。

而都察院右都御史王文稍微猶豫了下,才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惶恐,德薄攝於高位,替陛下掌都察院,不敢懈怠。”

“臣聞,君者,元首也,臣者,耳目手足也。”

“陛下,斥都察院,乃思耳目之不可使壅塞,手足之不可使痿痹,必將惻然,而有所不忍。”

“臣承乏下僚,僭言實罪。伏睹陛下明旨敕科道有:政事得失,許諸人直言無隱之條,故敢昧死爲陛下一言。”

“伏惟俯垂宥察,不勝幹冒,戰慄之至!”

顧耀乃是都察院之人,王文作爲都察院的實質總憲,他若是不站出來,日後沒人跟着王文混了。

朱祁鈺琢磨了一番王文的話,他說皇帝是腦袋,所有的臣子都是耳目手足。

他的意思是承乏,罷官永不聽用就可以了,而非因言獲罪,他還請了一條明旨,政事得失,許諸人直言無隱。

王文則是爲了整個都察院考慮,而不僅僅是爲了顧耀三人求情。

陳循勸帝王仁恕之道,是本分,王文爲都察院同僚求情,爲都察院請明旨可議政事得失,乃是職責所限。

朱祁鈺看着于謙、王文、陳循三人,深吸了口氣,低聲說道:“你們以爲朕是因言治罪嗎?”

“微事拘囚?”

“朕明旨申飭了都察院不得私自稽首、跪拜。不得宵禁後飲酒,顧耀知禁令,明知故犯。”

“可是小事?”

王文、于謙和陳循面面相覷,他們本來以爲陛下是因爲顧耀上諫怒而降下責罰。

但是事情,似乎不是這個事兒啊。

朱祁鈺卻看着顧耀問道:“昨日宵禁之後,你與人在太白樓飲酒,五城兵馬司問訊轎攆何處,你家轎伕以都察院御史相脅!”

“與你一同違反宵禁的還有誰?你說還是不說?”

羣臣一片譁然,還有這等事兒?!

顧耀趴在地上,目光流轉,卻是一言不發。

朱祁鈺嗤笑一聲,指着顧耀說道:“這等臣子,可曾有一絲恭順之意?朕都知道了,還在這兒跟朕打迷糊眼兒呢。”

“顧耀,你真以爲,你不說朕就不知道了嗎?”

顧耀終於是扛不住了,他顫顫巍巍的說道:“昨夜飲酒,還有右僉都御史張彬、右副都御史陳成。”

朱祁鈺點頭說道:“盧指揮,一併廷杖,摘了他們的官帽,取了他們笏板印綬,循例,永不聽用,三代之內不的參加科舉。”

他們和誰一起喝的酒?

孫忠。

朱祁鈺並沒有斥責過勳臣外戚,不得在宵禁之後吃酒,大明勳臣外戚身份尊貴,太廟裡除了劉伯溫全是武勳,武勳是可以宵禁之後活動的,這是皇明祖訓的規矩。

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全是勳臣外戚、駙馬都尉。

但是他明旨斥責過都察院。

這是公然抗旨!

朱祁鈺的目光再次轉向了陳循,問道:“陳學士,你可曾覺得是朕在微事拘囚?”

陳循終歸是搖了搖頭,嘆息的說道:“臣惶恐,臣誠不知這三人居然違抗明旨,甚至三人成夥,此乃朋比爲奸,非臣知道,陛下要打要殺,皆爲非刑之正,臣不敢問。”

三人成夥,這件事的性質從抗旨不遵,升級到了新的高度朋比爲奸。

陳循給三人行爲升了級。

這就不是陳循能勸的範圍了,陳循的話翻譯翻譯,這三個人,在找死罷了。

“歸班吧。”朱祁鈺揮了揮手,示意陳循、于謙歸班,他們難道不應該勸陛下仁恕嗎?

只是陳循和于謙,都不知道這裡面另有隱情,事情並非因言獲罪,而是因爲抗旨。

朱祁鈺對着盧忠說道:“廷杖完先送回奉天殿,朕要他們死的明明白白!”

一共三個人全都被打的皮開肉綻,被拖了回來,趴在地上,面如死灰。

還有一個王文在臺下站着,朱祁鈺要給臺諫這樣的明旨,政事得失,許諸人,直言無隱。

正如王文所言,都察院茲事體大,乃是大明監察利器,但是這個監察利器現在鈍了,那朱祁鈺這個主人,自然要將其磨亮了。

“他們彈劾于謙朋比爲奸,那你們卻行朋比爲奸之實。”

“右都御史王文爲爾等求情,也求明旨,政事得失,許諸人直言無隱。朕準了,廣開言路。”

朱祁鈺看着三個人,繼續平靜的說道:“我們現在就再聊聊你們三人,彈劾的內容。”

顧耀彈劾的奏疏,還是很有必要聊一聊。

“朕認真聽了,也聽明白了,不就是在說,京師之戰打完了,是大明強盛,瓦剌潰逃,于謙無謀,石亨無勇嗎?”

“這種想法的不在少數,覺得以大明的國力鼎盛,擊退瓦剌,不是長個腦袋,就行嗎?”

“這是咱大明贏了,要是輸了呢?”

朱祁鈺拿出之前兵部右侍郎羅通,那篇課題,播遷之禍。

“就應該播遷至南京,然後,北伐,重拾舊山河,從南方,用盡了所有的力氣,也不知道能不能打回來。”

“抱着扁擔,哭着要北伐,最後卻是回天乏術。”

“這樣一來,無論是能不能打回來,于謙也有謀略了,石亨也就勇武了,也就沒有人質疑他們,感慨什麼,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而是滿腔悲愴,留下一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首詩是陸游所寫的《示兒》,臨去世之前,留下了這絕世警句,但是終南宋一朝,陸游後人,都沒有完成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囑託。

直到大明。

至於扁擔,則是明慘皇朱聿鍵,隆武朝時候的內閣首輔黃道周,傾盡家財,募兵萬人,組建了扁擔軍,北上抗清,最終被清軍設伏全殲。

黃道周殉國。

大明不是沒有播遷之禍。

“晉懷帝、晉愍帝,宋徽宗、宋欽宗被俘之後,就只有播遷之禍了,偏安一隅,都沒有打回去了。”

“若是我大明播遷,還能打的回來嗎?”

朱祁鈺從袖子裡拿出了羅通寫的那本播遷之禍說道:“興安,你跟大夥念念,唸到奪取軍事重鎮的部署就可以,後面的內容,羅通自己都沒弄明白呢。”

興安拿起了那本羅通寫好的播遷之禍,開始讀了起來。

朱祁鈺一直閉目養神,顧耀有罪,他的罪並不僅僅是違反明旨禁令。

他們看似是在彈劾于謙,其實是在彈劾皇帝。

朱祁鈺憑藉着京師之戰的功勞,頂着宗族禮法的大旗,把朱祁鎮的帝號給廢了,現在顧耀卻質疑這功勞沒這麼大,這是要做什麼?

孫忠都告訴這幫御史了,倒於不能涉及到陛下,爲何這幫御史就是沒聽懂呢?

你說于謙的功勞沒那麼大,不就等於說陛下這皇帝位,篡的不應該嗎?

這不是找死?

他等到興安唸完了那本播遷之禍,才說道:“好了,盧忠,把他們拖下去吧,查補後,一併斬首便是。”

罷黜官職永不錄用,是防止某些極端的情況發生,比如在查補期間,大赦天下,或者有人撈他們,打動了皇帝,他們不用死了。

依舊不能被聽用。

“臣冤枉啊!”顧耀等人最後哀嚎了一聲被拖了下去。

釣魚佬又是下鉤,又是打窩,這麼久了,地籠終於起作用了!

李賓言本來還疼的齜牙咧嘴,這個時候,一聲不吭了…

他挨那三十下的確很疼,但也就是疼了,畢竟腦袋還在。

他沒什麼壞心思,只不過是人蠢,按着過往的慣例行事,陛下當時並未動怒。

這纔是陛下動怒的模樣。

都察院居然還有人敢違反宵禁的命令,在外面花天酒地,還被逮到了!

還跟五城兵馬司的校尉起了衝突!

還大言不慚的用御史兩個字威脅五城兵馬司!

這已經不是膽子大了,這是,膽大包天!

這是以爲攀上了太后親族一脈,就可以爲所欲爲了嗎?

最近顧耀和會昌伯走的很近,都察院裡誰都清楚,可是會昌伯府在正統朝自然可以爲所欲爲,但是現在已經景泰年間了!

今天廷議之後,所有人都知道了,時代變了。

“陛下,臣有本啓奏。”工部尚書石璞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陛下,大小時雍坊的官邸營建好了,臣以爲應該儘快搬遷,以後這等事,就不會發生了。”

趕緊住進去吧,官邸建的很好,也安全,至少沒有地籠。

大小時雍坊的京城官邸營建,在工部、臺基廠的通力合作下,終於竣工了。

“哦,欽天監,看看哪天是黃道吉日,就搬進去吧。”朱祁鈺點了點頭,示意欽天監定日子。

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八章 有內鬼!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
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820章 要麼不跪,要麼一跪到底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785章 大道至簡 光明正大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八章 有內鬼!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