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

朱祁鈺這條命令可算不上昏政,而是歷朝歷代的規矩。

中原歷代王朝禁賭,比如宋律中就明確規定:京城無賴輩相聚蒱(pú)博,開櫃坊,屠牛馬驢狗以食,銷鑄銅錢爲器用雜物,令開封府戒坊市,謹捕之,犯者斬,匿不以聞及居人邸舍就與惡少爲櫃坊者同罪。

這條明文規定中,任何開設賭坊、收熔鑄銅錢者,若是被捕的時候反抗,格殺勿論。

若是知情不報、隱匿者,周圍的鄰居全都爲同罪論。

這是宋朝的連坐。

櫃坊就是賭坊的別稱。

在唐朝時候,櫃檯是爲了客商保管重要物品,寄放財物之地,隨後因爲錢財來往頻繁,慢慢發展成了不法之徒熔鑄銅錢和賭坊,櫃坊又別稱窮富賭錢社。。

到了大明這條京師不能設賭坊的規矩還在,但是五城兵馬司的人已經有些懈怠了。

因爲正統三年就有敕,修改了櫃坊並誅罪名,而是變成了:具獄當議投配惡地,告言有賞,縱而不察,有司論罪。

司法層次的鬆動,讓賭坊的規模越來越大。

在《皇明祖訓》中,朱元璋明確的提出了太子涉賭的處罰:太子博戲,則笞。不止,則特笞。不止,則更立。

大明合法廢掉太子的理由並不多,這賭就是一條,歷朝歷代皆是如此,這是《法經》裡的內容。

朱祁鈺申飭五城兵馬司的聖旨剛到錦衣衛的時候,五城兵馬司的都尉們,嚇的魂都冒出來了。

當初陛下申飭都察院違背宵禁,都察院御史共三人,違背宵禁還推搡五城兵馬司的軍卒,致使龍顏大怒,奉天殿怒斬三名御史,此情此景,歷歷在目。

興安捧着聖旨大聲的喊道:“夫搖骰子騙人,出於一人之手,而衆人爲之犄角,欺騙贏錢。打揭、豬窩、族鬼、胡畫、數倉等;採選、象戲、弈棋等;鬥蛐蛐、鬥雞、鬥狗等。”

“若是乎,君子之惡,惡道至甚也。”

“陛下聞之,痛徹心扉,令五城兵馬司禁絕京師賭坊,以上條目不得復見。”

五城兵馬司歸錦衣衛管轄,錦衣衛左都督盧忠跪在地上接過了聖旨,這是用黃錦裱過的,這代表這件事陛下真的很在意。

盧忠站起身來送了興安一段,小聲的交流了片刻纔回到錦衣衛衙門。

盧忠自然知道徐四七的事兒,這案子他也有經手,而且很多關鍵的人證、物證都是他稽查的。

徐四七是陛下還是郕王時候的舊人,奇功牌在身,徐四七出身卑鄙,早些年時候,想要腐化徐四七的比比皆是,徐四七持節守正,都擋住了。

可是最終還是因爲他那個不孝兒子獲罪流放邊方。

陛下和十二騎天子緹騎的明光甲,就是出自徐四七之手,盧忠是唯一在明面上活動的天子緹騎,他身上的明光甲也是徐四七打的。

爹孃大約上輩子都是欠了孩子的,這輩子還債的。

盧忠面色鐵青,以徐四七的位置和在陛下心中的分量,跑去塞外邊方營建官廠,兒子被送進了戍邊的開平衛,這和流放邊方有什麼區別?

盧忠厲聲說道:“陛下看不得大明首善之地有賭坊這種至惡之道,陛下看不得,就是我們緹騎們看不得!”

“張榜所有坊市,但有隱匿,一併坐罪!”

“各城門外聚集民舍,也要張榜清查,無論查到了哪裡,查到了誰,一併坐罪!”

說起這櫃坊一道,那多數都是富商大戶,資金雄厚無比,盤根交錯,大多數都有靠山,這個靠山甚至有宗室子弟的可能,賭坊混的就是個黑白通吃。

居京師大不易,寸土寸金首善之地,要買下一片歡樂地,營建煙花世界,那背景能小了去?

陛下的意思很明確,無論是誰,一查到底。

盧忠親自帶人來到了東城東四胡同,這裡是大明的勾欄之地,也是大明教坊所在,逐漸演化成京師的煙花世界。

酒肆、茶館、妓館鱗次櫛比,街上人來人往摩肩擦踵,整條衚衕都是燈紅酒綠紙醉迷金,這是大明的銷金窟。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

盧忠走到此地的時候,坊門緩緩關閉,大批的官軍魚貫而入,開始徹查此地。

錦衣衛把京師折騰的雞飛狗跳,盧忠更是開罪了不少人,但是陛下的意志不可違背。

三日後,盧忠面聖,交給了陛下一份滿意的答卷。

盧忠俯首說道:“這京師的賭坊大多數都是一個叫王東所設,本司衚衕和勾欄衚衕的兩處煙花地,都是這王家的產業。”

“這王東本是一潑皮,就是個經紀,王東背後的人是穎國公楊洪嫡長子,現在的昌平侯楊傑。”

“誰?!”朱祁鈺奏疏沒看完,聽盧忠一說,打了個激靈,翻到了結尾處,看到了盧忠稽查的種種證據。

楊洪戍邊四十餘載,大明風雨飄搖之時,帶着宣府邊軍入京,楊俊身中十七創,剛養好病,就扈從於謙巡檢邊方,在四威團營擔任都督,在東勝衛血戰瓦剌,功封伯爵,可謂滿門忠烈。

楊俊是庶子,楊俊和他父親楊洪的關係一直不是很好,最後楊洪把他的爵位傳給了嫡長子楊傑。

楊俊一直想要證明給他爹看,他爹選錯了。

現在看來,楊洪的確是選錯了,這個楊傑別的本事沒有,賺錢的本事倒是門清兒。

盧忠繼續說道:“楊傑有個堂弟名叫楊京,在宣府、山西行都司開設賭坊已經二十年有餘,穎國公走後,這楊京就找到了楊傑,這京師的賭坊生意,就全都歸了楊傑的經紀。”

“宣府乃是京師門戶,往來商賈衆多,這楊京買賣做的也很大。”

朱祁鈺看完了盧忠的奏疏,揉着腦闊說道:“把四威團營都督楊俊叫來,朕有話說。”

盧忠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說道:“陛下,楊俊和這件事沒什麼關係,穎國公本就和楊俊不睦,穎國公病逝時,楊俊正征戰靖安,年餘光景之後纔回京,陛下授勳封賞之後,楊俊才得空去了金山陵園。”

“楊俊回府時,楊傑還弄了不少幺蛾子,楊俊得封伯爵,就已經自立門戶了。”

盧忠對自己的定位很是清晰,他就是陛下手中的一把刀,要殺誰,怎麼殺,自然是陛下說了算。

但是他還是得爲楊俊說兩句公道話,陛下國事繁忙,對當初的事兒,並不是很清楚。

盧忠看陛下面色沒什麼變化,繼續說道:“景泰二年,穎國公薨逝,按照穎國公的遺囑,喪失從簡,這靈堂本該撤掉,但是楊傑一直等待了楊俊回府,纔在靈堂召集了叔公,披麻戴孝大罵楊俊不孝。”

“楊俊無言以對,帶着夫人離開了昌平侯府。”

朱祁鈺嘴角抽動了一下,這豪門大戶爭爵之事,從來都不是新鮮事,但是大鬧靈堂,的確是罕見。

楊俊當時反駁就是坐實了他不孝,而且對陛下讓他征戰邊方心中有怨,那就是不忠。

楊俊不反駁,就只能被這楊傑蹬鼻子上臉罵。

朱祁鈺面色古怪的說道:“還有這等事,當初楊俊爲國征戰,爲朕盡忠才無法歸京,何來不孝子之說?這楊傑指桑罵槐,是想罵朕是吧?”

“指斥乘輿,那可是大不敬之罪。”

盧忠不敢搭話,陛下顯然對墮了昌平侯府威名的楊傑,有強烈的不滿。

這種不滿都溢出來了,寫在了臉上。

朱祁鈺想了想說道:“楊傑涉案,這昌平侯之位自然褫奪,還是給楊俊妥當,去宣吧。”

“是。”興安遣了一個小黃門去京外大營宣見楊俊。

楊俊不知何事,用最快的速度來到了講武堂聚賢閣,他還以爲邊方有異,需要他領兵支援武清侯,一路上臉色鐵青,殺氣騰騰。

“末將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楊俊鏗鏘有力的喊道:“但有差遣,赴湯滔火,爲君分憂!”

朱祁鈺上下打量了下楊俊,他還是看楊俊順眼,這楊俊濃眉大眼,滿臉英氣,軍伍之中那種雷厲風行的幹練,渾然天成。

“並無差遣,你看看這個。”朱祁鈺將盧忠的奏疏遞給了楊俊,朱祁鈺怒其不爭的說道:“你哥哥和堂弟楊京乾的好事,京師禁賭,乃是歷代鐵律,公然違背,膽大包天!”

“啊?”楊俊還以爲是戎政,聽聞不是出征,就非常失望。

他從貴州凱旋之後,這才歇了三個月,就有點坐立不安,這大好年華,這不是白白浪費?

他滿是失望的打開了奏疏,看完之後頗爲平靜的說道:“哥哥愛財,做出這等事來,臣不意外。”

“不過哥哥所做之事,和臣無關,還請陛下明鑑。”

楊俊是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他沒做就是沒做,自從楊洪薨逝之後,楊俊就和楊傑徹底決裂。

作爲當事人,他當初凱旋歸京,得奇功牌,受封伯爵,何等榮耀?可是回到府中,他那個不成器的嫡子哥哥,給他設下了好大的埋伏,靈堂怒罵羞辱他,他的妻兒在府上的日子極差,等同於奴僕。

一怒之下,楊俊徹底和楊傑決裂,憑着自己的軍功,也爭到世爵。

“昌平侯之位歸你了,這楊傑身爲貴勳,公然違禁,朕容不得他。”朱祁鈺點頭說道。

楊俊欲言又止,卻不謝恩,一時間,聚賢閣的御書房裡,有些安靜。

朱祁鈺也不說話,等着楊俊自己說。

楊俊硬着頭皮說道:“臣正值當打之年,這世侯之位,臣可以自己立功封爵,臣不想恩蔭,臣,自取之!”

朱祁鈺就知道楊俊還是有心結,他坐直了身子說道:“還對你父親當初選了楊傑嗣爵有怨氣嗎?”

楊俊面色赤紅,但還是大聲的說道:“子不言父過,臣只是覺得父親選錯了。”

朱祁鈺倒是知道楊洪爲何不讓楊俊襲爵,楊俊實在是太像楊洪了,戎馬一生,最後能換到什麼?

楊洪事四朝,見慣了這大起大落,楊洪更喜歡那不做不錯的楊傑,實乃意料之中。

楊俊心裡有怨氣,這股怨氣不是不得爵的怨氣,人家自己有本身能掙到爵位,正如他所說,無須恩蔭自取之。

楊俊心底的怨氣還是怨他爹選錯了人,弄到今天這個局面。

朱祁鈺十分嚴肅的說道:“楊俊,昌平侯位置茲事體大,事涉宣府、開平衛邊軍局勢。”

“宣府乃京師門戶,開平衛此時正是我大明王化韃靼大計之重地,你這昌平侯的位置必須得接住。”

“事關江山社稷,容不得私情。”

若是別的事,楊俊私請,朱祁鈺也就恩准了。

但是這件事在涉及到了楊傑那個在宣府的堂弟楊京時,就容不得楊俊小性子,也沒有任何迴轉的餘地了。

鬼知道那楊京這麼發展下去,會把宣府折騰成什麼樣。

楊俊這人,心比天高,他傲是因爲他有自傲的本錢。

東勝衛炮藥庫被炸,他還打贏了來襲的瓦剌人,最終瓦剌人只能退出河套。

“謝陛下隆恩。”楊俊俯首領命,他心氣高不假,但國事爲先。

朱祁鈺示意楊俊回營,接下來難堪的事兒,都由他處理,楊俊無須多慮。

待楊俊走後,朱祁鈺纔看着盧忠說道:“盧忠,你帶着緹騎去請這楊傑一家出府,府中一片落葉他楊傑也不能帶走!”

“想罵朕就光明正大的上奏疏罵,朕又不是不讓罵,他楊傑指桑罵槐算什麼?”

盧忠領命而去,俯首說道:“是。”

朱祁鈺手裡是一封李賢、李賓言、孫炳福的奏疏,松江府和應天府出現了新的財經事務問題。

朱祁鈺爲何起意南巡應天,就是因爲他察覺到了江南的財經事務問題,雙李已經處理不了。

“李賢想行鈔法,解決錢荒問題,孫炳福因爲錢太多了,除了投錢佔股構建利柄之外,他還想放印子錢。”朱祁鈺翻看着奏疏對興安說道。

李賢那頭缺錢,缺到請旨行鈔法解燃眉之急。

孫炳福又太有錢,有錢到府庫堆不下,吸儲做的很好,銀錠子太多,兵仗局日夜不停的鑄造銀幣,勉強能吃得下寶源局的吸儲。

興安端了杯茶水給陛下,驚訝無比的說道:“不是吧,又有錢荒了?這麼快?”

興安可是知道陛下爲了解決錢荒付出了多大的心力,這才安穩幾年,這錢荒就又來了?

“可不是嘛,臨到頭,還是金尚書贏了,大明又有錢荒了,而且缺的還不是一星半點兒。”朱祁鈺頗爲感慨的說道。

金濂生前就一直問什麼時候征伐倭國,因爲倭國有金山銀山,能夠解決大幅度緩解大明錢荒之事,而且金濂還說,終有一天,陛下要在鈔法和徵倭之間二選一。

金濂贏了。

要麼朱祁鈺行鈔法,要麼想方設法加大倭銀流入。

否則大明財經事務就有崩潰的可能。

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
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一百五十三章 五十兩!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