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

“你成功的說服了我。”李賢在沉默了許久之後,終於阻斷了全面消滅明妓暗娼的計劃,他覺得有必要等一等。

這不是李賢害怕困難。

而是在現實中,他們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娼妓身上的疾病。

解救不太樂意被解救的她們,並且讓她們和被解救的畸零女戶住在一起,是對畸零女戶的傷害。

潔身自好,是屈原的成語。

屈原因爲不肯跟楚國的貪官污吏走到一起去,被人陷害流放,碰到了一個農夫,農夫問他爲何變的如此的落魄。

屈原說,這世道就像是氾濫的江水一樣的渾濁,而他的自己卻像是山泉一樣清澈見底,清澈見底的山泉,是不願意和渾濁的江水河流,這有錯嗎?

晏子聽聞之後,就說潔身守道,不同世人陷乎邪。

而後潔身自好這個典故,就被孟子的徒弟,萬章給整理到了《孟子·萬章上》之中,算成了儒家經典。

潔身自好這四個字,知易行難,又有幾個出淤泥而不染?

他暫時放棄了對南京城,甚至整個南衙,近乎於猖獗的娼妓現象的梳理。

他不害怕困難,但是脆弱的畸零女戶,不能再承受更多的傷害了。

徐承宗鬆了口氣,李賢因爲有陛下的兜底,每次做事都比較激進。

他笑着說道:“佛尚且不渡無緣、無信、無願之人,我們何必惹這等事呢?”

李賢卻搖頭說道:“佛也不渡窮人。”

一時間整個應天府巡撫衙門充滿了歡快的空氣,獨特的大明笑話,讓人忍俊不禁。

這個笑話是有一定的時代背景,任何一個教派,他的第一要義都是勸人向善,佛門亦是如此,勸人作惡,那就是邪異。

但是在大明,佛門本是勸人向善之地,結果慢慢變成了藏污納垢之所。

洪武六年高皇帝下令,凡是民家女子,年齡未到四十歲,不許當尼姑、女冠。

洪武二十年高皇帝再下令,百姓若年齡在十五歲歲以上,不許入寺爲僧。

洪武二十四年高皇帝又下令,假若有人效法瑜珈教,自稱善友,假藉張真人的名頭,私造符錄,均治以重罪。

洪武二十七年高皇帝再下嚴令,在僧道中,若有人私自擁有妻妾,允許衆人趕逐。若包庇容隱,一同治罪。僧人自稱白蓮、靈寶、火居、僧道不務祖風,妄爲議論,也要治以重罪。

永樂十年,太宗文皇帝下諭,如果僧道不守戒律,參與民間修齋誦經,並計較報酬厚薄,或修持沒有誠心,飲酒食肉,遊蕩荒淫,乃至妄稱道人,男女雜處無別,敗壞門風,將殺無赦。(明太宗實錄128卷)

這種禁令之下,在明初的那五十多年的時間裡,僧侶極少。

能招致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如此嚴苛對待,可見風氣之糜爛。

皇帝,始終處於整個大明的最頂層,如臨九霄,看不清世間的細節,這是必然的,所以能鬧到讓大明的太祖太宗皇帝三令五申,可見其風氣之劣。

要知道朱棣手下的頭號文臣,黑衣宰相姚廣孝,可是個大和尚。

南衙就有一首流行的民謠唱的就是和尚:「爐中燒上馬牙香,門外懸着白紙榜,堂前列起銅佛像。鼓鈸兒一片響,直吃得拄肚撐腸。才拜了樑王懺,又收拾轉五方,沒來由窮日忙。」

這是貪財。

在松江府有一個康員外最近在告狀,這位康員外告的是一個淫僧,康員外年過四十無子,納了一方小妾,生了個兒子,眉眼一點都不像。

這康員外察覺到了不對勁,他這小妾,天天到一個廟裡去求子,生了孩子還去還願,康員外便帶着人去抓,抓到了這小妾和淫僧玩的正歡。

這小妾一供述,這康員外的原配,居然也是淫妬。

松江府的蔣通判,以嚴刑斃淫僧,報到了京師,大理寺卿覈准,呈給陛下,陛下硃批淫僧死罪。

南衙緹騎查補三次,找到了不少的受害者。

「上海吏員康姓者,妻妾皆爲淫妬。後事覺,蔣通判以嚴刑斃之。市曹時有“削髮復犯紀,出家又帶枷”之誚。」

這是貪色。

更有杭州府的嘉定縣新行鎮淨相寺,刮地泥,摻和了一點香料,號稱靈丹,可治萬疾,僱了不少的托兒,假裝聾喑跛躄,服藥便好,數千人上當。

這是緹騎們在走訪之中發現的,那還能饒得了他們?楊翰立刻就抄了這淨相寺,居然在淨相寺發現了不少畸零女戶。

這一下子,又鬧到了陛下面前,最後緹騎查補清楚,也是要被砍頭的。

這是欺詐斂財。

簡單來說,在大明,佛門是個生意,不渡窮人,鬧到被朱棣要殺無赦,就是其歪風邪氣,已經不是清規戒律可以約束,只能上國法了。

李賢和徐承宗的這簡短的對話之後,是大明禮樂崩壞的一個縮影,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

“但是我們要廣開教化之門,若是肯回頭是岸,也未嘗不可接納,只是得檢查清楚,莫要混入害羣之馬便是。”李賢還是開了個口子。

畸零女戶年齡都沒有超過十五歲的,所以她們還沒到接客的時候,基本上沒什麼烈性花柳病,但是這些明妓暗娼那就說不準了。

這也算是收容先行探索一下,日後有了解決之法,再行解決。

徐承宗點頭說道:“那是自然。”

李賢想了片刻說道:“最近京師來了個新科進士,二甲第七,四川鎮雄府人士,名叫李燧,倒是正直之人,把這事交給他去做吧。”

“登聞鼓啊,他膽子是真的大,這都有五十多年沒人敢去敲了吧。”

徐承宗嘆了口氣說道:“最後一次是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了。”

“懷遠縣的一個老翁七十七歲,兩個兒子都上了戰場死在了塞外,家裡只有一個孫子,只有八歲,有司追逮補伍,把這八歲小兒拉了壯丁。”

“高皇帝聞之哀憐,大怒追問羣臣:軍士追補之例,年幼者勿許,何有司違令如此耶?!”

洪武二十五年,距離大明軍大破元廷的捕魚兒海之戰,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朝中馬放南山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

爲了反對重文輕武,更是各種手段齊出,類似於這種一家皆亡,追補幼孫之事,此起彼伏。

就如同劉玉孃的父親南下西洋出海,死在了海上,劉玉孃的母親領不到撫卹就算了,生活也沒有了任何的保障,不得不把劉玉娘賣給牙行,是一個道理。

劉玉娘現在成了李賢的繼室,她那個母親來認她,她死活不肯相認,劉玉孃的不孝,成了李賢身上的笑柄之一。

爲了阻止朝廷振武備、阻止朝廷下西洋,有司什麼幹不出來呢?

徐承宗時常想不通他們興文匽武的內在邏輯。

確實是五十多年,登聞鼓未曾響起了。

這李燧的膽子,是真的大。

徐承宗認可李賢的說法說道:“這件事交給李燧,我覺得可以。”

“李巡撫,我只希望陛下的一片良苦用心,無論是勢要,還是巨賈,他們能夠體會理解。”

“我們已經很剋制了,但是若是依舊不知悔改,一再忤逆,那就不能怪我們手下不留情了。”

徐承宗之所以如此看重畸零女戶的案子,一來是因爲畸零女戶的悲慘遭遇,二來是爲了保住自己的魏國公的國公府上上下下。

他的煙雲樓涉及其中,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他沒有直接戕害過這些畸零女戶,但是這些畸零女戶的最後產物終端,卻是在他的煙雲樓裡。

他們家的煙雲樓不是沒有過錯。

他是真心實意的希望大明朝解救畸零女戶和瘦馬,能夠成功,所以纔不讓李賢操之過急。

這樣一來,無論是求心安,還是求陛下的寬宥,他都有些理由。

大明律雖然沒有規定這件事犯了律法,大明的鐵榜裡面,也沒有要求他們這些勳臣不得做揚州瘦馬的生意。

甚至煙雲樓還是當年明太祖高皇帝賞賜的產業,作爲營生。

可是,徐承宗還是積極立功,爭取陛下的寬大處理。

這事太過於黑暗,這件事落幕之時,他只期望着自家傳下來的爵位,不會被陛下給褫奪。

徐承宗真的希望,他們能夠好自爲之。

但是有些事,不是徐承宗能夠左右的,畸零女戶的案子鬧到了現在這個地步,依舊有人衝着槍口撞上來,也不意外。

“對了,上次你上書那件事,陛下硃批了嗎?就是做善事抵稅那個。”徐承宗問起了一件事。

前段時間,李賢突發奇想搞了個遺傳稅的主意,然後希望鼓勵商賈們加大對慈善的投入,可以減稅。

李賢搖了搖頭說道:“陛下不批,還說不要開這個口子,日後莫談。”

“呼。”徐承宗面露輕鬆的表情,整個人都不那麼緊張了。

李賢出身並不豪奢,所以他不清楚一些事,十分正常。

對於徽商、浙商、淮商等等多數人的家訓,無不是“以誠待人”“以信接物”“以義爲利”的道德規範來行事。

而且在旱災、水災等事中,也要做到樂善好施、賑災濟困、扶危救難。

他們設立善堂、善局、濟局、育嬰堂、養痾所等等機構,看似是在捐資捐物,延醫送藥。

但是隻要拆開去看,每一樁,其實都是生意罷了。

善堂、善局,養的是那些城內的乞兒,城外的流寇,爲自己培養打手。

但凡是手下工匠不聽話或者說想辦的事辦不成,就會有人來問候,潑糞那是小事,抓着你家親人幾天不還,也只是教訓,忽然消失的無頭公案比比皆是。

濟局,賙濟的不過是自己的打手,育嬰堂更是跟江南瘦馬的源頭,畸零女戶的重要來源。

而所謂的養痾所更是觸目驚心,不過是利用慈善二字賣藥罷了。

賣笑的賺不過賣藥的。

說的就是賣藥的暴利,超過了賣藥的暴利。

在養痾所內,都是各種新藥兜售,如那淨相寺的剮地泥,佐以香料,製成靈丹有異曲同工之妙。

遺產稅開了口子可以免徵,那麼其他的稅賦是不是可以免徵呢?比如現在大明財政三大核心,正賦、海稅、鈔關,是不是可以一應減免呢?

這個口子,開不得。

李賢是希望他們能做點善事,可是這個願景其實很困難。

當然徐承宗不知道,李賢就是那這種事做魚鉤,釣魚罷了。

可惜,惹了陛下的批評和訓誡。

“最近遇到一些難事。”徐承宗靠在軟篾藤椅上,無力的揉搓着眉心,愁眉苦臉。

陛下曾經在戶部清吏司設了一個勞保局,旨在勞動保護,意圖緩和勞資關係,讓百姓勞有所得。

這個勞動保護的勞保局,根據各地的物價規定了最低的勞動報酬,在北衙還稍微好點,但是在南衙,這勞保局壓根就是一紙空文。

具體而言,就是上有政令,下有對策。

這個對策很有趣,既然是保護僱用勞工,那麼在工匠入工坊的時候,籤一份書契,確定非僱用關係便是。

比如日昇號商號僱用了張三爲工匠,張三在做了三個月工之後,發現勞動報酬極低,找到了勞保局。

勞保局書吏發現他們的書契之中,通過一些「人看不懂」的話,將僱傭轉化爲了合作。

徐承宗靠在藤椅上,晃着身子把最近的一些見聞告訴了李賢。

李賢是個大忙人,但是徐承宗不是,徐承宗整日裡招搖過市,就是在聞訊這些怪事。

李賢面色古怪的說道:“這不正好嗎?”

“啊?”徐承宗疑惑的看着李賢。

李賢笑意盎然的說道:“這正愁着沒魚上鉤啊,既然敢這麼幹,這個什麼日昇號,看來是商號不想做了,非要試試國法,不正好嗎?”

“他還留下書契作爲書證,這還替我們省了查找書證了。”

“殺雞儆猴,不就是愁沒有雞可以殺嗎?這送上門來,自然要辦他。”

徐承宗恍然,李賢是個恨不得給勢要鉅商們刨墳頭的主兒,這平日裡沒事,李賢還想去打打秋風,搜刮點稅收。

這陛下的明旨,他們居然敢這麼李代桃僵。

那還能怪李賢出手不留情嗎?

是日昇號先動的手!

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898章 火併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904章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
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五十七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823章 治國修身平天下,掃清天下不平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994章 走出去和帶回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天下無敵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六百二十五章 皇帝陛下,不覺得羞愧嗎?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898章 火併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九十三章 冠軍旗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904章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