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

漳州香料廠的七個人,做出了樟腦丸和萬金油,是否值得朱祁玉賜下奇功牌?

自然值得。

因爲樟腦丸可以驅蟲。

大明最尊貴的親王,襄王殿下在貴州的時候,曾經因爲蚊蟲叮咬患上了瘧疾,持續發燒了將近一個月,一隻腳都踏進了鬼門關,才挺過來沒有以身殉國。

可想而知,樟腦丸的驅蟲,對大明的益處,那是生萬民之物。

朱祁玉的車駕繼續向前,他走的並不是很快,因爲扈從的三千緹騎有近半數喬裝打扮,四處風聞言事去了。

大明皇帝陛下的南巡是務實的,是要深入基層瞭解詳情的,而陛下最討厭的就是粉飾太平。

如果是因爲能力不足,或者問題根深蒂固導致出現了問題,大皇帝並不怕事兒,甚至會給予幫助。

就比如姚龍搞定不了江西的學閥,大皇帝就親自前往江西解決。

大皇帝討厭粉飾太平,是因爲這種層層遮遮掩掩,搞出國泰民安、歌舞昇平的假象,是將問題一點點掩蓋,小病也拖成大病,最後病入膏肓、無可救藥。

早發現、早報告、早介入、早診斷、早治療、早痊癒,是朱祁玉一貫政治主張,所以在南巡的路上,朱祁玉一直散出了自己的緹騎,在風聞言事。

南衙的遮奢豪戶的感覺沒有錯,真的有把刀在他們的脖子架着,一旦發現不法事兒,朱祁玉絕不會手下留情。

其實陳鎰、滕昭等地方官員的奏稟,也反應出了福建現存的最大問題,那就是成丁太少了。

福建諸府,遍地跑的都是些孩子。

本就不多的青壯勞力,爲了多賺些錢,跑到了琉球、雞籠去伐木開荒,而福建就出現了青壯勞力缺失,所以纔會向四鄰挖牆角。

這是地方之間的競爭,地方之間的競爭,是有益於大明發展的,朱祁玉樂見其成。

十餘日之後,朱祁玉來到了福州府駐蹕,連日舟車勞頓,朱祁玉會在福州府駐蹕休整十餘日,再行南下。

“商輅不是在修稽戾王實錄嗎?”朱祁玉敲着桌子說道:“修了這麼久,這修了快半年了吧,還沒修出什麼嗎?”

“陛下,不大好修啊。”興安選擇了實話實說,正統一十四年的實錄,真的不大好修。

這哪裡是修史,這分明是自宣德元年至景泰元年若干歷史問題決議,這個決議是對稽戾王執政十四年的全面總結,這裡面涉及到了太多太多定性的問題。

即便是更接近中立敘事的、記實史書的實錄,也是非常非常難寫。

有些東西非常模湖,比如三楊問題,是將三楊作爲一個整體並提,還是將楊士奇單獨列出來敘述?

有些地方是否要使用春秋筆法?比如稽戾王在塞外給胡人彈琴,取胡人爲妻,還生了個兒子,現在仍在稽王府,這些老朱家的醜聞,要不要一筆一劃的寫到史書之中?

有些地方則是立場問題,譬如三徵麓川又謀朝作亂的王驥等人是否如實記錄其功勳?徐有貞是否是奸臣?袁彬、楊翰等緹騎是否忠君?廢除朱見深太子時廷議簽字是否如實記錄?

有些已經成爲了歷史,有一些正在進行,比如組建了大明第一支炮兵、五次扈從太宗文皇帝北伐、最後爲大明戰死在交趾的安遠侯柳升的兒子柳溥,眼下大明郡縣安南正在進行,如何對柳溥定性?

還有一些爲尊者諱之事,比如陛下還是郕王的時候,在京師可是以風流着稱,韻事一件又一件,要不要寫到實錄之中?

原則上,史官當然應該保持中立客觀。

可是,在帝制之下,寫一本被當今陛下斬於太廟的廢皇帝,稽戾王的實錄,史官想要中立客觀,實在是太難太難了。

真的很難做到。

朱祁玉一樂,商輅這位三元及第的狀元郎,修這麼一本實錄,的確是非常爲難。

得虧還有個大明常青樹,禮部尚書胡濙,在對這些問題進行指導,否則商輅還不如辭官回鄉來的輕鬆。

“慢慢修,不着急,可以一直修到朕上天之後,只要他活的比朕久。”

朱祁玉面色變得嚴肅的說道:“告訴商輅,福建葉宗留和鄧茂七的百萬民亂,是官逼民反!朕當初對福建左佈政宋彰的定性,一定要如實記錄。”

“不是大明百姓對不起大明,是大明對不起百姓。這個是絕對不能混淆是非,顛倒黑白的!”

“如果宋彰不把手伸向百姓最後一把米,好端端的日子不過,吃飽了撐的,那麼多百姓跟着一起造反?”

朱祁玉點着桌子強調道:“修養生息十餘年,福建天天挖其他兄弟省份的牆角,依舊是壯丁不足,滿大街都是六歲到八歲的孩子!”

“全都是孩子!”

要說稽戾王執政十四年,最大的過錯自然是土木堡之戰軍事冒險,導致大明精銳盡喪。大明風雨飄搖危在旦夕的時候,稽戾王依舊親自叩門,大明更有傾覆之危。

那麼稽戾王執政十四年,受到傷害最深的就是福建,十年匆匆過去,福建依舊是民生凋零,滿眼望過去全是孩子,全是孩子是希望,也是時代的悲劇。

朱祁玉南巡至福建,一直走的很慢很慢,就想知道這個傷疤,是否恢復。

這道刻在大明身上的這道傷痕,僅僅是剛剛結痂,依舊在流着血。

痛徹骨髓的傷痕。

“臣領旨。”興安拿出了備忘錄記下了此事,並且會飛鴿傳書回京,傳遞陛下的最高指示。

這算不算是陛下干預修史?

這在大明不算什麼,畢竟當年文皇帝將建文朝修的明太祖實錄全部廢除毀掉之後,又修了一遍。

大明皇帝干預修史而已,不算是什麼大事,說起來,也是祖宗成法。

“陛下,夜深了。”興安端出來一個盤子,上面放着三個牌子,分別是鄭氏女、阮氏女和高婕妤。

沒有侍寢的宮女,自然不會給嬪妃,但是陛下既然留下了,興安就把牌子給掛上了,全看陛下的心意。

“把安南來的兩個女子先撤了牌子吧。”朱祁玉拿起了高婕妤的牌子。

眼下朱祁玉正要郡縣安南,在沒有結果之前,並不會和這兩個女子產生什麼瓜葛,若是大明完勝,則都丟給襄王便是。

高婕妤得知陛下要來之後,滿心歡喜,她可是從冉思娘那裡學了一些取悅陛下的法子,當然她年齡尚小,有些還是放不開的。

次日的清晨,陽光明媚,朱祁玉用過早膳之後,便前往了福州造船廠,這是當年陳懋在福建建設的船廠,朱祁玉看到了海寧號和廬江號的身影,他們將在這裡休整補給之後,再次南下。

對於帝國水師,朱祁玉是頗爲自豪的,雖然它和全勝時期的帝國水師,仍然有巨大的差距。

但是這武裝到了牙齒的炮艦,還是讓朱祁玉格外心安。

巡撫滕昭看着那如同一座小山一樣的兩艘寶船,再看看自己福州造船廠,只能說定位不同,命運不同,福州造船廠主要是建造遮洋船,負責海漕,這麼威風的戰艦,他們福建造不出來。

“陛下,臣有一個疑慮。”滕昭十分恭敬的說道。

滕昭並不是陛下的股肱之臣,在他的心裡,陛下就是當空的太陽一樣耀眼,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

這一點,和大多數從未直接接觸過陛下的臣子們的感覺是相同的,滕昭和大多數人一樣堅信着,在陛下的帶領下,大明真的會再次偉大。

滕昭也願意爲此付出自己的所有心血,去貫徹陛下的意志。

滕昭的家中有一個神武大帝的凋像,作爲儒學士,他當然知道子不語怪力亂神,他敬的是神武大帝,更是敬的神武大帝的人間行走,大明皇帝陛下。

所以心裡有疑惑的時候,他就趁着好不容易的機會,向陛下請教解惑。

“哦,什麼疑問?”朱祁玉笑着問道。

滕昭面色疑惑的說道:“陛下,襄王殿下言公私確權,臣實在是愚鈍,公權和私權的界限,又在何處呢?”

朱祁玉笑着說道:“問得好啊。”

“當私權危害到了他人利益之時,就是公權需要介入之時;當私權沒有危害到他人利益之時,則公權無須介入。”

“你比如說,明知道景陽岡有老虎,武松還要前往,難道衙役還要把武松綁到衙門,把他收監嗎?”

“武松進山這個行爲,不會危害到他人利益的時候,公權不需介入。”

“但是你比如說,水滸傳二十七回,孫二孃用蒙汗藥藥了來往行人,然後將大塊好肉切成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兒包饅頭,公權就需要介入了。”

“不害羣則勸教,害羣則用刑名,此爲公私界限,若是過界,則是失道。”

建寧府的印刷業是極爲發達的,《水滸傳》滿大街都是,朱祁玉用兩個水滸傳的例子,去解釋了公私確權,公權的界限。

害羣的行爲,就需要公權介入;

不害羣的行爲,就只能勸教。

滕昭認真的思考了許久,才俯首說道:“謹遵陛下教誨,臣明白了。”

“真的明白了?”朱祁玉笑着問道。

滕昭俯首說道:“奸商囤貨居奇,則害羣,譬如陛下在南京的煤炸之戰;縉紳朘剝百姓,則害羣,譬如松江府高昌鄉楊縉紳;商賈爲私利破壞海貿,則害羣,譬如福建八府商賈鼓譟鄉民縱火燒船。”

“害羣則侵犯公權,朝廷法度就應主持公義。”

“然也。”朱祁玉滿意的點了點頭,公權和私權的界限,就在於是否危害公共的、羣體的、他人的利益去界定。

這也是朝廷的責任所在。

襄王朱瞻墡在探索公德私德、公權私權的時候,只是討論利羣,倡導利羣,卻沒有討論害羣,禁止害羣。

若是以害羣去定性公德、公權的界限,便變得清晰和明朗起來。

比如在前年,松江府爆發了瘟病,李賓言下令封禁坊郭,雖然百姓們的生活變得困難了一些,甚至連松江府新港的船隻都暫時停下,遮天蔽日的船帆消失不見。

但是李賓言要是不管不顧,任由瘟病蔓延,那就是李賓言失職,就是害羣,哪怕再多的聖卷,朱祁玉也只能揮淚斬馬謖了。

公德和公權,並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但是在景泰年間的大思辨中,老瓶裝新酒,這舊瓶子到底是裝了新酒,滕昭有不理解,不明白,品不出味兒來,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兒。

公德和公權,都是建立在利羣的基礎上衍生出的概念、理論。

當國家或者其他集體活動,爲了控制、監管和禁止害羣行爲時,必然會產生不同烈度的、具有負面效應的活動,這些活動,是正當的。

在所有維護利羣行爲,控制和監管害羣行爲的情況中,公權的行使,必然會侵犯到個人自由和私權的行使,這些情況也應當視作是正當的和公權的界限之內。

什麼是公權的界限之外?

以權謀私,損公肥私,就是界限之外。

比如李賓言在結束封禁坊郭之後,立刻對一批居中倒買倒賣柴米油鹽的五城兵馬司校尉和一大批奸商進行了查處,並且移交給了五軍都護府和兵部去處置。

于謙在旁邊聽完了這番奏對,一時間五味成雜,他一直知道陛下睿哲天成,今日聽君一席話,于謙才知道陛下如此的高瞻遠矚。

雖然陛下在軍事上,並沒有太多的天賦,但是並不影響陛下的英明。

陛下在治國上,理解之深刻,讓人望而生嘆。

滕昭有些失神的思索了片刻,喃喃自語道:“臣有惑。”

“臣不理解,譬如大明外逃的那些富戶,海外棄民,他們在呂宋諸島上圈地,設置了籬笆、陷馬坑、甚至架上了弩車,阻攔蠻人在他們世世代代、人人可用的土地活動,這是不是在侵犯蠻人私權?”

朱祁玉認真的品味了一番,大明獨有的高道德劣勢,熟悉的味道,撲面而來。

這味兒,太正宗了。

美利堅的移民,從來不會思考,他們是否侵犯了印第安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也不會思考是否侵犯了印第安人的私權。

美利堅的移民,時常感恩耶叔,賜給了他們應許之地。

朱祁玉笑着說道:“你其實想問的是雞籠島開荒事,而不是海外棄民在呂宋的行徑。”

“雞籠島上的蠻人,不能在他們世代居住之地活動,失去了家園,咱們大明的開荒行爲,是否侵犯了這些蠻人私權。”

滕昭俯首說道:“是。”

“這個很好理解。”朱祁玉十分肯定的說道。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688章 康國公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686章 記賬貨幣
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長困境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於少保下來戰書!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皇帝說話算話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819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770章 烈風捲髒爛,榮辱春秋斷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三百九十二章 逆子就是逆子,甚至不肯叫一聲君父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735章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688章 康國公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學上,繼往開來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686章 記賬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