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

朱祁鈺的詔命下達之後,最撓頭的就是戶部了。

戶部需要徵調民夫,而這種徵調是需要從京畿徵調,而且需要聯合工部進行道路拓寬和平整。

運糧的楯車還有,畢竟當年戶部尚書夏元吉,爲了配合好戰的朱棣,那可是成年累月的造楯車,僅僅第一次北伐,就造了三十萬輛楯車。

這工部,攢下了不小的工匠,即便是缺楯車,也不會缺太多,可以造。

“是不是可以組織十團營平整路面,把前期的開山鋪路做一下呢?”金濂坐在了戶部主事的椅子上,對着下面侍郎和大使們說道。

大家陷入了沉默之中,大軍沒什麼戰鬥力,但是二十多萬人,如果可以動起來,的確是解決了戶部的燃眉之急。

其他都好說,就是這開山修路的事,着實難辦。

尤其是軍隊可以使用火藥,爲平整路面,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之處。

大明很喜歡用京營做營建之事,比如黃河決堤都會派遣京營前往。

比如徐有貞的治水疏中也提到了若是有需要,也是需要京營前往張秋。

“我去找於少保商量下,你們在此稍待。”金濂站起來,走出了戶部,向着兵部而去。

六部都在承天門到大明門御道的左側,距離不過幾步路的事。

眼下正值春耕。

瓦剌人選擇的時間非常巧妙,就知道你大明需要忙於春耕,他們纔會過來。

金濂沒找到于謙,只看到了兵部侍郎李賓言,稍加詢問之後,才知道于謙又去了大興縣。

金濂撓了撓頭,只好自己差遣了匹快馬,沒過兩個時辰,快馬回稟。

“於少保說,京營是陛下的京營,一應調度,皆由陛下一言而決。以後京營的事,還是問陛下的合適。”這驛卒說完就離開了戶部的衙門。

金濂只能嘆息,自己寫了封奏疏,遞到了文淵閣。

至於陛下願不願意幫這個忙,他有點心裡沒底。

陛下能同意京營軍士幹這等勞役的活兒嗎?

朱祁鈺收到了金濂的規劃之外的奏疏的時候,想了許久,終於決定可以督辦此事。

京營的訓練需要至少三年之功,開山修路不是訓練嗎?

開山修路,不需要組織度嗎?開山修路不需要指揮嗎?

開山修路,是演練,是大規模提高軍隊配合的好機會。

尤其是火藥的運用上,爆破也是一門大學問。

清風店一戰,石亨鮮炸了不少山石阻路,導致了阿噶多爾濟率領的韃靼人損失慘重,倉皇逃竄,沉重的打擊了敵人囂張的氣焰,同時也達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的目標。

工程學,土木作業不是戰鬥力嗎?

明初時,北元實力依舊強勁,遼東未復,明初悍將馬雲和葉望二人,固守遼東。

北元納哈出南下蓋州,意圖將大明勢力,趕出遼東。

馬雲和葉望指揮軍卒,自連雲島到窟駝寨十餘里,沿河鋪土方石沙,壘起冰塊爲牆,澆上水,晚上凍結,像城牆一樣堅固。

在連雲島的附近,在沙中佈下釘板,旁邊設下陷阱,埋伏軍隊等候敵人。

北元依仗的納哈出,大敗而歸,僅僅幾騎逃出昇天。

土木作業,當然是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兵部右侍郎羅通和居庸關守將指揮同知趙玟,汲水灌城,城牆結冰,這不是土方作業的功勞嗎?

于謙在京師城郭民舍,修丁字街阻敵,挖壕塹,修繕城牆,這也是土木作業。

土木作業是保證後勤的能力,金濂的這個提議很是不錯。

京營那二十萬人,整日操練,卻沒有實戰,既然打不了敵人,打不了野戰,暫時還無法拒敵,那就以山石爲敵,開山鋪路!

朱祁鈺硃批了金濂奏疏之後,下發給了石亨、範廣、楊俊和孫鏜四人督辦此事,又下中旨,讓戶部和工部,擬定路段,大軍開山鋪路,隨時可辦。

興安拿着一份奏疏俯首說道:“陛下不在宮中飲食,光祿寺可清汰六千二百四十二人庖廚,大約每年可省豬一萬九百頭,羊一萬隻,鵝三萬餘隻,雞四萬餘隻,牛犢四十頭,月鹽銀一萬八千兩。”

朱祁鈺眉頭緊皺的拿過了興安的奏疏,不解的問道:“六千庖廚?朕記得太祖高皇帝定下太常寺庖廚,只能有四百人嗎?”

“這也太多了吧。”

大明法律殺牛違反大明律,朱祁鈺除了在大軍動的時候,會宰上十頭牛犒賞,其他都是以豬肉、羊肉、雞鴨鵝肉代替。

牛,是重要的生產工具,在很多時候,比人還要貴。

興安再次俯首說道:“宣德十年初僅一千二百餘人,宣德十年末就到五千人了,正統七年就六千八百八十四名,陛下讓臣清宮,臣去做了。”

“這六千八百八十四庖廚只有六百多人是活人,其他都是查無此人。”

朱祁鈺並沒有懷疑興安在清除異己,也沒懷疑這六千四百餘人,被興安給悄無聲息的殺了。

朱祁鈺上過戰場,一百多斤的肉擱在那兒,好大一塊,清理起來,至少有四個人處理一具屍體。

太常寺庖廚,六千多人到六百人,這不是清除異己,這是大屠殺了。

殺這麼多人沒什麼動靜,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興安有這等輕輕鬆鬆、悄無聲息殺這麼多人的本事,乾脆放他去瓦剌,幾年瓦剌人就被殺絕種了。

興安繼續說道:“光祿寺庖廚本來負責宮中飲食,後來宮裡的各宮,都不到光祿寺吃飯,光祿寺就開始了貪墨橫行,一鍋肉,能煮一年都不換。但是所需豬羊雞鴨卻是越要越多。”

“臣查來查去,終於把光祿寺這本爛賬算清楚了,陛下若是在宮中口渴用食,大可放心,畢竟臣是陛下奢員,負責試菜。”

興安這是爲了自己的命,不把光祿寺盤的裡裡外外,乾乾淨淨,這要是誰給陛下下毒,毒死的是他…

“帶食盒吧,君不密則失臣。”朱祁鈺還是搖頭。

宮中水食,不僅他不信任,連住在那個大籠子裡的各宮主子們,都不信任,她們都讓自己的宦官做飯,而不到光祿寺傳菜。

光祿寺做飯難吃不說,也不是什麼龍肝鳳髓,珍錯殊味,都是些魚肉牲牢,甚至還危險。

“那就清了吧。”朱祁鈺批了興安的清汰庖廚的奏疏。

朱祁鈺搞了大宴賜席,光祿寺當然不敢在那種時候,上煮了一年的肉。

興安又拿出了臺基廠的圖紙說道:“陛下,大時雍坊和小時雍坊,臣也理清楚了,需要拆掉的違制的共有七宅,臣以爲不用大動干戈,只需要簡單動用千餘工匠,就足夠了。”

“臣選了幾十條獵犬,陛下上次說要大狗,臣專門派人找的,等到宵禁,就放到這大小時雍坊,賊人不能入。”

“即便是校尉力有不逮之時,這獵犬也可狂吠撕咬,護我大明明公之安危。”

興安辦事總是十分摳門,奇功牌,一共就二十塊,非要搞鎏金,而不搞純金,還是朱祁鈺下的令,才換了純金的。

讓興安把大小時雍坊給推平了重建,興安是不樂意的。

但是讓他把違制的拆掉,其他的拆掉院牆,重新規劃,千餘人,幾萬兩銀子,他就覺得可以辦了。

主要是工期。

興安琢磨着,陛下也是打算讓官員們儘快搬家,推倒重建有點慢,稍微改改,反而簡單。

“嗯,就按臺基廠的奏疏辦,很不錯。”朱祁鈺出了個點子,臺基廠出圖紙合算成本,工部負責出工匠,興安負責統籌安排,將家屬大院的制度,儘快的落實下去。

“陛下不是許諾了曲水流觴嗎?”

“臣一琢磨,就打算引金水河,在這坊牆周圍,挖一個寬三尺,三丈深的河溝,防止一些宵小之徒,妄圖挖地道行竊。”

“還有這裡,臣在坊牆上設置瞭望樓,可望整個時雍坊,但是各家各宅院牆極高,又有樹蔭遮蔽,望樓不能窺私。”

“坊牆之上,加以琉璃片,陛下的刀斧太貴了,維護不利。”

興安繼續介紹着他的大小時雍坊改造計劃,裡面的小設計很多,比如這坊牆周圍的塹壕水道,到底是防止宵小地道,還是防備誰?

興安是宦官,宦官和外廷的文臣們天生就不對付,陛下把這事,交給了他,他自然是搜腸刮肚,在不違背陛下的旨意下,做到了盡善盡美。

“很好。”朱祁鈺肯定了興安的工作,高度保障了官員安全和日常起居。

“這小妾是不能帶的吧?”朱祁鈺問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小妾。

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
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壽山正統陵寢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672章 文人曲筆,是非黑白顛倒說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