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

董理提着前襟,身後跟着兩個隨從,興沖沖地轉回玉皇街附近的兩把青菜衚衕,走到一處院子前,擡起手拍響了門。

吱嘎門開了,露出個青衣小帽的男子,驚喜地叫出聲:“董管事回來了。”

董理走進院子裡。

院子有一百多平米,站着十幾人,大多數是女子,穿着棉襖布褲,在空地練功。

有一隊鼓樂手,幾乎都是男子,坐在一角,鼓、鈸、小鑼、大鑼和高胡,叮叮噹噹,咿咿呀呀地奏響着。

黃梅戲最開始時,叫採茶戲、黃梅調,臺上一般有七人唱戲,臺下三人演奏鼓、鈸、鑼打擊樂器,參與臺上的幫腔。

叫三打七唱。

崑曲流行一時,安慶黃梅調老藝人吸收長處,嘗試用二胡、琵琶等絲絃樂器伴奏,效果都不佳,試來試去,最後改良了高胡,這才定了下來。

後來又加入揚琴、竹笛,使得伴奏更加豐富。

衆人看到董理進來,紛紛打招呼。

“董管事回來了。”

董理提着前襟,含笑點頭回應,徑直走到北屋正間前,有人替他掀起厚厚的棉布簾子。

走進屋裡,裡面暖和如春。

屋角擺着一盆火炭,火苗正旺。

俞巧蓮一身襖裙,在屋中間閉着眼睛練身形。

舉手投足之間,活生生一位英姿颯爽、光彩奪目的狀元郎。

董理站在旁邊靜靜地看着,不出聲打擾。

後天就要去南苑暢意館戲院正式演出,身爲班主的俞巧蓮叫全戲班休息三天,養精蓄銳。

說是休息,但日常的練功卻是萬萬不敢耽誤。

反而隨着正式演出的日子即將到來,戲班上下顯得更加緊張。

外鬆內緊,大家都自覺地悄悄加練起來,搞得俞巧蓮以班主身份,再三叮囑大家,千萬不要用力過猛,弄傷了嗓子或者手腳,耽誤了暢意館的演出。

俞巧蓮一套身形行如流水般練完,臉紅如春桃,鼻尖上滲着汗珠。

“舅舅,回來了。”

董理上前去,在正牆前右邊的椅子上坐下。

俞巧蓮在左邊椅子上坐下,中間隔着一張棗木紅漆桌子。

端起茶杯咕隆喝了兩口溫茶,茶水還沒完全嚥下喉嚨,俞巧蓮迫不及待地問。

“舅舅,事情辦好了?”

“辦好了。”董理從袖袋裡掏出兩張紙來,擺在棗木桌面上。

“這張是南城區註冊處的註冊紙,上面寫着,北京黃梅戲研究所。”

俞巧蓮很好奇地問:“怎麼叫北京黃梅戲研究所?”

“少府監派來的那位李主事說,自從元美公王世貞在蘇州開辦戲曲研究院後,各地都流行這個稱呼。

北京就有崑曲研究院和徽劇研究院,就是幾個崑曲和徽劇名角,加上幾個崑曲和徽劇戲班,大家湊在一起成立的

他建議我們也叫黃梅戲研究院,我覺得太託大了,不敢。他就建議我們叫北京黃梅戲研究所,然後帶着我去南城區註冊處進行登記註冊,繳納了一圓六角錢,就得了這張蓋有官府大印的註冊紙。

研究所叫正式法人團體,而我成了法人代表。按照此前的議定,你佔六成股,是大東家,戲班其他人一起持有四成股,是小東家。”

“舅舅,那你的股份呢?”俞巧蓮急問道。

“我和大家一起分那四成股,只是我佔得稍微多些。”

“那不行。戲班上上下下都是舅舅你一人打理,怎麼只能佔這麼少。從我的股份裡分兩成給你。”

董理連連擺手,“不行,這樣就亂了分寸。大家都知道,慶梅喜戲班沒有你,它就是個空殼子。

你必須佔大頭,這樣大家才安心,覺得你不會丟下自己另立門戶。”

俞巧蓮還要說什麼,董理阻止道:“阿蓮,其實那位李主事有個建議,就是你可以把你的股份委託給我經營,籤一個什麼契約,這叫什麼信託。”

“信託?”

“對,新叫法。好像意思就是你信任我,把產業股份託付給我經營,然後定期覈算盈虧。虧了我要擔責任,捲鋪蓋滾蛋,賺了就能分錢。

大概就是這麼個道理。”

“舅舅,我當然信任你,我信託給你。”俞巧蓮馬上說。

“不着急,這事找個律士就可以辦,不着急,先緩緩。”

“律士?”

“就是以前的訟師。可以到司理院法庭上當訴訟士,幫人打官司。平時幫人處理法律相關的事宜,叫律士。

李主事說,簽訂這個信託契約,是法律行爲,必須由律士幫忙擬定符合法律規定的契約,律士再以中人身份簽字。

他有律士費拿的,拿錢後會監督我倆履行契約。如果我倆誰違約了,他就會幫着對方打官司,告那個違約的人。”

俞巧蓮忍不住感嘆:“居京不易。京師天子腳下,不僅支出耗費高,還規矩特別多,真是不容易。”

董理聽到天子腳下,忍不住擡頭看了俞巧蓮一眼,不過他忍住不說話。

西苑裡到底什麼意思,誰也不知道。

要是瞎嚷嚷惱了禁內的人,那就大禍臨頭!

董理端起茶杯,喝了幾口溫茶,潤了潤喉嚨,繼續說:“成立了法人團體北京黃梅戲研究所後,就可以和少府監一個叫資產管理處的衙門打交道。

長安戲院兩天前就被這個叫資產管理處的衙門收購了,現在它轉手賣給我們黃梅戲研究所,折價一百六十圓。”

這個價錢是早就說好的,屬於小部分買、大部分送。

俞巧蓮搖着頭,“一百六十圓,買這麼大一個戲院,還在玉皇街和琉璃廠之間的羅馬街上,不是什麼犄角旮旯的地方。

我想着就覺得不踏實。”董理反倒很踏實,“阿蓮,有什麼不踏實?這裡有長公主,有少府監楊公公的面子,要不是現在是萬曆年,規矩嚴,都不用出這一百六十圓遮人耳目的錢。”

俞巧蓮默然不作聲。

董理看了她一眼,知道外甥女接受了這些,欣然地說:“好了,現在長安戲院掛在黃梅戲研究所名下,黃梅戲在京師有了立足之地。

以後黃梅戲班進京,就不會舉目無親。阿蓮,我們不負鄉親和同仁們的期盼啊。”

萬和樓的大東家之一是北京崑曲研究院,理所當然成了崑曲主場。

廣德軒的大東家之一是北京徽劇研究院,於是成了徽劇主場。

長安戲院雖然名氣和位置比不上萬和樓和廣德軒,但它完全屬於黃梅戲研究所。

天天唱黃梅戲,就算黃梅戲班累了休息兩天,長安戲院跟着歇業兩天,就是不給其它劇種的戲班安排,也沒有其它東家出來瞎比比。

“舅舅,現在長安戲院歸了我們黃梅戲研究所,是我們運氣好。

你去跟越劇、河南高調戲、西秦腔、蒲州梆子戲、蜀戲等在京的地方戲班說說,長安戲院歡迎他們來唱戲。

除了戲班,其它落地說唱、蓮花落、平調、大鼓等曲藝,願意來長安戲院的,我們都可以安排上。”

董理一拍手掌,欣喜地說:“阿蓮想得周到!慶梅喜戲班還要繼續打名氣,去暢意館唱過,還要去盛世藝術館。

兩處唱完後,黃梅戲在京師算是打出名氣,以後多在衆樂園和玉皇街唱戲,畢竟那裡纔是京師公認的梨園戲場。

長安戲院這邊就兼顧得少了,而且現在打電報去安慶,叫人趕緊再組織兩個黃梅戲班進京,也得明年去了。

長安戲院現在歸了我們,不能讓它白白空在那裡。慶梅喜戲班回來演出的少,就邀請那些地方戲班來唱戲,既在同行裡博得好名聲,又能讓長安戲院繼續賺錢。

阿蓮啊,你腦子就是比我要聰慧。”

俞巧蓮看了董理一眼,沒好氣地說:“我就是想着京師裡的地方戲班,都不容易。很多戲班不要說唱出名氣,連飯都快要吃不上了。”

沒錯,這十幾年來,大明工商大興,又在進行工業革命,生產力迅速提高,經濟發展迅猛,地方百姓們的生活肉眼可見地變好。

大家物質生活得到滿足,自然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跟着起來。

尤其是東南、灤州、京畿、太原、長江沿岸等經濟發達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百姓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可謂是空前高漲。

在這種推動下,地方戲曲迅速發展。

那些流行當地的簡單唱腔,在融合弋陽腔、青陽腔、西秦腔後,又吸收了崑曲、徽劇等成熟戲曲的特點後,迅速形成了有各自特色的地方戲曲。

加上朝廷一直鼓勵戲曲宣教,文人可以靠寫戲文劇本拿到不菲的“補貼”。

許多“舊時代”的落魄秀才和舉人,紛紛投身於此。

根據地方傳說,以及各種志怪小說,編寫了大量的戲文,豐富了地方戲曲的劇目內容。

但是各地戲曲藝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執念,那就是進京!

在京師,在天子腳下,在大明心臟,在宗室勳貴、文武百官以及名士們最聚集的地方,唱出名。

在京師唱出名,四捨五入,也就等於天下聞名!

於是近幾年來,進京的地方戲班每年都有數十上百。

按照某些京爺的說法,而今京師五城的地方戲班,比永定河的王八還要多。

數量一多自然就卷。

許多戲班在地方上大受歡迎,被父老鄉親們熱烈追捧,信心滿滿地來到京師,迎頭幾盆冷水澆下來。

京師百萬官庶軍民,都是什麼都見過的主,眼界高着。

地方的小把戲,根本入不了他們的眼。

許多地方戲班在京師碰得滿鼻子灰,連小戲園子都進不去。

沒法子,只能在街頭巷尾練攤,被警政局的巡警攆得到處跑。

沒有收入,京師生活耗費又不菲。

許多戲班子到最後,只好灰溜溜地回原籍家鄉。

更慘一點,把傢伙什都當了,組團一路乞討回鄉。

董理訕訕一笑,不以爲然。

他是戲班管事,最操心的是戲班要掙到錢,讓戲班上下都有一口飽飯吃。

其它的人文情懷,還是留給外甥女吧。

雖然出發點不一樣,但是歸處卻一致。

董理和俞巧蓮說定了,等雜七雜八的事忙完,董理出面,以長安戲院的名義邀請地方戲班來演出。

爲什麼以長安戲院的名義?

同行是冤家。

以黃梅戲研究所的名義邀請,人家想來卻礙於面子,可能不敢來。

靠同行接濟,以後還怎麼在行業裡混?

擡不起頭!

但是以長安戲院的名義,卻大不一樣,正常商業往來。

戲院要開張,吸引觀衆買票看戲,就需要找不同的戲班來唱戲。

戲班需要戲園子唱戲,好賣票掙錢吃飯。

兩人正商議着細節,有人跑到門口喊道:“班主,管事,有個當官來拜訪。”

當官的?

董理遲疑地說:“少府監已經派了李主事,幫了我們大忙。應該不會再另派人過來。難道是西苑的人?”

俞巧蓮秀臉一紅,連連擺手,“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董理看出俞巧蓮自欺欺人的本質,心裡半喜半憂,嘴裡說:“不管是哪裡當官的,我們都得罪不起,趕緊去迎接。”

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第38章 給海瑞上課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3章 朕的銀子!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第825章 飛翔在太平洋上的安陽號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第95章 敵在柳河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第802章 我最愛看你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452.第450章 宗社黨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第873章 他們會不會自閉?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啊!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第2章 倒嚴第一刀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第961章 皇上想以民制官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634.第630章 真漢子從不回頭看火焰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第860章 里約就是一月河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
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第38章 給海瑞上課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3章 朕的銀子!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第825章 飛翔在太平洋上的安陽號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第95章 敵在柳河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第802章 我最愛看你們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410.第409章 我要彈劾霍老糊塗!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第386章 這事不簡單601.第597章 日拱一卒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452.第450章 宗社黨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第873章 他們會不會自閉?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啊!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第2章 倒嚴第一刀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第961章 皇上想以民制官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634.第630章 真漢子從不回頭看火焰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第860章 里約就是一月河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