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刺王殺駕

“走水了,走水了!快救火!抓刺客,抓刺客,穿黑袍的就是刺客!”

殿外的吵鬧聲,吵醒了昏昏沉沉的朱翊鈞,他茫然睜開了眼睛,看到了一張大牀,三面屏式牀圍,檀木黑中泛紫,顯得古樸深邃,散發着幽雅的光澤,燭光之下,能夠辨析出雕刻着數條五爪金龍。

“嘶,好疼。”朱翊鈞揉了下額頭,似乎是撞到了,他揉搓的動作爲之一停,呆滯的看着自己稚嫩的雙手,有些不敢置信,這完全是一雙小孩的手。

自己昨日喝了一頓大酒,難不成還有返老還童的功效?

他慢慢的站了起來,打量着周圍,頭頂是雕欄畫棟,腳下是遍地的金磚,雕五爪金龍屏風之後,是一張長長的書案,書案兩側是兩盞鶴形宮燈,在明滅不定的燈火之下,煙氣繚繞,倒春寒的冷氣帶着檀香味吹過了他的鼻尖。

“陛下,陛下,臣救駕來遲,陛下沒傷着吧!”一個面淨無須的男子,身着大紅色宦官服,急匆匆的跑進了殿內。

這宦官聽到了喧鬧聲,就用了最快的速度衝到了幹清宮來,跑的上氣不接下氣,倒春寒的天氣裡,鼻子裡噴着兩條氣龍。

這宦官在過門檻的時候,似乎是因爲跑的太急,被門檻絆了一下,猛地摔倒,在地上滾了一圈,十分絲滑的跪在地上,跪在地上,一邊往前爬,一邊痛心疾首的說道:“陛下,臣罪該萬死!臣來的太遲了,陛下!”

朱翊鈞近乎於本能的開口說道:“大伴來了?”

他眉頭一皺,用力的吸了口冷氣。

額頭又開始隱隱發痛,腦殼兒有些發脹,眩暈感一陣猛一陣,無數的畫面充盈在他的眼前,飛快的閃動了起來。

“陛下沒事吧!”跪在地上的宦官趕忙上前,想要扶住朱翊鈞搖搖晃晃的身體。

朱翊鈞卻伸手盪開了宦官的手,扶着圈椅的扶手慢慢坐下,開口說道:“朕無礙,只是磕了一下。”

這宦官見狀,渾身抖了一下,吊着公鴨嗓子,聲嘶力竭的大聲喊道:“太醫,快傳太醫!陛下被刺客傷到了!快通稟太后!”

“我兒如何了?”一個貴婦,從門外走了進來,急切的問道,貴婦身後跟着兩排宮女,靜靜的站着,手裡提着宮燈,一動不動的站定,不敢擡頭。

宦官趕立刻再次跪下,面色悲苦的說道:“回稟慈聖皇太后,已經宣了太醫,臣跑過來的時候,沒看到那賊人。”

“太后,這羣亂臣賊子,太猖狂了!”

“我兒如何了?”貴婦根本不理會宦官的招呼,急走到了朱翊鈞的面前,顫抖着伸出手,扶住了十歲孩子的手,緩緩打開了傷口。

還好,只有一道微不可查的紅色印記。

朱翊鈞腦海中那龐大的信息流,終於停止了灌輸,眼前的畫面不再閃爍,他搞清楚了狀況。

他穿越了。

穿越成爲了大明至高無上的皇帝,年僅十歲,他穿越到了萬曆元年正月十九。

先帝隆慶皇帝去年六月龍馭上賓,留下了三位輔國大臣,張居正、高拱、高儀,這個時候,高儀已經病逝,高拱被驅逐出了內閣,三位輔國大臣已去其二,只剩下了張居正一人。

而面前這位嘴脣瘠薄,鼻樑高挺而分節,印堂窄小,略顯陰鷙的宦官,正是小皇帝的大伴,宮裡的老祖宗、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

而面帶關切的貴婦,則是小皇帝的生母,有徽號的慈聖皇太后李氏。

此時的張居正、馮保加上李太后,

已經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政治同盟,總覽天下政務。

年僅十歲的小皇帝如履薄冰,主少國疑,未能親政,朝中大小事務,跟他這個皇帝並沒什麼關係。

他的處境極爲艱難,李太后約束極爲嚴苛,稍微晚睡晚起,就會招致斥責,稍微品行不端,李太后就讓張居正直言極諫,寫下罪己御札,讓小皇帝跪在先帝靈位之前,誦讀數遍才肯罷休。

罪己詔不是皇帝寫的,也算是尋常。

而宮裡的太監們,也都藉着李太后的威嚴,過分的挾持管束小皇帝。

此時的朱翊鈞扶着腦袋,看了看極爲恭順的馮保,眼睛微眯,這是個前倨後恭的狗奴才。

馮保不應該當宦官,應該去當影帝。

在李太后面前,這傢伙畢恭畢敬,極盡諂媚,可在小皇帝的記憶裡,處處都是對馮保這個大伴的厭惡和恐懼。

過分挾持管束說的就是這個馮大伴,整天用李太后嚇唬小皇帝,動不動就誣告一番,把小皇帝塑造成一個品行頑劣的混小子,讓李太后頗爲擔憂。

望子成龍是天下每個母親的期望,李太后也不例外,尤其是隆慶皇帝撒手人寰,偌大的天下交到了一個十歲稚童的手中,而李太后是小皇帝教育的第一負責人,李太后要求嚴格一點,朱翊鈞可以理解。

那這個馮大伴,狐假虎威,約束小皇帝也就罷了,給小皇帝下套是什麼意思?

有一次這馮大伴,差遣了一個宮婢半夜摸到了小皇帝的牀上,次日小皇帝一醒,就察覺到了不妙,果然同住幹清宮的李太后,立刻知道了此事,將這宮婢仗責,小皇帝被拉到了先帝靈位前,太后跪在地上哭,小皇帝也跪在地上哭。

在短短的十年記憶裡,這類的事至少發生了三次。

馮保爲何要欺負一個十歲的小孩子,給十歲的孩子下套?

其實很簡單,小皇帝都被他手拿把掐,李太后能被他糊弄矇蔽,宮裡的宮人誰還敢違逆他馮大伴呢?

朱翊鈞甚至能理解這個狗奴才這麼做的動機。

萬曆小皇帝忍得了,朱翊鈞決計忍不了。

李太后一直焦慮的走來走去,她的腳步略顯匆忙,宮中發生瞭如此大事,她一時間有些慌了手腳,最關鍵的是,自己兒子躲過了這次,躲得過下次嗎?

還有這皇宮高牆深院,處處都是緹騎守備,那賊人是怎麼闖到了幹清宮,甚至還驚到了聖駕!

如此種種,讓李太后有些手足無措,她只是一個二十七歲的婦道人家,甚至不到而立之年。

夫君走的早,把這麼大一個大明留給了年僅十歲的兒子,隆慶皇帝龍馭上賓已有六個月,這段時間,李太后已經用盡了全力維護母子三人的安全,但還是出了這等禍事。

日後,又當何去何從?

殿外的火光已經全然撲滅,而太醫也被請到了宮裡切脈。

太醫剛剛收手,李太后就急不可耐的上前問道:“陳太醫,我兒怎麼樣了?”

太醫趕忙俯首說道:“陛下脈象一息之間四五至,脈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不強不弱不大不小,節律整齊從容和緩,並無大礙,額頭磕了一下,不…日,即可恢復痊癒。”

太醫的面色稍微猶豫了下,最後還是欲言又止,脈象的確平穩,陛下身體健康,額頭的傷,再看的晚些就痊癒了。

但問題是,一個十歲孩子,驟逢如此劇變,守備森嚴的皇宮,刺客闖到了皇帝的寢宮行刺,作爲被行刺的小皇帝,脈象如此平穩,纔是最大的問題。

但是這話,太醫能說出來?自然不能。

他只是個太醫,太醫院的湯藥連皇帝的健康都保證不了。

“有勞太醫了。”李太后示意宮女拿出一錠銀子,犒賞太醫,看着自己孩子額頭上的紅腫,悲從中來,將朱翊鈞拉到了身邊,語氣裡帶着些許的哭腔,低聲說道:“我苦命的兒呀,讓爲娘看看傷口。”

朱翊鈞被太后攏在懷裡,低聲說道:“孃親,孩兒睡得真香,忽然聞到了一股惡臭味兒,一睜眼,就看到了一個穿着黑袍的壯漢,站在牀前,正握着一把匕首,向孩兒紮下。”

“孩兒猛地竄起躲閃,撞翻了桌椅,這才撞到了腦袋,宮外的宮婢和小黃門們聽到了動靜,便衝了進來,孩兒昏倒之前,只看到了那刺客翻出了窗欄逃跑,再醒來,馮大伴就來了。”

“孃親不要怪罪孩兒。”

李太后沉浸在悲傷之中,聽朱翊鈞如此說話,才止住了抽噎,疑惑的問道:“這話從何說起,爲娘爲何要怪罪我兒?”

朱翊鈞心有慼慼的看着撞翻在地,沒人收拾的桌椅才略帶驚恐的說道:“孩兒,撞翻了宮裡的桌椅,還請孃親,不要怪罪孩兒失儀。”

撞翻了桌椅,也要面臨責罰,這不是玩笑。

李太后對小皇帝的言行舉止要求嚴苛到了極致,無論做什麼,都要符合一個皇帝的標準,甚至連走路,都不能讓自己身上那些玉鉤、玉佩、玉珩、衝牙這些零零碎碎髮生碰撞,要腳踏四方,要器宇軒昂。

這種不太雅觀的舉動,通常會被視爲失儀。

朱翊鈞在發揮着他最大的優勢,他只有十歲,他可以裝可憐。

誰還不是個影帝呢?

“我的兒呀!”李太后聞言,更是悲拗,眼淚奪眶而出,十分用力的抱着朱翊鈞,眼淚順着臉頰滴落在了小皇帝的身上。

李太后的哭聲漸消,只是偶爾抽動一下,悲傷到了極致,發不出哭聲來,只是抽泣不斷,悶悶的哭着,便是泣不成聲。

先帝早崩,留下了孤兒寡母,那高拱在內閣,說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似是要擁立藩王,朝中山頭林立彼此攻訐,斗的你死我活,現在孩子,更是在她這個太后的眼皮子底下,被刺王殺駕!

這親生母親、大明慈聖皇太后因爲皇帝年幼,就住在幹清宮裡看顧孩子,居然還能被刺客闖入了幹清宮來。

這幫大臣深受國家厚恩,不思竭忠報主,只知道阿附權臣,蔑視主上,現在,更是連刀子都遞來了!

李太后抱着朱翊鈞的腦袋,用力的說道:“我兒不怕,不怕,爲娘跟你保證,這種事決計不會再發生!若是再發生,爲娘跟他們拼命去!”

“不怕,不怕。”

氣氛已經到這兒,影帝朱翊鈞用力的擠了幾滴眼淚,寬慰道:“孩兒是大明天子,孩兒不怕,也不用孃親去拼命,等孩兒長大了,孩兒跟他們拼命去,孃親不要哭了,孃親再哭,孩兒也要哭了。”

“我兒呀。”李太后聽聞更加悲慼。

“馮大伴,朕遇刺時,大伴身在何處?”朱翊鈞在李太后沉浸在悲傷之中,忽然開口問道。

李太后猛地擡起頭,眼睛通紅,直勾勾的盯着馮保,厲聲說道:“馮大璫!皇帝遇襲時,你在何處!”

璫,指的是宦官帽子上的黃金裝飾物,意思爲大太監。

牢不可破、堅不可摧的政治同盟?

以朱翊鈞兩世爲人的經驗來看,這就是個謬論。

政治同盟,牢不可破這兩個詞,本身就不該放到一起。

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852章 不能爲了贏而贏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請假條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
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616章 織田信長的反抗,假借水師獨走的名義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個機會的戚繼光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313章 衍聖公?誰愛要誰要,我們南宗不要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居正丁憂歸政,王崇古憂懼逃亡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壯,不能同行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642章 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自己還不爭氣第二百六十一章 熟練度拉滿的裡挑外撅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966章 金堤潰蟻穴,非一夕之故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972章 薪金百兩是外人,身股一釐是自家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852章 不能爲了贏而贏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請假條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944章 跟閻王爺搶人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462章 勞動使人自由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