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

“我是朝鮮的王!無論如何,我都是朝鮮的王!李舜臣,我命令你放下武器!燒燬大明軍所有糧草和火藥!立刻馬上!”李昖掙扎了下,站了起來,大聲的怒吼着,他當初被打斷那條腿沒好利索,樣子有些滑稽。

爲了這次的大行動,李昖在之前專門給大明前軍指揮的奉國公戚繼光,去了一封奏疏,討要美人和羊肉,製造一種自己安於享樂的假象,讓大明軍、李舜臣放鬆警惕。

李舜臣的確放鬆了警惕,但突然收到了消息,讓李昖精心謀劃的行動,沒能如期望那樣的開展,這次李昖發動的‘叛亂’過於倉促了,被李舜臣殘忍鎮壓了。

戚繼光也不是有什麼神奇的本領,能夠預料到倭寇、李昖他們的行爲,只是時常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索,如何打敗自己而已。

李舜臣看着李昖,聽到這種不切實際的命令,有些輕蔑的笑了,他摘掉了兜鍪,看着天邊的朝陽,他晃動着身體,在金色朝陽中,輕輕哼唱着:“白白的桔梗喲,長滿了山坡哎,只要挖出一兩棵,就能裝滿一籮筐誒,山下的桔梗搖曳喲,高歌一曲祈願豐…豐年一年又一年勒…”

李舜臣的聲音有些悲愴,殺了一夜的李舜臣,甚至嗓音有點沙啞,但唱着唱着,李舜臣所率的軍兵,都是淚流滿面,因爲朝鮮人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麼。

李舜臣終於停下了自己的哼唱,站了起來,抽出了自己的戚家軍刀,這是陛下賞賜給他的佩刀。

李舜臣拖着刀,一邊走一邊說:“李昖,你不知道,朝鮮人過冬全靠這桔梗,所以纔有了這首歌謠。”

“我們去打秸稈的時候,就會唱這首歌,父親母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凍死的時候,我們就唱着這首歌,送他們走,希望他們下輩子不要做朝鮮人了。”

“做朝鮮人,實在是太苦了,我們靠秸稈取暖,餓的時候要吃土,吃完就死了,但是餓啊。”

“大明以前閉關鎖國,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現在全面開海了,你沒有跟上大明的腳步,我不明白,朝鮮寧願設立倭館跟倭國通商,都不設立大明館,這是你的第一罪。”

“強敵在側,你倒行逆施,不僅不振武,還要行軍籍收布法,朝鮮八道武備不振,倭寇蜂擁而至,無兵可用,無人可遣,這是你的第二罪。”

“倭寇打進來了,你三戰三逃,棄漢城,棄開城,棄平壤,失去了主心骨的朝鮮軍,大敗虧輸,一潰千里,短短月餘時間,朝鮮被攻滅,大部分人都做了亡國奴,這是你的第三罪。”

“好不容易大明軍肯來馳援,你或者說你們,百般阻撓,不提供任何的糧草給大明軍,對於你而言,倭寇不能贏,大明也不能贏,你就想做朝鮮王,卻沒想過朝鮮人做了亡國奴,這是你的第四罪。”

“你在平壤宮城裡給倭寇寫信,被我抓到了,要不是陛下沒有聖旨,你跟倭寇暗通曲款,我就把你打死了,當時我只打斷你一條腿,勾結倭寇,這是你的第五罪。”

“今天,你夥同倭國奸細,焚燬大明軍糧草火藥,試圖左右夾擊爲朝鮮征戰的大明軍,作爲藩屬國君你不忠不孝,作爲朝鮮王,你不義,這是你的第六罪。”

“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朝鮮廢王李昖,目眥欲裂,看着渾身是血的李舜臣,厲聲喊道:“那咋了!”

“我是朝鮮的王!我命令你,放下武器,燒燬大明軍糧草!”

“呼。”李舜臣吐了口濁氣,李昖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亡國奴,李昖有個妃子封號仁嬪,出身水原金氏,金仁嬪有身孕,已經臨產,因爲行動不便,李昖逃跑的時候,將金仁嬪丟棄。

倭寇抓到金仁嬪後,金仁嬪已經生產,倭寇將孩子溺死後,讓哺乳期的金仁嬪,給小西行長的狗餵奶。

這是陳天德這個海防巡檢在漢城親眼所見的苦難,陳天德看不到的苦難更多,金仁嬪最後不堪其辱,投井自盡了。

而作爲一個丈夫、作爲父親、作爲國君,李昖臨陣脫逃了。

李舜臣站直了身子,雙手架起了刀,大聲的說道:“衆將士聽令!”

“朝鮮廢王李昖勾結倭寇,意圖顛覆,不忠不孝不義,我命令,殺死一切顛覆國賊!”

“殺!”

李舜臣喊出殺的時候,帶着軍兵就衝了上去,已經被包圍的李昖、宗室、文武兩班,慌不擇路的想要逃跑,但是他們背後就是一堵牆,翻不過去的牆。

李舜臣沒有把難題交給軍兵,而是一馬當先,率先砍殺了一個過去高不可攀的文武兩班貴族,李舜臣也不管是誰,踏了過去,率軍兵繼續前進,其他軍兵見狀,立刻蜂擁而上,開始了血腥的屠戮。

“噗。”

李舜臣手中的戚家軍刀,砍下了李昖的肩膀,刀從肩膀砍下,劃到了腹部,血液四濺。

李昖一條腿斷了還沒好利索,他根本沒辦法逃跑。

“你怎麼敢!”李昖沒有感覺疼痛,不敢置信的看着巨大的傷口,血流如注,顫抖着說道。

“我有什麼不敢的。”李舜臣舉起了手中的長刀,頓了頓,用力揮下,砍在了李昖的另外一個肩膀上,又是劃出一道巨大傷口,他已經殺了一晚上了,有點力竭,但殺一個李昖完全夠了。

“你怎麼敢,咳…啊!”李昖這才爆發出了哀嚎聲,疼痛感現在才傳來。

“真的是聒噪啊!”李舜臣啐了口,下腰雙手持刀,丁字步探出,上砍,轉身用力下砍,一整套刀法行雲流水,他的第一刀砍在胸腹部,第二刀帶着呼嘯之聲,砍在了李昖的脖頸上。

李昖還在驚訝,只是視角一歪,天旋地轉後,在一片血紅色中,失去了所有的意識。

李昖死了。

李舜臣微微皺了皺眉,李昖的腦袋只砍掉了一半,另外一半還在脖子上掛着,顯得有點詭異。

這個丁字回殺是他在大明學到的武藝,陛下操閱軍馬的時候,李舜臣請教大明皇帝學來的,如果讓大明皇帝來,這一刀就把李昖的腦袋砍下來了,李舜臣親眼見過,大明皇帝這丁字回殺,能把海碗粗的木樁砍斷。

一想到大明皇帝的弘毅,沒有什麼天賦,硬生生把自己練到合格將領的地步,再看看這個貪生怕死,只管自己的李昖,李舜臣就氣不打一處來。

李舜臣再次下壓,又補了一刀,徹底將李昖的腦袋砍了下來,提在手裡,李昖的屍首,一定要送到大明京師,驗明正身的,再怎麼說也是大明冊封的王室,是死是活,要有個準信兒。

“殺!殺!殺!”

喊打喊殺的聲音充斥着整個義州城。

李舜臣鎮壓了朝鮮王李昖的叛亂,王發動叛亂這件事比較離奇,看起來有點不太符合邏輯,但就是這樣發生了。

又經過了一天的時間,李舜臣才完全清理乾淨了叛軍,開始盤點損失,一共損失了三萬斤的火藥和六萬石的糧草,主要是火藥庫爆炸的時候,把一個糧倉燒燬了,忙於平叛的義州軍,沒工夫救火。

義州存了二十萬斤的火藥和四十萬石糧草,這個損失,真的不算太大。

讓李舜臣比較意外的是,雖然廢王李昖調動了一部分的義州軍,但即便是被調動的義州軍,大部分都是出工不出力,就是人去了,但李舜臣所部一到,直接望風投降了,非常絲滑,平叛的過程沒有任何的阻力。

義州軍大約有兩萬四千人,而李昖因爲倉促發動,只調動了四千人,就是這四千人,頑抗到底的也只有一千多人,剩下三千人,全都投降了,這些頑抗到底的叛軍,多數還是文武兩班的家丁,不是義州軍。

即便是這些家丁,抵抗意志也是非常的薄弱,被逮到之後,就會立刻馬上投降。

掌握了軍隊的調令,絕不等同於掌控了軍隊,軍隊也是由一個個個體組成的,不是將領發佈一個命令,就任由差遣,死不旋踵的執行軍令。

殺倭寇肯定是拼死作戰,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血賺,殺三個光宗耀祖,但戚繼光要下令把槍口對準皇帝,有幾個人肯,那就難說了。

戚繼光不止一次強調,基於恐懼而非信念作戰的不義之戰,是非常難以取勝的,即便是贏了,也很難保證是真的勝利,而戚繼光對大明軍的要求是,軍事勝利與政治勝利。

李舜臣的確是這次平定叛亂的指揮者,但這也是大明軍政治勝利的結果,在這個殺良冒功蔚然成風的年代裡,大明軍的軍紀,對於所有朝鮮人都是一種幸運,大明軍在行軍的時候,甚至會避開莊稼。

人心所向,從來都不是虛妄。

李昖的失敗是毫無意外的,他連驛館、驛路都沒掐斷,讓情報能力更強的大明軍,把消息傳回了義州,讓李舜臣有了防備,李昖就註定要失敗了。

大明軍擔心李舜臣用的是苦肉計,但李舜臣選擇了結束了李昖的性命,大明也不用爲難,不用沉江落水了,把這個稍微有點棘手的事兒,給辦的很利索。

在事後覆盤的時候,李舜臣發現了點燃了火藥庫的是倭寇,而不是義州軍,義州軍在發動叛亂的過程中,面對來自上級的炸燬火藥庫燒燬糧倉的指令,選擇了再看看,看看局勢,而不是立刻點燃。

這一支倭寇攻入了丙字庫,很快被附近的義州軍圍困,在倭寇見取不出火器、火藥之後,悍然點燃了這些火藥,引發了爆炸。

“傳我將令,全程搜捕倭寇,抓到後,都給大明送去,解刳院需要標本。”李舜臣開始了事後的清理工作,平叛是開始,對義州不忠誠於大明的倭寇和花郎,要進行全面的清掃,防止類似的事情發生。

戚繼光並不知道義州發生的事情,到底有了怎麼樣的結果,他的眼中,只有眼前的戰場。

倭寇躲在地利的王八殼子裡,大明軍開了幾次王八殼都是無果,但現在機會來了。

“加藤清正率部三萬,從漢城出發,已經行至碧蹄館。”墩臺遠侯急匆匆的走進了大帳之內,報告了倭寇的最新動向。

“下令馬山館守備趙吉,無論如何咬住這三萬人,各部按計劃行動,大軍開始渡江。”戚繼光聽聞之後,立刻下令開拔。

倭寇方面出動了三萬人,只要咬住,大明軍主力趕到的時候,倭寇就是進退兩難,要麼拋棄這三萬人,要麼只能馳援。

在戚繼光的規劃中,這是一場圍點打援的伏擊戰,旨在徹底消滅倭寇出城兵力,試圖收復仁川、漢城附近失地,前線軍兵要將敵人咬住。

在大明軍渡江的同一時間,仁川外島出現了大明水師的艦隊,大明水師比大明京營的速度更快,這是一次全面進攻,在倭寇以爲這是一次例行騷擾的時候,大明水師已經開始登陸仁川外島諸多海島。

天空碧藍如洗,萬里無雲,大明艦隊的桅杆在天邊出現,在浪花之中若隱若現,很快,近千條船的身影還是從海面下慢慢的露出(地球表面曲率),如同突兀出現的海上城牆一樣,向着仁川外島撲去。

外島上的倭寇瘋狂的搖動着銅鐘示警,並且準備組織防衛,但外島防務被如此龐大的水師,摧枯拉朽一樣的摧毀了,艦船的火炮在齊鳴,爲登陸作戰的戰座艦進行火力掩護,而大明軍採用了一種極爲財大氣粗的打法,衝灘。

船隻一旦擱淺,再想回到海上,非常的困難,而大明撒出去了近四百艘的戰座船直接搶灘衝擊,任由船隻擱淺,大明軍從船上不斷地跳出,在火力掩護之下,用最快的速度,展開了陣型。

一旦陣型展開,倭寇就不是對手了。

火炮、火銃的爆炸聲,在戰場上此起彼伏,僅僅三個時辰後,大明水師,就奪取了所有的仁川外島,包括月尾島。

月尾島和仁川港緊鄰,在落潮的時候,就會有大約一個時辰的時間,可以直接涉水通過。

所以奪取月尾島,就是這次水師的主要目標。

拿下月尾島,就可以等待機會,隨時進攻仁川了。

在大明水師剛剛拿下月尾島的時候,趙吉率領一千輕騎,將倭寇咬在了馬山館的周圍,憑藉着優秀的機動能力和火器的射程,不斷地驅趕着倭寇,另外還有一千步營,線列陣擋在了倭寇前進的路上。

倭寇一批又一批的倒下,倭國大名小早川隆景、戶田勝隆等人意識到了不對勁兒的時候,已經晚了,大明騎營已經運動到了倭寇的後方,大明軍主力已經趕至馬山館,戶田勝隆發現,自己被徹底圍困了!

戚繼光也不急,他在等仁川方向的戰報,如果仁川外島爭奪不順,那就退回開城徐徐圖之,戰場不總是按着戚繼光的設想在走,臨戰的隨機應變纔是最好的兵法。

而此時的漢城景福宮內,接連的戰報不斷地送到了景福宮,此時的所有倭國大名都面如死灰。

“我怎麼感覺大明軍又變強了。”加藤清正拿着戰報的手都在顫抖,短短半年時間,大明線列陣從青澀到成熟,僅從戰報上看,大明軍更加進退有度,從容有序。

巨大的戰損,已經讓加藤清正有點不知道如何是好。

戰報上,全都是輸輸輸,大明軍就是像驅趕羊羣一樣,將三萬人驅趕到了大明想要的戰場之上,大明軍已經佔據了全部有利地形,以一種貓抓老鼠的心態,在進行狩獵。

大明的輕騎兵總是不經意間的出現在要害位置,讓出擊的軍隊,進退不得。

支援還是放棄,這對加藤清正而言,是一個極難的選擇。

“報!羽柴秀吉帶領人馬,向着漢城而來,已經抵達迎恩門!”傳令官揹着母衣跑了進來,大聲奏聞了情況。

羽柴秀吉因爲身高和體型的原因,被人戲稱爲猴子,但這不代表猴子不能打,作爲織田信長三大將之一的他,爲織田信長立下了赫赫戰功,羽柴秀吉腳步匆匆,他拿着馬鞭,腳步極快的走進了景福宮內。

“立刻馬上下令馬山館附近的武士撤下來,我們上當了!這是戚繼光的將計就計,甚至戚繼光打算一石二鳥,把礙手礙腳的朝鮮王室、文武兩班殺掉的同時,拿下漢城和仁川!”羽柴秀吉將手中的馬鞭丟在了桌上,盤腿坐下,立刻下了命令。

加藤清正遞上去幾份戰報,面色極其難看的說道:“撤不下來了,被大明軍給咬住了。”

羽柴秀吉眉頭緊蹙的看完了戰報,深吸了口氣說道:“戚君的動作要比我預想的要快很多,當真是兵貴神速,我就是慢了半步,就是步步落後。”

“被咬住了就拋棄花郎,拋棄花郎還不夠就拋棄足輕!最重要的是把武士撤下來!”

“即便是足輕都死光了,我們依舊可以用武士來指揮朝鮮亡命之徒,跟大明周旋,一旦武士死傷慘重,基層軍官缺少,漢城和仁川,就立刻會被大明收復。”

“你如果不肯下令,我來下令,現在穩住戰線纔是關鍵。”

“漢城和仁川,很有可能守不住了,如果無法穩住戰線,就放棄漢城和仁川,固守忠州。”

加藤清正在羽柴秀吉到來之際,終於理清楚了現實,現在再多的人去救援,結果也是火上澆油,大明軍的火力仍然極爲強橫,只能寄希望於李昖能夠成功,讓大明軍轉身撲滅後院之火,讓大明軍失去進攻的獠牙,火藥和火器。

倭國也有火器,可是倭國沒有火藥,鐵炮的威力尚可,但火藥短缺,被大明壓着打了半年,最重要的火藥,依舊短缺。

加藤清正快速下了命令,雖然是壯士斷腕,痛心也得斷,他們中了戚繼光的將計就計,就只能如此,減少損失。

“漢城和仁川也守不住嗎?”加藤清正低聲問道。

“嗯,必要的時候,準備撤退。”羽柴秀吉點頭說道。

敗兵的衝擊比敵人的衝擊還要可怕,敗兵蜂擁而至的時候,就是大潰敗的開始,及時撤退,就是最好的止損手段。

“就是固守也沒有意義,因爲一到冬天,等到臨清江結冰的時候,大明軍踏雪而來,我們必輸無疑。”羽柴秀吉解釋了下原因,看穿戰場局勢是一種天賦,短暫的勝利,很容易矇蔽人的理智。

站在倭國的角度去看,仁川多次擊退了大明軍的進攻,看似是穩住了戰線,但這種戰線在天時的作用下,就會蕩然無存,大明兵法,都是圍繞着天時地利人和去展開。

在戰場上保持理性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兒,羽柴秀吉能從戰國大名裡脫穎而出,不是無緣無故。

“沒有接戰,我們直接棄守,恐怕沒辦法和關白、沒辦法和國內交代啊。”加藤清正有些驚恐的說道:“我們唯一能剩下的一條路,就是切腹了。”

“把花郎協的腦袋借來用用就是。”羽柴秀吉極爲平靜的說道:“經過了激烈的抵抗,我們給大明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但是仍然不敵大明軍強橫的火力,在已經極其危機的情況下,我軍轉進至轉忠州繼續防守。”

殲敵五萬、竭盡全力、無法力敵、勝利轉進、虎踞忠州,這是個不錯的故事,至少能講的過去的故事。

“關白能相信嗎?”加藤清正驚恐的看向了羽柴秀吉,今天借花郎協的腦袋一用,明天,會不會借他的腦袋一用爲戰敗負責呢?

羽柴秀吉嘆了口氣說道:“他不相信也只能這麼說,不是嗎?他還能親自到這裡來看看不成?還是想讓士氣全部崩潰?”

“加藤,輸給大明軍是一件恥辱的事兒嗎?”

“我們的武士已經表現出足夠的勇氣了,在平壤,炮彈鉛子可謂是槍如林,彈如雨,我們的武士並沒有退縮,這是不必要的死亡,沒有任何的意義。”

羽柴秀吉是爲了支援仁川才加入了朝鮮戰場,但是他到了這裡,詳細的研究了平壤之戰的線列陣法之後,就只有絕望了。

大明軍的炮兵火力支援、火槍兵線列殲滅、輕騎兵側翼襲擾、重騎兵一錘定音的戰法,就是碾壓少量火器、弓箭、刀槍劍戟爲主的倭軍,打起來就是碾壓,這就是現實,不以人的意志轉移。

戚繼光的指揮是極其完美的,但換成李如鬆、換成馬林、換成王如龍,結果還是一樣,只不過大明的戰績,不會那麼完美罷了。

任何的謀劃都無法造成致命傷的時候,就是最絕望的時刻。

羽柴秀吉再次強調道:“如果將軍能夠提供足夠的火炮、火銃、火藥,我可以帶領軍隊拼死,但現在,我們應該準備撤退。”

“那就借花郎的腦袋一用吧。”加藤清正選擇了聽從羽柴秀吉的命令,殺花郎,勝利轉進!

羽柴秀吉的想法就很簡單了,最後搶一筆,撤回忠州。

在戚繼光還在等待仁川月尾島戰報、羽柴秀吉還在等前線是否潰敗、義州方面情況如何的情報過程中,鎮守仁川的毛利輝元偷偷離開了,趁着風向正好,把自己的全部家當,帶着自己搶到的財貨,乘船直接離開了鎮守的仁川。

仁川花郎協的腦袋,已經被毛利輝元給借走了。

毛利輝元必須要考慮,如果朝鮮戰場損失過大的話,織田信長會不會趁勢把他吞併,索性直接離開,反正已經搶到了足夠的財貨和糧食。

毛利輝元逃跑,大明軍的斥候發現後,在落潮之後,立刻開始了進攻,當仁川被拿下的那一刻,漢城仁川之戰已成定局。

“這場大捷,原因很多,比如毛利輝元恥辱性的逃跑,給戰場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戚繼光在戰後總結性的說道:“諸位,這是教訓,無論多大的矛盾,戰後哪怕是打的頭破血流,那也要戰後再打。”

“諸位作爲日後帝國的統帥,維護各個派系之間的矛盾不至於激化到如此這般地步,是作爲統帥的重要職責。”

大明入朝作戰也是各有山頭,京營、水師、遼兵、家丁、朝軍,甚至京營之下也有騎營、步營、南兵北軍之間的矛盾,戚繼光作爲統帥,也給他們斷過官司,但多數都是各大五十大板,再各給點甜棗,讓他們覺得我吃了虧,對面也沒落到好。

平衡好各派系之間的平衡,不至於矛盾激化到給敵人看笑話,是底線。

“毛利輝元的逃跑,感覺是怕了吧,大明軍連續轟擊了三個月仁川,士氣已經極其萎靡,而且大明軍佔領月尾島,我覺得他的逃跑,也可以理解,反正織田信長也奈何不了他。”李如鬆到是能理解毛利輝元,仁川士氣已經全面崩潰了。

李如鬆繼續說道:“陳天德蒐集情報,觀察到:在前日的炮轟中,有四名倭寇擡着傷員,開花彈就在他們一丈外爆炸,四名倭寇已經麻木到連躲避都懶得躲避的地步,戰爭一旦拉鋸戰,人會變得麻木,即便是對爆炸的本能,都會失去。”

“打到如此慘烈的地步,對倭寇個人而言,活着是一種懲罰。”

仁川是朝鮮戰場上罕見的持續了三個月的拉鋸戰,大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可倭寇每天都要面臨炮擊,灘塗上的防禦工事修建,就要挨炮,不去則有人督戰。

爆炸有巨大的爆炸聲、火光、振動,這是人最基本的感知,本能之下,也該躲避,但是仁川的倭寇,已經完全麻木,躲避都顯得多餘,行屍走肉一樣的活着,等待着死亡的降臨。

這就是士氣全無。

“你說的有道理。”戚繼光想了想,認可了李如鬆的話,毛利輝元恥辱性的逃跑,也有可能是羽柴秀吉領兵離開後,真的沒法打,再打,恐怕倭寇會有譁變,還不如直接逃跑。

“那麼,可以寫捷報了嗎?”樑夢龍笑着說道:“無論什麼原因,贏就是贏了,收復漢城和仁川,就是一場大捷!”

“哦,對了,陛下下令調撥了六萬斤火藥和十二萬石糧草,已經補給到了義州。”

倭寇精心圖謀造成的局部損失,陛下直接雙倍補回來了,主打一個財大氣粗。

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615章 兩相其害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914章 潮汐論中辯盈虧,陽和門外懲奸佞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840章 通和宮金庫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372章 讀書人最是擅長,殺人不見血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
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615章 兩相其害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914章 潮汐論中辯盈虧,陽和門外懲奸佞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840章 通和宮金庫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889章 他們要的,朕給不了,也沒人給得了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339章 野山豬不會投降,但是人會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526章 第一次技術進步獎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936章 殺生爲護生,斬業亦斬人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372章 讀書人最是擅長,殺人不見血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