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

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

“王次輔,還是厲害。”朱翊鈞肯定了王崇古作爲刑部尚書的功底,是真的厲害,一下子就揪住了問題的核心,並且最快的時間,提供給皇帝一個可靠的解決辦法。

事實婚姻,在大明,是司法實踐。

大明絕大多數的百姓,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到衙門裡告一次狀,對於他們而言,法律意識是極爲淡薄的,去找衙門領婚書,對於大多數的百姓而言,是個非常陌生的事兒。

而且大明許多地方存在着童養媳的現象,很多時候,孩子年齡根本達不到十六歲成婚的下限,其實夫妻雙方就已經生活在一起好多年了。

大明婚書,上面要寫清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雙方父母都要簽字畫押,而且還要貼紅貼,上面是生辰八字,而且還要寫明接親的良辰吉日、收受六聘等物,丈夫要簽字留下腳印,有的富貴人家更是會把婚書雕刻,用銅板敲打成形,永遠保存。

這很麻煩,不是一般人家能折騰的起,所以大明地方官在處理類似的案件,就是以事實爲判斷標準,而不是以婚書。

在這個案子中,王崇古立刻馬上就抓住了案件的核心問題,誰是姦夫。

朱翊鈞眉頭緊蹙的說道:“但是,按照律法而言,劉氏和唐志翰確實和離了他,唐志翰在萬曆六年接任李瑞奇成爲了月港遠洋商行的商總,是正九品的官身,在獲得官身時,按制錄入妻室爲夫人,在去年年初,二人和離,從大明律法上看,劉氏和唐志翰不是夫妻。”

王崇古立刻說道:“陛下,欺詐事實存在,和離不應認定有效,劉氏爲了謀奪唐志翰家財,以減稅爲餌,利用信任,詐取財物事實成立,哪怕是不考慮唐志翰的手下,和離也應當視爲無效,所以,先稽稅,再辦案。”

“欺詐事實,這個很關鍵,好,按王次輔的意見辦吧。”朱翊鈞點頭說道:“王次輔不愧是經邦濟國之大臣,朕心甚慰,王愛卿,王謙那個小兒子,今年多大了?是不是該上學了?”

王崇古趕忙說道:“臣惶恐,我家稚童七歲,現在在家學上學。”

“那就恩蔭一個國子監的監生吧。”朱翊鈞笑着說道。

國子監的監生是秀才的功名,七歲秀才,是皇帝的聖恩,這不奇怪,在國子監裡,還有三歲的監生,因爲可以納粟,王崇古小孫子這秀才功名,屬於廕監,就是三品以上大臣子嗣、勳戚後人,可以不參加考試入監。

王崇古猶豫了下,問道:“陛下,臣有個不情之請,能換成皇家理工學院的廩生嗎?”

“也是,國子監一羣老古董,除了教點之乎者也,也不會什麼了。”朱翊鈞笑了笑答應了下來。

王崇古這不是蹬鼻子上臉,他這個年紀了,適當的有所求,纔不會被認爲是想要成爲司馬懿,作爲大臣,他要是無慾無求,那纔是讓皇帝心生忌憚。

“臣叩謝皇恩。”王崇古再拜謝恩。

王崇古從頭到尾都是個威權崇拜者,他連大明律都不信,皇帝這種凌駕於律法之上的存在,讓王崇古怎麼相信大明律?所以,他從來不認爲鬥爭卷有什麼可怕的地方。

從程序上而言,唐志翰確實和離了,出現在劉氏家中,被人家‘丈夫’打死活該,但陛下認爲唐志翰沒錯,那就得修改律法的具體定義,把司法實踐寫成明文,這就是威權的效果。

而劉氏以一己之力強力推動了大明財務制度建設的同時,又以一己之力推動了大明律的完善,對事實婚姻的界定變得清晰起來。

朱翊鈞對這件事非常重視,而且他有非常明顯的傾向,傾向於唐志翰,一方面是基於同情他的遭遇,而另外一方面,主要是立場,大明新興資產階級的立場。

國之四柱,士農工商,士爲統治階級,不需要朱翊鈞傾斜,而唐志翰是商人,社會地位低下,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傾斜。

朱翊鈞再次明確的說道:“即便是不考慮唐志翰那些個弟兄們,朕也會有明顯的傾向,因爲這涉及到了國朝最基本的運行原則公平,鬥爭卷說的很明白,在不威脅政權歸屬之時,要極力實現公平,防止各階級之間矛盾加劇,引發動盪。”

鬥爭卷講鬥爭,對政權的描述爲:政治權力是鬥爭的結果和目標,如果坐視階級矛盾的不斷擴大,鬥爭泛化規模擴大,社會,會在鬥爭中,逐漸收回已經有歸屬的政權,而實現公平和正義,可以有效的緩解矛盾加劇。

而大明在廢墟中建立,符合這一描述,大明在腐朽中滅亡,亦符合這一描述。

概曰:主荒臣專,威服下移,人心散而天下亂,羣雄蜂起,太祖高皇帝天縱之資,起自田裡,遂成大業;祖宗以社稷人民託付,君不能守,則天下凋敝,敵寇逞兇狡寇危城,喪亂自起;興亡皆如是,更易莫如此。

張居正發現,鬥爭卷講鬥爭,與其說是在講如何鬥爭,不如說是在講,如何在實踐中,防止鬥爭的泛化和規模擴大化,這大約就是鬥爭卷的矛盾和統一,也是鬥爭卷對大明積極意義,不必避之如蛇蠍,它本身只是經論。

張居正的心態在轉變,有些事,你越是畏懼,越會來臨,不如直接勇敢的正面面對,然後解決這些問題,這也是一種毅,面對任何困難,都有面對和失敗後再次站起來、直到解決它的勇氣。

挫折不可避免,放棄不可原諒。

“除了案件之外,臣來還有一件事。”張居正面色凝重,他和次輔一起過來,自然是有大事要說。

“寶源局去年一共軋印銀幣七百五十萬銀,比預計的六百五十萬銀還要多了一百萬銀,今年預計將第一次超過千萬銀,而云南、湖廣共鑄萬曆通寶光背二平一千二百萬貫,今年年底預計鑄造兩千萬貫,寶鈔局發行去年發行倭國通行寶鈔一百五十萬貫,今年不發行。”

“去年發行海外通行寶鈔、送至呂宋共計兩百萬貫,今年預計發行五百萬貫。”

“戶部部議定,今年海外通行寶鈔增發三百萬貫,臣與內閣輔臣、戶部諸官,擬定了一份《萬曆寶鈔發鈔定法疏》,還請陛下過目。”

增發寶鈔是戶部的決議,而如此大規模的增發,需要皇帝陛下的首肯,更重要的是,需要制定嚴格的鈔法政策,才能讓寶鈔不至於步了洪武寶鈔的後塵。

“這奏疏,自從軋印銀幣開始,戶部就一直在準備了。”朱翊鈞拿起了奏疏看了起來,奏疏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私印、濫發、兌現。

“這私錢篇,朕就覺得不好,這第一條,私印寶鈔、鑄錢者,以謀逆論,首惡誅,連坐三族。首惡要斬首,三族家人要流放,處置倒是得當,但是當加限制,宗室、皇親國戚、武勳、大員、內監亦不闢。”朱翊鈞說起了他的意見。

“這八辟乃太祖成法,如此是不是太過於嚴苛了?陛下,這武清伯李偉,若是私印寶鈔,如何是好?”王崇古立刻驚疑不定的問道。

這宗室也要處斬?這不是胡鬧嗎?!

連坐三族,當下陛下的確沒這個問題,畢竟道爺的親兒子就只有先帝這一脈了,可是日後,一定會有三族連累到皇帝頭上這種事,到時候,還得改律法。

而且皇親國戚,比如李太后的父親李偉,或者李太后的兄長弟弟們,私自印鈔,就一定會連坐到皇帝的頭上了。

而且這內監也不能私印,那就是皇帝也不能私印,大明律還能管得到皇帝的頭上?!這不是倒反天罡是什麼?

“真的出了這等事兒,朕以非刑之正,赦免一服親眷便是。”朱翊鈞十分明確的說道:“觀洪武寶鈔敗壞,洪武二十六年換鈔五百萬貫,六個月換完,僅僅一個月就換了近一千萬貫新鈔,那這些個濫發的洪武寶鈔,都是哪來的?太祖高皇帝爲何查了一下,最終放棄了追查同時放棄了寶鈔?”

“自然是查到了不能查的人身上,王次輔,敢私印寶鈔的都是宗室、皇親國戚、武勳、大臣、內監,沒有別人,不對這些人進行約束,這鈔法必然敗壞無疑。”

一服就是直系親屬,親爹媽、親兒女,這個一服包括了皇后的父母本人,連親兄弟都只是二服,比如朱翊鏐私印寶鈔,就以首惡論罪,處斬,不能赦免。

張居正深吸了口氣說道:“陛下,臣以爲把宗室和皇親國戚寫在明文裡不妥,而是寫在內苑律例爲宜。”

內苑律例,就是宗人府用的條文,老朱家的家法,比如藩禁就現在內苑律例上。

張居正意思很明確,你老朱家的人,你老朱家家法處置。

外廷都是臣子,臣子處置這些真的不合適,無論誰處理,都要背上一個謀逆權臣的罵名。

比如張居正就被言官們罵,說隆慶二年遼王府案,是張居正故意針對遼王,他那時候連次輔都不是,爲難不了宗親。

“也行,那就把宗室和皇親國戚從大明律劃去,移到內苑律例之中吧。”朱翊鈞認可了張居正的建議,內苑律例還是很有效力的,畢竟藩禁就執行的很好。

只有限制了統治階級的權力濫用,才能維持最基本的公平和正義,只要基本的公平和正義仍然存在,鬥爭就不會泛化,這是鬥爭卷的反向推論。

鬥爭卷對大明具有指導意義,這是朱翊鈞在內閣首輔、帝師張居正嚴詞反對,依舊要發行第三卷的主要目的,至於第四卷,那得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纔有效果,朱翊鈞希望自己死之前,能看到第四卷能夠問世的那一天。

“發鈔定法的第二條,朕也不滿意。”朱翊鈞說起了第二條,他搖頭說道:“這一條規定了總督府、羈縻地區不得發行鈔法,朕以爲總督府可以發行鈔法,因爲長崎總督府就在發行倭國通行寶鈔,羈縻開拓區不得發行寶鈔爲宜。”

第二條是具體職能,發鈔定法中,規定了只有直接隸屬於戶部的寶源局可以發鈔,總督府、羈縻開拓區這些不是腹地的殖民地,不可以發鈔。

“陛下,這個可以通過在總督府設立寶鈔局來實現。”王崇古非常肯定的說道:“具體而言,這一條應該解讀爲總督府不得印鈔,而不是不得發鈔。”

朱翊鈞理解了這一條,明白了王崇古制定律法時候的打算,大明制度就是直接隸屬於朝廷的條條,和隸屬於地方的塊塊,皇帝就是利用條條塊塊統治,這是郡縣制的根本。

朱翊鈞十分確定的說道:“那就該寫清楚,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甚至有可能涉及到了反叛的重大問題上,就該咬文嚼字,律法意義不明,很容易引起更大的禍患,總督府不得印鈔,但可以通過寶源局履行發鈔職能。”

張居正低聲解釋道:“陛下,之所以如此模糊定義,是爲了朝廷方面更加靈活。”

王崇古可是經年老吏,模糊定義這根本就是故意的,不是不懂咬文嚼字的重要性,這還不是爲了您皇帝老人家的集權,才故意這麼模糊的寫嗎?一切解釋權歸陛下所有。

“那反而加速了離心離德。”朱翊鈞搖頭說道:“總督府是分封制。”

“名義上還是郡縣制。”張居正搖頭,對陛下的定義不認可,無論是黔國公府還是呂宋總督府,都沒有明確的裂土分封,即便實際上是分封制,可名義上仍然郡縣,這涉及到了基本國朝構建、國朝敘事。

“朕明白了,那就依刑部戶部部議吧。”朱翊鈞捉摸了一下,明白了王崇古模糊定義的良苦用心,選擇了認可。

一共四十條的發鈔定法,朱翊鈞每一條都仔細詢問,並且和張居正、王崇古深入交換意見,進行了全面的判斷,這是皇帝的職責,判斷律法的基本方向,朱翊鈞的意見很重要,但不會不管不顧的要求修改,整個決策過程,是羣體決議。

在張居正、王崇古走後,朱翊鈞才伸了個懶腰說道:“擺駕北鎮撫司,朕去看看唐志翰。”

“臣遵旨。”馮保趕忙去準備。

濛濛細雨之中,從通和宮蜿蜒伸出的鐵軌上,有四輛小火車鳴起了汽笛,而後十分有規律的機械聲響起,這是朱載堉專門爲皇帝設計的三馬力小型蒸汽機,個頭比書桌要大一圈,馬力不大,但已經夠用了,主要供陛下往返北大營、通和宮、皇宮使用,這是皇帝的專列。

開路的是緹帥趙夢佑,第二輛是皇帝,第三輛車是內官,第四輛車是緹騎。

小火車一直能開到午門的位置,朱翊鈞打着傘,向着北鎮撫司衙門而去。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雖然四月下旬了,但這麥子正是抽穗的季節啊,好雨,好雨。”朱翊鈞站在午門的出口,看着外面細雨,也不知道是不是祈年殿祈福有了效果,這雨下的正是時候。

朱翊鈞來到了窗明几淨的北鎮撫司,這裡本該陰森的氛圍,因爲皇帝總是來,變得正氣凌然了許多,北鎮撫司經過了一次改建,將多數的牢房重修修繕了一遍,多數都加了窗戶,總體來說,比之前宜居了一些。

大明皇帝龍行虎步的走過了一間牢房,而後停下,慢慢退了回去,笑着說道:“這黎牙實怎麼又被抓了?”

之所以吸引皇帝的目光,是因爲只有這個牢房裡上面寫着黎牙實,下面寫着他的拉丁文名字。

“發表不當言論。”趙夢佑趕忙俯首說道。

“他又說什麼?”朱翊鈞好奇的問道。

“他說,陛下表面謙遜,實際傲慢,就跟大多數的大明人一樣。”趙夢佑十分肯定的說道:“他說的不對,所以臣聽聞後,就把他拿了。”

“拿得對,就像這種亂嚼舌頭根的,就該抓,打開吧。”朱翊鈞肯定了趙夢佑的舉動,但選擇了寬宥。

“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黎牙實也沒吃多少苦頭,牢房雖然小,但有牀有桌有椅,還有燈。

朱翊鈞走到了案前,黎牙實在履行自己的職能,翻譯着泰西來的天文學,來自符騰堡伯國、圖賓根大學數學教授邁克爾·馬斯特林的《宇宙的奧秘與計算》。

天文是神的領域,因爲宗教原因,邁克爾的著作不能公開發表,大明搞到這本書,全靠安東尼奧和他的國務大臣徐璠,費盡了心思蒐集。

邁克爾有個很有名的學生,數學家、天文學家開普勒。

“免禮。”朱翊鈞笑着說道:“你的話講的不對,朕不是用表面謙遜來掩蓋骨子裡的傲慢,這種理解過於淺顯了,用大明的話說,人不能有傲氣,但不能沒有傲骨。”

“傲氣是表面看起來很囂張,氣勢上比較突出,但實際上多數時候都是酒囊飯袋,而傲骨是一個人的內涵,包括成長在這片土地上,自然而然養成的道德,是原則,是勝不驕、敗不餒。”

久在大明的黎牙實立刻明白了皇帝的解釋,有些懊惱的說道:“我不知道如何用精準的詞來形容這個感覺,還是學藝不精,事實上,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在討論大明和泰西的不同,西班牙人有太多的傲氣,缺少了傲骨,而大明則是太多的傲骨,並沒有多少傲氣。”

黎牙實現在變成了一個大明人,但他仍然深愛着他的故國,朱翊鈞允許這種深情,甚至是鼓勵,黎牙實在對比大明和西班牙這兩個龐大的帝國,他還在爲西班牙走入的困局而苦惱。

“是的,西班牙的問題,總是那麼的糟糕。”朱翊鈞對着趙夢佑說道:“放了吧。”

“恭送陛下。”黎牙實再次俯首,送別了皇帝,即便是今天沒碰到,他也不會被關太久,甚至連翻譯的本職工作都沒有停下,領着皇帝的俸祿不幹活,那是皇帝無法忍受的,但也代表黎牙實沒有被剝奪官身。

朱翊鈞終於見到了唐志翰,一個看起來就特別孔武有力的壯年男子,一身的腱子肉,只不過長達四個月的牢獄之災,讓他精神看起來有點萎靡。

“罪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唐志翰跪在地上五拜三叩首,比黎牙實要恭敬的多。

“免禮,坐下說話。”朱翊鈞示意唐志翰起身坐在牀邊。

朱翊鈞仔細打量之後,坐在了桌子的另一邊,看了唐志翰一會兒才問道:“唐志翰,你從家裡跑出來後,爲何找到了府衙,而不是找你的生死弟兄?不信他們嗎?”

唐志翰斟酌了下,才鄭重的說道:“連枕邊人都背叛了,罪臣害怕找到他們,他們已經被收買,所以跑到府衙還有一線生機。”

“過命交情的弟兄都信不過了,還信朝廷公正?唐志翰,你這話,朕不信。”朱翊鈞笑着說道:“不要過於緊張,你的事兒,朕已經有了計較,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被打的頭破血流,反而找到了府衙去?”

唐志翰這纔開口說道:“給弟兄們留條活路,他們要是知道了我的事兒,恐怕會直接打殺回去,到時候,朝廷必然嚴懲,我已經活成笑話了,就不必讓弟兄們跟着送命了。”

朱翊鈞露出了更燦爛的笑容說道:“你把他們當弟兄,他們把你當大哥,漳州府知府盧承上奏說,你那些個弟兄們也在等着朝廷判罰,還有數人,已經連夜進京來了,若是有什麼不對,怕是要乾點出格的事兒了。”

“劉氏和姦夫的家人,已經被你的弟兄們給看住了,一旦朝廷處置不公,恐怕滅門慘案,就會立刻發生。”

“糊塗。”唐志翰面色立刻變得極爲難看了起來。

“要是真把你判成了姦夫,那朕纔是糊塗,既然把一應案犯拉到京師來判,就是覺得你冤枉了,你擔心的事兒不會發生。”朱翊鈞面色疑惑的說道:“這麼多年,劉氏和那姦夫的事兒,你當真一點都不知道嗎?”

朱翊鈞要來,就是想解開這個疑惑,枕邊人做到這種地步,精明如此的唐志翰,居然毫無察覺,多少有點說不過去了。

唐志翰面色痛苦的說道:“知道,隆慶四年時候,老峰主李瑞奇給了我一條船,讓我運貨,船被人給截了,貨沒了,沒帶回去銀子,那時候罪臣膝下有兩個兒子,劉氏就找了小地主許貞翼借錢,這許貞翼趁機羞辱了她,我且以爲她不樂意,後來發達了,也以爲他們已經斷了。”

“沒成想…”

唐志翰對劉氏是有歉意的,自己無能,讓妻子承受了屈辱,正是這份歉意,所以纔多有偏袒,結果萬萬沒想到,根本不是所謂的羞辱,而是最後鬧成了這般境地。

大明把島看作是海里的山峰,所以這些大船東都叫峰主,李瑞奇是上一任的漳州遠洋商行商總,對唐志翰有知遇之恩。

朱翊鈞點了點頭,唐志翰並不是個笑話,他要是死了,真的有人爲他拼命。

只是真心錯付了,不是什麼真心都有回報可言。

大明皇帝沒有走,趙夢佑要升堂,提審劉氏和姦夫許貞翼,朱翊鈞在這大堂後面的暗室,旁聽了這個案件。

提審的過程並不是很順利,趙夢佑這輩子都沒見過進了北鎮撫司還能這麼囂張的人。

劉氏也不見禮,大聲的喊道:“我和許郎纔是夫妻,是有婚書的,這可是公衙給的婚書,公衙現在也不認了嗎?!”

“砰!公堂之上,肅靜!”趙夢佑用力一拍手中的驚虎膽醒木,厲聲訓誡,他還沒開口問,這劉氏已經開始撒潑了。

這一記響木,倒是讓劉氏清醒了幾分。

許貞翼嚇得瑟瑟發抖,身子都有點軟,跪在地上都不成個樣,這劉氏反而連禮都不肯見,唐志翰是個九品官,劉氏是他的夫人,所以在漳州府地面,就不跪官老爺。

得虧北鎮撫司衙門的公堂之上,有緹騎的殺威棒在側,否則再任由她這麼咆哮下去,只會讓陛下看更多的笑話。

“這許貞翼是你的夫君,那唐志翰又是何人?”趙夢佑眉頭緊蹙的問道。

劉氏大聲的說道:“我和許郎郎情意切,這唐志翰不過是個付銀子的嫖客罷了!”

“他要是真把我當髮妻,何故看不出我想要什麼,每次都是匆匆回來,扔下一大把銀子,第二天又匆匆忙忙的忙自己的事兒去了!”

“他根本不懂我!”

公堂之上,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彼此之間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目光,就連後堂坐着的大明皇帝,都驚駭無比的看着馮保,一臉的震驚。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

“你的意思是,二十年來,他往家裡拿了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就是他的嫖資?”趙夢佑完全無法理解這種思路,一百六十萬銀,三個先帝皇陵還有的剩,這銀子可不是小數目。

“不然呢,別家丈夫帶着去遊園,帶着去參加詩會,時不時有些驚喜,無論去哪兒都帶些伴手禮回來,唐志翰若是把我放在心頭,哪有每次回來,都是兩手空空!”劉氏理所當然的說道。

“銀子啊,銀子也是兩手空空嗎?一百六十餘萬兩的白銀啊!”趙夢佑的提審思路直接被打斷了。

“我還給他生了兩個兒子呢。”劉氏非常不滿的說道:“緹帥,我和唐志翰和離了!去年年初就和離了,有和離書,我和許郎有婚書,我們纔是夫妻!他唐志翰纔是姦夫!朝廷難道不認嗎?”

趙夢佑點頭說道:“是的,朝廷不認,欺詐事實存在。”

“啊?”劉氏呆若木雞。

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870章 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1001章 忠骨早許君王前,猶照當年舊徵鞍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760章 元輔帝師,看不得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
第814章 稚頸凝血驚寇破,滄波葬逆孤旌揚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995章 民亂如火,民如薪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六章 一千個讀書人,一千個孔夫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870章 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368章 是誰蠱惑陛下變的如此邪惡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1001章 忠骨早許君王前,猶照當年舊徵鞍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760章 元輔帝師,看不得第703章 身股經營法和四不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