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

李太后聽聞張居正的陳五事疏後,就站了起來,只是面色驚疑不定的沉默了許久許久,最後又坐回了椅子上。

慈寧宮仁聖皇太后陳太后,看着李太后患得患失的模樣,就直樂呵。

關心則亂,無欲則剛。

李太后的兒子在皇位上坐着,陳太后無兒無女,反而看的更加清楚。

李太后的種種擔心和疑慮,歸根到底,不在外廷,不在張居正、高拱;不在內廷,不在馮保、張宏;

關鍵的關鍵,在那個正在咬着牙扎馬步的小皇帝身上。

小皇帝出息了,大明就有了青天,小皇帝沒出息,大明就沒有任何希望,一切皆休。

小皇帝出息還是不出息呢?

“拒狼進虎,豈是良謀?”李太后看着小皇帝站樁,滿臉是汗的模樣,便愈加揪心,高拱就是那頭狼打走了,張居正這隻虎又開始露出了獠牙來。

陳太后倒是頗爲不在意的說道:“不知道妹妹在怕什麼,咱們皇兒,是龍。”

“狼也好,虎也罷,又能如何呢,不必顧慮。”

李太后有些關心則亂,且不論張居正到底是不是老虎,哪怕他真的是老虎,又怎樣?

皇帝是真龍,根本不懼怕這等豺狼般的大臣。

小皇帝是不是真龍?

陳太后以爲是的。

陳太后似乎是有些不確信,轉頭看向了朱翊鈞,而後露出了一個安心的笑容,確定了自己是對的,她繼續磕着手裡的瓜子說道:“皇兒啊,很有毅力,而且很有主意,張元輔欺負不得。”

陳太后看着小皇帝認真的模樣,就知道他一定有出息,也一定是真龍。

對自己狠的都是狠人。

陳太后略顯慵懶的伸了個懶腰,自打這刺王殺駕案之後,小皇帝的表現,越來越讓人放心,那些個勳衛和帶刀舍人,都不如皇帝的性格堅毅。

皇帝和張居正那些講筵奏對,陳太后也看了,張居正偶爾也會被問的只能含糊其辭。

陳太后對小皇帝的期待和信心,要比李太后確定的多。

潞王朱翊鏐趴在一張凳子上,抓着椅背,看着自己的哥哥辛苦,四歲的他,剛剛能把話說完整,他指着小皇帝說道:“娘,哥哥在做什麼?”

李太后頗爲寵溺的摸了摸朱翊鏐的小腦袋,笑着說道:“哥哥呀,在習武。”

陳太后看着李太后的模樣,並未多言,和對小皇帝嚴苛要求,完全相反,李太后對小潞王實在是太寵溺了,甚至寵溺到縱容的地步,打碎了什麼,李太后只會怒斥宮人照顧不周。

但是小皇帝打碎了什麼,那李太后只會斥責皇帝失儀。

朱翊鈞收功,看向駱思恭,昨天想要偷懶被朱希孝發現了駱思恭,今天格外的認真,即便是累的腿肚子打擺子,也沒有任何想要偷懶的打算。

這就是進步,只要肯進步,朱翊鈞允許再一再二,但他不允許再三。

收功之後,朱翊鈞又露出了陽光開朗的笑容,走到了兩宮太后面前,欠身見禮:“孃親,母親。”

“快坐下歇歇,這累的滿頭是汗,天氣已經轉暖了,連桃花和梨花都開了,明天是二十三,不用讀書,要不這武藝也歇一天吧。”陳太后拉開了一個凳子,將一碗冰糖梨水放在了小皇帝面前,趁着溫度剛好,補充下水分。

逢三六九,皇帝讀書休息,一個月朱翊鈞讀書可以休息九天,若是按照陳太后的說辭,那三十天休九天,還練什麼武?

文華殿廷議一日不會停。

若是應了張居正的《陳五事疏》,朱翊鈞就要每天前往文華殿聽政,一天便不能歇。

這是陳五事疏的第一條,皇帝御門聽政。

朱翊鈞搖頭說道:“謝母親,勤而不輟,這習武之事,一天歇不得。”

我,朱翊鈞,熱愛學習!

朱翊鈞看向了馮保,馮保略顯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皇帝顯然是在問陳五事疏的事兒,馮保只能搖頭表示李太后還是猶豫。

李太后當然會猶豫。

現在答應了下來,張居正這頭猛虎,會不會得寸進尺?

“今天元輔先生講了《帝鑑圖說》,說到了唐代宗和郭子儀的故事。”朱翊鈞仍舊陽光開朗,似乎說着學業。

“郭子儀的兒子郭暖,娶了唐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有一次,郭暖和昇平公主吵架,公主怒斥:我父親是天子,你居然反駁我。”

“郭暖說:你父親之所以是皇帝,是我父親不想當皇帝罷了!”

“曰:汝倚乃父爲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爲!”

陳太后大驚失色的問道:“這郭暖爲何如此狂悖?安能如此妄言?這不是要害了郭子儀?”

朱翊鈞繼續說道:“昇平公主乘車回宮,稟告了她的父親唐代宗,唐代宗卻說:你不知道,確實是這樣,若是郭子儀真的想當天子,這天下早就不是李唐了。”

“曰:此非汝所知。彼誠如是,使彼欲爲天子,天下豈汝家所有邪?”

李太后眉頭緊鎖,沉默了片刻問道:“後來呢?”

“後來郭子儀聽聞,將兒子郭暖械送到唐代宗面前,請求代宗皇帝治罪,唐代宗卻說:孩子吵架,做不得真,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兒女閨房之言,何足聽也!”

“代宗皇帝赦免了郭暖的失言,但是郭子儀還是杖責了兒子郭暖,直到昇平公主求情,才放過了胡言亂語的郭暖。”

郭暖說出如此大膽的話,我父親不當天子,所以你爹纔是天子,翻譯翻譯:給他面子叫他一聲天子,不給面子,就讓天子和李唐一起入土。

唐代宗只是打了個哈哈,以兒女閨房言不論罪。

張居正講這段,主要是講唐代宗和郭子儀之間的信任,表達的是一種理想的政治環境,君聖臣賢。

當然這種君聖臣賢的光芒萬丈之下,總是有些小陰影。

唐代宗不是沒想過,要對這個功高震主、權傾天下的郭子儀動手。

大曆四年春,正月,唐代宗的宦官魚朝恩,邀請郭子儀同遊章敬寺,這是在安史之亂,天下漸平之後,唐代宗第一次對郭子儀的試探,由宦官魚朝恩負責執行。

郭子儀的手下怕魚朝恩對郭子儀不利,三百餘將士着甲扈從前往同遊,郭子儀呵退了手下,帶着幾個僕人和宦官魚朝恩同遊章敬寺。

魚朝恩最後的結局是以奸宦而亡。

唐代宗死後,唐德宗即位後,尊了郭子儀爲‘尚父’,董卓也曾經當過‘尚父’,而郭子儀頂着尚父的名頭,再造李唐王室,勳高一代,以身爲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朱翊鈞說到這裡便停下了,等待李太后自己想明白。

安史之亂,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中,立下了天大的功勞。

庚戌之變,北虜南下,嘉靖三十二年到嘉靖四十四年,持續了整整十二年的彼此攻伐,讓大明元氣大傷,高拱和張居正推動了俺答封貢,這是安定邊方的功勞。

安史之亂後,大唐由盛轉衰,藩鎮林立,郭子儀在,藩鎮不敢謀叛學那安祿山史思明。

大明也是半截身子入了土,國勢風雨飄搖,連當年被成祖皇帝攆着滿世界跑的北虜,都打不過了。

唐代宗能容的下郭子儀,朱翊鈞也能容得下張居正。

一切爲了大明再起,一切都爲了讓大明再次偉大!

李太后略有些失神的思慮了許久,小皇帝專門提及此事,說的自然是《陳五事疏》之事,李太后終於嘆了口氣,纔開口說道:“罷了,罷了,只是委屈皇兒了。”

“孩兒不覺得委屈,只覺得有趣。”朱翊鈞依舊笑的陽光燦爛,繼續說着今天學到的內容。

李太后答應下來,其實不奇怪,張居正不是高拱,高拱的身後站着一個以特權經濟爲核心利益,以姻親、同鄉爲紐帶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晉黨,無論高拱是不是想得寸進尺,晉黨會推着高拱往前走。

而張居正用人,既無姻親,也無同鄉。

最關鍵的是張居正的陳五事疏,並沒有要革罷司禮監,拔掉小皇帝的獠牙,更沒有限制皇帝批奏疏,要求皇帝的同時,也對京官做了要求。

“種地去咯!”朱翊鈞答完了今天的課業之後,風風火火的跑開,打算去景山。

種地是頭等大事,每日都要去看纔是。

“哥哥帶我去。”朱翊鏐大聲的喊着,似乎是想一起去玩,但是李太后將四歲的娃娃抱了起來,沒讓他跟過去。

朱翊鈞今天要開窯,更爲確切的說是要育苗,土豆、番薯的種植專項攻堅研究,其餘不論,先能種活。

種活了番薯、土豆,百姓能吃飽,纔有力氣,力足方能勝天!

“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徐貞明帶着幾個老農行禮,這些老農雖然沒有種植土豆、番薯的經驗,但是這幾個老農,都是民間找來,最擅長種荸薺的農戶。

朱翊鈞爲何執着於土豆和番薯,並且要放下天子至尊的架子來做這件事?

因爲大明這個制度下,只有藩王和百姓造反的份兒,老百姓們沒了吃的,就會打入京師,敲碎皇帝的腦袋,餵飽了百姓,百姓就不會進京來,把皇帝的腦袋擰下來當球踢了。

朱翊鈞揮了揮手說道:“安,平身。”

“陛下,發芽、發青的土豆是絕對不能吃的,有毒,真的會死人的。”徐貞明提醒陛下,發芽的土豆有毒,萬一要是皇帝吃了發芽的土豆,哪怕是鬧了肚子,那都是大事。

徐貞明是最不希望皇帝出事的那個人,他是堅定的農務興邦的代表,如果皇帝吃土豆吃出了事,他人沒了,這墾田耕種之事,全都荒廢。

朱翊鈞點頭,大明皇帝都有奢員,就是專門在上菜前驗毒的小宦官。

“咱們今天干點什麼活兒?”朱翊鈞看着已經完工的火室,在馮大璫的嚴格命令之下,百餘名宦官加班加點,把火室蓋好了,連玻璃都放好了。

徐貞明頗爲確切的說道:“育苗。”

宮裡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專門找小黃門給徐貞明遞了話,不要把那些髒活累活留給陛下做。

宮外的文淵閣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專門差遣府上大管家遊七,給徐貞明傳了信兒,親事農桑主要是一種姿態,皇帝上午聽政、講筵,下午還要習武,已經極爲辛苦。

徐貞明領會並且貫徹精神!

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765章 尸位素餐的四大特徵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998章 熬老頭戰術雖然無恥,但是有用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645章 海瑞辭官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1010章 無血義,無上恩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840章 通和宮金庫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850章 回答會犯錯誤,逃避不是恥辱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862章 穿絲綢高雅,穿麻衣卑賤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746章 市場換技術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765章 尸位素餐的四大特徵第891章 夫馳道者,民之命也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520章 無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輔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998章 熬老頭戰術雖然無恥,但是有用第692章 隨時準備三堂會審伽利略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645章 海瑞辭官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1010章 無血義,無上恩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840章 通和宮金庫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