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

楊博不知道如何回答張居正的提問,或者無法回答皇帝陛下的看似懵懂的提問。

小孩子的實話最是傷人,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

十歲人主感慨於楊博過去的君子有道,也感慨於當下楊博爲了維護晉黨利益,做出的種種小人行徑。

以德別,君子和小人,對舉互言,但是君子也是楊博,小人也是楊博。

“唉。”楊博只有一聲重重的嘆息之聲,他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如果說是小人,那就是否定自己的過去,如果說是君子,那就是否定自己的現在,無論怎麼回答,都是自相矛盾。

人生最後一程,走成這樣,讓楊博略微有些無所適從。

張居正看楊博的樣子,就知道楊博現在是進退維谷,他將講筵上的事兒,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現在討論楊博是君子還是小人,就只是一個例子,是楊博問題,而不是楊博本身了。

“形而上爲道,形而下爲器,現在將這個問題形而上的討論,我應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張居正眉頭緊蹙的說道,在學問上,這麼多年以來,張居正第一次出現了這麼嚴重的疑惑。

楊博想了想說道:“這就是我不肯答應你的原因,學問之上,達者爲先,你對道的理解,已經遠在我之上了,你都回答不了的問題,我更無法作答,到了文華殿講筵,不過是把自己的面子給再丟一遍罷了。”

教小皇帝讀書,楊博去了只能不停的含糊其辭、左右而言他、陛下問規則,他只能說事實,陛下問事實,他只能說規則,那不成了指鹿爲馬的大奸臣嗎?

張居正是很孤獨的,在學問上如此,在國事上如此,在學問上,能和張居正坐而論道的,現在只有楊博了。

“我們從知一字討論而去。”張居正坐直了身子,他打算和楊博論道,他心裡有了一個模糊的答案,卻不知道如何去描述,理越辯越明。

楊博還能跟他說兩句,那些個翰林院的儒學士,連知行合一致良知,都能把知行合一去掉,只留下致良知,把致良知理解爲:只要有良知,就萬事大吉。

這種形而上的心學,根本不符合踐履之實,王陽明不止一次強調了行的重要,他要是知道後人把他的心學理解成這個樣子,恨不得自己沒有把心學推到一個不屬於它的高度。

五月二十四,月如牙出東山,星漢燦爛閃耀天穹,春風帶着些許的涼意吹拂着朴樹和柳樹的枝葉,垂絛在雁回池中不停的擺動,掀起了一陣陣得了漣漪,打散了水中月影,戲樓的板胡梆笛之聲,順着春風傳入了文昌閣內。

張居正的手指不停的敲擊着桌子,開口說道:“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是蘇軾的《前赤壁賦》。”

“我們如同蜉蝣置身於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顆粟米那樣渺小。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羨慕長江沒有窮盡的流淌,見證了數次滄海桑田,見證了多少英雄豪傑。”

“知,我們對萬物無窮之理的認知,這個認知在我看來是兩方面的。”

“第一方面是形而上的,萬物是彼此孤立的、片面的、靜止的、一成不變的,似乎萬物無窮之理,從一開始存在之時,就本應如此,比如我們現在還在用秦法理政、用儒學去修身。”

楊博思索再三才開口說道:“董仲舒曾經說過,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和白圭的想法是一致的。”

這個知是名詞,認知的知。

張居正可不是說胡話,百代皆用秦法去理政,歷代都用儒學去修身教化,似乎一直以來,一直如此,可是從來都是如此,便對嗎?

張居正繼續說道:“第二方面,我們對萬物無窮之理的認知,是形而下的,是踐履之實得到的經驗,我們發現,萬物是彼此的聯繫的、是運動的、是日新月異的,似乎萬物無窮之理,如同長江之水,水無常形,則理不恆常。”

“萬物之間是彼此聯繫的,水中月是天宮月的倒影,水中月被柳葉掀起的漣漪打散,而柳葉擺動是風在吹動,而那顆柳樹栽在水邊,是我當初入京時種下。”

“無窮之萬物,一物與一物之間,互相聯繫着且互相影響。”

楊博再看着雁回池中被打散的月影,已然有大不同,他對萬物無窮之理,似乎有了新的理解。

楊博這次出神的想了很久才說道:“天恆變,道亦恆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不可執一爲定象,不可定名也,誠如是也。”

張居正繼續說道:“形而上,聖賢書、心中文、仁心德、萬物理,就是我們對萬物無窮之理認識過程中,是一面物莫能陷堅盾。”

“形而下,踐履實、視所見、觀其得、察有獲,就是一把物無不陷的利矛。”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何如?利矛刺堅盾,會碰出火星子來,而踐履之實和形而上之知碰撞,就會產生疑惑,當我們解決了這些疑惑,我們對萬物之理,就會理解更加明朗。”

楊博聽聞,眼神閃動,頗爲認同的說道:“白圭,乃世之不器大才,聞言豁然開朗,如醍醐灌頂。”

張居正繼續說道:“人如此,社稷亦如此,人如果不解決這些認知和踐履之實的疑慮,則罔殆;社稷不解這些疑慮則亡,漢代秦、唐接隋、元滅宋、明替元,是矛盾所激之大疑,不可調節之必然,亦是矛盾所激之大疑,解決調和之必然。”

“矛盾,存乎於萬物之間,矛盾之大疑,萬物無窮精進之所在。”

因爲腳踏實地的踐履之實得到的經驗這把利矛,對固有認知的堅盾產生了衝擊,必然會產生疑惑,思索這些疑惑得到確切的答案,就不會罔殆,茫然無措。

同樣,江山社稷也存在着種種矛盾,如果這些矛盾產生的疑慮無法消除,漢代秦、唐接隋、元滅宋、明替元就成了必然,同樣,這也是解決疑慮的過程。

楊博左拳用力打在了右掌之上,頗爲興奮的說道:“唯理所在,唯理所在啊,白圭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也,就是如此,果然如此。”

“那楊太宰,是君子還是小人呢?”張居正把問題繞了回來。

很顯然楊博的認知的堅盾和實踐的利矛產生了衝突,這就是楊博在朝堂上變得尷尬的根源,楊博要麼向上蛻變成爲君子,要麼選擇向下徹底成爲小人。

“所以,我打算考成法在京推開之後,致仕還鄉了,東西都收拾好了。”楊博回答了這個問題,他選擇了逃避,無法解開內心的疑惑,索性不解開。

“太宰甘心嗎?”張居正眉頭緊蹙的問道,楊博在逃避,在躲閃,在這件事上,楊博選擇了做一個懦夫,這讓張居正略微有些失望。

楊博苦笑了一下,略顯頹然的搖了搖頭說道:“我老了,白圭啊,我老了。”

兩人坐在文昌閣內,聽着流水汩汩、杜鵑啼月,看着戲樓的宮燈熄滅,人聲漸消,夜慢慢變深,兩人相顧無言。

“太宰,爲麻貴、麻錦等人而來?”張居正詢問楊博來意。

“正是,還請元輔高擡貴手,麻貴、麻錦二人果毅驍捷,善用兵,屢有戰功,突襲板升、守備京畿,邊防鎮守,乃一時將才,棄之不用殊爲可惜,元輔,意圖富國強兵,這殺軍功邊將,恐傷軍兵之心。”楊博承認了自己爲晉黨黨羽而來。

張居正搖頭說道:“本不欲殺人,宣大副總兵、參將,貪腐事,戴罪立功即可,但是不能再回宣大任事了。”

冰敬、碳敬,是制度性的貪腐,這種制度性的腐敗,對吏治造成的破壞極其嚴重,但是張居正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這都是陳年舊疾,若是陛下少壯,張居正還能管上一二,但是陛下尚在沖齡,張居正便不能動。

你張居正掌內閣,爲輔弼大臣,生殺予奪,大權在握,你不僅要權,還要名,還要美名,要做什麼?

“太宰還是要約束王崇古和張四維一二,他們要是再生事,就不能怪我手下不留情了。”張居正頗爲正色的說道。

楊博談及此,搖頭說道:“嚴世藩是嚴嵩的親兒子,嚴嵩都不能約束,我一個要致仕的老倌,能約束得了他們?”

張居正聞言,也只能搖頭說道:“那倒也是。”

楊博半前傾的身子說道:“白圭啊,你如此謀國,如何謀身?”

“我知道,我知道,伱不在意,但是你總不能不在意你的新法吧,難道你甘心人亡政息嗎?我不如你學問通達、更不如你志向高潔,但是我卻想到了謀身之法。”

“哦?願聞其詳。”張居正看着楊博,眉頭稍蹙。

“哈哈,我就知道你在乎,你跟晉黨綏靖是沒有用的,要是有用,你早答應我做親家了。”楊博靠在椅背上,笑着說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白圭身在局中,不覺有異。”

“其實白圭的謀身之法,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是陛下。”

“陛下雖然十歲,但已有人主景象,咱大明,陛下願意護持,白圭可求榮得榮,有些人必然會求辱得辱!要是那個陰險之人,知道刺王殺駕逼的陛下不得不英明起來,不知道會不會後悔。”

張居正略顯疑慮,隨後露出了一個笑容,確實如此,陛下有宏志,國之大幸。

“有一事需要楊太宰配合一二。”張居正既然放過了麻貴、麻錦等人,沒有過分追究,自然是有條件的。

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1000章 《跟孤的金山水師說去吧!》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1000章 《跟孤的金山水師說去吧!》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993章 是朕淺薄了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
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1000章 《跟孤的金山水師說去吧!》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678章 一體拿問坐罪,以謀逆論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四十五章 發乎己者有不忠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923章 奸臣是奸,不是蠢!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1000章 《跟孤的金山水師說去吧!》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766章 布衣之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727章 你不是知錯了,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第602章 賞厚而信,罰嚴而必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1003章 只能如此,別無他法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993章 是朕淺薄了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830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國;沒有道德,國將不國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470章 還田的三個階段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764章 開闢一條新的絲綢之路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351章 大明沒有貴族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794章 過度的愛,容易變成恨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758章 殺花郎,勝利轉進!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