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

所有的政治活動,無論出於什麼目的發動,無論路途多麼的曲折,最終都會走向一條路,對政敵的清算。

無論什麼政治活動,這都是宿命的必然。

張居正讀史,他還身居高位,參與到了扳倒嚴嵩、扳倒徐階的活動中,他本人還是扳倒高拱的元兇。

張居正對自己的身後名不是特別在意,在意也幹不出攝政的事兒,歷朝歷代,但凡是攝政的權臣,就沒有一個有好名聲,無論爲了榮華富貴,還是爲了江山社稷,都沒有。

他打算在他還活着的時候,替陛下把髒活都幹了,把政敵全都以反腐司反腐的名義,進行全面清算。

對政敵的清算,是朝中多個派系,爲了利益反反覆覆傾軋,在矛盾日益激化且利益衝突不可調和後的表現,這是絕無可能避免的,不是朝中有一位一元獨裁的明君聖主,就可以避免的。

甚至,張居正認爲,最好還能清的動,如果做皇帝,你連清算都無法清算,代表着以朝廷爲首的秩序徹底失效,也就是天命已失。

這種在元末的時候,體現的最爲明顯,元朝皇帝根本無法發動對任何臣工的清算,甚至還要哄着這些臣子,才能勉強調用臣工的力量。

朱翊鈞深吸了口氣,無奈的說道:“朕倒是清楚先生的擔憂,但黨爭從來沒有勝利者,只有倖存者。”

“陛下聖明。”張居正仔細理解了下陛下這句話,這種大清洗髮動之後,沒人能夠完全掌控其態勢,鬥爭的過程,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最終的結果,就只有倖存者,沒有勝利者。

張居正沉默了片刻後,以元末朝廷無法進行清算開始講起,一直講到了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張居正用十分簡短、精煉總結性的描述了元失天命,大明肇始的過程。

“洪武年間,是完全拋棄元時舊秩,革故鼎新之時,洪武年間所有軍事、政治、大案要案,都是圍繞着如何加速擺脫舊秩序,建立新的秩序進行。”張居正最終總結性的說道。

張居正的意思很明確,自隋唐開始,到宋朝徹底成熟的科舉制,一定程度上打開了階級上升的通道,緩解了階級固化的壓力,但到了北宋末年,中原形成了新的固化羣體。

而這些以縉紳爲代表的士紳階級,很快就跟過去的世家同流合污,通過對文化釋經權的壟斷,阻塞了向上通道。

而洪武年間的大案,都是獲得權力路徑、上升路徑,這個矛盾衝突激化到了不可調節的最終結果,最激烈的就是南北榜案。

“那按着先生這個說法,靖難之戰,也是南北榜案的延續?”朱翊鈞眉頭一皺,忽然發現,按着張居正這個說法,靖難似乎是一種必然。

假設朱元璋傳位給了朱棣,而朱棣本人選擇了和朱允炆一樣的路線,恐怕北方仍然要造反,因爲建文新政的種種政策,完完全全阻塞了北人獲得權力的路徑,不留任何縫隙。

“陛下聖明,臣一家之言,不過閒談而已。”張居正看了眼中書舍人的位置,葉向高怕是掉茅坑了,一直沒回來,正因爲沒有人記錄,張居正才從矛盾說、階級論的角度,去簡單分析了下元末失鹿、大明開闢的過程。

萬曆維新,尤其是丁亥學制,乾的事兒,和洪武年間幾乎沒有區別,都是在打開新的權力獲取路徑,打開新的上升通道。

通天之路,被牢牢把控在賤儒手裡,丁亥學制和吏舉法,另外開闢出理工線官身晉升路線,打開晉升通道,所有人都可以飛昇了。

一令開天門,萬道震乾坤。

這一定會觸及本來壟斷之人的利益,被清丈還田打擊的豪強、因吏治改革失去尋租空間的官吏、老腐朽的復古保守派、被丁亥學制觸及利益的文化貴族等等,這些羣體的核心利益,在萬曆維新中受到了巨大沖擊。

“陛下,國初之時,有止投獻的風力。”張居正又談到了大明國初時候,止投獻的風力。

張居正描述了一種政治中存在的現象,名叫超組織現象。

在沒有明確命令、沒有明確威權人物操刀的情況下,只依靠各衙門官吏的默契,以一種集體默契、集體動作,來對抗朝廷政令的超組織現象。

在元末明初時候,元朝皇帝無法對臣子展開任何清算,對於新建立的大明,持續了數十年乃至遺毒到萬曆年間的止投獻風力輿論,都是這種集體默契、集體動作、無需組織進行對抗的超組織現象真實寫照。

這纔是張居正真正擔心,和要藉着反腐司清算不忠者的目的,以高壓政治行爲,瓦解對萬曆維新反攻倒算的集體共識。

張居正在闡述自己爲何要用反腐司進行清算的動機,同樣,他也提醒陛下其中的危險,並且希望皇帝深切的知道,那個安全閥、臨界點:官廠、開海、稽稅、吏治。

官廠最重要,因爲官廠不僅僅是朝廷最重要的稅源,還是大明最重要的兵源,還是大明改變生產關係、提高生產力的根本。

其實,對萬曆維新反攻倒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皇帝沉浸在仁君敘事之中。

這是最簡單、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了,但對陛下不管用,不是陛下不追求仁義,而是陛下追求的仁義和熊廷弼理解的仁義更像。

把人一分爲二豎着劈的仁;把敵人的頭打進胸腔的義。

皇帝和元輔之間的爭吵結束了,最終元輔妥協,認可了陛下的辦法。

陸光祖以督查院總憲的身份入閣辦事,並且督辦反腐司一切事宜,而陳末也接到了皇帝的聖旨,成爲了第一任反腐司指揮使。

陳末對於這個任命有些難以理解,反腐司只是反腐?

其實陳末早就做好了準備,如果皇帝需要,他可以作爲發動大清洗的那把刀,該清洗就清洗,把一些爛肉挖掉,扔進歷史的垃圾堆裡。

陳末在北鎮撫司,總是能瞭解到很多的秘聞,成祖文皇帝夠厲害了,也要讓紀綱做那個奸臣,把不太容易對付的敵人,統統送去見太祖。

但陛下聖旨高於一切,陳末不懂政治,他選擇了遵從聖旨。

張居正描述,對萬曆維新反攻倒算的集體默契、集體動作、無需組織進行對抗的超組織現象,其實是有些料敵從寬了,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帝國黃昏和國朝新闢。

在這個封建帝制,誅九族合法的年代裡,對於大多數勢要豪右、富商巨賈、鄉賢縉紳而言,他們現在最怕的是皇帝發癲。

推行一些一拍腦門就做出的決定,突然反反覆覆朝令夕改,看某個階級不順眼,又沒想好用什麼階級去填補就胡亂殺人。

皇帝陛下和元輔有點高估他們的抵抗意志了,也太看得起他們了,面對一個嗜殺人的皇帝,不觸怒皇帝,纔是最大的共識,而不是對萬曆維新反攻倒算,因爲皇帝真的誅九族。

而且皇帝和元輔習以爲常,非常容易忽略的一個關鍵,就是皇帝本人真的非常非常活躍,精力充沛。

這一點張居正早就習慣了,不覺得有什麼異常,但一個精力充沛的皇帝,只要見得多了,就真的很難對付。

皇帝這個職業,本身就處於階級的最頂層,他擁有所有階級所沒有的至高特權,在加上長期勤勉理政,積累出足夠豐富的經驗,臣工對付勤政皇帝,幾乎沒有辦法。

因爲那些招數,皇帝本人都見過,而且不止一次,甚至玩的比你臣工還要出色。

朱元璋一個皇覺寺的乞丐,皇覺寺不放飯只能去乞討,他沒什麼理政經驗,更不是天生貴人,也沒接受過什麼帝王教育,但積累了足夠經驗後,臣工的招數,對朱元璋基本沒什麼用處了。

七月的天,極其炎熱,但精巧設計的通和宮御書房,卻頗爲的涼爽,魁梧的大明皇帝,靠在龍椅上,手裡拿着兩本奏疏,他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松江巡撫李樂、應天巡撫王希元、浙江巡撫侯於趙,三地聯合,對大明棉紡織造進行了一次產業普查,類似於清丈、丁口普查一樣,對松江府、江左江右、浙江的棉紡工坊進行了全面摸排。

大明當下棉布產量突破了3200萬匹,足踏三錠紡車、織機超過了二百萬臺,棉紡工匠一百二十餘萬,另有織娘七十餘萬,工匠每年勞作超過了305天,每日工作超過了六個時辰,從早到晚、無間寒暑。

林輔成所言的相對生產剩餘,在棉布上已經出現。

這3200萬匹棉布,只有800萬匹外銷海外,剩下的棉布,全都被大明所消化,外貿只有四分之一,而內銷爲四分之三。

大明持續推動的機械工坊,遭遇了巨大阻力,任何一家棉紡工坊,包括官廠,機械入場都會遭到匠人、織孃的阻攔,而且阻攔非常嚴重,萬曆十八年這半年來,所有鐵馬都沒能順利入廠。

一臺昇平七號鐵馬,就能代替三百個工匠和織娘,咆哮的鐵馬,吃掉的是匠人們的生活。

這是個好消息,也是個挑戰。

壞消息是:兩廣巡撫劉繼文討債成功,安南四大家族真的湊齊了欠款,把錢還給了大明,這導致劉繼文沒法發飆了。

這是個壞消息,劉繼文低價買了一大批欠條,本意是爲了發飆,而不是爲了討債,就是找個理由揍安南一頓,根本目標是逼迫安南四大家割讓峴港給大明。

劉繼文不在乎安南的死活,也不在乎那仨瓜倆棗,他只在乎峴港是否在大明手中。

安南四大家還債了,那就只能另找理由了。

“下章李樂、王希元、侯於趙,暫緩機械工坊營造,不要鬧到毀奇技以安民生的地步。”朱翊鈞思索了片刻,硃批了第一本奏疏,決定暫緩。

萬曆四年,蘇州府有一匠人名叫王二小,師從黃子復,心靈手巧,製作了一臺水力驅動的紡機。

本來王二小覺得憑藉着這等奇物,自己怎麼也能混個富家翁,結果這一臺頂八臺,一臺減二十人的水力紡機,被蘇州府以妖器惑衆的名義給砸了。

王二小隻能製作一些奇技淫巧之物,博人一笑爲生,後來黃子復因爲譚綸舉薦,成爲了格物博士,將王二小叫到了京師,改名王亶義,先在全楚會館家學堂讀了三年的書,而後又在格物院讀了五年,順利通過了格物院的考試,進入了格物院成爲了格物博士。

王亶義,在格物院上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名字就叫《毀奇技以安民生》,真的不是蘇州府不讓王亶義發財,實在是當時這水力紡機造成了蘇州府近千人無以爲生,蘇州知府衙門,只能砸掉紡機,安撫民生。

這個困局,在十四年後的今天,在三地的棉紡行業再次展現了出來。

馮保看到了陛下的硃批,眉頭緊蹙的說道:“匠人、織娘每年要勞作三百餘日,每日六個時辰,從早到晚,百般辛苦,只換取微薄收入餬口,手停口停,若是機械工坊營造推行,可讓匠人每年少辛苦數十日,每日少辛苦一兩個時辰,豈不美哉?”

棉紡工匠十分辛苦,一年到頭都休息不了幾天,每天都要幹六個時辰,而一天工錢,不過區區五十文大錢,也就是七分銀,一年看起來有二十銀之多,京營銳卒一年額俸纔不過十八銀。

但匠人、織娘可不比京營銳卒,京營管住管飯孩子還能上學,對於匠人、織娘而言,這柴米油鹽水食,衣食住行都是錢,一年到頭一個壯勞力,最多也就只能剩下六兩銀子,養一個孩子就已經十分吃力了。

按照最初朝廷的設想,咆哮的鐵馬,能夠減輕重勞力的勞作時間和強度,工坊有了更好的效益,也能多給工錢,百姓也能安居樂業,有了空閒時間和銀子,能買更多商品增加需求,看起來一舉三得,多是一件美事!

但實際執行卻是,鐵馬入廠,沒有減輕勞作時間和強度、工坊有了更高效的鐵馬只會選擇解僱匠人,百姓別說安居樂業,反而疲於奔命,找不到營生,各地衙門可不敢看着壯勞力們沒有營生,遊手好閒。

衙役再多能有多少?一臺昇平七號就是三百匠人失業,一個縣裡,有十臺鐵馬,就是三千壯勞力無所事事,各地衙門對於鐵馬的態度,也有些變了,從最初的積極,要搶鐵馬的數量,到現在保守觀望,甚至是抗拒。

這便是王亶義提到的毀奇技以安民生。

這個矛盾是長期矛盾,而且會反覆循環,在螺旋中上升。

馮保的看法,則是朝廷應該介入去調解,減少勞作時間和強度,保證就業,保證勞動報酬,進而推動機械工坊的推行。

“你的想法很好。”朱翊鈞十分有十二分贊同馮保的看法,朝廷應該介入。

“臣愚鈍。”馮保有些不明白,既然陛下非常認同,但爲何硃批還是暫緩機械工坊的營造呢?

朱翊鈞嘆了口氣,點着奏疏的開始說道:“因爲三地一年生產棉布3200萬匹,朕也希望聖旨是無所不能的,朕說一句話,就能改變這個現狀,朕一天到晚不睡覺,天天說,天天寫聖旨。”

棉紡產業,生產相對剩餘了,相對剩餘,是需求端不夠強勁,而不是供給端的絕對富足,需求增量跟不上供給增量。

大明一億三千萬人,人人都買得起棉布,別說3200萬匹,就是3.2億匹,32億匹,也能吃得下這龐大產能,各棉紡工坊,不用朝廷去推行,他們也會瘋搶鐵馬,增加產能,佔領市場獲利。

朱翊鈞暫緩機械工坊的營造,就是爲了一件事,減緩供給端的增量,等待需求的增加,填補缺口。

主要阻礙大明需求增長的,不僅僅是勞資矛盾、勞資關係,還有馳道、道路、橋樑的修建,大明的馳道里程不足五萬裡,如果大明馳道有四十萬裡,區區3200萬匹棉布而已;還有白銀堰塞,大明白銀在沿海、在大都會堰塞,有錢的地方錢多到用不完,沒錢的地方,還在以物換物;

這不是看不見的大手可以調節的,而是需要朝廷這個看得見的大手去調節。

朱翊鈞已經通過馳道,將大量白銀分配到陝甘綏、北直隸、河南、湖廣等地了,流入大明的白銀是有數的,馳道修建的投資,就是把白銀送到偏遠地區。

這個過程需要時間,需要很多很多時間,朱翊鈞春秋鼎盛,他願意用自己的一生去做這些事兒。

“但你說的也對,單獨下章松江府,試着推行一下,不要吹求過急。”朱翊鈞又斟酌了一番,還是在松江府開啓了勞動保障的新政,至於成效如何,邊走邊看。

“臣遵旨。”馮保俯首領命,松江府會出現各種奇怪的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明把新政的試點,放在了松江府。

松江府作爲開海、商品經濟蛻變、勞資關係改變的橋頭堡,松江府要是沒有些奇怪的事兒,那才奇怪。

“王謙奏事。”馮保拿出了一本新的奏疏,來自松江府知府王謙。

朱翊鈞打開看了許久,一共說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松江府對極樂教進行堪稱地毯式搜查,甚至深入到了鄉野之間,極樂教徒沒發現多少,搗毀了數十個其他淫祀,就是不被朝廷認可的教派,其中多數都是邪祟;

第二件事,松江府啓用了二十七個新的海防巡檢司,其中琉球列島有十四個,全面緝私,對來往船隻進行全面稽查。

琉球總督府撤銷時,琉球列島歸了松江府,雞籠大島歸了福建,所以琉球列島防務,歸松江府呈奏御前。

第三件事,倭國桃山幕府豐臣秀吉,對極樂教進行圍剿,全面失敗了,豐臣秀吉從去年收到皇帝聖旨後,就直接打算動用武力清理極樂教。

可是很快引起了倭國朝廷公卿、幕府大名的反對,這種反對十分兇猛,主張武力清繳極樂教的尾藤知宣,在劇烈的鬥爭中,被流放去了下野那須,並且在流放的路上,被流寇所殺。

而尾藤知宣被鬥倒的原因,居然是他在豐臣秀吉成爲幕府將軍後,強淫了數名公卿的女兒,這數名公卿女兒的哭訴,引起了普遍同情。

因爲京都普遍認爲女子不會用貞操誣告,所以京都所有人都認爲尾藤知宣真的做了這種惡事。

尾藤知宣百口莫辯,他在流放路上被殺後,豐臣秀吉察覺到了異常,下令驗看,讓人出乎意料的是,這幾個女兒全都是完璧之身。

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誣告,是極樂教對武力圍剿的反抗。

“極樂教對京都的滲透,已經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朱翊鈞看完了王謙的奏疏說道:“下章順天府丞楊俊民,立刻對京師進行摸排,防止邪祟滲透。”

這裡的邪祟,不單純是極樂教,比如當年的合一衆。

王謙之所以說豐臣秀吉對極樂教圍剿全面失敗,是因爲豐臣秀吉在這個案子發生後,非但沒有清算這幾個公卿、誣告的女子,還取消了倭國律令中‘誣告反坐’條目。

倭國的律法完全照搬唐律,和大明律類似,有誣告反坐的原則,但尾藤知宣被害後,這個原則居然被取消了。

而取消的理由是:落後的同態復仇原則過於嚴厲,而且很容易導致濫用,導致誣告者承擔處罰超出其行爲造成的危害,罪刑不能相適,故此取消。

“豐臣秀吉失去了所有的雄心壯志。”朱翊鈞嘆了口氣,略顯有些感慨。

豐臣秀吉爛了,面對倭國越來越糟糕的局面,他已經放棄了抵抗,任由國勢頹廢腐爛下去,他繼續鬥下去,跟着他一起拼命的大名,都會一個接一個的死去,不如做個名義上的倭國國王,在榮華富貴中死去。

“倭國現在已經到了人不婚宦,情慾失半,人不衣食,君臣道息的地步。”馮保打了個冷顫,他是個沒有世俗慾望的宦官,但他對仕途非常看重,無論如何他也要做這個宮裡的老祖宗!

君臣道息,就是豐臣秀吉如此抉擇的原因,無論他想做什麼,都做不到了。

這話是先秦楊朱所說,意思是:人們的慾望在消失,不肯婚喪嫁娶,甚至不追求名利地位,所有的慾望都在減少;如果對華美的服飾、高大的房屋、美味而豐富的食物都不再追求了,君臣之道就開始消失了。

現在倭國現狀,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倭國在肉眼可見的崩潰。

“倭人正在瘋狂涌入礦區,因爲這裡有大明軍駐守,會清理邪祟。”朱翊鈞說到個現象,倭人向礦區聚集,比如熊廷弼所在的石見銀山,人口已經突破了十五萬人,而且數量還在增多。

但石見銀山的白銀開採,已經養不了更多的丁口了,所以,熊廷弼禁止了倭人逃難到礦區,三個月後,幾乎每一個大明控制的倭國礦區,都對倭人關上了大門,不允許倭人再進入礦區。

倭國的局面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爲了防止糞坑裡的蛆爬到大明的餐桌上,大明以對馬、濟州島、長崎總督府,構建了物理上的銅牆鐵壁,阻攔倭國崩潰的種種亂象,向大明蔓延。

“因爲倭國極樂教鬧出了大亂子,呂宋、舊港,乃至金池總督府,對極樂教的態度是如臨大敵,但朕注意到,極樂教在南洋沒有表現出倭國那般瘋癲。”朱翊鈞注意到一個很奇特的現象。

極樂教在倭國本土極端,在南洋反而表現的非常溫和,即便是在呂宋,更多的是底層互助,而非獵嬰、邪祟祭祀等等,這種差異,引起了朱翊鈞的關注。

松江府大力稽查極樂教,是收到了聖命,但極樂教在松江府沒有鬧出什麼亂子來,當然這和松江府幹涉比較早也有關係。

可呂宋總督府並沒有那麼多人手進行強力清理,但極樂教沒有表現出在倭國那般恐怖的危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極樂教在倭國的瘋狂,是因爲倭國的秩序正在向徹底混亂滑落。”馮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南洋的極樂教不敢瘋癲,原因很多,比如佛、回回、大光明、天主、極樂宗教亂戰,爲了不至於被消滅淘汰,不敢極端;比如南洋極樂教徒多爲倭人,背井離鄉不敢生事;比如呂宋、舊港總督府文武,對宗教天然牴觸,不肯同流合污等等。

但馮保認爲,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呂宋吃得上飯。

種植園的日子雖然辛苦,但只要肯賣力氣,一頓飽飯還是吃得上的,可是在倭國,你就是再賣力,吃飯都是問題,環境不同,導致了極樂教在兩個地方差別如此巨大的原因。

大明同樣如此,越是窮鄉僻壤,邪祟越是氾濫。

至高無上的皇帝一如既往的勤勉處理國事時,大明新成立的北鎮撫司下轄反腐司,開始了設衙的第一把火,直接燒向了鼎建大工,京廣馳道。

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請假條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924章 大明亡不亡,老天爺說了不算!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
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542章 有內鬼,這是借刀殺人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880章 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第869章 利益關係雖然冰冷,但是牢固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925章 借勢而行,南輕北重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675章 如此寶地,當有德者居之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請假條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552章 權利無限大,責任無限大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900章 下地獄跟閻王爺說去吧!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799章 朕就一句話,一切拿白銀說話!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559章 大明舉重冠軍朱翊鈞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924章 大明亡不亡,老天爺說了不算!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