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

“哈哈。”譚綸又是哈哈大笑,看着葛守禮一邊樂一邊搖頭,葛守禮當然會解這句,譚綸就會解。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葛守禮一個進士,聖賢書讀的極好,否則不可能出現在文華殿上。

但是問題就出在這裡,葛守禮若是把這句話解出來,就得把禮部尚書陸樹聲一起彈劾,因爲陸樹聲也在朝日壇祭祀中咳嗽了!

朱翊鈞坐在臺上,嘴角勾出個笑意,張宏在旁邊略顯羨慕,這馮保作爲司禮監掌印太監是極爲合格的。

馮保笑着說道:“夫子說了,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

“嚴於律己,出而見之事功;寬以待人,動必關夫治道。到了葛總憲這裡,這一句就反過來了,變成了嚴於律他,寬以待己,嘖嘖嘖。”

“葛總憲,要不把陸尚書一起彈劾吧。”

陸樹聲是張居正舉薦的禮部尚書,結果事事件件都給張居正添堵。

羅拱辰收洋船的稅,陸樹聲反對,戚繼光入京師領賞,陸樹聲反對,小皇帝種個地,陸樹聲也反對,張居正拿着《皇明祖訓》搬出太祖高皇帝,又把君王道德楷模宋仁宗一起拿出來,纔算是徹底壓死了陸樹聲關於君民同耕的反對。

張居正看着馮保對着葛守禮一陣輸出,穩穩的坐直,似乎在看奏疏,一言不發。

選擇權到了葛守禮這邊,要麼譚綸和陸樹聲一起彈劾,要麼就誰都不要彈劾,當然還有一條路,反對孔夫子的話。

“閹賊當道!”葛守禮頗爲不滿的甩了甩袖子,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他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他是真的不知道陸樹聲失儀的事兒。

“小人慼慼!”馮保針尖對麥芒,分毫不讓。

“葛總憲?”張居正握着那本彈劾譚綸的奏疏,眼神閃爍的看着葛守禮。

若是葛守禮不拿回這本奏疏,那陸樹聲也要被彈劾,到時候,大家都不好看,大明攏共就六部,兩部尚書深陷彈劾之中,不可自拔。

這個時候,需要有人來打圓場,這件事楊博最合適。

因爲楊博是晉黨的黨魁,他這個時候咳嗽一聲,說句公道話,這黨爭就偃旗息鼓了。

但是楊博沒有說話,也沒有咳嗽,楊博和剛纔張居正一樣,一言不發。

張居看向楊博,他的眼神是極爲複雜的,他一直堅信楊博是碩德之臣,在很多時候,張居正都很尊重楊博,但是這次張居正看向楊博的眼神裡少了相信多了疑惑、少了期盼多了消沉,只有濃郁的失望。

張居正真的很失望。

楊博終於在人生的最後的一程,變成了當初楊博最討厭的模樣,當初嚴嵩、嚴世藩等嚴黨當道的時候,楊博可是連章彈劾,那會兒楊博志向高潔。

現在呢?

馮保很瞭解讀書人,讀書人都喜歡在自己心裡樹立一個榜樣,進而遵從着榜樣的言行舉止,比如葛守禮就一直覺得高拱是完美的,所以,高拱出事的時候,葛守禮就用盡了全力去保護高拱周全。

權盛者摧,功高者隳[huī,毀壞]。

楊博在自己仕途的最後一段路,沒有選擇君子之道,沒有選擇弘毅,而是選擇了維護政治小集體的利益。

葛守禮直接就被架住了,他現在沒有臺階可以下,沒人站出來打圓場,沒人給他折中,他坐在那裡,臉色晦暗不明,再憨直的人,也應該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張居正放下了奏疏,看向了兵部尚書譚綸。

譚綸卻面色猶豫了起來,就是不肯動彈,也不肯說話,甚至都不願意爲自己分辨幾句。

馮保都有些急了,但是譚綸依舊不言不語。

張居正、馮保,甚至是楊博,都知道譚綸的袖子裡,裝着一本兵科給事中的奏疏,彈劾禮部尚書陸樹聲失儀,內容一樣。

禮部主祀,禮部尚書陸樹聲在朝日壇咳嗽,也是失儀,而且罪加一等。

可是看譚綸這架勢,是不準備拿出來了。

這短暫的沉默引起了朱翊鈞的好奇,朱翊鈞順着衆人的目光,神情更加古怪,他已經明白了關鍵。

譚綸被御史以失儀被彈劾,張居正不是沒有任何的準備,而是準備極爲充分,可是情況似乎超過了元輔先生的掌控。

馮保都把人給死死的咬住了,只要譚綸甩出奏疏來,這晉黨也討不了好去,但是譚綸就是不肯拿出來。

譚綸爲什麼不肯?難道是心懷愧疚?若是心懷愧疚,還阻攔了王崇古三十四次,把人徹底得罪?譚綸是個很豁達的人,既然做了,便不會後悔。

戶部尚書王國光笑了笑,甩了甩袖子,拿出一本奏疏來,笑着說道:“戶科給事中,彈劾禮部尚書陸樹聲失儀,還請首輔過目。”

理由一模一樣,朝日壇失儀。

王國光是山西人,而且是晉黨的核心人物,被張四維在萬曆十年欽定的、清算掉的晉黨叛徒。

王國光是難得的幹練之臣,還是諳熟財政的理財能手,他主政戶部五年來,朝廷賦稅收入年年攀升,這是個專才循吏,是特立獨行之人。

譚綸這個人生性豁達,他不喜歡自己和晉黨的衝突,牽扯到別人身上,譚綸這個人好面子,譚綸背棄了舉薦自己的楊博,陸樹聲背棄了舉薦他的張居正,一個跳反的叛徒,攻訐另外一個叛徒,實在是可笑至極。

所以譚綸不肯,不肯和葛守禮、楊博、王崇古一樣。

但是張居正還另外安排了人彈劾,由戶部尚書王國光發起,對禮部尚書陸樹聲以失儀之罪彈劾。

楊博、葛守禮、王崇古面色凝重,譚綸不是山西人,譚綸只是楊博舉薦,但是王國光是山西人,在文華殿內,王國光對陸樹聲的彈劾,甚至不如王國光亮明瞭身份支持張居正的影響來的大。

這一輪針對譚綸的彈劾,晉黨損失重大,王國光終於亮明瞭身份,和晉黨做了徹底的切割。

朱翊鈞非常確信,並沒有什麼牢不可破、堅不可摧的政治聯盟,晉黨這種以特權經濟爲核心利益的緊密團結的政治小集體,都接連出了譚綸和王國光兩個叛徒。

而戶部尚書王國光更是經過了張四維認定的晉黨叛徒。

鐵三角不是牢不可破、晉黨也不是堅不可摧,晉黨比鐵三角還脆弱。

“元輔,還是算了。”楊博終於出來做這個和事佬了,他咳嗽了兩下說道:“這倒春寒咳嗽不在少數,難道因爲此事,把這滿朝文武都給罷黜了?”

張居正則抓着手中的奏疏說道:“楊太宰這話說的,好像是我這個閣臣,在肆意操持權柄,挑起黨禍一樣?我的錯嗎?楊太宰此話,有失公允。”

張居正對楊博說話,終於變得不客氣了起來。

馮保看着楊博,樂呵呵的說道:“本來這事,咱家說了,葛總憲收回去便是,本就是小題大做,操弄政務,咱家罵也就罵了,收回去奏疏,這事兒就是到哪兒,哪兒了結。”

“可是他就是梗着脖子不肯,現在倒是想要息事寧人了?好事佔盡,一看頹勢,就明哲保身,天下哪有那麼多的美事。”

馮保看似在罵葛守禮,但是字字句句都在說楊博,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馮保這指桑罵槐,誰都能聽得懂。

讓葛守禮下不來臺的不是張居正,不是馮保,不是其他的朝臣,恰好就是晉黨。

葛守禮的神情格外的落寞,他有些想不明白,自己給晉黨衝鋒陷陣了這麼些年,怎麼就變成了這個模樣。

譚綸的奏疏進了內閣,內閣擬票後送到司禮監,司禮監批紅後送到乾清宮,就這一關一關又一關,這彈劾譚綸和陸樹聲,不是結果,只是一個開始。

這真的鬧起來,誰的損失更大?

楊博深吸了口氣說道:“元輔啊,兩宋黨錮盈天,宋時泥馬南渡,殷鑑在前,元輔當三思而行。”

張居正思忖了片刻,將手中兩本奏疏遞給了小黃門而不是張宏,示意將兩本奏疏下章,歸還給都察院和戶部。

張居正最終還是沒有挑起這場黨爭。

楊博這個晉黨黨魁就是在欺負張居正,君子欺之以方,楊博吃準了張居正不會把事情鬧大,因爲張居正要掀起黨爭,最終輸的只會是大明。

張居正雖然摁下黨爭的苗頭,但是他還是頗爲嚴肅的說道:“大臣當處以禮,若以一嗽之故,勒令致仕,非惟不近人情,亦且有傷國體!”

“御史景嵩、韓必顯、糾劾譚綸,委止一時冒昧,欲用某人之意昭然,吏科雒遵、御史景嵩、韓必顯等三人今日所爲,必稟明聖上,以正朝綱之風。”

朱翊鈞聽到了張居正要稟明聖上,將手中的鉛筆遞給了張宏,讓他換一根,實在是這他手中的鉛筆短到他已經揪不住了。

小皇帝坐直了身子,開口說道:“朝日壇祀,咳嗽小事,何至去二大臣?”

“每一次討論彈劾,都是百計搜求,族黨排除異己,若是沒有獲勝就不終止,用人任事沒有明確的規定,全看言官搜求事由。”

“元輔先生,朝廷、朕,將何以治天下?”

張居正頗爲恭敬的俯首說道:“臣不知。”

朱翊鈞看向了楊博再次開口問道:“楊太宰,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用舍予奪,無綱無紀。朝廷、朕,將何以治天下?”

第615章 兩相其害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1011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石魄長留清白魂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1001章 忠骨早許君王前,猶照當年舊徵鞍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584章 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第890章 當商品不能順利通過國界,軍隊就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584章 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1016章 問題的關鍵,是找到關鍵問題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
第615章 兩相其害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銀子,離開我的船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1011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石魄長留清白魂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770章 以夷制夷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1001章 忠骨早許君王前,猶照當年舊徵鞍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820章 朱常治的不務正業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657章 《抱薪者》和《安全生產》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584章 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第890章 當商品不能順利通過國界,軍隊就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584章 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1016章 問題的關鍵,是找到關鍵問題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311章 一個考驗人心的小遊戲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659章 種植園的奴隸一年可以吃120斤肉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367章 國破,山河亦不在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